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简讲书法笔法方位(黄简讲书法笔法篇)
黄简讲书法笔法方位(黄简讲书法笔法篇)中线是可以变动的,上一堂课我讲了好几种起笔。比如像这样的两面换,中线的姿态就不同了。这条线的方向,从6—6—6就变为9—6—6了。 后代有没有人专写直线条的呢?当然有。比如这位清代张裕钊,就是一个。你看这"至"字,是不是平直到尺画一样?以前经常有人这么说,"横平竖直",写出来跟这个"其"字一样,一点表情也没有。 先说说变动中线的问题,我们已经知道,一根线条有三段:起笔、行笔和收笔。我用颜色来标示这三部分。起笔黄色,行笔蓝色,收笔白色。 一根线条,姿态最少,最简单,当然是这种起笔、行笔和收笔三部分排成一直线了。这个我们叫一面锋收笔。只有一个方向,不动手腕。从方向数字表示,就是6—6—6。我前面讲过,在早期真书中,这种简单线条很多,经常出现,你看这敦煌写经,横线基本上就是一直线。这是泰山经石峪《金刚经》。横笔也是直线条。
黄简讲书法(笔法篇)24——横的写法2
4.横的收笔
第四,横的收笔。怎样算好的收笔呢?一是使这根写好的线条更好看,可以通过变动中线,来增加姿态,二是收直笔心,聚集尖锋,以便写下一笔。无须再到砚台上掭笔理毫。
变动中线
先说说变动中线的问题,我们已经知道,一根线条有三段:起笔、行笔和收笔。我用颜色来标示这三部分。起笔黄色,行笔蓝色,收笔白色。
一根线条,姿态最少,最简单,当然是这种起笔、行笔和收笔三部分排成一直线了。这个我们叫一面锋收笔。只有一个方向,不动手腕。从方向数字表示,就是6—6—6。我前面讲过,在早期真书中,这种简单线条很多,经常出现,你看这敦煌写经,横线基本上就是一直线。
这是泰山经石峪《金刚经》。横笔也是直线条。
后代有没有人专写直线条的呢?当然有。比如这位清代张裕钊,就是一个。你看这"至"字,是不是平直到尺画一样?以前经常有人这么说,"横平竖直",写出来跟这个"其"字一样,一点表情也没有。
中线是可以变动的,上一堂课我讲了好几种起笔。比如像这样的两面换,中线的姿态就不同了。这条线的方向,从6—6—6就变为9—6—6了。
这是起笔三面换7—9,但这里行笔和收笔还没有变。
再复杂点,起笔四面换。7—9—7,线条变化很大。
我们想,起笔可以这样变化,那么收笔呢?当然也可以。
4.2两面锋收笔
我从简单的说起,如果起笔、行笔不动,把收笔动一下,向右下角走9号方向,这根线条就成了6—6—9。
6—6—9也是经常用到的。你看智永《真草千字文》"生"字的最后一横,就是6—6—9。
其实比较常用的是9—6—9,就是头尾都变动一下,两个关节点。从头到尾手腕运动是左右左。
但是9—6—9写出来以后,你会发现上下的距离比较宽,如果我们改用9—3—9,就是行笔向右上方向,那么,上下的距离就比较窄了。
9—6—9和9—3—9都是常用的,这里还要讲一个注意点,就是一横收尾,有"尖锋到尾"和"尖锋不到尾"的不同。我以王羲之《兰亭序》两个"一"字为例,你仔细看收
尾。比较一下,就知道二者是不同的。左边这一个是侧锋挫笔收尾的,右面这一个不是挫。
现在我把中线画出来,看起来就比较明显了。左边这一根线条,最后转9号方向是挫笔,挫笔尖锋落后于笔腰,也就是尖锋不到尾。右边这根线,不是挫笔,转9号位把尖锋一直推到最后,我们称为叫尖锋到尾。这是两种不同的效果。
怎样可以使尖锋到尾呢?我在21课讲过,尖锋的方向,和手腕的方向总是相反的,我们就可以利用这样一个关系来使尖锋到尾。当转入9号位时,手腕尽量向左,迫使尖锋向前行,如果你手腕向左的角度小,尖锋就只会走一点点,这是左面这个图。
