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雪芬全部唱段(这部戏迷喜爱却让袁雪芬不甚满意的戏)
袁雪芬全部唱段(这部戏迷喜爱却让袁雪芬不甚满意的戏)《梅花魂》复排的消息也传遍了海内外,一位英国的在读大学生听完袁雪芬当年的演唱录音激动万分,向孙虹江表达了无法前来看戏的万分遗憾,特地邀请了国内的朋友前来代为一睹盛况。两位主演的休息室也堆满了祝贺的鲜花。章瑞虹感慨,如今再来听老师们的录音,仍然觉得质朴流畅,韵味很浓,“我们将三个多小时的戏浓缩到了两小时出头,而且音乐的板式和唱腔都非常丰富,大家喜欢的唱段都在,所以观众看得很过瘾。”(新民晚报记者 赵玥)再加上当年的唱腔一路中板,缺少了一定的抒发性。因此,在继承原有的精彩唱段的同时,《梅花魂》又开拓出抒情性较强的对唱,以及必不可少的核心唱段,比如向父母告别前、陈杏元跳崖前,唱腔设计陈钧加入了一些咏叹调般的慢板,让音乐丰富起来。另外除了尺调,这次又新增慢板、弦下调、慢四工、落字调等,唱腔的丰满也是当代戏曲审美的基本要求。孙虹江坦言,其实《梅花魂》的矛盾冲突点非常好找,即反抗侵略与屈膝投敌的矛盾,
“朔风猎猎落叶黄,飞沙扑面走漠荒。夕阳影里家园杳,关山古道暮色苍……”戏迷耳熟能详的重台诀别名段重又响起。作为纪念越剧宗师袁雪芬诞辰100周年暨越剧改革80周年系列演出,越剧《梅花魂》昨晚在宛平剧院复排上演,陈杏元和梅良玉由袁派名家方亚芬、范派名家章瑞虹饰演。
图说:越剧《梅花魂》 祖忠人 摄(下同)
越剧《梅花魂》首演于1945年,虽然上越在1958年和1981年重演过,但袁雪芬曾经直言不讳:“虽然观众很喜欢这出戏,那是因为唱腔的流传,但我对这个戏的本子始终是不满意的。”这也给复排的主创无形中增加了压力,最终大家向着传承不复古、创新不离根的目标进行了数度修改,今年8月正式建组。
《梅花魂》首演时有其特殊的时代背景,它所展示的是中华民族不畏强暴、不怕牺牲、团结抗敌的精神,同时也鞭笞了以卢杞为代表的卖国贼。今天重排经典,导演孙虹江尤其注重增强戏的艺术性和抒情性,由此就要思考如何强化陈杏元和梅良玉两人爱情的分量。原先《梅花魂》中也有真挚纯洁的爱情,只不过有些简单化、直白化,忽略了爱情的发展和对各自的成长,缺少了爱情萌动的元素。
再加上当年的唱腔一路中板,缺少了一定的抒发性。因此,在继承原有的精彩唱段的同时,《梅花魂》又开拓出抒情性较强的对唱,以及必不可少的核心唱段,比如向父母告别前、陈杏元跳崖前,唱腔设计陈钧加入了一些咏叹调般的慢板,让音乐丰富起来。另外除了尺调,这次又新增慢板、弦下调、慢四工、落字调等,唱腔的丰满也是当代戏曲审美的基本要求。
孙虹江坦言,其实《梅花魂》的矛盾冲突点非常好找,即反抗侵略与屈膝投敌的矛盾,但故事中的爱情故事更是惊心动魄,于是,他抓住了两个“情”字——儿女情愫和家国情怀。一对有志的年轻人,在国家危亡、人生艰难的时刻走到了一起。故事有陈东初、邹伯龙为代表的正义势力,有陈杏元在分水河临危不惧的重要抉择,最后奸贼被除夫妻团圆,迎来了风雨过后艳阳天的美好。
“这个戏必须要达到好听好看的要求,才能回应观众的高期待。”方亚芬说,袁雪芬演绎的版本没有留下影像资料,大家只能靠录音找感觉。副导演刘永珍表示,在设计唱腔的过程中,老腔与新腔的衔接要不露痕迹,前悲后喜的舞台风格也需要统一。而唱腔设计陈钧说:“我在创作的时候,脑子里没有什么新腔、老腔,只要符合人物,符合这个流派的风格,我都可以用,所以就可以统一起来,而且老师们好听的唱腔基本都保留下来。”陈钧回忆起袁雪芬在世时,他想发展丰富一下《英台哭灵》的唱腔,袁老师讲了一句话:“这么多年不演,怎么好不改呢?”陈钧因此坚定了信念,好戏是改出来的。
《梅花魂》复排的消息也传遍了海内外,一位英国的在读大学生听完袁雪芬当年的演唱录音激动万分,向孙虹江表达了无法前来看戏的万分遗憾,特地邀请了国内的朋友前来代为一睹盛况。两位主演的休息室也堆满了祝贺的鲜花。章瑞虹感慨,如今再来听老师们的录音,仍然觉得质朴流畅,韵味很浓,“我们将三个多小时的戏浓缩到了两小时出头,而且音乐的板式和唱腔都非常丰富,大家喜欢的唱段都在,所以观众看得很过瘾。”(新民晚报记者 赵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