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的声音吴琴(安的声音吴琴)
安的声音吴琴(安的声音吴琴)目标三:“ 你将成长为一名阅读教学的实践者与引领者,成为你所在区域的儿童阅读领头人。”我做到了吗?这两年来只要是与阅读相关的活动毫无疑问就会有“安的种子”的身影,甚至很多时候会被打上主角的光环,所以,这一点好像是做到了。目标二:“你将成长为一名具有教育情怀与创新意识,有着持续行动力的阅读种子讲师。”我做到了吗?教育情怀我一直都有的,甚至也许就是因为这样的情怀才会入选,但是持续行动力,我肯定是不及格的。我好像只适合冲刺,不适合长跑。有热情却无法长期专注于一件事情。有时候我在想,为什么每一个活动或者项目开始之前会有一场开班典礼,结束之后会有总结反思?也许每一个节日或者活动的仪式感就在于它给了我们一种可能,让我们有机会可以放下一切,重新开始。成为“安的种子”,最开始是一种庆幸,一种荣誉,因为感觉自己是通过层层选拔才最终入选的。现在回过头来看一下当初这个项目的培养目标:目标一:“你将成长为一名有着
点击下方公益卡片,送乡村儿童一本好书!
六和公益“安的种子”讲师计划是由六和公益定制,一阅书院专业支持,并由双方共同实施的旨在促进六和公益项目区儿童阅读教师阶梯式成长的项目。该项目是针对六和公益全国阅读项目区遴选出的优秀儿童阅读种子教师所进行的一个全面提升理论与实践能力的培养项目,目前有30位学员老师参与了项目学习。
两年的时间里,在一阅书院的专业支持下,通过每日诵读点评、社群共读指导、随机指导、网络教研、实地指导、磨课与叙事指导、论文写作指导、月夜琐话等多种方式,全方位支持30名安的种子学员的专业发展。在本学期最后的月夜琐话活动中,部分学员讲述了两年来的艰辛又幸福的历程,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他们的故事。
有一个故事,说从前,有三位和尚每人从师父那里得到一颗千年莲花种子。本和静两个徒弟用了各种方法希望能让种子发芽开花,但最后都失败了,只有名叫安的那个和尚在得到莲花种子之后,依然每天按部就班地生活着,并在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在池塘的一角埋下种子,然后在一个夏日的清晨千年莲花种子就开花了。这个故事叫《安的种子》,是王早早和黄丽合作的一本绘本。有一群人,30个,从全国各地不同的项目区被遴选出来,聚在一起,用两年的时间,学习成长实践,成为儿童阅读推广的过程中一道靓丽的风景。这群人叫“安的种子”,是六和公益和一阅书院联合打造的高级讲师。项目接近尾声,作为其中的一员,我来跟大家细数这两年来触动心弦的过往。
有时候我在想,为什么每一个活动或者项目开始之前会有一场开班典礼,结束之后会有总结反思?也许每一个节日或者活动的仪式感就在于它给了我们一种可能,让我们有机会可以放下一切,重新开始。
成为“安的种子”,最开始是一种庆幸,一种荣誉,因为感觉自己是通过层层选拔才最终入选的。现在回过头来看一下当初这个项目的培养目标:
目标一:“你将成长为一名有着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和一定的理论素养,能够在母语教育领域中真诚言说并扎实建设的实践型教师。”我做到了吗?这个“正确、一定、扎实”都是没有办法量化的东西,实践性型教师因为自己也一直在做着和阅读有关的事,所以勉勉强强算达标了。
目标二:“你将成长为一名具有教育情怀与创新意识,有着持续行动力的阅读种子讲师。”我做到了吗?教育情怀我一直都有的,甚至也许就是因为这样的情怀才会入选,但是持续行动力,我肯定是不及格的。我好像只适合冲刺,不适合长跑。有热情却无法长期专注于一件事情。
目标三:“ 你将成长为一名阅读教学的实践者与引领者,成为你所在区域的儿童阅读领头人。”我做到了吗?这两年来只要是与阅读相关的活动毫无疑问就会有“安的种子”的身影,甚至很多时候会被打上主角的光环,所以,这一点好像是做到了。
目标四:“ 你将作为讲师,受邀为六和公益和一阅书院相关的线上线下儿童阅读提供培训。”我做到了吗?这个好像还没有,也许还不够资格,但我想不久的将来终究会成为站上讲台分享阅读的那一个。从起点到终点,这两年来,除了这样的对比之外,还有什么呢?
