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当孩子说自己笨(当孩子对你说我不擅长这个)

当孩子说自己笨(当孩子对你说我不擅长这个)拿其中一个小孩子举例子,他成绩很好,文文静静的,小时候身边所有的人几乎都使用后者的表述夸奖他聪明,脑子好使。但是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久而久之,他在生活学习中遇到了挫折和失败,如初中第一次参加轮滑社学习轮滑,他觉得自己很笨拙,肢体不协调,便回家对父母说:“我不擅长这个,我感觉自己好笨”。然后父母带他尝试了篮球、乒乓球、长板短板、跆拳道等各种体育运动类项目,而他稍遇困难就打退堂鼓,挂在嘴边的总是那一句:“不行,我玩不好这种”。究其原因,从这本书中可以看出来是源于父母、亲朋好友从小夸他脑子好使,聪明,让他心里为自己贴上了一个标签,不由自主地让他持有了“智力实体论”的观点,在这种观点下当他面对挫折和失败时就进入了一种“无助模式”,将挫折和失败归咎于自己的智力,进而选择了“表现目标”,打起安全牌,躲在自己认为的安全区内,选择一些自己擅长的棋类、葫芦丝等文体类项目,维持着自己表面上的聪明,而不是迎接困

近日读了《努力的意义:积极的自我理论》这本书,在书中可以看到了解到:对于智力,我们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式可以去理解,一种是智力“实体论”:这种理论认为智力是一种存在于个体内部且无法改变的实体;另一种是智力“增长论”:智力在这里被视为一种可以通过努力而实现增长的事物。

当孩子说自己笨(当孩子对你说我不擅长这个)(1)

而对于面对失败,同样也有两种反应方式:一种是无助模式(helpless pattern):这种模式下的学生遇到困难时会开始贬低自己的能力,将失败归咎于智力,说一些诸如“我想我不是很聪明”、“我不擅长这个”之类的话;一种是掌握定向模式(mastery-oriented pattern):这种模式下的学生并未关注失败的原因,他们的言行始终指向问题解决而不是其他,并仍对取得成功充满信心。

当孩子说自己笨(当孩子对你说我不擅长这个)(2)

对于成就情境中的两种目标,一种是表现目标(performance goal):这种目标旨在赢得和自身能力有关的积极评价同时避免消极评价,所以学生会打安全牌,完全避免犯错;一种是学习目标(learning goal):旨在提升自身的胜任力,反映了学生对学习新技能、掌握新任务或理解新事物的渴望。

当孩子说自己笨(当孩子对你说我不擅长这个)(3)

读完这本书,我深深明白了一个道理:与其夸孩子聪明,不如夸孩子努力。从一开始让孩子对自己的智力树立一个“增长论”的观点,当孩子完成一件事情,如拼好一个拼装或完成一项作业时,父母应该多用“XX你好棒,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这个任务完成的真漂亮!”而不是用“XX好聪明啊,真棒!”这种表述。

当孩子说自己笨(当孩子对你说我不擅长这个)(4)

拿其中一个小孩子举例子,他成绩很好,文文静静的,小时候身边所有的人几乎都使用后者的表述夸奖他聪明,脑子好使。但是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久而久之,他在生活学习中遇到了挫折和失败,如初中第一次参加轮滑社学习轮滑,他觉得自己很笨拙,肢体不协调,便回家对父母说:“我不擅长这个,我感觉自己好笨”。

当孩子说自己笨(当孩子对你说我不擅长这个)(5)

然后父母带他尝试了篮球、乒乓球、长板短板、跆拳道等各种体育运动类项目,而他稍遇困难就打退堂鼓,挂在嘴边的总是那一句:“不行,我玩不好这种”。究其原因,从这本书中可以看出来是源于父母、亲朋好友从小夸他脑子好使,聪明,让他心里为自己贴上了一个标签,不由自主地让他持有了“智力实体论”的观点,在这种观点下当他面对挫折和失败时就进入了一种“无助模式”,将挫折和失败归咎于自己的智力,进而选择了“表现目标”,打起安全牌,躲在自己认为的安全区内,选择一些自己擅长的棋类、葫芦丝等文体类项目,维持着自己表面上的聪明,而不是迎接困难,直面挑战。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