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囧徐峥谁还不是个精致(徐峥将会撬动你的心)
港囧徐峥谁还不是个精致(徐峥将会撬动你的心)上来是校园恋情,这段抒情、写意、搞笑,在《偏偏喜欢你》的歌声中上演一串事故,留下终身遗憾。拥有特定观众群体的“囧系列”,在《泰囧》面世后,为此系列奠定了诙谐喜剧的基调。系列影片的特殊效应在于,长时间吸引观众,从粉丝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影片创作目的更为明确,抓住粉丝的爆笑点,在不同文化背景里寻找类似的喜剧现象,贴近生活,更容易拉近创作者与观影者的距离。甚至可以说“囧系列”已向品牌化发展,在电影行业里形成了自己团队标新立异的创作内涵,对多元世界文化诙谐化的解读,相比于周星驰喜剧风范,凝聚了团队独特的看待世道的视角。《港囧》革了《泰囧》的命囧系列拥有着强大的铁杆粉丝团队当年《泰囧》之所以能够一步步逆袭,甚至击穿了整个市场,让后面《大上海》、《血滴子》等沦为炮灰,靠的就是它在受众上的优势,从孩子到老人,几乎无死角覆盖。回到《港囧》方面,导演徐峥想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一定的突破,因为起点过高,如果还按照
《港囧》在9月25日就要正式跟大家见面了,先说说电影剧情。在这次的《港囧》中,导演徐峥摇身一变成了一个遭遇中年危机的大叔徐来。在带老婆(赵薇饰)和家人去香港旅游时,这位大叔的心思活络了……
徐来本来打算去见身在香港的初恋女友(杜鹃饰),却被小舅子(包贝尔饰)逮个正着。于是两人你追我赶,各种囧事不断……
电影最后,历经艰险的徐来终于见到了初恋,却发现相见不如怀念,自己最爱的还是老婆。
所以说,这样一部三观正、富含教育意义的电影,男性盆友们一定要带着女票去看啊!还未上映,便如此火爆,究竟是谁将《港囧》捧上了天?
囧系列拥有着强大的铁杆粉丝团队
当年《泰囧》之所以能够一步步逆袭,甚至击穿了整个市场,让后面《大上海》、《血滴子》等沦为炮灰,靠的就是它在受众上的优势,从孩子到老人,几乎无死角覆盖。
回到《港囧》方面,导演徐峥想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一定的突破,因为起点过高,如果还按照老路走会有压力,因此《港囧》中加入了情感和人生感悟,较《泰囧》变得厚重。如果从类型片的层面来看,《港囧》无疑有了突破,变得更加丰富,实现了片方的“不止于笑”的口号,但站在市场的角度讲,基本放弃了孩子与中年以上市场,在受众广度上是远远不及《泰囧》的。这是一种取舍,因为在市场与创作中,总会有一种博弈,不能两全。
拥有特定观众群体的“囧系列”,在《泰囧》面世后,为此系列奠定了诙谐喜剧的基调。系列影片的特殊效应在于,长时间吸引观众,从粉丝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影片创作目的更为明确,抓住粉丝的爆笑点,在不同文化背景里寻找类似的喜剧现象,贴近生活,更容易拉近创作者与观影者的距离。甚至可以说“囧系列”已向品牌化发展,在电影行业里形成了自己团队标新立异的创作内涵,对多元世界文化诙谐化的解读,相比于周星驰喜剧风范,凝聚了团队独特的看待世道的视角。《港囧》革了《泰囧》的命
上来是校园恋情,这段抒情、写意、搞笑,在《偏偏喜欢你》的歌声中上演一串事故,留下终身遗憾。
接下来的一大段不太笑,压抑的成分更多。这是为后面的反转和爆发做铺垫,爱笑的嘴巴可以暂时合拢,休养生息。
直到铁头人出来,开锁王到位,头盔的使用每每出人意表,欢乐指数才爆表。这中间是一首首粤语老歌和港片旧桥,跟剧情融合得相当有机,作为一个与束焕、徐峥年齿相近的70后,这会儿不看剧情了,歌声一起就浑身过电,内心震颤,昨日重来,惆怅莫名。
束焕说:对香港文化的致敬由显到隐了。其实还挺显的,如果不开这个外挂,仅靠“中年男人浪子回头珍惜眼前人”是没法儿唱大轴的。问题抓得很准,可惜很难求解(下面还要详谈),就得有个二柱子支撑一下房顶。怀旧诉诸情绪,只要瞅准共有符码,可以实现精确制导。《真的汉子》《倩女幽魂》《一生所爱》《万里长城永不倒》这些歌的魔力于70后观众是不可抵挡的,只不知80后,90后有多少共振。
全片有两次对话高潮高能高峰:一次在观光巴士上,徐来用《英雄本色》的台词喊出了对青春的缅怀,这一段戏谑和真心互见,略感动;还有一次在万丈高台上、生死攸关处,徐来拔除青春的鱼刺,与结发妻子和解,这一段释然由来有自,能信服。
制作上比《泰囧》精良了,原先是草根,现在是精英了,鸟枪换炮。动作上比《泰囧》升级了,徐峥像成龙一样尽玩悬的。编导的企图心也放量了,上次只想笑的事,这次想的是不止于笑,笑过要思量,笑中有惆怅。完成度、到达率不错。
档期!档期!档期!
历年以来,9月素有“好莱坞保护月”之称,之所以形成这种局面,首先是因为每年的暑期是一个大档,这个档期既具备学生观众的天然优势,又有长线作战的契机,因此也就扎堆了大量国产影片。
好莱坞大分账无法抢到一杯美羹,均延迟到9月上映。而9月是暑期结束的开始,形成一个巨大的市场真空,无法吸引华语片方的加入,最终便形成了分账片扎堆独大的局面。
今年亦是如此,但分账片无法满足三四线城市的观影需求,市场无法形成高速运转的局面,因此这个9月在等待着一个救世主般的角色——《港囧》。
《港囧》自然将分得最大的排片空间,它最大问题不是同档期的竞争对手,而是它自己。是否拥有足够击穿全年龄的内容,是否达到落到三四线的能力,都是它最终能否比肩《泰囧》的最大关键,而不是所谓的对手。
《港囧》在档期上横跨两个大档,这在以往是非常少见的。在9月30日真正的PK战中拿到多少容量,将是左右《港囧》后劲的关键。假期结束后,在10月6日将有好莱坞动画《头脑大作战》开画,这也是近年来长假倒数第二天进分账的规律,作为动画,《头脑大作战》显然无法有效抢夺《港囧》的观众,而接下来《蚁人》是10月16日,那时国庆档影片的容量几乎到了收官阶段,自然影响有限。因此《港囧》在整个档期大环境中,最大的对手,就是它自身的内容质量,能否走出长线,要看自己。
整理自每日经济新闻、影视独舌、一起拍电影
经微信公众号影视深水编辑
ID:yingshishenshui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