现在我实际示范一下,第一条线到9号位收笔的时候,它手腕向左的幅度并不大,所以笔尖没有到达尾部。
第二条线,当它转入9号位收尾的时候,手腕尽量向左,幅度比较大,这个时候,笔尖就拉到尾巴了。
补尾巴
我们已经知道,尖锋线的尾巴是圆的,上面这个图,侧锋线的尾巴是断的,下面这个图,尖锋线很细,侧锋线用的机会比较多,这样一来,就会出现很多断尾的线条,断笔线条太多,会有粗糙的感觉。所以,有时候我们就要去补上这个尾巴。
尖锋线是不用补尾巴的,因为尖锋线本身就是圆点,你不用做什么动作。像这个褚遂良《阴符经》中的"拙"字,这一横你可以看到它的尾巴上就是一个圆点。你最多只要扭直笔心就可以收笔了。
但是这个"三"字就不同了,它都是侧锋线。你看最后这个长横,我把它中线画出来,它是一个三面换起笔。然后是很长的行笔,大约是侧锋两分笔,走完之后,应该就是一个断笔,那么我不想它断笔,要补一个尾巴,应该怎么做呢?就是把尖锋向前移动,具体来说,只要手腕向左,尖锋就会向右,这样尾巴就补上了,不再是断笔了。你看,补完尾巴就是这个样子。
有没有其他方法来补尾巴呢?有。你也可以写了挫笔之后,先收直笔心。也就是回到5号位,然后再次向前行。这就容易多了。
这种先退回到5号位,然后重新向前的方法,在书法中是常见的,你褚遂良《阴符经》这个"之"字,最后一捺的收笔,明显不是一次写的。他是先退回去,取五号位,然后写最后这个尖。
王羲之有没有用过这个技法?当然有。你看王羲之《兰亭序》"丑"字,你不觉得中间一横的收笔有点奇怪吗?如果画出中线,就知道这也是先回到5号位,然后再向前补尾巴的方法,只不过这次动作做得大了点,这尾巴是最后装上去的。从中线来看,这也是一个三面换。
这是《兰亭序》中的"尽"字,请注意看上面长画的收尾,这就是收笔后再向前出锋的情况。
4.3三面锋收笔
王羲之《兰亭序》中有七个"一"
字,比较明显的三面换收笔,是这一个,这个"一"字两头
都是三面换,三面换起,三面换收,画出中线就可以看清楚。起笔是7—6—3,手腕是左中右,收笔是3—9—7,手腕是右中左。最后这个7,是一个带笔。在行草书中,带笔相当多。
这是王羲之《二谢贴》中的"谢"字,《二谢贴》现在日本,你看右旁这一横笔的带笔,手腕扭动笔心非常明显。收笔三面换的走向,是3—9—4。
《兰亭序》中这个"乐"字,一笔拉得很长,最后也是走4号方向,等于掉头写了一笔。
现在,我把前面讲的字,收笔三面换,它们的中线画在这里:
第一种用方向数字表示就是3—9—7。
第二种,用方向数字表示,就是3—9—4。
这最后收笔,黄颜色的这一段,如果扭锋的角度再大点,取左上1号方向,那就是3—9—1。这种收笔也是大量使用的。
你看《兰亭序》这个"无"字长横,它的尾巴好像一个扁圆形,其实就是一去一回,形成这个样子。
这个"清"字长横收笔更容易看清楚,收笔最后向1号方向,而且还写出横线的界线,一直收到上面。
"年"字也是,收笔收得很高。
"毕"字和"年"字一样。这种收笔,给我们看清楚尖锋行走的方向。不但行草书中可能这样写,真书也可以用。
今天讲的有五根线条,一个是9—6—9,这是第一根,写的时候,先写出中线,然后再把它加粗,左—右—左,尖锋到尾,但是没有收。这时候你看笔心还是弯的,因为没有回去的动作。
好,这一种也可以这样写,9—6—5—9,加一个5号位,加粗,左—右—左—右。这就是中间加了一个5号位的动作,就把笔心稍微收了一下。
第三种就是9—6—9—7,还是三面换,写的时候这是带笔,不用太粗。9—6—9—换面7.
