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袭后她惊艳了全球小孩(她的姐姐是超级天后)
逆袭后她惊艳了全球小孩(她的姐姐是超级天后)镜头前十分自然大方,丝毫没有硬凹造型的嫌疑。虽然布景简洁,但是 Solange 的表现力可谓是大写的SLAY,肢体动作完全不输超模。以及包括超模Lily McMenamy、Fernanda Ly——以及服装设计师Marine Serre、艺术家 Donna Huanca 这些各行各业的人员。每一个封面都各具特色,看上去十分特别。如果要我挑十封封面里最喜欢的,自然是 Renell Meddrano 拍的Solange。
喜欢看时尚杂志的人,肯定对来自纽约的独立杂志《office》并不陌生。
这本半年刊在过去几年里,依靠质量过硬的内容输出和极具风格的摄影作品,在时尚圈站稳脚跟。
最近,《office》为了庆祝杂志五周年,一次性推出了10个版本的封面。
其中,不但有有像Ian Isiah、Karen O这样的独立音乐人——
以及包括超模Lily McMenamy、Fernanda Ly——
以及服装设计师Marine Serre、艺术家 Donna Huanca 这些各行各业的人员。每一个封面都各具特色,看上去十分特别。
如果要我挑十封封面里最喜欢的,自然是 Renell Meddrano 拍的Solange。
虽然布景简洁,但是 Solange 的表现力可谓是大写的SLAY,肢体动作完全不输超模。
镜头前十分自然大方,丝毫没有硬凹造型的嫌疑。
除了《office》之外,最近 Solange 也是各种刷封面。
在最新一期的《i-D》上,一身黑色衣配上宽檐帽,独露一只眼睛的她,也是酷感十足。
内页里,她还大玩帽子戏法,几顶白色牛仔帽组成了最新造型。
她不但可以驾驭各种时髦单品,同时连哆啦A梦的道具都可以拿来使用,很是神通广大……
或许,你对 Solange 并没有那么熟悉,甚至对这个名字还有些陌生。
但是如果说到她的姐姐,或许你就会恍然大悟。
没错,就是歌坛里最巨星的存在——Beyoncé。
当然,人们在介绍 Solange 时,往往都会说到这个头衔。
但是,她的闪光点却远不止如此。她甚至没有让家庭的光环遮住自己。而是另辟蹊径,在一片全新的境地里发光发热。
在还未名声大噪之前,Solange就已经是一位相当成熟的发片歌手了。
或许是因为音乐较为小众,加上姐姐 Beyoncé 的名气过于强大,人们往往忽视她本身的才华,而 Solange 一直都处于不温不火的尴尬状态。
真正让 Solange 全球范围收到万众瞩目的,或许还是那发生在 Met Gala 晚宴上的意外,音乐史里最著名的“家暴事件”。
2014年的 Met Gala 晚宴的酒店电梯中,拍到了 Solange 对自己的姐夫,同样还是说唱界大佬的 JAY Z 拳打脚踢的画面。
当时视频流出后,全网都沸腾了。
也是因为这件事,网友们还十分打趣的送给了 Solange 一个外号——电梯侠。
之后有跟进剧情的人,应该也都知道事情的前因后果了。
Solange之所以对 JAY Z 大打出手,也是因为后者对 Beyoncé 的不忠。Solange一怒之下,便在电梯内控制不住情绪,从而也出现了我们所看到的那一幕。
在之后,Beyoncé的专辑《Lemonade》和 JAY Z 的专辑《4:44》中,也就这次出轨事件进行讨伐和致歉。
Solange在之后也发行了自己的专辑《Seat At the Table Album》,并拿下了自己的第一张冠军专辑。
或许,这次家庭纠纷就像催化剂一样。
以它为契机的这三张专辑,最后都出落的言而有物,并且十分真诚,都是有口皆碑的优质作品。
无独有偶,美国权威乐评机构 Pitchfork 无一例外的都给了这三张专辑 Best New Music 的褒奖。
所以,大家也经常笑称,是 Solange 一脚踢出了三张最佳专辑。
从 Solange 为姐姐抱不平这件事,也可以看出Beyoncé、Solange姐妹俩的关系是多么的要好。
从小到大,她们一直都是相互支持,相互扶持的,这也是为什么 Beyoncé 的粉丝们会叫她“副局长”(Beyoncé的粉丝们称自己为碧神局)。
曾经在接受采访的时候,Solange就不改“侠女”本色表示:“谁敢惹我姐姐,小心我打爆你。”
而向来私下十分腼腆的 Beyoncé 也能够为自己的妹妹,向媒体放狠话:“谁敢说我妹妹坏话,我发誓我会随时开战。”
在 Solange 2014年的 Coachella 音乐节表演上,姐姐 Beyoncé 就惊喜亮相,与 Solange 在歌曲《Losing You》的结尾处共同热舞。
而去年,Beyoncé镇场的 2018 Coachella 音乐节上,同样 Solange 又成为了姐姐的特邀嘉宾,两人在台上再次献上表演。
能够登上老牌节目SNL,对于 Solange 的事业可谓是一个重要的事件。
为此,姐姐 Beyoncé 和全家都倾巢出动,为 Solange 站台,表示支持。
在《Interveiw》2017年二月刊里,负责采访 Solange 正是Beyoncé。
要知道, Beyoncé已经好几年都不接受任何采访了,这次为了妹妹,也可以说是放下身段。
在采访中,Solange也对姐姐表白——
“You did a kickass job. You were the most patient loving wonderful sister ever.”
