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嗯哼送礼物给霍思燕(嗯哼为了吃零食)

嗯哼送礼物给霍思燕(嗯哼为了吃零食)可家长都很纠结:拒绝了,孩子会委屈哭闹;同意了,又觉得对孩子的健康不好。在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的是,孩子面对花花绿绿的零食和饮料,总会忍不住想要吃。嗯哼很机灵地继续问:“一口是多少?”霍思燕拿起可乐,比划了一下可以喝的量,嗯哼确认和同意后,就接过可乐,开心地喝了起来。对于这个场景,宝妈宝爸都不陌生,但能像霍思燕这样干脆利落解决问题的却很少。

文/啊迁

在综艺《妈妈是超人》中,有一个片段触动了许多宝爸宝妈。

在家里,嗯哼看到桌子上的可乐,十分想喝,就向妈妈问道:“可以喝吗?”

妈妈霍思燕答道:“那喝一点点,喝一口。”

嗯哼送礼物给霍思燕(嗯哼为了吃零食)(1)

嗯哼很机灵地继续问:“一口是多少?”

霍思燕拿起可乐,比划了一下可以喝的量,嗯哼确认和同意后,就接过可乐,开心地喝了起来。

嗯哼送礼物给霍思燕(嗯哼为了吃零食)(2)

对于这个场景,宝妈宝爸都不陌生,但能像霍思燕这样干脆利落解决问题的却很少。

在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的是,孩子面对花花绿绿的零食和饮料,总会忍不住想要吃。

可家长都很纠结:拒绝了,孩子会委屈哭闹;同意了,又觉得对孩子的健康不好。

当然,更多的妈妈会以“健康第一”为原则,扮黑脸呵止,然后再不得不面对被拒绝而哭闹不已的宝宝。

这样的结果,孩子和妈妈都不会开心。

1.孩子想吃零食为什么家长越制止,孩子越反抗

小外甥可可刚满5岁,从小被妈妈管的很严。

对于零食饮料,尤其是碳酸饮料,妈妈向来严令禁止。

所以可可一直没有尝过可乐的味道。

这两天放假,奶奶带着可可在楼下玩,可可看到地上有一瓶别人扔了的可乐,直接捡起来就要喝。

奶奶看到后连忙抢走,惹得可可坐在地上,大哭大闹起来,委屈极了……

嗯哼送礼物给霍思燕(嗯哼为了吃零食)(3)

当孩子想吃零食、想喝饮料的时候,很多家长以“不健康,不好,不可以”来直接拒绝孩子。

虽然出发点是为孩子好,可给孩子带来的只有被拒绝的挫败感。

日积月累,孩子总被拒绝,长久得不到满足,只会更加渴求,甚至进行反抗。

就像外甥可可,每当看到别的小朋友喝可乐,可可只会觉得委屈,而更加渴望尝一尝可乐的味道。

所以看到了地上的可乐,就会不管不顾地,做出比喝饮料更危险的举动:捡东西吃。

这样的结果,无论哪一位家长都不想见到。

嗯哼送礼物给霍思燕(嗯哼为了吃零食)(4)

心理学有一个概念叫做“补偿”,指当个体因本身目的不能达成时,改以其他方式来弥补。

从另一个方面来理解:越被压抑,越容易产生更深的执念。

也就是说,对孩子的需求越是彻底拒绝,孩子的渴望和反抗只会越激烈。

不能因为顾及身体的健康成长,就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健康。

太教条的喂养,只会适得其反。

2.与其彻底杜绝不如适度引导

霍思燕之所以可以很好地解决问题,是因为在面对孩子的需求时,拿捏得当:既满足了孩子的需求,也保证了孩子的健康。

适度引导,是满足孩子需求的最好方法。

嗯哼送礼物给霍思燕(嗯哼为了吃零食)(5)

这一点,我也深有体会。

闺蜜带女儿朵朵来家里玩,朵朵坐在沙发上,眼睛时不时地盯着茶几上的糖果罐,我便用眼神询问了闺蜜,只见闺蜜摇摇头。

我们尝试用别的东西来转移朵朵的注意力,可朵朵依然表达出了对糖果的无限向往。

我看着不忍,问到:“吃一块,没事吧?”