这次想要分享的成长,不是一阅的三位导师岳乃红、邱凤莲、丁筱青带给我们专业性的,系统性的理论方面的成长,而是另外的一些东西。那一次我去参加一个片区的教研活动,那位老师上的应该是导读课,但是一节课下来每一个大环节的设计我都觉得有问题,甚至很多次提问和课堂用语我也觉得很不合适!听课本上记录的都是可以怎么调整。多年的社会经验也意识到这样的场合既不能只唱颂歌但也不能把人家说得一无是处,但是这节课她到底有些什么优点呢?这时我想到了岳乃红老师最开始指导我设计整本书《夏洛的网》导读课的场景。当时我的第一稿教学设计交上去,自己觉得很满意,第一次还能设计出这样的课程,。岳老师指导的语音发过来时一开始是自我感觉良好,听到最后我才发现要全部推翻重来,但是这个过程我的心里是一步步认可对方的评价的。也许就是因为一开始可圈可点的肯定就在心理上让我感觉指导我教学设计的人和我是站在同一个队伍中,向着同一个方向,所以,后面她说什么我都比较容易接受。现在再来看那时自己的教学设计初稿,简直是糟糕透了。可是岳老师当初指导我的时候每一次都是告诉我精彩极了,但是还可以再好一些,更好一些。
后来,听主持人的介绍,这位执教老师入职不久,这样的课也是第一次上。庆幸,自己在回想了导师指导的过程后调整了现场点评策略,肯定了她在繁重的教学任务之外承担这样一场活动的艰辛,认可她为此付出的努力,称赞了她满场的笑容可亲,羡慕她带有穿通力的朗读,并表扬她清秀有力的板书,然后很肯定地告诉她,未来她一定会成为一名非常优秀的教师。随后,指出了三个比较有代表性的点,分享了我的认识与建议。整个过程她一直看着我,有时点头,有时回应。
邱凤莲老师也是这样,无论是指导我的诵读,还是最近一次的论文修改。每一次的调整,她都告诉我,比上一次好多了,雏形已经出来了,就快要好了,加油!这些言语都激发了我想要变得更好的愿望以及相信会变得更好的信心。我想,这是一阅书院三位导师的共性,这应该也是一个人在大量的阅读之后会拥有的眼界与心境。能看到不足,能容忍缺陷,会鼓励成长,并耐心细致带着进步。
其实,有时候我在想,导师们在指导我们的过程中完全可以在修改了一两遍之后就告诉我们可以了。这样她不用再指导,我们也不用再修改,但是我们的导师,都是一遍又一遍,帮我们斟酌,甚至每一次稿子发过去都是24小时之内必然回复,其实她们比我们更忙,却依然一点一滴,倾囊相授。2022年,我要做这样的人,这样搭着梯子帮助别人一步一步慢慢成长的人。
这两年作为“安的种子”我们取得了一些荣誉,也有了更多被看见和被认可的机会,但是更多的是荣誉背后的辛劳。我们宿松有五位“安的种子”,自称小安的我们平时基本上每天都要忙到很晚,有些时候我们默默地承受着,有些时候我们被诸多事务搞得焦头烂额的时候就会在“小安,奔跑”的群内诉苦崩溃。
那段时间我大妈意外去世,妈妈因为操劳身体不好,我自己也在承受着身体不适的痛楚,然后群里也是大家永远忙不完做不完的各种吐槽。当时,我就在想,我们为什么要这么辛苦?我们为什么要去做那么多对学生有益却让自己劳心劳力的事?甚至很多时候我们的付出在世俗的名利面前并不能为我们谋取一些什么。就算这两年我都是“安的种子”年度考核第一名,也不能在每学期的绩效考核中加一分。当时真的就是这样消极,这样厌倦,这样没有斗志和动力。就像弹簧一样,负重太多最后都没有弹回去的欲望和勇气。觉得什么都不重要,何必那么辛苦呢。那些每天就上上课的老师照样过得好好的。于是,有两个星期,我放掉了一切,每天只是上课,改作业,读书。这样颓废了一阵后,转机出现了。
乡里领导推荐我去做政协委员,理由是因为这几年我热心公益,推广阅读,对学校和社会带来了良性的积极的影响。挂断电话之后,内心十分愧疚,其实我哪有那么好,我现在甚至觉得这些是我的负担。后来,在会场,一位老师过来与我交流,他说:“你们‘安的种子’真不错,是我们教师行业的翘楚。而你,是我们这一片乡村教师的代表。”我告诉他,“安的种子”都很优秀,而我是最不优秀的那一个。他说,“不是的,他们几个都是城里的,而你和我们一样,是乡下教师,因为你的坚持,我们都觉得在乡下做阅读有希望。”那一刻,我突然觉得,我怎么能放弃呢?就像我以前一直追逐的星星老师一样,如果他放弃了,我是不是也会觉得看不到希望?一直以来,都是追着别人的光前行,熟不知,不知不觉中,自己也在挣扎中成了一道光!
