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究是谁的深情感动了整个北京(北京有时候也相信眼泪)
终究是谁的深情感动了整个北京(北京有时候也相信眼泪)和老牛、鸡蛋、贱贱几个人约定了打游戏后,便跑去网吧里坐了大半夜,直到眼睛开始有了酸涩感,绷直了的脖子开始隐隐作痛,才关了电脑,拎起背包往回走。周末的时候,一个人在家。八通线是北京蛛网般的线路图上为数不多的露天城铁之一,每天早上都会载着密密麻麻的东区人民杀进城市的心脏地带,人民挥舞着手里锋利的刀剑,仰天长啸,仿佛占领了这个国度里最为繁华的地区,也就拥有了幸福的明天。然而,人民终究是人民,不是将军和武士,意气风发地冲到了目的地才发现这里其实并没有敌人。更多的人,都是和自己一样,一样天真地幻想了一场没有真实对手和胜利果实的华丽战争!这,应该是属于城市的独特声响吧。
90后漂族系列专访(二)上
想找个时间好好跟他聊聊天,了解90后北漂的他,后来他让我看到了他写的文字,我不忍心改动任何一个字符。看着眼前浮动的这些文字,从开始北漂到现在,我仿佛看到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在我面前讲述着关于他北漂的故事......
【对不起,衣锦还乡的人从来不是我】
将雍容华贵的北京变成一座空城,其实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难,也许一个充满了百态人生滋味的春节,足矣。
八通线是北京蛛网般的线路图上为数不多的露天城铁之一,每天早上都会载着密密麻麻的东区人民杀进城市的心脏地带,人民挥舞着手里锋利的刀剑,仰天长啸,仿佛占领了这个国度里最为繁华的地区,也就拥有了幸福的明天。
然而,人民终究是人民,不是将军和武士,意气风发地冲到了目的地才发现这里其实并没有敌人。更多的人,都是和自己一样,一样天真地幻想了一场没有真实对手和胜利果实的华丽战争!
这,应该是属于城市的独特声响吧。
周末的时候,一个人在家。
和老牛、鸡蛋、贱贱几个人约定了打游戏后,便跑去网吧里坐了大半夜,直到眼睛开始有了酸涩感,绷直了的脖子开始隐隐作痛,才关了电脑,拎起背包往回走。
那会子,风正沿着长长的成府路信步,几个年青人蹲在马路上有说有笑地抽烟,约莫是附近的学生。
我开始有意地甩开步子,先是快走,可渐渐地,快走竟改成了小跑,逃命一样往回去赶。马路,校园,生锈的铁门,狭长昏暗的胡同,都一一被我甩在了身后。
回到屋里,匆匆洗漱过后,便关灯躺下了。
想想这样的生活状态,也有快两年的时间了吧。
也许,一无所有的年代里,注定了要去迎娶一份属于自己的孤独,新婚似的,与其日日同行,夜夜共枕。
婷婷说,学会了和孤独做朋友的人,都会有所成就的。
我愿意去相信,在偌大的京城里,像每一个苦苦挣扎的年轻人一样,去把这句信奉成一则真理,哪怕山穷水尽,皆不动摇。
只是那需要自己踽踽独行的路途还有多长?谁知道呢!
闭上了眼睛。
静悄悄的夜,凉薄如水,缓缓地流淌着,它划过窗台,流进屋里,钻进被子,最后,又跑到了心里。
【我们这些在城市和故乡间徘徊的人,都回不去了】
春节一结束,我便匆匆赶回到了单位,连爷爷十周的祭奠都没来得及参加,也算不孝了吧。
那时才到单位没几天,毕竟不想给人留下偷奸耍滑的坏印象,才狠心做了一个“舍己为公”的决定。家里人虽未强行留我,但多少也表示出了埋怨的意思,而个中悲苦滋味,也只有自己独自咀嚼了。
在我们这一辈儿里,我有六个堂兄弟,三个堂妹,十个孩子中除去还在念书的两个小弟,独我一人念了大学,勉强算是飞出了生活过将近二十年的黄土地。
记得那时家人都挺骄傲的,农村嘛,要是谁家能读出个大学生来,便是祖坟上冒青烟的事了,虽不至于走亲访友地广泛散播,但提及此事时,亦是倍觉荣耀。
早早下学的老大还特地从外地给家里汇了一笔钱,要给我充当学费用,我那时并不知道远在他乡的他有着怎样的心情,但却从未忘记过他当初离家远行时说的那句话,他说以后我要考上大学了,学费他管。
可那时的他们哪懂大学是什么呀,远走高飞的孩子离开了,其实也就真的离开了,或许这一生,都不再能回到这处有着刮不完的大风和吹不尽的黄土的地方了!
