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的红铜的艺术品(熔铜艺术品拍出百万天价)
早期的红铜的艺术品(熔铜艺术品拍出百万天价)作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铜雕技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朱炳仁大师对自己的作品一直都本着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每一件作品,都得以被用心对待。如今,熔铜艺术已经诞生十五周年了,朱炳仁的众多熔铜艺术作品,不仅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馆等收藏,还让这些艺术品走出国门,赢得世界的惊叹。毋庸置疑,它真的是铜制成的。只不过用了一种新的方法——熔铜艺术。说起来很神奇,熔铜艺术的创立者朱炳仁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发现这一艺术的。2006年,天宁宝塔的一场大火,朱炳仁在其中发现了被熔化后铜的艺术形态。在有心追寻下,终于创立了熔铜艺术,开创了“熔现实主义”新流派。
谁能想到,不如金、银值钱的铜,成为艺术品后,会拍出天价?
就是下图这件《燃烧的向日葵》的艺术品,在2015年,便拍卖出了158万人民币的天价。
虽然我看不懂,铜制品到底值不值这个价钱,但看着铜做出来的向日葵,我很震惊:
如此细腻、复杂的作品,真的是铜做成的?
毋庸置疑,它真的是铜制成的。只不过用了一种新的方法——熔铜艺术。
说起来很神奇,熔铜艺术的创立者朱炳仁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发现这一艺术的。
2006年,天宁宝塔的一场大火,朱炳仁在其中发现了被熔化后铜的艺术形态。在有心追寻下,终于创立了熔铜艺术,开创了“熔现实主义”新流派。
如今,熔铜艺术已经诞生十五周年了,朱炳仁的众多熔铜艺术作品,不仅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馆等收藏,还让这些艺术品走出国门,赢得世界的惊叹。
作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铜雕技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朱炳仁大师对自己的作品一直都本着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每一件作品,都得以被用心对待。
这样的精神,让铜雕技艺得到飞速发展,短短几年,便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
其中第一幅熔铜壁画作品《阕立》,被国家博物馆收藏。
这副壁画是朱炳仁先生的一次创新,不仅第一次用到熔铜技艺,画中所融合的传统文化,更是让人惊艳。
这幅仅0.5平方米面积的壁画中,有浮雕、有圆雕、有写意、有写实,还揉合了国画、书法、油画等多种技法。
也是基于此,在汇集了一至五届国家级大师的268件作品的会展中,朱炳仁这幅《阕立》脱颖而出,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然而,这对于铜雕技艺来说,仅仅是辉煌之路的开始。
远的不说,且说今年,博鳌20年20人中国文化人物大家展上,朱炳仁的四件熔铜艺术受邀参加此次展会,其中巨幅熔铜壁画《万泉归海》和《清香自远》,被永久收藏陈列在博鳌亚洲论坛会场中。
对于这幅《万泉归海》,朱炳仁大师说:
“‘万泉归海’其实就是体现海纳百川,涓涓细流归向大海,也是跟博鳌亚洲论坛20周年整个精神结合起来。”
这幅《清香自远》,则是以牡丹为主题,以高温釉彩和铜工艺结合的方式,展现出花团锦簇的画面。
难得可贵的是,画中的牡丹周围,环绕着很多金色的线条,让牡丹有了流动的感觉。
这幅代表着共同富裕、高10米、宽5米的巨作,是朱炳仁大师花费了半年时间所创作的,如今则被陈列在博鳌亚洲论坛大酒店的中心大堂,每一个走进酒店的人,都会在第一眼,看见这幅《清香自远》。
如果说这些作品让我们大为感叹熔铜技艺的精湛,那么《稻可道,非常稻》这件作品,则给我带来了具有冲击性的震撼。
这件作品现在被中国艺术研究院收藏,一片黄澄澄的铜稻,远看,如浪潮翻滚的稻田,近看,每一株稻禾,都有着自己的形态和骨骼。
这样一件带着传统文化和超前工艺的作品,怎能让人不惊叹呢?
朱炳仁大师带有传统文化色彩的作品,不止于此,还有《本是同根生》、《宋画迷宫》、《春和清妍》......
每一件都如同有着独有的语言,诉说着属于自己的文化。
难怪朱炳仁大师的作品会如此受欢迎,它们不仅代表着熔铜技艺,还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可以说,以朱炳仁为代表的熔铜艺术,是千年铜文化史的第二次高峰。
如今,朱炳仁大师正在筹备熔铜艺术十五周年展,在展中,我们可以看到更多令人惊艳的熔铜艺术作品,想要对这些作品有更深的了解,可以去听听朱炳仁大师的解读。@朱炳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