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鲜为人知但应该被铭记的人(有一些残酷真相)
一个鲜为人知但应该被铭记的人(有一些残酷真相)然而,这不是噩梦,这是真实的历史。84年前的这场噩梦,将南京城撕碎。不为延续仇恨,只为坚守和平曾经的血与泪,不能忘,不敢忘!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在南京开始进行长达40多天的屠杀、抢劫、焚烧……超30万人惨遭杀戮。
今天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防空警报再次响彻南京上空
祭奠三十万死难同胞
铭记历史
不为延续仇恨,只为坚守和平
曾经的血与泪,不能忘,不敢忘!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在南京开始进行长达40多天的屠杀、抢劫、焚烧……超30万人惨遭杀戮。
84年前的这场噩梦,将南京城撕碎。
然而,这不是噩梦,这是真实的历史。
“他们杀了我的爸爸!他们杀了我的爸爸!”
全厅的人都转过身来望着这女孩。
“冷静点,陈梅。”约翰温和地说。
“我恨死他们了,约翰!”陈梅大声说,“我永远忘不了他们的每一张脸!”
她眼中的猛火一下烧到他的脸上,把他吓得倒退了一步。
他鼓起勇气,拍拍她的肩膀说:“哭吧,南京的女孩!哭个痛快,你会觉得好过些。”
“不!不!不!不!我不哭!”女孩说,然后大声喊道,“南京不哭!”
许多人书写过南京大屠杀的历史,张纯如、严歌苓、哈金......
继他们之后,知名华人物理学家、麻省理工学院终身教授郑洪,以一本《南京不哭》,再诉国殇。
作者:郑洪
一场名为“原子弹:迷思,记忆,历史”的讲座。
4位嘉宾分别是美国历史学家和日本历史学家,没有华人或者其他来自东南亚的参与者。4个专家罔顾历史真相,历数二战期间日本平民遭受的苦难和美国投下原子弹的罪恶。
在现场聆听许久、最终忍无可忍的郑洪举手发问:“假如有强盗打进你的屋子,强暴了你的太太,杀光了你的儿女,又来割你的喉咙,对你们来说前来干预制止的警察是一个施暴的罪犯吗?”
嘉宾们都愣住了,全场鸦雀无声。会后,郑洪头也不回地离开了会场。
日本历史学家却追上来对他说:“我同意你的看法,日本政府应该道歉。”
这一切只是前因,真正刺激到郑洪要写书的是麻省理工校刊对此事的反应。座谈会过后,校刊将当日演讲内容完整刊登,却只字未提郑洪的质疑。愤怒的他投稿给校刊抗议,稿件却被大幅删减,只剩下了可怜的半页而已。
“中国人真实的声音得不到重视和聆听,这促使我决定自己写书。《南京不哭》就是我的答案。“
那一年,你和我差不多年纪,
时光穿越满目疮痍,好想替你遮风挡雨
这是十点零一分的南京,孩子们用白花致哀,静默不语。
这是十点零一分的南京,我们不在同一时空,却同为曾经的悲痛铭记。
第8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全城默哀!
1937年,我们从未忘记。
让我们一直传递,铭记!
到处是惊惧和祈望的眼睛。这座城市,几乎再无准备的情况下,跌入了深渊。深渊的底,却无法预见。这座城市,如同一个从梦魇中醒来的人,发觉四周仍是黑暗,只有别无选择地再睡过去。
作者:葛亮
千禧之交,苏格兰华裔青年许廷迈回到祖父的故乡南京留学,在夫子庙西市一间古董店邂逅了神秘女子程囡。故事由此回溯至一九二三年,“齐仁堂”药铺的大小姐叶毓芝正在后厢房内绣一幅《韩熙载夜宴图》……作家葛亮以这位“外来者”的目光,张看民国往事、中日战争、十年动荡、八十年代记忆与新千年前夕气象......
关于这段历史,你还可以通过这些书来了解
作者:徐风
钱秀玲,一个出身江南望族的女子,在二战期间于纳粹枪口下挽救了110名比利时人质的生命,被誉为“中国的辛德勒”,比利时国王授予她“国家英雄”勋章。
她出身名门为何远赴欧洲求学,鲁汶大学双博士毕业为何隐居村落行医救人,钱氏兄妹如何联袂德国将军谱写一桩让世界惊叹的英雄壮举,当荣誉纷至沓来,她留给世间的遗言为什么是“忘记我”?
