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陇州社火(华州社火正当时)
非遗陇州社火(华州社火正当时)趁着年味未散,不妨到华州一游,看社火吃汤圆,过个热闹的元宵节!【来源:华州网 华州区人民政府网】【由渭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编辑】
正月里没有过十五这年味儿还正浓,最近华州区的社火也是正当时,热闹喜庆的氛围让华州的百姓再次感受到浓厚的新年气氛。
华州背花鼓是流传于华州区下庙镇的一种传统舞蹈,因表演时鼓手身后背一个扇形的花架而得名。又因鼓手击鼓时双脚不停左右横移,有轻微的蹦跳之感,又称"踏鼓"或“蹦鼓子”。通常这个队伍由30人组成,分两队排成纵列进行表演。
在现场可以看到,背花鼓舞姿粗犷原始,舞步多以跳为主。背花随着舞者的跳动和舞姿的变化,如孔雀开屏。在以前,背花鼓主要用于祈神求雨。时至今日,华州背花鼓经历千年的演变,已经成为广大群众祈愿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的美好心愿的表现,也是华州人民对伟大祖国日益强大、走向新辉煌的深深祝福。
华州社火由来已久,遍及各乡镇。尤其在解放前,于春节、元宵节及庙会求神祈雨等祭祀活动中,村社皆闹社火。社火队以马队或车队开道、仪仗队前导,夹以喧嚣的锣鼓、鞭炮、三眼枪(木杆铁头,铁头钻有三眼,可装火药,引燃响声如雷)声,浩浩荡荡,走村串社,围观追看者人山人海。
趁着年味未散,不妨到华州一游,看社火吃汤圆,过个热闹的元宵节!
【来源:华州网 华州区人民政府网】
【由渭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