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1566讽刺了什么(大明王朝1566周云逸之死)
大明王朝1566讽刺了什么(大明王朝1566周云逸之死)剧中嘉靖三十九年冬天,京城整个冬天都没有下雪。造成周云逸死亡的原因,从表面上看十分简单。其实上至嘉靖皇帝,下至朝堂三大势力:“严党”首领严嵩,宦官集团首领吕芳,“清流派”首领徐阶,都没有杀周云逸的意思。可周云逸还是死了。对于他的“意外”死亡,剧中君臣之间出奇的心照不宣,出奇的了然于胸,横遭惨死的周云逸,像一幕无人认领的悲剧。
#今日经典影视#
《大明王朝1566》这部优秀的历史题材电视剧,是以钦天监正周云逸被庭杖致死拉开序幕的。
在随后开始的财政年度御前议事的时候,周云逸的死去的画面多次以黑白的方式穿插显现。
从他的死,我们可以明显的发现,剧中的大明朝堂之上,君臣同僚之间波谲云诡的明争暗斗,已经隐隐的出现了失控的苗头。
其实上至嘉靖皇帝,下至朝堂三大势力:“严党”首领严嵩,宦官集团首领吕芳,“清流派”首领徐阶,都没有杀周云逸的意思。
可周云逸还是死了。
对于他的“意外”死亡,剧中君臣之间出奇的心照不宣,出奇的了然于胸,横遭惨死的周云逸,像一幕无人认领的悲剧。
皇帝没想杀死周云逸造成周云逸死亡的原因,从表面上看十分简单。
剧中嘉靖三十九年冬天,京城整个冬天都没有下雪。
由于当时人们认为,皇帝是“天子”,就是老天爷的“儿子”。一切异乎寻常常的天象和灾难,都是老天爷在警告自己的“儿子”,人间的皇帝。
而负责正规严谨的把看不见摸不着的“天爹”的警告,翻译并传达给看的见摸得着的“天子”的机构,就是“钦天监”。
这个“钦天监”的最高领导,叫做“钦天监正”,也就是周云逸。
剧中嘉靖皇帝让主管天象的周云逸解释,为什么他的“天爹”,在整个腊月都不肯下雪?
周云逸回答:因为朝廷开支无度,官府贪墨横行,天怒人怨,民不聊生……
这个回答,无疑让嘉靖皇帝很不爽。
因为这几乎是公开的在指责他,说他这个“天子”当的不称职。以至于连他的“天爹”都看不下去了,用“腊月无雪”的反常气候来警告他。
而且在嘉靖皇帝看来,周云逸的这种说法,很可能是受人指使,在他这番话背后,很可能还隐藏着更大的攻势。
这一点,让嘉靖皇帝更加不爽。
嘉靖皇帝觉得必须得从周云逸这里“杀鸡儆猴”,遏止住他背后的那些人酝酿的排山倒海般的攻势。于是,嘉靖皇帝以“诽谤朝廷”为罪名,“庭杖”周云逸二十下。
所谓的“庭杖”,其实就是打屁股。皇帝的罚大臣“庭杖二十”,其实也就是大家常见的县太爷对衙役喊:拉下去,痛打二十大板!
这算是“略施薄惩”的典范,意思其实就是:打住!不要再说了!我不吃这一套。
结果,嘉靖皇帝也没有想到,这区区的“二十大板”,竟然把周云逸给活活打死了!
这个结果,其实并不是嘉靖皇帝想要的。
因为剧中的嘉靖皇帝虽然贪婪自负,但他自觉还是一个好皇帝。而且他本身,也的确谈不上是一个残忍好杀之人。
况且周云逸都背后,很可能是以徐阶为首的“清流派”官员。而徐阶的背后,则是嘉靖皇帝定为“接班人”的儿子,裕王朱载垕。
信奉“政不由己出”,自我标榜“无为而治”的嘉靖皇帝,需要用“清流派”来制衡“严党”。同时他也希望自己的儿子裕王,能够在朝堂之上,保持他可以接受范围内的影响力。
周云逸可能是他儿子的人,庭杖和打死,传达出来的将是两个完全不同讯息。
嘉靖皇帝没有杀周云逸之心,但他却莫名其妙的,成了周云逸之死的第一责任人。
这让自负聪明绝顶的嘉靖皇帝更不爽。
于是,他把目光投向了宦官首领吕芳:查一下周云逸的事儿是谁掌的刑?东厂的那帮奴婢也该管管了!