Solange让我感到十分敬佩的一点,就是她并没有仰仗家族的光环,又或是甘愿平凡。
她顶着 Beyoncé 胞妹的头衔,却依靠自己的光芒走出另一番天地。
在竞争激烈的欧美乐坛,向来是靠成绩和作品说话的。
《A Seat At The Table》就是一张掷地有声的好作品,而立之年的 Solange 将其带向了一个更大的格局。
从肃穆的开篇曲《Rise》开始,Solange就开始进行发声和探讨,并对死于白人警察暴力执法的受害者,进行缅怀。
像是《Don’t Touch My Hair》和《Mad》这些歌曲中,阐述了女性,尤其是黑人女性在大环境下所受到的偏见和歧视。
从社会病、种族问题、再到自我身份认同……
都是有社会责任感的艺术作品大费周章地去进行对话和探讨。
这种“座谈”模式同样也是《A Seat At The Table》的结构主线。
你可以听到专辑里插入了大量的言论作为Interlude(间奏),从而再串联成一个完整的、浑然天成的音乐本体。
散发阵阵仙气的精致合成器编排,在规整有序的格调里蒸腾。丰富的节奏击打在旋律的平静湖面上,荡漾出波光粼粼的女性光辉。
《Cranes in the Sky》里,她就一副身处闲云仙鹤间的泰然姿态。
时而盛装,时而又随意极简,在各种颇有艺术感的场景之间,随着节奏和旋律扭动身躯。
每一帧画面都像极了艺术表演,Solange缓慢的在镜头前各种“凹造型”的画面,也被国内网友戏称受到“太极拳”的启发。
不过这样说也不是不无道理,整个作品的视觉传达和点题立意,都颇有几分属于东方的禅意精神。
你可以将这张专辑形容成一份文火慢炖的珍馐,从专辑幕后的纪录片《Beginning Stages》里,我们可以发现从2013年开始,她就在筹备这张作品。
录音地点辗转各地,从教堂到乡村别墅,她找来不同的音乐人进行即兴创作,将录制专辑同日常生活精密联系起来。
在这种自由随性,不收商业约束的环境下,一张有感而发、真情实意的好作品,也就这样诞生了。
《A Seat At The Table》真正将 Solange 从一个有才华的“名人”推向了艺术家的范畴。
在当年各大权威媒体的年终榜单上,这张都是名列前茅的。
同时,它也带给了 Solange 前所未有的荣耀。
从《Glamour》杂志评选的年度女性、《Billboard》颁发的年度影响力大奖,甚至还有哈佛大学基金会评选的2018年年度艺术家称号。
不过,这个“艺术家”的头衔可不是仅仅凭借一张好作品就能坐实。
Solange不但是一位唱作俱佳的音乐人,同时她还身兼编舞师、演员、视觉与表演艺术多职。
在过去几年里,她就展开了一系列极具艺术性的表演项目。
去年,在洛杉矶的 Hammer Museum 里,她与 Uniqlo 合作了《Metatronia》的短片和舞蹈表演。
为了这次表演,还专门构思了一个名为“Megatron’s Cube”的白色空间雕塑。
早在2017年,Solange还在德克萨斯州南部的 Marfa 的一片荒野中,与15位艺术家共同表演了自己作品《Scales》。
那一抹抹鲜艳的玫红色,在湛蓝的天空下,充满了视觉冲击力。
不过最受瞩目的,还是她在古根海博物馆里的“an Ode to”特别演出。
包括 Solange 在内的舞者们,穿着由 Telfar Clemens 设计的服饰,在被博物馆里献上了一场将音乐韵律、器乐编排、艺术装置、舞蹈表演有机融合的壮观表演。
据悉,现场的观众也需要遵循相应的Dress Code,从而成为这次互动表演的一份子。
服装和时尚对 Solange 来说,同样也是艺术创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你甚至可以不由分说地将她冠以当下”最时髦的女歌手“的名号。
仅仅是通过她的社交网络,你就可以发觉这个拥有高挑身材,高级感面孔的黑人女歌手,衣品是有多好。
“时装精”这三个字,就是为她所生的。
再怎么特立独行的剪裁、廓形都可以被她毫无压力的驾驭,并且效果十分自然——
对于色彩的拿捏,Solange也有与生俱来的天分。
无论撞色还是印花,都是小菜一碟——
就算化身色卡,Solange也都是最摩登的彩虹——
在私服街拍这种检验“真身”的大型考试现场,Solange的表现也绝对是优等生水平。
更是磅礴我心目中足以媲美美妆博主 Rihanna 的存在。
时髦的人,就连婚礼也是美到令人闭嘴惊艳。
她在婚礼上穿的那件 Kenzo 斗篷白色洋装——
以及之后婚礼派对上的 Stephane Rolland 连体裤——
都让这个骑脚踏车出游的白色婚礼,成为这个十年以来最令人难忘的名人婚礼。
