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最好的4所高中(当年誉满湖北的宜昌二高)
宜昌最好的4所高中(当年誉满湖北的宜昌二高)站在新起点眺望新目标,学校主动适应时代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正努力朝着建设更高质量、更具特色的现代化学校目标阔步迈进,创造更加辉煌的未来。学校秉承宜昌“老二高”的精神与文脉,坚持以人为本,以文化人,以美育人,以促进学生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办学追求,是一所以人文为底色、以艺术教育为特色、文理兼修、质量优良、全面发展的市教育局直属公办普通高中。6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严谨求实、追求卓越的校风,先后获得“全国管理名校”、“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 “全国中学生文学社团活动示范单位”、“全国特色学校”、“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先进单位”、“湖北省安全文明校园”、“湖北省军训先进集体”、“湖北省教研教改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近年来,学校普通文化班每年高考一本上线人数在140人左右 上线率约30% 二本上线率90%左右,普通文化生高考成绩在全市同类普通高中学校中具有显
宜昌市第二中学的前身——宜昌二高,于1954年4月1日正式破土动工,时为誉满湖北的“宜昌二高”(建国后湖北省首批十八所重点高中之一)。
宜昌二高座落于镇境山下,这里远离城区,依山傍水,地势开阔,物华天宝。1954年9月,宜昌二高首批学生汇集镇境山,学校举行了隆重的开学典礼,行署专员杨筱震等领导同志出席并讲了话。杨专员号召师生把二高“办成一流的校风,一流的教学质量,一流的升学率”。从此二高这所当时宜昌地区的最高学府,便担负起了培育栋梁的重担。
1957年的高考打了个大胜仗,均分在全省名列第三。1958年初,二高被命名为全省18所重点中学之一。从1957年秋冬开始,二高经历了一段曲折的路,大跃进、阶级路线、下马风、三年灾难以及文化大革命,风风雨雨过后,二高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1968年夏,工宣队进驻二高。11月份,“老三届”校友毕业到农村落户,二高的历史就算基本结束了。
1970年3月,二高改为完全中学,面向宜昌市城区招生;71年3月葛洲坝工程开工,二高由镇境山迁到宜昌市西陵一路,随后交给市里领导,更名为宜昌市二中。2017年,学校增挂宜昌市人文艺术高中校牌,保留宜昌市第二中学校名。
学校秉承宜昌“老二高”的精神与文脉,坚持以人为本,以文化人,以美育人,以促进学生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办学追求,是一所以人文为底色、以艺术教育为特色、文理兼修、质量优良、全面发展的市教育局直属公办普通高中。
6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严谨求实、追求卓越的校风,先后获得“全国管理名校”、“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 “全国中学生文学社团活动示范单位”、“全国特色学校”、“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先进单位”、“湖北省安全文明校园”、“湖北省军训先进集体”、“湖北省教研教改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近年来,学校普通文化班每年高考一本上线人数在140人左右 上线率约30% 二本上线率90%左右,普通文化生高考成绩在全市同类普通高中学校中具有显著优势,学生成绩具有显著提高。艺术生的高考一本录取率长期在全市乃至全省位居前列,一本录取率约50% 本科录取率约90%,艺术生的培养享誉全国。一大批普通文化类和艺术类优秀毕业生考入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四川大学、厦门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央音乐学院、中央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上海戏剧学院等国内知名高校,学校办学成绩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
站在新起点眺望新目标,学校主动适应时代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正努力朝着建设更高质量、更具特色的现代化学校目标阔步迈进,创造更加辉煌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