2021年12月31日,跨年的那天,外出开会的我在酒店里,回想着自己这两年来的点点滴滴,内心颇有感触,甚至自艾自怜觉得自己一事无成。与我的一位老师交流后他给我推送了一篇文章,里面提到三种定律:
荷花定律,据说一个池子里的荷花,它每天开放的速度都会是前一天的两倍,直到第三十天时,就能把一个池子开满。那么你知道荷花开了半个池子时是第几天吗?很多人会不假思索地回答是第十五天,但其实是第二十九天,也就是说最后一天荷花就从前一天的一半,开满了整个池塘!
竹子定律,话说在前四年竹子每天只能长三厘米,这三厘米还都是深埋于土下,等到第四年它破土而出,就能以每天三十厘米的速度疯长,六周时间就能长到十五米。
金蝉定律,说优质的蝉要在暗无天日的泥土下生存三年,甚至说有一种美国的蝉要生活长达十七年之久,它们在地下靠汲取树木的汁液为生,待到时机成熟,便会慢慢爬上树枝脱下壳,变成一只真正的知了,这时它们的生命就会迎来顶峰:在夏日刺眼的阳光中,迎着强光不知疲倦地鸣叫。
无论是荷花、竹子还是金蝉,无不在告诉我们厚积薄发有多么地迷人,正如那一年暑假在六安丁筱青老师的“儿童心理与文学营”,听着丁老师眉飞色舞地推荐各种文学作品,世界各地的,古今中外的,张口即是,信口拈来。当时无比羡慕,就问老师,什么时候我也能像她一样,丁老师告诉我,一个又一个两年。
我的第一个两年过去了,第三期“安的种子”高级讲师培养计划也快要结束了,好多老师甚至因为这种形式上的终止内心还有隐隐的不舍,是的啊!这样手把手教你学习带你成长的机会以后哪里能遇到!
人的一生,能相伴同行的人不多,遇到了,就是幸运:分别了,依然可以珍惜,就像藕断了丝还可以连着。这两年浸润的影响不会因为形式的终止就抹去它的痕迹。在两年来第一个没有共读任务的周四,我读完了一本摩西婆婆的《人生永远没有太晚的开始》,并告诉自己,每个周四,都要坚持阅读两个小时。并从此以摩西婆婆的作品为起点,开启了“阅读100”的挑战计划,等读到10个100本,满了1000之后,我想我会是一个更平和从容,睿智淡雅的我。
随着线下沙龙活动的落幕我结束了主带第15期宿松读书会的共读活动,每次遇到很好的童诗就带着孩子们共读,听到易学版本的古诗吟诵就带着孩子学习,甚至还成为今年元旦庆典上的风景之一。
很多我们做的事情好像和成为“安的种子”之前是一样的,但是,实际上是不一样了。就像西红柿炒蛋,学过和没学过的人炒出来的都是西红柿和蛋的合体,差别就藏在味蕾的触碰中。而我们“安的种子”,经过这两年的淬炼,早就不是当初的模样,未来,我们会更好!“安的种子”,也终将会在合适的时机,绽放出如千年莲花般被生命淬炼的美丽!
注:本文为吴琴老师在六和公益第三期“安的种子”讲师计划“月夜琐话”活动中的分享,已取得授权。
吴琴
安徽省宿松县河塌小学校长,儿童阅读推广人,六和公益第三期“安的种子”讲师计划成员。“向日葵诗社”创始人。
扬州一阅全民阅读促进中心
扬州一阅全民阅读促进中心(简称:一阅书院)是由一群热爱儿童、热爱母语的阅读推广人发起,以儿童阅读和母语教育为志业的民办非营利组织,旨在为儿童、教师、家长以及学校、机构提供专业的儿童阅读指导和母语教育服务。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