第四种呢,就是9—6—9—4,4号位,这个时候笔心收得就比较好了,因为它是反方向来收了一下。你看9—6—9—4,4号。
好,第五根线,是9—6—9—1,可以收得高一点,1号位。左—右—左,收一号位,手向右,收1号位,这是第五根线。
今天课堂上讲的,主要就是这五根线。
本节要点:
收笔的要领:
变动中线可以增强姿态。
相反运动可以收直笔心。
要点解读:
思考题:
收直笔心,是否等于尖锋聚集?如果不是,那怎么做?
熟练这堂课所讲的各种收笔动作,尤其是三面换收笔的手腕动作。
笔心弯曲,副毫才能接触纸面,稍微弯一点,我们称为一分笔,弯多一点,就是二分笔。更多一点,就是三分笔。很明显,用三分笔写字,线条比较粗。一分笔比较细。
从这张笔头图来看,一分笔在最下面,就是笔头只弯一点点,到三分笔就把笔锋部分全弯过来了。大约占整个笔头的三分之一。
为什么通常不用笔腰写字呢?因为笔心弯曲度越大,笔尖就越散,把笔腰部分都弯过来,势必尖锋散开,如果把笔根都按下去,那更是全部散开了。所以通常只弯到三分笔。如果你觉得三分笔还不够粗,你应该换用大笔,而不是去弯笔腰。大笔的二分笔,可能已经粗过小笔的三分了。
弯曲笔心的动作,称之为"蹲",是九用之一。
《玉堂禁经》说:"四曰蹲锋,缓毫蹲节,轻重有准是也,一、乙等用之"。这句话宋人《翰林密论》说是王羲之讲的。我来一句句给大家解释。
第一句:"四曰蹲锋",这是弯曲笔心的动作。"蹲"有两个意思,如果中轴原来是直的,现在蹲,就叫他弯一点;或者中轴原来已经弯曲,现在蹲,就叫它更弯一点。总之,蹲,就是增加中轴弯曲度的动作。
《说文解字》说:蹲,踞也。什么是踞呢?古人席地而坐,臀部坐在脚跟上,如果是两腿伸前,这就是踞坐。如《史记》记载高阳酒徒郦食其去见刘邦,"沛公方踞床,使两女子洗足",就是这个姿势。
笔心弯曲,也会导致尖锋叉开,所以说"蹲"。
第二句话说:"缓毫蹲节,轻重有准是也。"节就是关节点,在关节点上,往往要用到蹲这个动作。但弯曲笔心会把笔锋按开,所以提醒你做蹲的动作,要缓,就是慢。"轻重有准",用力轻重要准确。
第三句话说:一、乙等用之。这是举例子,所举两个字都很简单,正因为字形简单,所以看节点容易。这些基本节点,今后会详细分析。
譬如一,起笔、收笔都有一个节点。你看起笔很轻,线条尖细,后来怎么变粗了呢?这就用到了蹲锋。当然还要用其他动作,不止蹲锋一种。线条粗细变化,跟蹲锋这动作很有关系。
又如乙,也会用到蹲锋。你可以看到它有明显的节点。
3.笔心向什么方向弯?