由于离家较远,所以上学那几年除了寒暑假,也没怎么回过家。
等毕业后,开始学会想家时,才发现自己,其实已经回不去了。
兄弟还是那样的兄弟,父母依然是不变的父母,黄土地的色儿没改,院子前的梧桐树也只是又粗壮了一圈。
可是感觉没了啊!
这样的后怕,要强过生命里有过的任何一次悸动。
当年的理想是,念完大学后带着无上荣耀荣归故里,从此山也迢迢,水也迢迢;如今的现实却是,你无比尴尬地站上了这片陌生又熟悉的土地时,才发觉不是故乡不要你了,更不是你背弃了故乡,只是你们忽然就不合适了……
前两天和母亲闲聊,她言语之间透漏出了家里人对我的看法,觉得我和他们不如从前亲近了。
我暗自叫苦,却什么也分辨不出。
想想她说这样的话也不是没有缘由的。
我来北京后的第一年,是时常去大伯、姑姑和四叔他们三家走动的,那时候单位双休,工作轻松,压力也不大,所以闲暇的日子便多了一些。如今新单位许多任务都比较紧,自己也希望能在工作方面比去年提升些,于是多数周末便减成了只休息一天,自然出去走动的时间便少了许多。
没曾想,竟惹出了意想不到的是非来。
我从前并没有太在意过这些事情,只是觉得生活拥挤的很,总有着这样那样的事情要做,而这种“忙碌”的生活又是基本没有什么结果而言的。
它不会立马给你一处安身立命的住处,更不会在一秒就把可以说好一起到白头的那个人带到你眼前来。
你依然要逞强地继续着不伦不类但却属于你们这一代人的生活,你从来没有走进脚下的城市里,但远离家乡的道路却在越拉越长,你带着无以名状的孤独感在长街上来来回回地徘徊着。
街头灯火辉煌,你却只想抬头看看夜空……
【来北京2年了,这是我第7次搬家】
住的地方从五道口搬到了顺义,一个是地段繁华的宇宙中心,一个是人烟稀少的城郊之地。两者相较,我反倒喜欢后者多一些。
年初那会儿,因为房子租在了通州,上下班的路上耗费的时间太久,便开始在五道口临时住着了。后来索性直接退掉了那边的房子,每日和超哥一起上下班,吃饭喝酒,周末还能出去野逛一趟,日子倒也过得安稳自在。
可好景毕竟不常在,公司男女宿舍合并,我也不得不搬了出来。
看房子的那天,天热的很,讲义气的超哥,跟着我从昌平沙河高教园一直跑到顺义南法信。挑来选去,最终敲定了现在的这处居住地,离公司虽然远了些,好在不用换乘地铁,一条15号线做到头便是了。这里的空气环境也好,植被覆盖率极高,到处都是绿树成荫的林子,人流也少了许多,颇符合我偏爱安静的习性。
我笑着同超哥说,虽然不在一起住了,但将来周末的时候还是可以继续一起出去玩,近了在北京,远了就去北京以外的地方。
超哥“嗯”了一声,没再说什么。
回到员工宿舍里,我简单地收拾了一部分行李,便一个人出来了。那时已经晚上八点多的光景了,五道口闹腾的厉害,街道上车水马龙,人来人往,我拖着行李去赶地铁。
不断有车灯晃过眼睛,有那么一刹那,忽然像离家出走一样地不舍起来。不过,自己终归不是个该留下的人,走出来倒也是顺其自然的事情,只是人毕竟不是无情的草木,陌生的道路走多了,寸寸都有自己的脚印。
回到新住处后,铺床,把衣服塞进衣柜里,冲了个凉水澡,然后躺在床上沉沉地睡去。原以为奔波了大半天,这一觉便能睡到天亮了,可睁眼的时候,时间才到三点半。接着,第二天,第三天,均是如此。那时我才恍然大悟,自己竟少有的失眠了。
终于明白了,人在年轻的时候,其实是经不起孤独的。我时常同别人说要学会面对孤独,也听别人跟我讲要如何与孤独作伴,可当孤独真正来到时,除了倔强,你的全身都在抗拒这件事情。
文/笔墨之林
编辑整理/九宸的飞鱼儿
本文为头条关注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