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父母道歉有这么难吗(父母的道歉是不会说出口的)
跟父母道歉有这么难吗(父母的道歉是不会说出口的)我不知道是不是我妈年纪就摆在这儿,她自己也服老了,这两三年她变得有些伤感,也变得更加豁达。她总是跟我们说一些在我们小时候她不应该这样或那样对我们,给我们的童年留下太多不好的回忆。有一晚,她很认真地跟我说,她感觉很对不住我们(我和弟弟),说她不应该打我们、骂我们的,她很后悔。底下的人纷纷评论道:真相了,前几天跟我妈吵架,可能也许是我单方面跟她吵。她晚上睡觉前问我,明天早饭吃年糕好不好,我说好,然后我们又莫名其妙地和好了。父母或许从来没有和你郑重地道过歉,但爱你的心是真真切切明明白白的。2019年的暑假回家呆了一段时间,经常和我家的母上在晚饭过后聊天,就我们两个人也能聊到大半夜。
"父母在等孩子感谢,孩子在等父母道歉"。
越长大就越明白:父母的道歉是说不出口的,就像他们的爱一样,全都在小细节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一个网友发了条微博:"妈妈是不会道歉的,她只会突然表现得对我很好。"
而这种"好"的方式通常都是"喊你吃饭"。
底下的人纷纷评论道:真相了,前几天跟我妈吵架,可能也许是我单方面跟她吵。她晚上睡觉前问我,明天早饭吃年糕好不好,我说好,然后我们又莫名其妙地和好了。
父母或许从来没有和你郑重地道过歉,但爱你的心是真真切切明明白白的。
2019年的暑假回家呆了一段时间,经常和我家的母上在晚饭过后聊天,就我们两个人也能聊到大半夜。
有一晚,她很认真地跟我说,她感觉很对不住我们(我和弟弟),说她不应该打我们、骂我们的,她很后悔。
我不知道是不是我妈年纪就摆在这儿,她自己也服老了,这两三年她变得有些伤感,也变得更加豁达。她总是跟我们说一些在我们小时候她不应该这样或那样对我们,给我们的童年留下太多不好的回忆。
说真的,她说的那些事我没多少印象,在我的记忆里她似乎没打过我,骂倒是有,因为各种生活琐事有时候太糟心了。
我们家的人都是倔脾气,不会吵激烈的架只会冷战。记得小学六年级的时候,因为青春期的叛逆,跟我妈持续冷战了一周。同在一个屋檐下,她不叫我,我不叫她,每天各自都是板着脸。直到一天晚上,我听见她在隔壁房间一直咳嗽,咳个不停,误以为她是因为我的事才那么闹心。我很自责的睡不着,起来跑去跪在她床边求她原谅,她一边咳嗽一边安慰我,叫我回去睡觉。第二天我们就心照不宣地都和对方讲话了。
都说夫妻没有隔夜仇,可是无论朋友、亲人还是爱人,其实都一样的,哪有什么隔夜仇,那些难听的话就是一时气血上头了才口不择言的,稍稍冷静了,都会觉得自己刚刚不应该那么冲动的,只不过大多数的人拉不下面子来说声道歉罢了。
那时候年少不懂事,老是跟我妈吵,吵了就冷战,可是冷战后她基本也都会隔天就给我做我爱吃的,例如早餐是米粉,晚餐有鱼。
后来长大了,才发现,原来这是我妈服软的表现,道歉她是开不了口的,只能换一种方式来表达了。
我是一个非常恋家的孩子,还没过元旦前,我就跟我爸妈说,我回家后要干嘛、要吃什么,我爸说:只要你够开胃,回来想吃什么都有,我都给你做!