当然,将 Solange 的艺术范和好品味完全展示的,自然要数那些精彩的杂志大片和红毯highlight。
Peter Lindbergh 经典的黑白摄影——
Ryan McGinley 置身于自然间的诗意捕捉——
Solange在这些知名摄影师的镜头下,都能够轻易地找准定位,并一如既往美出风骨。
她的特立独行从来不是哗众取宠的,而是真正将高级时装进行驾驭,是一种设计与自身相辅相成的合拍。
每年的时尚奥斯卡 Met Gala 上,她都是那个隐藏的绝世高手。
2015年的 Giles 圆形镭射百褶礼服——
2017年的 Thom Browne 羽绒拖尾礼服,无一不都是高级时装玩家的亮剑之作。
时尚对于 Solange 来说,并不是一场简单的换装游戏。
在《Cranes in the Sky》的造型中,她就效仿了 Issey Miyake 1999春夏的一件多人连体裙,其实是在表示女性之间的羁绊和互相支持。
这一点,在她最新的视觉专辑《When I Get Home》中尤为突出。
在这个音乐微电影里,她时而戴着牛仔帽,身穿黑色西装套装,去拥抱着自己“南方”之魂——
时而半蹲在圆桌之上,一件露肩银色抹胸短裙,将女性之美彰显的淋漓尽致——
封面上,她佩戴着由以色列设计师 Keren Wolf 制作的眼睑装饰物,看上去有着一种不可名状的神秘感。像是希腊神话中的神祇,极具震慑力。
就像是 Beyoncé 的同名专辑和《Lemonade》那样,《When I Get Home》也试图用视觉去传递音乐中更为直观的情绪和画面。
作为一名有色人种女性,Solange向来习惯以自己的感悟感知作为出发点,延展出一张张厚重而又不沉重,深刻但却依旧明亮,有力量的音乐作品。
在精心编排、炮制考究的《A Seat At The Table》这等珠玉在前,初听下,《When I Get Home》是片段化的,同时也是细碎的。
比如它那短小精悍的曲目时长以及反复循环的歌词唱段,就是梦呓时的呢喃,或是漫无目的抒发情感。
你都可以捕捉到新千年初 Neo Soul 曲风的盛行之景,也可以回归到 90 年代的 Urban 节奏韵律中去。
套用 NME 给出的评语——
“这是一张与众不同的专辑,是一个梦境,也是一次冥想,更是一个能治愈你的休憩,一个真正音乐家的玩乐场。”
这也是为什么,在 Solange 交付的视觉版本中,我们目睹了一些超现实主义的情景。
从听觉感受上,你也可以感受到它与这个时代其他作品的区别。
如同 Solange 的演绎,这张回归到传统 R&B 的作品,十分松弛,娓娓道来,丝毫没有半分急功近利的野心。
“形散而神不散”这是我对《When I Get Home》的总结。
这是 Solange 艺术人格不假思索的全盘托出,在她自己创建和运营着的名为 Saint Heron 的先锋创意公司的帮助下,漫步在多媒体视觉对话音乐艺术的疆域。
就像Kanye West、Kendrick Lamar、Frank Ocean以及自己的姐姐 Beyoncé 那样,Solange 如今同样代表着黑人文化的精英化。
黑人音乐作品也不再仅仅是“街头产物”或是“对时代的抗争”。
它已经有足够的技术和文化支撑,去登上大雅之堂,并被世人所膜拜研习,成为毫无争议的艺术存在。
目前,《When I Get Home》依然以22家媒体打分,综评 89 的高分,高居2019发行专辑的第二位置。
再一次,Solange证明了自己。
她的才华并不是昙花一现,而是经得起作品检验,是货真价实的。
从“巨星”的光环下出走,Solange成为了她注定成为的那个她,游刃有余地在艺术、时尚、音乐里大展拳脚。
从此,她不会再是谁的谁,而是人们唇齿间不假思索发出的那三个优雅简洁的音节——
Solange。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所有者,文字为博主原创。
本期文字助理:Milo
作者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作者
向来不毒舌,内心充满爱的吉良先生微信公众账号,会精选过去未来从前以后的所有时尚界、美容圈、科技业,以及旅行、美食等相关生活领域里的有趣内容,以不负责任的弹幕式吐槽来添加个人观点。
基本是一个无节操也不靠谱的资讯平台,甚至偶尔偷懒时会以(自认为)迷人的嗓音来跟大家插科打诨。如果这样的人你都感兴趣,那么请记得关注本平台。
三种关注方式请任选:
1.直接点击文章最上方作者名,即可一键关注(强烈推荐)
2.请搜索账号:mr_kira_xox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