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道战遗址在河北什么地方(地道战高家庄的原型村在河北正定)
地道战遗址在河北什么地方(地道战高家庄的原型村在河北正定)“这支民兵武装在党的领导下,同全村群众一起,与凶残的敌人进行了多次战斗,利用地道战、地雷战的灵活巧妙战术,狠狠打击敌人,保卫了自己的家乡和群众的生命财产,成为与日寇开展地道战的光辉典范。”她说,高平民兵武装队在高平抗日战斗史上功不可没。她介绍说,在抗日战争时期,高平村位于敌占区到晋察冀边区的交通枢纽地带,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当时,高平村四面受敌,经常遭受日伪军烧杀抢掠。1938年10月,高平村建立了中国共产党的基层组织。1941年夏,开始建立民兵武装,展开对敌斗争。到1945年8月,逐渐建立了一支拥有50多名骨干参加的民兵武装队伍。“埋好地雷,端好枪。你钻地道,我上房。制高点,堵街墙。构成一片火力网,别看我们是庄稼汉,打得鬼子不敢再进我村庄。”70余年前,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高平民兵自编自唱的这首地道战歌,歌词正是他们英勇抗击日伪军的真实写照。走进位于高平村村西南的高平地道战遗址·高平抗敌斗
本文转自
新华网客户端 燕赵晚报
高平地道战遗址
高平村位于正定县西北部,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抗战时期,高平民兵以地道战、地雷战和灵活巧妙的战术与敌人开展了殊死斗争,历经大小战斗50余次,打败敌军多次进攻,成为晋察冀边区有名的“抗敌模范村”和“红色堡垒村”。由市委宣传部联合燕赵晚报推出的《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走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学党史》第十二站,走进河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正定高平地道战遗址·高平抗敌斗争纪念馆。
高平地道战是抗日丰碑
“埋好地雷,端好枪。你钻地道,我上房。制高点,堵街墙。构成一片火力网,别看我们是庄稼汉,打得鬼子不敢再进我村庄。”70余年前,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高平民兵自编自唱的这首地道战歌,歌词正是他们英勇抗击日伪军的真实写照。
走进位于高平村村西南的高平地道战遗址·高平抗敌斗争纪念馆,讲解员李秀花向记者娓娓讲述着抗战时期高平人民运用聪明才智,保家卫国的那段光辉岁月。
“我们高平村是抗日战争时期地道战诞生地之一,是电影《地道战》中高家庄的原型村。”提及《地道战》,作为高平人的李秀花一脸自豪。
她介绍说,在抗日战争时期,高平村位于敌占区到晋察冀边区的交通枢纽地带,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当时,高平村四面受敌,经常遭受日伪军烧杀抢掠。1938年10月,高平村建立了中国共产党的基层组织。1941年夏,开始建立民兵武装,展开对敌斗争。到1945年8月,逐渐建立了一支拥有50多名骨干参加的民兵武装队伍。
“这支民兵武装在党的领导下,同全村群众一起,与凶残的敌人进行了多次战斗,利用地道战、地雷战的灵活巧妙战术,狠狠打击敌人,保卫了自己的家乡和群众的生命财产,成为与日寇开展地道战的光辉典范。”她说,高平民兵武装队在高平抗日战斗史上功不可没。
在该馆展厅墙上,悬挂着一幅《高平地道战遗址图》。“抗日战争时期,高平村民兵与日军进行了地道战。从1942年冬至1943年秋,挖地道干线6条,另有支线与各户相连。地道四通八达,在适当地方设瞭望台、射击孔。能攻能守,在对敌斗争中起了重要作用。”李秀花介绍说,高平地道战让日寇闻风丧胆,敌人多次发动疯狂扫荡,最终以失败告终。