这就是我们最真实的父母,或许有时候他们不能恰好地理解我们、体谅我们、无法明白我们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但他们一直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我们的爱。
父母跟不上我们的发展步伐,也听不懂我们嘴里的新鲜词汇,他们的爱就如同他们本人一样笨拙得有些可爱,就落实在最平常的"衣食住行"里。
相比我们在外面有没有升职加薪、有没有高工资,他们更关心我们在外面吃不吃得饱、穿不穿得暖。
每次微信聊天,他们都会千叮咛万嘱咐地叫我们少吃外卖少熬夜,在外面也要照顾好自己;
每次回家,总是忙里忙外地做个不停,只为能给我们做一桌可口有营养的饭菜;
每次离家,总是大包小包的打包,恨不得我们能把整个冰箱都带走。
清晨的粥比深夜的酒好喝,骗你的人比爱你的人会说,父母的爱全都在点点滴滴的细节中,虽然他们从来不擅表达,但他们最希望的也不过我们能吃饱穿暖、能平安健康。
代沟是父母和我们之间无法避免的存在,但我们不能让它成为阻碍,我们也需要尽可能地给父母回应,并表达我们对他们的爱。
不记得是哪位名家说过的:当父母这件事没有考试,是最糟糕的事。
可我想说的是:从父母开始生养我们的那刻起,他们就一直在考试,而我们大抵就是他们考试的结果。凡事无例外,有好也有坏,但我相信他们也都尽力了。
父母,他们也是第一次为人父母,他们第一次见到我们时估计也是惊喜和忐忑的,他们也是从一个手忙脚乱的人慢慢变成能为我们遮风挡雨的人。
我承认我的父母不是完美的,他们肯定也有他们的不是,但试想一下,要是当时我处在他们的境况,能否比他们做得好上些许?
很久很久以前,我们的父母也是别人家的孩子,只是他们有了我们后就必须褪去孩子的稚气,必须用单薄的肩膀为我们的成长撑起一片天。他们不是不苦,他们不是不累,他们只是在忍,只是在用故作坚强来承担年龄的重担,他们也会疼,也会害怕。
当我们慢慢长大,他们也渐渐老去,他们的心灵变得越来越脆弱,身体也越来越糟糕,他们不会向我们哭诉些什么,只是自己默默地挨过去。
天气变冷了,手机那头传来他们沙哑的嗓音,叫我们多穿衣服别感冒了。相比他们自己,他们更关心我们的健康。他们爱我们远胜于爱自己。
可能吧,中国人都过于含蓄,不善于表达爱,甚至对于太过于直接的表达会有莫名的抵触,但很多时候你不说,别人就不懂,有些因为爱而产生的行为,却往往显得过于粗暴。
一个朋友,她从小就被父母当成男孩子养,她的父母不允许她像别的女孩子那般矫情,总是逼她成为更好的自己。
小时候,她不懂,总觉得她不是爸妈家的孩子,是被捡来的,她甚至无数次幻想过她的"亲生父母"来接她回家的场景。
一开始她会有些恨她的父母,恨父母的无情与冷漠,也会哭,哭自己是个没爹疼没妈爱的孩子,但长大后她就不恨了也不哭了,名牌大学毕业的她觉得她改变不了父母,但要改变对父母的态度,于是她对父母变得不爱不怨。
再后来,她有了自己的孩子,看着那新鲜的小生命一天天在长大,她终于对自己的父母释怀了:原来父母并不是不爱她,而是在用他们认为是最好的方式来爱她,只是她自己不太喜欢这种方式罢了。
书中曾经说过: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是一场渐行渐远的告别。这是在为人子女又为人父母后的另一种更深层的感悟。
很多人不是不知道父母的养育之恩,只是自己的心里还有一个结,在等着和解。孩子在等父母一个认同、一声道歉,父母在等孩子长大,在等一句谢谢。这也是血脉亲情里最大的安慰。
父母可能已经到了无法变通的年纪,但没关系,我们还年轻,我们懂得变通与和解。
就像一个网友说的:我昨天跟我爸吵架,他说我啰嗦,我说他能不能管好自己的个人问题。他破罐子破摔,想气我,结果我说'麻烦你要丢脸就丢自己的脸,别丢了我的脸,不然走出去别承认你是我爸,我丢不起这个人',结果他气得摔门而去。我的父母从小就重男轻女,但我现在正在努力改变他们的态度,哈哈哈哈。
一个网友,他的爸爸叫他帮买高铁票,想买的班次只有一等座了,没舍得,他买了另一趟车的二等座。
父母希望子女过得好,子女也希望父母过得好,只是能力不足时就只能委屈对方了,但爱是不会因此打折的。
又是一年春节时,那一声谢谢,那一句道歉能说出口了吗?
文/一只喜欢鱼的狗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以我之笔触你之心;以其之故动你之情
对于父母,你该说的是那一声谢谢还是该得到那一句道歉 单选
0人 0%
那一声谢谢
0人 0%
那一句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