好,接下来要讨论第二个问题:笔心向什么方向弯?这就要说到非常重要的"八面锋"了。
尖锋是一点,侧锋是一周。理论上笔心可以向一周的任何方向弯曲。通常我们说"四面八方",四面是前后左右,再加上前左、前右、后左、后右,就成了八方。
古人说到四面八方,是用八卦来表示的。对于八卦的方位,现代人已经很陌生了。
我给你来一段前人讲书法,清代包世臣这样说:"始艮群交乾者,非指全字,乃一笔中自备八方也。后人作书,皆仰笔尖锋,锋尖处巽也。笔仰则锋在画之阳,其阴不过副毫濡墨,以成画形,故至坤则锋止。"你懂不懂?用八卦表示方位,不是好办法。
普通人比较熟悉的方位,还有东南西北,但用到书法上,也不方便。譬如我把包世臣的意思转一下:"在西北下笔,到东北收笔,如果笔尖在北方,则南方只有副毫",你懂不懂,我都觉得晕。
我想,现代表示方位最简单的方式,就是用一个数字盘。现在手机很普遍,手机拨号的数字盘,大家都很熟悉。这等于是一个九宫格,四面八方各有一个数字。每个数字各表示一个方向。中间的5,就表示不偏不侧,那就是正锋的位置。
当我们执住笔管,使中轴垂直于纸面,这就是5号位置。当我们运动笔管,简略地说,有八个方向。这就是八面出锋。笔锋走6号方向,往往是写一横,笔锋走8号方向,就可以写一竖。笔锋走7号方向,写出来就是写一撇。笔锋走9号方向,不用多说,那就是一捺。
我提醒大家,汉字四大笔画横竖撇捺,就是6789四个方位。上面还有1234四个方向,基本上都是钩。
这是王羲之《快雪时晴贴》的"力"字,那个钩,方向就是1号位。
褚遂良《阴符经》的"九"字,最后的钩是向上的,2号位。
智永《真草千字文》的"衣"字,中间这一竖笔有个钩,三号位。
这是智永写的"子",最后有个钩,这是平托钩。先要向4号位走一小段路,最后才收锋。
清代王澍《论书賸语》说:"笔至八面出锋,斯施无不当矣。"就是说你能八面出锋,写起来就没有不适当的动作了。
清代蒋和《书法正宗·笔法精解》说:"运笔之法,斜正上下,平侧偃仰,八面出锋,始筋肉内含,精神外露,风采焕发有神。"他这一段话,本来是赞扬唐宋碑刻用笔之精妙,唐宋书法家八面出锋,所以风采焕发。
简言之
侧锋有一分笔、二分笔、三分笔,取决于笔心的弯曲度。
笔心可以向四面八方弯曲,这就是八面出锋。
4.临贴注意
当我们临贴的时候,如果是侧锋线条,要注意两点:一是注意粗细,几分笔;二是注意方位,向什么方向走。
你看《阴符经》中的这个"之"字,一分笔、二分笔、三分笔,都用到了,线条变化自然,最后一捺雄键有力,也就是说,作者把一枝毛笔的性能,充分发
挥出来了。
这个"天"字也是,你看一撇,开始是一分笔,然后转为二分笔,最后一捺三分笔,毛笔起倒明显,转换自然。运腕熟练,腕力强大。
看贴的时候,先看他用笔的特征。譬如赵孟頫《妙严寺记》,一望而知,线条粗细变化不大,有没有用到三分笔呢?没有。从头到尾粗细差不多,基本上就是二分笔写的。
这是乾隆皇帝抄经,大致只用了一分笔。看起来有点像钢笔字,线条没有变化。清代的馆阁体往往如此。
王羲之就不同了,这是王羲之《丧乱贴》,现在日本,用笔干净利落,粗细变化极大,交替出现。但安排从容,节奏清楚。
除了粗细,还要注意方向。像刚才《阴符经》这个"天"字,一共四笔,行笔的方向,就是6679。
今天的练习,就是侧锋的用法。首先是一、二、三分笔的练习。
你毛笔下笔以后,先蹲,然后向右走,最后收笔。看,毛笔侧一点,下纸后蹲,然后向右拉过去,向左收笔。
好,第二次,二分笔。二分笔侧一点,下笔以后按重一点,手向右拉过去,手向左收锋。
好,三分笔,一样!侧一点,重重地按下去,把笔对重重地按下去,然后拉过去,好,手向左,收锋。收锋要收到毛笔仍然笔心是直的,就可以了。那么我们来看看这线条,一根比一根粗,就是一分、二分、三分。
第二个练习,先把毛笔放在正锋的位置,然后向八面锋练习一下。6号回过来,这是8号、7号、9号、4号、1号、2号、3号。练习向各个方向走,其中6、7、8、9是最主要的。6、7、8、9这是最主要的。
本节要点:
侧锋轻重有一、二、三分笔。
侧锋方向有八面,可以八面出锋。
蹲锋是压弯笔心(中轴)的动作。
要点解读:
思考题:
有时候一分笔和尖锋线条粗细很接近,这两种线条本质有什么不同?
用屏笔写一、二、三分线,然后换一枝联笔做同样的动作,是否大笔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