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成都市主城区 多校划片(成都哪些区已经有了多校划片的雏形)

成都市主城区 多校划片(成都哪些区已经有了多校划片的雏形)简单来说,目前对于公办学校的划片,总共有两种。一是单校划片,即家长们俗称的对口或是正读学校,也可以理解为买入一个楼盘,就有固定的一个对应学位。以成都为例,这是目前最普遍的划片方式。而多校划片则不同,一句话概括,就是同一个小区,会对应多所学校。多校划片到底是什么?当然,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成都真正全面实行了“多校划片”的,暂时只有天府新区(不清楚的家长可以回顾之前的文章。戳链接回顾:《2021天府新区多校划片政策出炉,这三大变化要注意》)。但今天我们要说的,不是天府新区,而是另外几个区的一些特别值得家长高度关注的迹象,因为如果对照多校划片的概念来看,这些区域已经有了多校划片的雏形!// 概念科普

教育部最近的一则答复,让持续推进的“幼升小多校划片”,再次引发关注。

据红星新闻,近日,教育部在答复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9636号建议“关于改善炒作学区房,保障教育资源共享的建议”时表示:“学区房”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优质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校际间办学质量存在差异的问题。教育部高度重视这一问题,一手推进均衡发展、着力缩小校际差距,一手推进多校划片、治理择校和规范招生入学秩序,取得了明显成效。

除了教育部的表态,更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次,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也表示:将联合有关部门指导有关城市在制定或调整学区政策时,考虑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要求,完善和落实多校划片招生政策,积极推进教育资源均等化,从源头上解决学区房炒作问题。

至于成都,在2021年的《成都市教育局关于做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中,则有这么几句话值得注意:稳慎推进多校划片。

当然,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成都真正全面实行了“多校划片”的,暂时只有天府新区(不清楚的家长可以回顾之前的文章。戳链接回顾:《2021天府新区多校划片政策出炉,这三大变化要注意》)。

但今天我们要说的,不是天府新区,而是另外几个区的一些特别值得家长高度关注的迹象,因为如果对照多校划片的概念来看,这些区域已经有了多校划片的雏形!

// 概念科普

多校划片到底是什么?

简单来说,目前对于公办学校的划片,总共有两种。一是单校划片,即家长们俗称的对口或是正读学校,也可以理解为买入一个楼盘,就有固定的一个对应学位。以成都为例,这是目前最普遍的划片方式。而多校划片则不同,一句话概括,就是同一个小区,会对应多所学校。

所以,两者的核心区别,就在于:一个是一对一,一个是一对多。

接下来,我们就说正题,到底哪些区域值得注意。

锦江区

这里主要说的是攀成钢片区。从地产意义上看,攀成钢片区有严格的分界线,就是成都市二环路以东、沙河以西、迎晖路以南、牛沙路以北这样一个区域。

当然,从学校划片范围的角度来说的话,攀成钢片区的范围就更大。今天我们要说的,是教育意义上的攀成钢。

为什么说攀成钢片区有了多校划片的雏形,这就要从攀成钢片区的学校布点开始说起。

2007年,随着新鸿基入驻攀成钢,开发商开始扎堆修楼。房子多了,教育需求就来了。

2011年,攀成钢片区有了第一所小学,成师附小慧源校区(简称:成师附小慧源)。这个学校,是成师附小这所百年老校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校区,属于“亲儿子”,和总校执行完全一致的课程和教学进度,校长也是当时成师附小的校长刘娟。

有人说是攀成钢生源好,成就了这所学校,但也有人说是这所学校好,拉升了攀成钢的整体价值。更中庸的说法,则是学校和片区互相成就。

但抛开这些争论,客观事实是,到了2016年,成师附小慧源的一年级,破天荒招收了14个班级,导致成师附小慧源教室全部用完。

而2016年,这个学校的六年级只有一个班!

啥意思呢?教室已经用完了,次年只有一个毕业班,能腾出一个教室。那2017年的小一只招一个班?剩下的娃娃又去哪里读书呢?

如果不知道“爆仓”为何物的家长,这就是最直观的公办学校“爆仓”。

一般来说,解决爆仓有几种方式:

一是原址扩建,增加新教室;

二是扩建新校区,采取分流;

三是调整招生划片,缩小招生范围;

四是提前预警,卡落户年限;

