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前导管注浆量图纸讲解(超前帷幕注浆作业指导书)
超前导管注浆量图纸讲解(超前帷幕注浆作业指导书)(4)注浆孔开孔直径不小于108mm,终孔直径不小于90mm;孔口管采用φ108mm,壁厚5mm的热轧无缝钢管,管长3m,孔口管应埋设牢固,并有良好的止浆措施。(3)按注浆孔扩散半径2m,孔底间距3m布置,每一循环共设8环154个注浆孔。2.1、施工方案(1)预测地下水压力≥2.0MPa,注浆加固圈固结范围为开挖轮廓线外8m。(2)每一循环注浆长度为30m,开挖22m,并保留8m止浆岩盘,第一循环采用2m厚C20砼止浆墙。
超前帷幕注浆作业指导书
1、适用条件、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主要针对隧道前30米内已知富水段的防水帷幕注浆施工。
2、施工工艺
2.1、施工方案
(1)预测地下水压力≥2.0MPa,注浆加固圈固结范围为开挖轮廓线外8m。
(2)每一循环注浆长度为30m,开挖22m,并保留8m止浆岩盘,第一循环采用2m厚C20砼止浆墙。
(3)按注浆孔扩散半径2m,孔底间距3m布置,每一循环共设8环154个注浆孔。
(4)注浆孔开孔直径不小于108mm,终孔直径不小于90mm;孔口管采用φ108mm,壁厚5mm的热轧无缝钢管,管长3m,孔口管应埋设牢固,并有良好的止浆措施。
(5)钻孔和注浆顺序由外向内,同一圈孔间隔施工。注浆形式采用后退式注浆,岩层破碎容易造成坍孔时,采用前进式注浆。
(6)钻孔过程中遇涌水或因岩层破碎造成卡钻时,应停止钻进,进行注浆扫孔后再行钻进。
(7)注浆材料采用纯水泥浆液及特种浆液,开挖轮廓线外7~8m范围间注浆材料采用发泡注浆抢堵剂,开挖轮廓线外0~7m范围间注浆材料采用无收缩多液固堵剂,开挖轮廓线以内采用纯水泥浆液(水灰比1:1).
(8)注浆效果检查:注浆完成后,开挖轮廓线范围内打设检查孔,检查注浆效果,检查孔的出水量<0.2L/min,任一孔出水量<5L/min;或者进行压水检查,在1.0MPa压力下,吸水量<2L/min,则判断注浆达到效果,否则应该进行补注浆,注浆达到效果方可进行开挖。
2.2、施工工艺流程
隧道超前预注浆施工工艺框图
2.3超前预注浆施工注意事项
进行前进式分段注浆施工工艺时,即在施工中,实施钻一段注一段,再清孔钻一段、再注一段的钻、注交替方式进行钻孔注浆施工。每次钻孔注浆分段长度根据围岩情况定位1~3m。前进式分段注浆采用止浆塞或孔口管法兰盘进行止浆。
进行后退式分段注浆施工时,在检查合格的钻孔中放入止浆塞及其它配套装置,对一个注浆分段段长进行注浆施工,第一分段注浆完成后,后退一个分段长度进行第二分段注浆,如此往复,直到将整个注浆段完成。进行后退式分段注浆施工,注浆分段长度宜取0.6m~2.5m。
取全孔一次性注浆时,直接将注浆管路接在孔口管上,在孔口处利用孔口管进行全孔注浆施工。
3、质量控制
3.1、质量验收标准
1)超前帷幕注浆所采用水泥的检验应符合暂行标准。
2)浆液配合比设计应根据试验确定并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进行配合比试验;监理单位检查配合比试验单并见证试验。
3)超前帷幕注浆范围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4)超前帷幕注浆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检查孔的设置和日均出水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孔数量采用计数检查,出水量采用集水称量。
5)注浆压力、注浆量、进浆速度等注浆参数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查施工记录。
6)注浆孔数量、布置应符合设计要求。注浆孔间距允许偏差为±5%孔深。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和测量。
7)单孔注浆压力达到设计要求值,持续注浆10min且进浆速度为开始进浆速度的1/4或进浆量达到设计进浆量的80%及以上时注浆方可结束。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计时、查施工记要。
3.2、质量保证措施
1)原材料经鉴定合格后方可进入现场。
2)现场架设脚手架,保证钻孔位置的准确。
3)注浆压力达到设计要求,方可停止注浆,注浆设专人进行施工记录。
4、主要机具设备
水平地质钻机1台,配合双液注浆机一台,其他压力表配置3个以上,以便复核使用,制浆机(砂浆搅拌机)一台。
5、劳动组织
超前帷幕注浆施工所需劳动力
制浆组 |
钻孔组 |
注浆组 |
其他 |
5人 |
18人 |
8人 |
15人 |
6、安全、环保措施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即环境保护、水土保持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实施、同时施工的制度。
施工废水按有关要求进行处理,不得直接排入农田、河流和渠道。清洗骨料的水和其它施工废水采取过滤、沉淀处理后方可排放,以免污染周围环境。
按设计施工,采用“防、排、堵、截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进行注浆堵水,施工中对地下水、泉点、水井进行定时观测,以免施工造成水位下降,防止因地下水、地表水流失改变水系,破坏生态平衡;
在运输水泥等易飞扬的物料时用蓬布覆盖严密并装量适中不得超限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