著名作家徐风,历时十六年追寻这段尘封往事,曾赴比利时、台湾地区,遍访当事人后代、故旧和唯一存世的获救人质,独家获取大量未为人知的故事细节,抢救挖掘被时光湮没的珍贵史料,以非虚构的笔法重返历史现场,还原一个时代的波诡云谲和一位女性传奇人生背后的中国精神。
作者:[美国]威廉·夏伊勒
译者:张若涵
1937年的欧洲,虽然还未卷入二战,却也在法西斯主义横行的战争前夕陷入了混乱与不安。
1934年到1941年,当整个欧洲陷入绝境时,有一位驻德国的美国记者威廉·夏伊勒,亲眼目睹并记录下了纳粹德国将整个欧洲乃至全世界一步步拖入战争深渊的过程。
《柏林日记》于1941年7月出版,这是第一本未经新闻审查的记录德国走向战争之路的畅销书,上市仅一个月时间,就印刷了35万本。多年后夏伊勒结合这份记录与战后俘获的更多史料,整理成震撼世界的《第三帝国的兴亡》。可以说,没有《柏林日记》,就不会有《第三帝国的兴亡》。
作者:[美国]威廉·夏伊勒
译者:董乐山
1933年到1945年,被称为“第三帝国”的纳粹德国迅速兴起又急速覆亡。威廉·夏伊勒自1925年起开始观察纳粹活动,以亲身经历与采访手记,结合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缴获的大量秘密文件、军事命令、私人日记,以及纽伦堡审判席上的供词和证言等,全景式描绘了希特勒德国的历史。
《第三帝国的兴亡:纳粹德国史》根植于海量历史文献,以无所不包的视角,呈现出阿道夫·希特勒的个人生活全史、纳粹党兴起的历史渊源和掌权过程、德国各方政治势力的角逐、西方大国的外交政策演变、第二次世界大战重大战役的转折等历史场景。书中描绘了纳粹德国每一项重大决策、每一次重要行动的制定过程与行为细节,生动地塑造出戈林、戈培尔、希姆莱、德国军中反对派代表施陶芬贝格、英国前首相张伯伦等一大批地位、性格迥异的正反面人物,不仅忠实还原了历史事件,更对人性的各个层面进行了展示与挖掘。作者威廉·夏伊勒以亲身经历的独特视角、新闻写作练就的出色文笔,以及对素材的深耕细读,为这部历史著作注入了生动而真实的生命力。
作者:[美国]拉莱·科林斯 [法国]多米尼克·拉皮埃尔
译者:董乐山
“巴黎烧了吗?”——这是1944年8月25日,巴黎解放那天,希特勒在东普鲁士“狼穴”的地堡里,向他的总参谋长约德尔上将发出的责问。
当然,巴黎并没有烧。而直接原因就是当时在巴黎的德军最高统帅肖尔铁茨将军没有执行希特勒布置给他的使巴黎成为一片废墟的命令。
二十年后,这一历史时刻被还原在《巴黎烧了吗?》一书中。两位作者拉莱·科林斯和多米尼克·拉皮埃尔分别是美国《新闻周刊》和法国《巴黎竞赛画报》的记者,他们花了近三年时间搜集材料,翻阅了美、法、德三方面的军事档案,采访了上至艾森豪威尔、戴高乐高级助手、肖尔铁茨,下至法、美、德军普通士兵和巴黎市民达800多人,采用了其中536人的亲身经历,使这部三十万字的纪实作品做到事事有根据,人人有下落,句句有出处,成为世界新闻史上的名篇。
如何理解大屠杀,相关阅读
作者:[英国] 齐格蒙·鲍曼
译者:杨渝东 史建华
20世纪中叶,人类早已告别了蛮荒时代,文明高度发展,人类文化的成就也几近达到了最高峰,为什么依然会发生如此惨绝人寰的野蛮行径?是什么样的原因使得一个个年轻的士兵沦为了杀人不眨眼的恶魔?又有哪些因素将人性中的恶的一面彻底地激发出来?齐格蒙·鲍曼从社会学层面上苦苦追问这一问题。
终于,他找到了答案:科学的理性计算精神,技术的道德中立地位,社会管理的工程化趋势,现代性的这些本质要素,使得像大屠杀这样灭绝人性的惨剧,成为设计者、执行者和受害者密切合作的社会集体行动。
个体都无条件地承担起他的道德责任,才能避免此类惨剧再次发生。
作者:[美国] 汉娜·阿伦特
译者:安尼
汉娜·阿伦特,著名的犹太女哲学家,从“平庸之恶”的角度审视人性的黑暗。
1961年她旁听了耶路撒冷地方法院对纳粹战犯阿道夫·艾希曼的审判,详细地记录了这次引发全球关注的审判的全过程。
艾希曼是在犹太人大屠杀中执行“最终方案”的主要负责者,被称为“死刑执行者”。一般人对这样一个大恶人的想象是:性格变态、凶神恶煞、充满戾气。见到艾希曼真人后,阿伦特大吃一惊:艾希曼竟然只是一个“平凡、敬业”的小公务员!他忠诚地执行上司的每一道指令,兢兢业业地完成每一件事情,而从不会去思考这个指令是不是有违道德。艾希曼由于不思考、盲从而犯下了滔天之罪。而阿伦特提出“平庸之恶”的概念也引发了巨大的争议。在现实环境中,如何不成为恶的链条上的一环?如何以责任和判断去爱这个世界?
在今天这个悲痛的日子里,我们更要来读一读这本书。
作者:[美国] 彼得·诺维克
译者:王志华
不仅南京大屠杀在欧美世界被边缘化,甚至纳粹屠杀犹太人在一开始也是被边缘化的。二十年后,大屠杀突然在数千英里之外的美国成为了热门话题。“为什么是现在?”“为什么是在美国?”要知道,大屠杀的发生地并不在美国,大屠杀的幸存者及其后代也只占美国人口的1%,但是美国的犹太人非常积极主动地关注大屠杀,他们一边努力地适应美国的政治、文化方面的变化,同时,提倡把大屠杀置于美国人的日常议题中,将沉寂的大屠杀的集体记忆,构建成了美国文化中的热门话题。
虽然中国现在也有大量关于大屠杀的小说、电影,但是,比起欧美世界的体量来说,远远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