掌刑太监冯保,其实只想逢迎上意
打死周云逸的时候,掌刑的是东厂提督太监冯保。
作为剧中朝堂三大势力中,地位最超然的宦官集团的高级成员。冯保跟周云逸之间,无论在公在私,都很难产生什么恩怨纠葛。
周云逸所说的:“朝廷开支无度,官府贪墨横行,天怒人怨,民不聊生”。
主要针对的也不是冯保所属宦官集团,而是剧中把持朝政二十年,严嵩和严世番为首的“严党”。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冯保都没有杀周云逸的理由。
而且冯保的顶头上司,他的干爹吕芳,也没有杀周云逸的理由和动机。他也没有向冯保传达过,在庭杖中做手脚打死周云逸的信息。
也就是说,打死周云逸的事情,其实全是冯保一个人的主意。
身居宫中的冯保,在没有受任何人指使的情况下,何以会对素不相识,又毫无瓜葛的周云逸起了杀心?
从他后来在下雪的时候,勒逼小太监们不许出声。而他自己抢着向嘉靖皇帝“报祥瑞”的事情来看,他的一切所作所为,无非是为了向嘉靖皇帝逢迎献媚。
冯保杀周云逸,只是因为他以为打死周云逸,能够讨取嘉靖皇帝的欢心而已。
为了这一点见不得人的野心,一点飘渺虚无的升迁可能,冯保这个卑劣小人,就暗中动手脚杀了一腔忠义的诤臣周云逸。
而周云逸的盟友,被称为“清流派”徐阶等人。不但不敢对周云逸蹊跷反常的死亡,有任何质疑,反而要竭力的撇清他们跟周云逸的关系,生怕被打成周云逸的“同党”。周云逸不但死的冤枉,还死的那么孤独凄凉。
反观卑劣小人冯保,虽然先有嘉靖皇帝“该管管了”的批语,后有“报祥瑞”犯众怒的行径。
但是靠着他的干爹吕芳明里暗里的周旋,他依旧可以死里逃生,静待“柳暗花明”。
火急火燎的急着逢迎献媚的冯保,终于因为自己的狠毒霸道树敌太多,在司礼监混不下去了。
即使是有干爹吕芳的照应,其它的太监如陈洪等人,也容不下他了。
于是,吕芳教冯保一个自救的法门——置之死地而后生。
吕芳以嘉靖皇帝的名义,把冯保送去了裕王府,让他去做刚出生的裕王世子的“大伴”;也就是小世子的贴身保姆。
如此一来,冯保的身份彻底发生了转变;他等于脱离了宦官集团,被推入了“清流派”的阵营。
众所周知,裕王就是“清流派”官员的幕后老板。
不得不说,吕芳的手段确实高明。
冯保是以皇帝赏赐的名义送进裕王府的,裕王即使再看他不顺眼,也得“不看僧面看佛面”,顾忌着嘉靖皇帝,也不敢把他怎么样。
而裕王作为众所周知的储君,只要冯保能忍能讨他欢心,早晚还能混成“人上人”。
即使裕王不愿意原谅冯保,至不济冯保将来也能依靠,刚出生的小皇孙。
冯保也没有辜负吕芳的栽培和厚望,他不但慢慢的取得了裕王的谅解,还成了小皇孙朱翊钧身边最不可或缺的人。
甚至到了后来,他还得到了“清流派”官员徐阶等人的高度信任。
到了这个时候,自然没人愿意再提已经死去多年的周云逸了。
冯保身上沾染的罪孽,手上无辜忠臣的鲜血,终于如愿以偿的烟消云散了。
再也没有人记得,嘉靖三十九年腊月二十九那天。因为跟皇帝说“朝廷开支无度,官府贪墨横行,天怒人怨,民不聊生”,而被冯保二十庭杖打死的周云逸了。
《大明王朝1566》这部2007年首播,2017年网络首播的电视剧,毫无疑问是国产剧中为数不多的经典作品,其“豆瓣”评分高达9.6分。
这部电视剧之所以能获得如此高的评价,不但归功于导演张黎和演员陈宝国等人的认真努力。同样也要得益于编剧刘和平,深厚的文学功底。
金庸先生曾经认为:影射性的文艺作品并无多大意义,政治情况很炔就会改变,只有刻画人性,才有较长期的价值。
我想《大明王朝1566》的长盛不衰。应该就是因为它非常鲜明的刻画出了,封建社会时期,在帝王高度集权之下,形形色色人性的扭曲与挣扎。
这部电视剧透过周云逸这个人物,向人们展示了在权力的高压之下,人性集体的扭曲和堕落。
这种堕落即使是号称“正义之士”的人群,也是无法避免的。
在一切都以权力为中心的情况下,所有的罪孽和恶毒,都是可以被原谅的……
以上图片皆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