闺蜜无奈道:“之前趁我们不注意,她吃了半袋子奶糖!一吃起来,就停不住了……”

朵朵原本有点期待的目光再次暗淡,我们看着也很心疼。

等朋友带朵朵回去,我发了微信给她:或许可以试试,不要让吃糖成为一个特别的事情,等朵朵习惯了,也许会好一些。

嗯哼送礼物给霍思燕(嗯哼为了吃零食)(6)

有趣的是,一个月后,闺蜜再带朵朵来家里。

朵朵一进来,依然冲到糖果罐前,在妈妈同意后,朵朵挑了最心仪的一块,开心地吃了起来,而且之后也再没有闹过。

原来,闺蜜上次回家就和丈夫商量了一下,决定不再把糖罐藏起来,而是引导着朵朵,每天可以选最喜欢的三颗糖。

过了两周,吃糖对于朵朵来说,已经是很平常的事情,朵朵对糖的兴趣不再那么强烈,也不再惦记着找糖吃了。

孩子是天生的好奇宝宝,零食对于孩子有着强烈的吸引力。

面对孩子的需求,家长不如顺着孩子的期待,适度满足,来保护孩子通过吃零食获得的乐趣。

适度引导,既可以让孩子开心,也保护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3.如何进行适度引导

当孩子想要吃零食的时候,具体怎么做,才能实现适度引导呢?

宝妈宝爸们,可以试试这三个小方法。

第一,平等约定,达成共识

适度引导,需要家长和孩子进行沟通,即平等约定,达成共识。

具体来说,就是当孩子想吃零食的时候,家长语气平和地告诉孩子:可以吃,但是吃多少需要一起商量。

嗯哼送礼物给霍思燕(嗯哼为了吃零食)(7)

在生活中,大部分家长不经意地以“你懂什么,我说了算”的态度和孩子沟通。

在这样“不平等”的语境下,孩子只会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也就不能“达成共识”。

而用平和的语气、平等的态度来和孩子商量,不仅鼓励了孩子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也是在告诉孩子:爸爸妈妈尊重你。

在这样的情境下,家长和孩子才可以平等约定,达成共识。

因为只有孩子认可的约定,才能更好地体现“适度引导”的适度性。

嗯哼送礼物给霍思燕(嗯哼为了吃零食)(8)

就如前面提到的,闺蜜和朵朵约定好一天可以吃三颗糖,刚开始,朵朵会忍不住央求妈妈多吃一颗。

这时候,闺蜜就会耐心地和朵朵说:“我们拉勾了,一天吃三颗哦。”

朵朵知道是自己答应的事情,也就不再缠着妈妈。

当孩子提出需求时,妈妈不要着急答应或者拒绝,而是和孩子进行商量,让孩子认可和同意妈妈的做法。

平等约定,比训斥和强制,更容易让孩子接受,也更有利于形成愉悦和谐的亲子关系。

第二,培养健康的饮食概念

如果说,平等约定可以解决家长的“燃眉之急”,那么培养孩子健康的饮食概念,就是让孩子长久受益的方法。

嗯哼送礼物给霍思燕(嗯哼为了吃零食)(9)

孩子想吃零食、喝饮料的时候,家长说吃零食、喝饮料不好。

孩子问:为什么不好?家长说:对健康不好。

这样的答案,孩子还是不懂,下次看到零食和饮料,还是会提出一样的需求。

所以,家长需要引导孩子建立主动认知,也就是在日常生活中,着重培养孩子健康的饮食概念。

比如,陪孩子一起读关于蛀牙、长高、长胖的绘本,看相关的动画,一边看,一边告诉孩子:糖吃多了会蛀牙,蛀牙很疼的。

诸如此类,可以让孩子更形象地接受“健康饮食”的概念。

第三,建立“健康零食清单”

对于适度引导,还有一种更容易落实的方法,就是建立“健康零食清单”。

什么是“健康零食清单”?

就是妈妈为孩子建立的独一无二的日常零食清单,用图画和文字,形象地告诉孩子每周可以吃哪些零食,分别可以吃几次。

嗯哼送礼物给霍思燕(嗯哼为了吃零食)(10)

在建立清单的时候,妈妈们可以参考《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同时结合孩子平常的饮食习惯和口味爱好,建立一个最适合自家孩子的清单。

比如,清单里列出:糖果、薯片、碳酸饮料,一周可以吃一次;养乐多、山楂卷、鸡蛋卷,一周可以吃三次。

手巧的妈妈可以将健康零食清单做成一张漂亮的图表,贴在墙上,每一天都和孩子一起记录日常吃了什么。

这样做,也会让孩子更有兴趣。

用有趣的活动,陪伴和引导孩子养成健康的饮食概念。

这样做,不仅不会剥夺孩子吃零食的乐趣,也可以让家长将孩子的日常摄入控制在一个健康科学的范围里。

嗯哼送礼物给霍思燕(嗯哼为了吃零食)(11)

在亲子关系里,家长的行动引导比语言命令更加有效。

而且互动和交流,更有助于愉悦轻松的亲子关系和家庭氛围。

日积月累,好的饮食习惯和健康的饮食概念,可以让孩子长久受益!

多一些耐心和尊重,让孩子在快乐与爱中健康成长!

作者简介:吕多米,98斤少女,一颗长生不老的心,个人576094601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