练了近三个月瑜伽终于有收获(你的瑜伽可能就白练了)
练了近三个月瑜伽终于有收获(你的瑜伽可能就白练了)Yoga Practice探究为什么它必不可少 瑜伽课最后的一个动作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动作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大休息”
有人说,如果没有它
你的瑜伽课可能就白练了
也有人说,它是最难的瑜伽动作
它就是大休息式
瑜伽课最后的一个动作
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动作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大休息”
探究为什么它必不可少
Yoga Practice
“
为什么大休息是你不应该漏掉的体式?它对我们的身心到底有什么影响和作用?为什么又有人说它是最难的瑜伽体式?
1.大休息和自主神经系统
Shavasana,或 Savasana来自梵文。其中“shava” 寓意“尸体”,“asana”寓意“体式”。英文称为“Corpse Pose",中文翻译为“挺尸式”或者“大休息式”。通常是瑜伽课程练习最后的一个放松休息体式。身体平躺于地面,全身放松。
常常看到有的学生,甚至老师在瑜伽课堂中跳过大休息的环节。大休息真的是浪费时间,多余的吗? 它的重要性又有哪些?
要想真正理解大休息对于身体的功效,先让我们跟随Dr. Timothy McCall博士来理解一下身体的自主神经系统(Autonomic Nervous System)或被称为“植物性神经系统”,以及瑜伽练习的过程中身体发生了哪些变化。
自主神经系统分为“交感神经(Sympathetic Nervous System)”和“副交感神经(Parasympathetic Nervous System)”。当我们练习强度较大的瑜伽体式动作,例如拜日式,核心力量时,体内的交感神经活动加强,心跳加快,血压增高,大肌肉里动脉扩张,肾上腺髓质加速分泌肾上腺素,血糖水平升高,身体的能量,为“或战或逃反应(Fight or Flight)”作好准备。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当我们汗流浃背、一阵酸爽过后,身体需要切换并激活副交感神经,恢复平衡。而呼吸、冥想、大休息可以让我们体内的副交感神经活动加强,进而心血管机能减弱,心跳速度减慢,供应给胃、肠的血液增加,血糖以葡萄糖形式储存于肝内,代谢减慢,能量储存。身体进入“休整和消化” (Rest and Digest) 状态,从而让我们可以在之后的生活和工作中能量满满。
2.大休息的功效
信息规整
当我们身体进行各种不同的瑜伽体式练习时,一定程度上也在释放体内的各种情绪、紧张、激素等等。大休息是我们身体用于信息整合的一个窗口。有人比喻大休息就像是我们在写一篇文章,最后的那个“保存”按钮。如果我们只顾埋头苦写,不去点击最后的保存,所有的努力都会付之东流。接下来的工作也可能会感到疲惫不堪,力不从心。
正如同我们的身体需要得到训练,我们的头脑也需要被训练。在大休息的过程中,我们的身体在休息,头脑却在观察。不同于睡眠过程,我们的意识是清醒的、敏锐的。它给我们带来一份对自我和周边更深的感悟和感知,而这些是需要通过训练来强化的。当我们给予身体足够多的时间和空间,去享受寂静的时候,身体这个精密仪器才可以发挥其最大的潜能。
象征意义
“挺尸式”,正如其名,是指我们的身体如同“尸体”一般静静地躺在那里。而这种“死亡”可以理解为外在“自我”的消失,曾经经历的所有,未来可能经历的一切,统统烟消云散。剩下的也只是停留在那个时刻,身体与地面的接触和意识的觉醒。
每一次的瑜伽练习,让我们更多地朝内看到自己。所以每一次的练习过后,我们都可以看作是一个崭新的存在。而“挺尸式”就是跟过去的那个自己说再见。当我们从一侧翻身坐起的时候,我们带着全新的自己迎接一个全新的开始。
“死亡”这个词汇,我们很少提及。但瑜伽经指出“对死亡的恐惧”是我们饱受痛苦的源头之一。往往我们担心的这个死亡,不单单是身体层面的消失,而是“自我”的灭亡。而挺尸式让我们直面死亡,放弃自我,臣服于内在深处的觉知。也让我们更加珍视每一个太阳升起的明天,更有决心和力量去完成应未完成的使命,赋予生命更多的意义和价值。
3.大休息的几个阶段
Judith Hanson Lasater,瑜伽杂志的创始人,心理学博士,于1971年开始练习教授瑜伽,跟随B.K.S. Iyengar 研习艾扬格瑜伽二十几年,在旧金山成立艾扬格瑜伽学院,是著名的瑜伽理疗和康复导师。Judith说大休息其实是分三个阶段的。而她建议的大休息时间至少是20分钟以上。
1. 放松阶段
第一个是身体放松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从身体层面来说,呼吸变慢,肌肉得以放松。一般身体需要15分钟才能进入完全放松的状态,为进入第二阶段做准备。
2. 制感阶段
第二个是身体疗愈的阶段,梵文称为“Pratyahara” 制感阶段。这个过程是身心被修复的关键过程。虽然意识很清晰,可以感知到周围的一切,但是你已经不会被这些所打扰,而是专注在自己的练习和呼吸中。
3. 非空阶段
第三个是非空阶段,梵文称为“Ashunya”。这个时候,脑波处于最低频,人与世界脱离开来,意识得以回归。这个阶段是比冥想状态更深的放松状态。
4.大休息注意事项
Judith说大休息的功效和作用,只有学生自己去经历才可以体会。就如同你的初吻一样,即便诗人把它描述地再好,没有自我的经历,仍然无法去理解。
如果你决定在下一次大休息的时候要好好去珍惜,在进入体式之前,请做好以下准备工作。然后点击上方视频开始享受20分钟属于你的大休息之旅吧。
- 静止、安静、黑暗(或者光线柔和)、温暖。让身体处于一个容易放松、舒适的状态。
- 闭上双眼,或用小毛巾把眼睛盖起来。如果室内比较冷,可以将毯子盖在身上。
- 平躺于后背,可以在颈部后侧放一块枕垫,来支撑头部,让下巴略为低于前额。
- 双腿放松,可以在膝盖和脚踝处放置枕垫,让身体关节完全放松。
- 放松前额、脸颊、和下巴。关注呼吸和呼吸的韵律。 感知身体的重量,与地面的接触。
5.大休息指导建议
对于瑜伽老师来讲,Judith建议老师应该是学生的守护者,为学生守护那个空白的,属于他们自己的空间。其实是没有必要去给予过多的言语指导。因为结果就两个。要么,学生听你讲,无法专心深入放松,要么,学生根本就没有听到你在说什么,那说又有什么意义?
老师的功能和作用就在于帮助学生引导进入状态,以及最后引导学生退出休息状态即可。整个过程中,老师要去习惯这份安静,给予学生足够多的时间去自我放松和自我感受。尊重学生与自己独处的时间和空间。希望学生会更加感激你。
*本文经授权许可,转载自TRIENER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