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有腔调的猪杂面(这碗糊涂面是灾荒年吃的救命饭)
一碗有腔调的猪杂面(这碗糊涂面是灾荒年吃的救命饭)等到玉米面在锅里开始吐泡泡,面条就能放进去了。和金黄的玉米面裹在一起,没一会儿就变成黄中带白的模样,再把炒好的配菜加进去,滴上两滴香油,一碗热气腾腾的“糊涂面”就做好了。熬汤底,玉米面要又香又滑,考验手艺,因为面容易糊锅,下了锅以后要不停搅和,稍微不留神,锅底就会凝结成烧焦有糊味的“锅巴”,没法吃。烧好了就是金黄酥脆的模样,拿来当零嘴吃。做一碗“糊涂面”,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加上各家各户的做法不同,就连放的配菜也是自家爱吃的菜。有的人做面只放三样东西,玉米面儿、面条和蒜苗,有些人还要加点胡萝卜、水芹菜。若是遇到春天刚发芽的野菜,也要往锅里下一点。面条则是用家里手工做的手擀面,用的是白面,自家做出来的面条才经得住煮,不至于下锅煮几分钟就烂糊糊的模样。面条自己切,厚度适中,宽窄自定,切宽一点耐煮,也能吸汤。做面的时候,先要锅中放油,用菜籽油最好,味道香。油温热起来后关小火,把切好的配菜倒入锅中,
河南这地方,是个被小看的美食大省。食物没有川菜、粤菜那般有名,实际上隐藏了不少好吃的面条,比如洛阳的浆面条、方城的烩面、开封的鲤鱼焙面等。但要说最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还是一碗“糊涂面”。
“糊涂面”到底是个啥?不是说人吃了面条会变得糊涂,也不是指做面的材料乱七八糟的糊涂,糊涂指的是“糁”,一个意思是浑浊的、粘稠的热汤,另一个意思是用地道的玉米面熬汤做底。河南的这碗面,显然是第二个意思。
用玉米面做汤底,加上面条一起煮,这就是河南有名的“糊涂面”,也是当年灾荒时期,人们拿来救命的饭。说难听一点,这碗面是“贱”饭,起源于民间无可奈何的混搭吃法,没有固定做法,每个县城、每个乡镇都不一样,而且价格便宜。
不过还是可以总结特点的,“糊涂面”的都是把水烧开,放入玉米面,再下面条。煮好的面汤黄中见白,捞一筷子面条,面条裹着玉米面汤,一碗喝下肚子,全身都暖和起来。所以“糊涂面”还有其他名字,有人叫它苞谷糁面儿、糁子面儿。
做一碗“糊涂面”,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加上各家各户的做法不同,就连放的配菜也是自家爱吃的菜。有的人做面只放三样东西,玉米面儿、面条和蒜苗,有些人还要加点胡萝卜、水芹菜。若是遇到春天刚发芽的野菜,也要往锅里下一点。
面条则是用家里手工做的手擀面,用的是白面,自家做出来的面条才经得住煮,不至于下锅煮几分钟就烂糊糊的模样。面条自己切,厚度适中,宽窄自定,切宽一点耐煮,也能吸汤。
做面的时候,先要锅中放油,用菜籽油最好,味道香。油温热起来后关小火,把切好的配菜倒入锅中,这时候的火不能大,大了菜就容易糊。等到菜都炒香炒熟了,放点盐巴调味就行,这是“糊涂面”的配菜。
熬汤底,玉米面要又香又滑,考验手艺,因为面容易糊锅,下了锅以后要不停搅和,稍微不留神,锅底就会凝结成烧焦有糊味的“锅巴”,没法吃。烧好了就是金黄酥脆的模样,拿来当零嘴吃。
等到玉米面在锅里开始吐泡泡,面条就能放进去了。和金黄的玉米面裹在一起,没一会儿就变成黄中带白的模样,再把炒好的配菜加进去,滴上两滴香油,一碗热气腾腾的“糊涂面”就做好了。
除了盐巴以外,这碗面不放其他调味品,就靠着玉米面天然的谷物香气,面条的爽滑和配菜的味道来造就,这碗面最好天气冷的时候喝,一碗就上头,浑身上下也都热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