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德云社抖包袱挑战都有谁(请认真点糊弄我们)

德云社抖包袱挑战都有谁(请认真点糊弄我们)她上台很突然,有喜剧的突然性。这个作品里,上了台的观众是观众代表,观众天然与她同情。第二个作品是关九海、张霄白《决战紫禁之“癫”》,挺可乐。这个作品笑点的产生来自于观众,来自于九海霄白和他们请上台的观众一起营造了一个非正常演出的情境。一般情况下,捧哏是观众代表。

《抖包袱大会》第十五期比上一期好看。

德云社抖包袱挑战都有谁(请认真点糊弄我们)(1)

第一个是王霄颐陈九品的《车囧》,还凑合。

演员演得不错。

陈九品发型挺好。

德云社抖包袱挑战都有谁(请认真点糊弄我们)(2)

第二个作品是关九海、张霄白《决战紫禁之“癫”》,挺可乐。

这个作品笑点的产生来自于观众,来自于九海霄白和他们请上台的观众一起营造了一个非正常演出的情境。

一般情况下,捧哏是观众代表。

这个作品里,上了台的观众是观众代表,观众天然与她同情。

她上台很突然,有喜剧的突然性。

她的角色是“第一次上相声舞台的观众”,在观众眼里,她在一无所知的情况被演员放入了困境,观众既欣赏她的窘迫,又期待她突破困境,既欣赏她因窘迫产生的喜剧效果,又期待她代表观众去压制演员,给演员制造困境,欣赏演员因窘迫而产生的喜剧效果。

二者都达到了,而且度把握得很好。

我喜欢这个作品,从它身上,我看到了演员对相声的某种探索。

既然现在的观众很想参与,很想沉浸式观演,那么干脆给观众这样的机会。

如何把握度,既不冒犯台上的观众又让台下的观众感到过瘾,这就是演员要做的功课了。

要达到这样的效果,一个必要的条件就是演员有足够的人缘,知道请上来的观众不舍得为难自己。

这很难。

《决战紫禁之“癫”》虽然可乐,但是没法回看咀嚼。因突然性产生的喜剧效果,在失去突然性以后,喜剧效果大打折扣。

九海和霄白的基本功还得练。

基本功不仅是嘴皮子,更重要的是对语言的追求,也就是老郭说的“洁癖”。

九海上来以后连着说了六个“了”,不好,要改一改句式,让句式错落有致。

铺垫太少,入活太硬,人物目的模糊。

上来先说霄白迷恋武侠耽误了相声,跳到“武侠相声”,再到问观众拿十万块钱给霄白圆梦,圆的什么梦?他们到底是要干啥,圆梦咋就需要十万块钱了?

文本模糊破碎,张霄白的表演也不够,对武侠的痴迷、要演武侠相声的喜悦都不是捧哏演出来的,而是逗哏说出来的。

至于最后的声光电,那纯纯的为声光电而声光电,和故事本身没有半分关系。

继续加油吧,总不能上哪都带着观众不是。

德云社抖包袱挑战都有谁(请认真点糊弄我们)(3)

冯照洋杨鹤通《天龙八“步”》,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和上一期叙事结构高度相似,一样的莫名其妙,一样的混乱模糊,一样的自以为好笑,一样的尴尬无语。

起承转合只有起承没有转合,起莫明其妙,承没有起伏,至于人物就更不用提了。

一篇流水账全是内部梗,但凡我少看《抖包袱大会》几眼,我都不知道他们那相声里说的是谁。

这两期看下来,我特别心疼冯照洋和杨鹤通:接这样的本子演这样的相声,你们为难吗?

如果我在现场,我也会给冯照洋和杨鹤通盖章的。只是,那不是出于对作品的认可,而是出于对人缘的顾念。

回想说这个作品可能换给其他人演,(其他人)演不了。

梁原说演员的技巧是没有问题的,相声本身稍微有点问题,一趟线太顺了,所以容易会让观众听着累。

直白点说就是演员好文本烂呗。

德云社抖包袱挑战都有谁(请认真点糊弄我们)(4)

最后一个张霄雷和常霄鲲《不用去猜》,感觉不错。

尤其是常霄鲲,情绪跟着,反应给着,演得很有说服力。

张霄雷的表演相形见绌,可能是面对三组师哥有点慌了,本能地拿出了在剧场里最能抓住观众的表演方式,演得有点娘。

娘是为了自我贬低,把自己放到一个取悦别人的位置,从而激起观众的怜爱之心,成全观众的优越感。

这么做不能说不对,但是不高级。

作为六队的演员,张霄雷看到了队长的长处,也加以学习了,只是认识不够深刻。

张鹤伦看起来很会糟践自己,但其实他自尊心很强,为人也很敏感,所以观众才乐意逗弄他、欣赏他。

为什么张云雷的粉丝那么疯狂?因为他看上去很高贵。

为什么参军戏里参军是逗哏,苍鹘是捧哏?因为参军是落魄的贵族,苍鹘是服侍参军的老军。

有高低参差,才能出喜剧效果。

做喜剧演员要成全观众的优越感,但不要用廉价的方式。

进步很大,继续加油,未来还有很长,看好你们。

下一期,请节目组糊弄我们糊弄得认真点儿,起码不要在同一段相声里给出同一个观众坐在不同的位置,如果实在剪不出合适的镜头,可以多拍拍演员,我们不介意镜头一直对着台上。

期待下一期,我想看陶阳!

以后张鹤帆来吗?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