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数学界诺奖(获诺奖的五强国家)
美国数学界诺奖(获诺奖的五强国家)386383金十新雄鹰一美国
为什么只排名五个国家?查了很多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国家排名,从第6名的国家开始,不同资料略有出入;但是,在所有的资料中,前5名的国家都是一样的;为了不误导,这里只选取最获得公认的前5名国家进行排名。下表为前五强国家的诺奖获得者人数统计。
信息源 |
五七悦 |
游游侃 |
金十新 |
雄鹰一 |
美国 |
383 |
386 |
381 |
377 |
英国 |
130 |
134 |
132 |
130 |
德国 |
108 |
108 |
111 |
108 |
法国 |
69 |
70 |
70 |
69 |
瑞典 |
32 |
31 |
31 |
31 |
不同来源数据有出入的原因:统计截止时间略有差别、诺奖获得者国籍统计有偏差以及随机误差;为了达到最简化效果,对前5名国家获诺贝尔奖人数的均值的个位数进行“四舍五入”的取整处理;从而得到前5名的国家的诺奖人数分别为:380 130 110 70 30。
诺贝尔奖获得者最多的“五强国家”
#绘制三层“彩色饼”
pie(cc col=heat.colors(5 alpha=0.75) init.angle=10 clockwise=T radius=0.8 paste('获诺奖' cc '人'))
par(new=T);pie(cc col=topo.colors(5 alpha=0.65) init.angle=10 clockwise=T radius=0.6 label=paste('No.' 1:5))
draw.circle(0 0 radius=c(0.2 0.15 0.1 0.05) col='red' border='gold' lwd=3)
#添加折线图
par(new=T);plot(cc tck=0.01 xaxt='n' col=rainbow(5) cex=2.5 pch=17 type='h' lty=3 lwd=2 ann=F)
axis(1 at=1:5 labels=paste(names(cc) '\n' cc1 '万平方公里\n人口' cc2 '亿') tck=0.01);
lines(1:5 cc lwd=2 lty=3 col='blue')
text(1:5 cc cc pos=4 col='red')
美国遥遥领先,诺奖获得者人数为380人;其次为英国,诺奖人数130人;第三名为德国,获得诺奖人数为110人;法国第四名70人,北欧国家瑞典(颁发诺贝尔奖的国家)第五名,人数为30人。
新时代的“超英赶美”任重道远
诺奖争夺可为新时代、新时期的“超英赶美”。何谓“超英赶美”?
上世纪50年代,提出“超英赶美”的目标;当时针对的是工业现代化标志的“钢铁产量”,以1955年的产量为例,如下表。
No. |
国家 |
1955年钢铁产量,万吨 |
相对中国倍率 |
最值归一化 |
对数归一化 |
1 |
美国 |
10617 |
37.3 |
1 |
1 |
2 |
苏联 |
4527 |
15.9 |
0.411 |
0.908 |
3 |
西德 |
2134 |
7.5 |
0.179 |
0.827 |
4 |
英国 |
2011 |
7.1 |
0.167 |
0.821 |
5 |
法国 |
1263 |
4.4 |
0.095 |
0.770 |
6 |
日本 |
941 |
3.3 |
0.063 |
0.739 |
7 |
捷克斯洛伐克 |
447 |
1.6 |
0.016 |
0.658 |
8 |
波兰 |
443 |
1.6 |
0.015 |
0.657 |
9 |
中国 |
285 |
1.0 |
0 |
0.610 |
下图中,红色实线为1955年钢铁产量,对应左侧纵轴,单位万吨;蓝色、深蓝色虚线为最值归一化、对数归一化曲线,对应右侧纵轴。
#基准曲线生成:
par(las=1 col.axis='purple')
plot(cc[ 1] type='o' cex=2.4 col=rainbow(9) tck=0.01 col.axis='blue' ann=F xaxt='n' ylim=c(0 11500))
#添加归一化数据:
par(new=T);plot(1:9 mm ylim=c(0 1) ann=F axes=F col='blue' type='o' lty=3 lwd=2)#lines(mm(cc) col=gray(0.7) lty=3 lwd=2)
#添加饼图:
par(new=T);pie(cc[ 1] col=heat.colors(9) init.angle=20 radius=0.45 labels=paste(1:9 '.' ccn) clockwise=T)
五强国家按照人口比例的诺奖获得人数分布
瑞典获奖人数虽远远不及美国、英国和德国,但是瑞典总人口只有1000万人,而美英德法都是数千万甚至数亿的人口大国,论人均获奖分布比率,瑞典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下图为前五强国家每千万人口分布统计的获得诺奖的情况。
fan.plot(t1 labels=paste('No.' 1:5 names(t1) t1) max.span=5/6*pi shrink=0.06 radius=2.1 label.radius=2.6 col=rainbow(5))
draw.circle(0 0.1 radius=c(0.2 0.15 0.1) col='blue' border='green' lwd=3)
下图给出了三组数据,分别是:
- 五强国家每千万人口获得诺奖人数对比;
- 上述数据相对其中最小值的倍率对比,最大值国家瑞典是法国的2.88倍;
- 上述数据相对其中最大值的比例对比,最小值国家法国是瑞典的0.35。
“五强国家”再比显“数信可视化”
#绘制“彩色饼”图
pie(cc col=heat.colors(5 alpha=0.75) init.angle=10 clockwise=T radius=0.8 paste('No.' 1:5 '获诺奖' cc '人\n国家面积' cc1 '万平方公里\n国家人口' cc2 '亿'))
par(new=T);pie(cc col=topo.colors(5 alpha=0.65) init.angle=10 clockwise=T radius=0.6 label=paste(1:5 cc))
draw.circle(0 0 radius=c(0.2 0.15 0.1 0.05) col='red' border='gold' lwd=3)
#添加条形图
par(new=T);barplot(cc col=gray(0.6 alpha=0.3) tck=0.01 space=0);
lines(1:5 cc lwd=3 lty=3 col=rgb(0 0 0.7 alpha=0.3))
text(1:5-0.5 cc-20 cc cex=1.5 col=gray(0.7 alpha=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