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1月的武汉纪录片(这部纪录片令人潸然泪下)
回顾1月的武汉纪录片(这部纪录片令人潸然泪下)日本的网友都这样提醒他。“是不是现在还有很多隐瞒的感染者?”疫情爆发以来,竹内亮没有停止记录,拍摄了抗疫日记等一系列节目。今天我们要介绍的这部记录片则是他系列节目中最好的一部——《好久不见,武汉》“武汉太危险,你最好不要去。”
6月26日晚,纪录片《好久不见,武汉》在微博、哔哩哔哩等平台上线发布,不到24小时便在全网引起热议,播放量已超过2500万次。
为什么它会这么火?它和其他记录武汉的纪录片有何不同?我们一起来看看。
片子的导演竹内亮,是一位生活在南京的“中国女婿”,成名作是《我住在这里的理由》系列作品,主要记录异乡人在日本与中国的生活。
目前已经更新的前两季,反响都很不错,每一集都短小精悍,自然、真实而打动人心。
疫情爆发以来,竹内亮没有停止记录,拍摄了抗疫日记等一系列节目。今天我们要介绍的这部记录片则是他系列节目中最好的一部——
《好久不见,武汉》
“武汉太危险,你最好不要去。”
“是不是现在还有很多隐瞒的感染者?”
日本的网友都这样提醒他。
竹内亮深知,即使在后疫情时期,人们对于武汉依旧存在很大的恐惧。
五月中旬,他在微博上发起拍摄对象召集令,计划在六月份前往武汉,记录武汉人的真实生活。
不过,对于竹内亮的拍摄团队来说,这一切都是未知的试探。
拍摄团队甚至只能对家人隐瞒此次拍摄计划,“武汉是不是真的安全?”竹内亮内心极为不安。
庆幸的是,武汉民众的积极参与,让竹内亮暂时放下担忧。
“十个家庭十个故事一座城”。最后,他选取了十组拍摄对象,这些人里有老师,外卖骑手,创业者,护士,建筑工人等等。
这些人,在疫情期间,经历着不同的故事。
01 阴影1月23日,武汉正式封城。武汉人民进入长期的“宅居”生活。
在控制人口流动减少病毒传播的同时,经济遭受到前所未有的打击。
全城禁严,商场关门,饮食行业、娱乐业等都遭遇重创。
竹内亮来到武汉的第一站,就是华南海鲜市场。日料店老板赖韵,是他第一个采访对象。
赖韵透露,在疫情发生之前,日料店的食材大部分都是从华南海鲜市场进货的。
时隔多日再度回到这个熟悉的地方,内心极为复杂。
歇业133天之后他决定重新开张,但面临消费力的下降,他只能调低菜品价格。
在他看来,现在每天的收入,只需要“维持食材的成本就可以了”。
比赖韵处境更糟糕的还有很多人。
安雨擎,一间艺术教育门店的创始人。商场长期关闭,由于难以承受高昂的运营成本,她不得不关掉门店。
在拆店的现场,本以为可以面对的她,看到眼前的一切,还是不能自已。
02 逆行在武汉,几乎是全行业同时停下脚步,而不能停下的,便是医疗物资的生产。
武汉的一家口罩厂,疫情期间一直在日夜不停地连轴转。
不过,现在口罩与防护服的需求已经逐渐减少,工厂流水线上变成了外科手术衣。
竹内亮得到特别许可,“人生第一次”穿上了防护服,在短时间的运动之后,他难以承受地脱下了防护服,因为实在是太热了。
要知道,在艰难时期,医护人员都是成天地穿着它们,奋斗在抗疫一线。
当了护士5年的龚胜男,更是主动请缨前往抗疫一线,负责患者的心理安抚工作。
业余爱好是跳舞的她,在疫情期间,通过唱歌跳舞的方式给患者带来欢乐。
她向竹内亮透露,在疫情之前,她原本打算离开护士的工作岗位。但因为疫情,心中多了一份肯定,她想要坚持下去。
李杰是一名建筑工人,他参与了武汉雷神山医院的建设。
这座仅仅花了10天时间的“世界奇迹”,是七八千位建筑工人连续奋战的劳动成果,为抗击疫情集中隔离并收治病人提供了便利稳固的医疗场所。
竹内亮问他怕不怕,他很坦率,“肯定有点怕的,说白的话主要是工资高一点,多赚一点维持家庭情况,再就是心里有一种热情澎湃吧。”
亲身参与抗疫建设的他,也是一位需要赚钱养家糊口的父亲。面对荣誉与褒奖,他觉得“没有什么好炫耀的东西”。
疫情之后,不断尝试各种工作的他,也感叹道:“钱无所谓,主要是生命。”
03 生离死别庄园在疫情中失去了自己最爱的外公,在被问到为什么参加这一次的拍摄时,她说:“记录下来,是因为害怕自己有一天会忘了,我不想忘。”
她回忆起外公因为医院病床不足时遭遇的艰难处境,老人在寒风中被敞篷皮卡送去医院,却无法得到收治,妈妈只能推着外公,走路回来。
“有时看到像我外公年龄相仿的人治愈了,我心里就会想,为什么不能多我一个外公?”说到这,庄园声泪俱下。
亲人的离去造成的心理创伤,需要很长的时间治愈。
相比之下,小隋与小帆帆就幸运了很多,尽管因为新冠疫情,同处一座城市的他们已经有超过100天没有见面了。
去年12月份订婚成功的他们,由于疫情,不得不推迟婚礼的筹划。
疫情稳定后,他们终于恢复到正常的生活。
试穿婚纱的小帆帆,满脸洋溢着幸福,一旁的小隋悄悄记录着未婚妻的一颦一笑。
疫情造成的阻隔,没有冲淡情侣之间的爱意,反而加深了彼此的感情。
04 武汉,好久不见。武汉,我们还会再见。竹内亮导演在记录的同时,更想表达的是,不要因为疫情的原因害怕武汉,拒绝接触武汉人。
从1月23日的封城,到4月8日封城令解除,整整76天,武汉的疫情成为全球最关注的话题。
在这个后真相时代,虚假新闻与谣言的威力是巨大的,由此形成的对“武汉”与“武汉人”的偏见,是不公平的,也是毫无根据的。
那些来自外部与内部的异样目光,根源是真实信息与科学防疫知识的缺失,当一个词语成为所谓的“禁忌”,任何与此相关的一切都会让人谈虎色变。
身处武汉的每一个人,都参与了这段特殊的历史。他们用自己的真实生活,为武汉发声。
《好久不见,武汉》在短时间内取得如此多的关注量与良好的口碑,原因在于它平民化的记录视角与贴近生活的态度。
影片的拍摄人物选取虽然有限,但在仅仅一个小时的时间内基本呈现了武汉人的方方面面,囊括了抗疫战线各行各业的人们。形形色色的人物丰富了纪录片的内容,也增强了真实性。
创作者与拍摄对象之间的关系变得没有距离感,仿佛此刻我们也在武汉的早市上吃着热干面,在黄鹤楼上登高望远,身临其境,影像如同生活般流动。
好久不见的武汉没有因为疫情变得可怕,它和以前一样,上千万人在这里生活着,房顶上有空中花园,渡江爱好者聚集在长江边上,朝着对岸游去。
真实的记录见证着每一个重要的历史时刻,摄影机镜头不仅仅是一种物理记录,它聚焦在每一个普通人身上,诉说着真实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