五是停止招生,缓解招生压力。


可能还有家长还有印象,当时提出过原校址扩建,结果,已经入读了的家长强烈反对,担心施工影响孩子读书,还没入读的家长坚决支持,不然孩子读书咋办。

这也符合大多数人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角度只有一个:“我”的角度。

总之,对于当时的成师附小慧源来说,能想的办法并不多。

到了2017年,成师附小慧源选择停止招生2年。

但片区内的适龄孩子总得读书吧。因此,这就有了通桂路68号盐道街小学通桂校区(简称:盐小通桂)的出场。

事实上,这不是一所严格意义上的新学校。早些时候,按照规划,整个攀成钢片区学位规划是以东大路为界,分了南北区,北区读盐小通桂,南区读成师附小慧源。

不过此前攀成钢学位压力没那么大,盐小通桂校区是暂时租给了成都爱思瑟国际学校。

但由于成师附小慧源停招,盐小通桂校区就必须来救火了。2017年9月,盐小通桂校区一投用,就招收了16个班。

这中间又有一个小插曲,当时盐小通桂的校舍租给了成都爱思瑟国际学校,收回来也不是一时半会的事儿,所以,这一届的盐小通桂的学生,先去马家沟小学借读了一年。

随后,2017年和2018年,整个攀成钢区域的公办学位都是盐小通桂单独承担,招生也是连年看涨。2017年招收了16个班,2018年招收了22个班。

到了2019年,成师附小慧源的压力逐步减小,又继续恢复招生。因此,2019年攀成钢招生由成师附小慧源和盐小通桂两所学校共同承担。

注意,我们所说的攀成钢多校划片的雏形,就是在2019年形成的。这一年,成师附小慧源招收了13个班,盐小通桂招收了10个班。

到了2020年,成师附小慧源招收了12个班,盐小通桂招收了10个班。

到了2021年,一则消息传出:2021和2022两年,盐小通桂都不会进行小一年级的招生,新生将由新学校盐道街小学汇泉校区(简称:盐小汇泉)进行招收。

这又是一个什么学校呢?早在这所学校还是个工地的时候,我们就探访过。不了解的家长可以戳链接《攀成钢小学,正式命名并亮相了!》回顾。

最早,这个学校被称作攀成钢小学,后来确定属于盐小系。并且,汇泉校区与盐小本部是同一法人,统一管理,统一教学标准,统一师资力量,算是盐小的“亲儿子”。

2021年,成师附小慧源和盐小汇泉共同承担了片区内小一招生,据了解,成师附小慧源一年级招收了8个班,盐小汇泉一年级招收了15个班。

现用图片直观梳理下重点情况:

成都市主城区 多校划片(成都哪些区已经有了多校划片的雏形)(1)

一个片区内有多所学校,这是很正常的,为什么说攀成钢有了多校划片的雏形?

我们注意看,从2016年至2021年,攀成钢片区内这三所学校(成师附小慧源、盐小通桂、盐小汇泉)小一入学划片范围均为一致的,包括:牛沙路、牛沙北路、牛沙南路、通盈街、汇泉南街106号及以后、汇源北路、汇泉北路、汇源东路、通源街、通汇街、通桂街、通宝街、汇泉东路、汇泉西路、汇源南路、汇聚路、东大路577号。

由此可以看出,攀成钢片区始终是作为一个完整片区,没有被完成切割过。并且,从2016年开始,攀成钢片区的招生由成师附小慧源、盐小通桂、盐小汇泉三所学校通过相互分流,来缓解片区内的小一入读压力。

这正是多校划片的重要特征之一。比如,目前在攀成钢片区,已经出现同一小区娃娃,在不同学校读小学的情况。换句话说,就算你现在去攀成钢片区内买一个房子,你是无法确定将来娃娃小一是读哪个学校的。

至于今后这个片区会怎么样发展,大概率会延续这种模式。

青羊区

青羊区值得注意的变化,是青羊5区。

自2020年开始,青羊实验附属小学出现爆仓,学校便采取往相近学校泡桐树小学西区分流的做法,家长可在两个学校中进行选择。反过来说,两个学校共同承担片区招生,动态平衡。

到了2021年,泡桐树小学新校区桐欣校区亮相!此前,家长们都在猜测其划片范围,甚至开始推测周边小区的对应情况。但是!登记范围出炉后,家长们发现,泡小桐欣校区与草堂小学子美校区为同一登记范围,也就是说,这个范围内的家长,可在两所学校中为孩子进行二选一登记。之后,哪所学校的登记报名超出招生名额,就采取摇号分流。

所以大家看懂了吗?按照最新的政策,对于泡小桐欣校区和草堂小学子美校区而言,就不存在100%的学区房一说了,因为多了摇号的不确定性。

所以,青羊实验附小和泡小西区对应的片区也具备了“多校划片”的特征之一:某套房子或者说某个户口,不再和某个学校固定一对一关系。

成华区

前段时间,有成华区的家长给我们讲,他们是住在府青路三段的蓉府尚座业主。注意,这是个新小区。

从2021年成华区幼升小入学划片范围来看,这个小区也是对应了两个小学,分别是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实验小学(简称:电子科大附小)和成都市成华实验小学(简称:成华实小)。

成都市主城区 多校划片(成都哪些区已经有了多校划片的雏形)(2)

成都市主城区 多校划片(成都哪些区已经有了多校划片的雏形)(3)

也就是说,但凡是蓉府尚座的户口房产两个一致的家庭,在孩子小一入学时,都可以来读这两所学校之一。目前尚不清楚是不是采用志愿填报形式。

这位家长告诉记者,小区业主们对此都十分接受。

一是不管成华实小还是电子科大附小,这两所学校都算成华区内整体认可度很高的学校。

其次,从距离来看,蓉府尚座这个小区距离电子科大附小1.3公里,距离成华实小0.8公里,可以说,两所学校距离差不多相近,对于家长接送来说,也没有多大问题。

最后打个总结:

从教育部反复表态,再到成都提出“稳慎推进多校划片”,再到这些区的部分雏形初现,这也再次证明此前我们曾经说过的“多校划片已成大趋势”是一个正确的分析。

我们还想提醒家长注意的是,目前,成都还有一些热门小学,干脆就没有对应学区的说法了,而是采取全区摇号。这也是一个值得注意的趋势。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