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传统武术花样多但没练过抗击打(传统武术不能打)

传统武术花样多但没练过抗击打(传统武术不能打)话扯远了,说回到会友镖局,当时的镖师有宋彩臣、鲁玉璞、王芝亭、胡学斌等,都是当时有名的武术家。李尧臣能入会友,全靠家里的长辈与会友镖局有来往,他进去以后,就拜宋彩臣为师,学三皇炮锤,此后又学六合刀和大枪、斤镖(并非武侠小说里写的金镖,而是因为每支镖中1斤而得名。用金子当飞镖,哪有那么奢侈的人)。当时在北京有会友、德胜等八大镖局,会友镖局规模最大、名望最高,在天津、上海、南京、西安等地均有分号。无论是会友的镖师,还是德胜的镖师,各大镖局都有一批武术高手。德胜的镖师李俊,1932年离开北京到四川乐山,收弟子张凌霄,传下峨眉武术赵门乐山一支。我小时候有幸见过凌霄老人,那时他在府街专卖跌打药膏,十分灵验,逢赶场天必被众人围观,年过古稀仍能将二十斤的铁杆朴刀舞得虎虎生风,令人惊叹。李尧臣是河北冀县(现冀州市)人,自幼喜爱武术。当时正值清朝末年,社会动荡不安,冀县民间习武之风极盛,村乡多有拳场,年轻人

近段时间以来,很多人都在讨论中国传统武术究竟能不能打的问题。由于一些以传武为名,四处找人“过招”求名的武术爱好者不断被散打搏击运动员KO,中国武术一夜之间被贴上了“花拳绣腿”“不能实战”的标签。

那么,真实的传统武术到底是否具备实战性呢?众所周知,在抗日战争初期,由于中国军队枪支弹药短缺严重,无奈之下,不得不以冷兵器对抗穷凶极恶的日本鬼子。其中最为知名的,当属立下了赫赫战功的国民革命军29军大刀队。

传统武术花样多但没练过抗击打(传统武术不能打)(1)

29军大刀队

大刀队在喜峰口一战成名,大量杀伤日寇。用冷兵器痛击小鬼子,场面胜过抗日神剧。而大刀队之所以如此勇猛,全因他们有一位超级牛的总教头,北京会友镖局的名镖师李尧臣。

李尧臣是河北冀县(现冀州市)人,自幼喜爱武术。当时正值清朝末年,社会动荡不安,冀县民间习武之风极盛,村乡多有拳场,年轻人热衷习武,初见面者常常互问“熬过灯油否”,盖因青壮多有油灯下熬夜练武的习俗。

传统武术花样多但没练过抗击打(传统武术不能打)(2)

李尧臣84岁留影

清光绪十六年,李尧臣到北京谋生,经人介绍入会友镖局。 当时的镖局有点类似今天的物流业,专门往来两地之间,押送财物。因当时社会动乱,劫匪横行,镖局须“武装押运”,镖师必须具备“人肉导航”的识途能力,更要有与匪类交战的实战本领,否则自身也难保,更遑论保他人平安。

当时在北京有会友、德胜等八大镖局,会友镖局规模最大、名望最高,在天津、上海、南京、西安等地均有分号。无论是会友的镖师,还是德胜的镖师,各大镖局都有一批武术高手。德胜的镖师李俊,1932年离开北京到四川乐山,收弟子张凌霄,传下峨眉武术赵门乐山一支。我小时候有幸见过凌霄老人,那时他在府街专卖跌打药膏,十分灵验,逢赶场天必被众人围观,年过古稀仍能将二十斤的铁杆朴刀舞得虎虎生风,令人惊叹。

话扯远了,说回到会友镖局,当时的镖师有宋彩臣、鲁玉璞、王芝亭、胡学斌等,都是当时有名的武术家。李尧臣能入会友,全靠家里的长辈与会友镖局有来往,他进去以后,就拜宋彩臣为师,学三皇炮锤,此后又学六合刀和大枪、斤镖(并非武侠小说里写的金镖,而是因为每支镖中1斤而得名。用金子当飞镖,哪有那么奢侈的人)。

传统武术花样多但没练过抗击打(传统武术不能打)(3)

会友镖局,李鸿章都要找他们保镖

当时在镖局当镖师,吃的是刀尖舔血的饭,没有实战功夫,靠花架子套路,根本不能在这行找饭吃。毕竟,若是押镖路上遭遇劫匪却打不过,失了货物,镖局赔钱不说,还得搭进名声,连生意也做不下去。

他就是武术大师李尧臣。李尧臣,河北冀县人,从小热衷武术,少年时曾学过太极拳,14岁到北京谋生,后加入大名鼎鼎的“会友镖局”。

传统武术花样多但没练过抗击打(传统武术不能打)(4)

会友镖局李尧臣等合影

李尧臣长期走镖,在实战中总结出的经验,就是兵器最宜使刀。剑在古代更多的是作为一种身份的象征而存在,实战用处不大。而长枪虽然威猛,但对环境要求高,而且一般人一辈子也练不出杀敌的枪法。刀却不同,简便易学,实战好用。李尧臣在刀法上用心最多,在当时武术界人人皆知。所以,九一八事变后,29军副军长佟麟阁特意将李尧臣请到部队,教官兵用大刀。李尧臣根据实战经验,创编了一套无极刀法,用于指导大刀队,官兵勤学苦练之后,果然十分有效,在喜峰一战中,29军大刀队就凭着手中的冷兵器,狠狠地教训了小鬼子,毙敌3000人。

传统武术花样多但没练过抗击打(传统武术不能打)(5)

29军大刀队在战场上

其实,任何武术和冷兵器,在枪炮面前,都处于绝对的下风。29军搞大刀队,正是因为当时中国军队缺枪少弹,迫于无奈才用人命去抗击敌寇。后来,日伪警备司令部抓了李尧臣,准备将他杀害。当时日军中一个名叫武田西的日军军官,学过中国的八卦掌和日本的柔术,对李尧臣的武术本领十分不屑,要求比武,并声称如果李尧臣能够取胜,就可释放。

当时李尧臣已年近古稀,武田西却正值壮年。比武当天,李尧臣却两次将武田西击倒。武田西不肯认输,又拿出两把武士刀,要求和李尧臣比刀。结果自然不用说,李尧臣一顿操作猛如虎,武田西只能弃刀认栽。

新中国成立后,李尧臣的武术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重视。一九五三年,他还率领徒弟积极参加了捐献抗美授朝飞机大炮的义务演出,受到群众好评。毛主席、周总理等,曾多次请他表演武术,讲解武术真谛。一声戎马的贺龙元帅对李尧臣所讲的浑元一气的养生之道特别赞赏,特意跟他学习过武术。

于铁成原创作品,今日头条独家首发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