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郑和下西洋时的宝船有多大(揭秘郑和下西洋的船究竟有多大)

郑和下西洋时的宝船有多大(揭秘郑和下西洋的船究竟有多大)不过还是有相当一批学者认为明史记载未必就能保持客观,明朝一直以帝国自称,难保不会为了突显地位而夸张事实。就当时的科技环境而言,即使再有能力的工匠也无法制造出如此庞大的船体。对史料质疑的专家学者开始找寻真相,专家韩振华于1988年从文言文的角度对郑和宝船的大小提出了新的见解。他认为古人在写文时一般不用顿号,所以现代人应该把宝船宽十八丈,理解为十、八丈。最后根据他换算得出宝船的长为10.5丈,宽4.23丈。但是,他的这一观点,也没有平息人们对郑和宝船尺寸的争论,而且郑和的宝船到底有多大的争论,至今仍未休止。 也许真如大多数人猜测的那样,郑和宝船是各种船只的混合体,但它到底有多大,才能承载众多人和物? 《明史·郑和传》、《西洋记》等书籍中记载郑和的宝船“长四十四丈,阔一十八丈”,专家换算后得出船长125.65米,宽50.94米,吃水9米左右,排水量约17708吨,部分学者对这样的数字深信不疑,他

郑和能够顺利地七下西洋,与指南针、占星术、航海人才等的出现是密不可分的。然而,仅有这些还不能保证郑和可以游刃有余地邀游在浩瀚大海之上。高质量的、航海性能极强的船只是郑和下西洋必不可缺之物,只有这样,郑和的船队才能在惊涛骇浪的海面上安全航行。那么,郑和下西洋的航船有多大呢?又是什么形状呢?

郑和下西洋时的宝船有多大(揭秘郑和下西洋的船究竟有多大)(1)

古代船只的分类

古代,根据形状和建造地点的不同,航船主要分为三种:福船、广船和沙船。这三种船特点不一,性能不同,各有所用。“福船”是福建、浙江一带制造的船只的通称,这种船头尖尾宽,两头上翘,两侧有护板,是深海优良的战舰。因其有双舵,所以也可在浅海中进退自如。一般把超大型的福船称为“宝船”。

“沙船”是中国最古老的一种船型。它的底部是平的,头和舶是方的,因其适合在水浅沙多的航道上行进,所以将其命名为沙船。它在江河湖海上均可自由航行,在北方航区极为普遍,但沿江沿海都有其使用的痕迹。因其底部是平的,所以不怕搁浅,在风雨中航行也比较安全,载重量从几百吨到上千吨不等

∣揭秘郑和的宝船

科学家们经过反复研究发现,郑和所用的船只首先当是官船,并且非福船莫属。明朝朝廷官员出国访问时,乘坐的船只均为福船。所以专家推断,郑和乘坐的也应该是福船。此外,郑和途经太平洋、印度洋等深水海域,而福船又适合于在深水中航行。不过福船对付泥沙的本领远远不及沙船,因此有学者认为郑和要想在大海中对付泥沙,就必须借助沙船。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郑和七下西洋,使用的船只200余艘,只靠一个地方的船厂很雄制造出那么多的船只,单是明·罗燃登在《西洋记》中写到郑和船队中的大型宝船就有62艘。因此专家推断认为郑和所使用的船只绝不可能只单纯地是哪一种,较大可能的应该是由福船、沙船、广船及根据三者改制成的混合型的船只组成的。对于这种观点,大部分人表示赞同。

郑和下西洋时的宝船有多大(揭秘郑和下西洋的船究竟有多大)(2)

也许真如大多数人猜测的那样,郑和宝船是各种船只的混合体,但它到底有多大,才能承载众多人和物? 《明史·郑和传》、《西洋记》等书籍中记载郑和的宝船“长四十四丈,阔一十八丈”,专家换算后得出船长125.65米,宽50.94米,吃水9米左右,排水量约17708吨,部分学者对这样的数字深信不疑,他们认为明代经济已经飞速发展,出现了不少的能工巧匠,造出大型的船只是完全有可能的,而且明代的七部史书中对船只大小的记录是一样的,不可能有批漏失误。

郑和下西洋时的宝船有多大(揭秘郑和下西洋的船究竟有多大)(3)

不过还是有相当一批学者认为明史记载未必就能保持客观,明朝一直以帝国自称,难保不会为了突显地位而夸张事实。就当时的科技环境而言,即使再有能力的工匠也无法制造出如此庞大的船体。对史料质疑的专家学者开始找寻真相,专家韩振华于1988年从文言文的角度对郑和宝船的大小提出了新的见解。他认为古人在写文时一般不用顿号,所以现代人应该把宝船宽十八丈,理解为十、八丈。最后根据他换算得出宝船的长为10.5丈,宽4.23丈。但是,他的这一观点,也没有平息人们对郑和宝船尺寸的争论,而且郑和的宝船到底有多大的争论,至今仍未休止。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