1965年,反映民兵传统教育题材的电影《地道战》在全国公开上映。为了纪念地道战原型村——正定县高平村,1966年1月,《地道战》导演任旭东以“江舟”为笔名在《工人日报》发表文章《漂亮一仗》,向广大读者介绍了高平村民利用地道战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斗事迹。高平地道战是晋察冀边区乃至华北平原抗日烽火中一座永恒的丰碑。
高传宝原型是民兵队长刘傻子
李秀花介绍说,当年,据《地道战》剧组人员回忆,电影中高家庄这个村名就是源自高平村,民兵队长高传宝的原型就是刘傻子。高传宝喊的“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不准放空枪”,就是刘傻子的原话。
刘傻子,高平村抗日民兵游击队民兵中队长。在该展馆第二单元部分,主要展示战斗英雄刘傻子带领民兵中队与日寇展开的生死战斗以及取得的辉煌战绩。
“1942年6月5日晚上,刘傻子带领民兵们和本村村民孙瘸子巧定苦肉计,破坏敌人电话线……1944年,高平村民兵配合县大队攻克韩家楼、上曲阳敌据点,参加马家坟战斗。战斗中,刘傻子带领民兵冲锋陷阵,屡立战功……1944年8月16日,刘傻子带领30多名民兵,打了一场伏击战并活捉伪小队长张老咪。”该展馆展板上,详细记录着刘傻子的战斗事迹,《晋察冀日报》也曾刊发报道《边区政府饬令表扬战斗英雄刘傻子》。
1944年12月24日,作为英模,刘傻子受邀出席了晋察冀边区政府召开的第二届群英会。“前排戴大红花的就是刘傻子。”李秀花指着第二届群英会的老照片说道。
难能可贵的是,高平村人民还开创了地道兵工厂。刘傻子和大家伙研制的掷弹筒,打得又远又准,在晋察冀边区第二届群英大会上,获得了头等奖。这些自制武器不仅武装了本村民兵,还支援了附近村的抗日队伍,有力地打击了敌人。
敌人岂会善罢甘休?他们把高平村视为眼中钉、肉中刺,集中兵力,多次发动疯狂扫荡。1945年5月4日的战斗是规模最大、战斗最激烈、影响最大的,因为是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史称“三·二三战斗”。
“在此次战斗中,民兵中队长刘傻子、副中队长王六合、民兵周老好、刘双恩和武委会副主任光荣牺牲,民兵周四成等7人负伤,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打退了敌人的进攻,保卫了自己的家乡,赢得了这次战斗的胜利。”李秀花告诉记者,刘傻子牺牲时年仅29岁。
正定10处革命遗址被铭记
抗日战争时期,高平村有史料记载牺牲的民兵、革命干部有70多人,其中英烈25名。为使人们牢记历史,勿忘国耻,1948年2月,高平村民自发在村中建立了“高平革命烈士纪念塔”。如今,这座纪念塔就位于高平抗敌斗争纪念馆西侧的高平烈士公墓内。
“正定县注重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将6处革命遗址确定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对4处进行立碑纪念。其中,高平革命烈士纪念塔、高平地道战遗址就位列其中。”在该馆第二展厅,李秀花向参观者介绍着正定县十处革命遗址。“此外,还有正定县党组织诞生地、玉华鞋庄、岸下惨案死难同胞纪念碑、赵生明烈士纪念碑、丁旺村烈士纪念碑、反对讨赤捐大示威集合点、马家坟伏击战遗址、郝清玉烈士纪念碑。”
当天,记者还跟随李秀花参观了该村现存的地道战遗址。它的入口位于高平民兵中队部旧址。
“1963年,正定遭受水患,高平地道大部分坍塌。现在看到的是后来修复的地道,平面布局呈南北向分布,总长度600多米,为砖石、水泥结构,现保存完好。”李秀花边走边介绍说,走进高平地道战遗址,将带你重温电影《地道战》中那段经典记忆。
基地介绍
高平地道战遗址·高平抗敌斗争纪念馆
高平村是抗日战争时期地道战诞生地之一,是电影《地道战》中高家庄的原型村。高平抗敌斗争纪念馆分三个展厅,分别是位于一楼的高平地道战展厅、正定党史展厅和位于二楼的影视厅。高平地道战遗址于1982年11月13日被列为正定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晋级为河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首席记者 杜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