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泰安石敢当神话传说(泰山石敢当的民间传说)

泰安石敢当神话传说(泰山石敢当的民间传说)“石敢当”除最早见于汉代文献记载外,也有唐宋时期石碑出土的文物上,刻有“石敢当”的字样。明代以后,随着泰山信仰的发展,各地“石敢当”的石刻中加上了“泰山”二字。清代、民国年间至当代,则以“泰山石敢当”、或“泰山镇宅石敢当”为主,此俗在中楼诸村也很流行。一说,相传在黄帝时代,蚩尤登泰山而渺(瞰)天下,女娲娘娘要制其暴。于是便投下炼石,上面刻“泰山石敢当”五个大字。蚩尤看了甚怒,要毁坏此石块,无论怎样处置,却不能损任何一角,只好怅然遁逃。黄帝见状,便四处设置刻有“石敢当”的石碑。二说,山东泰山脚下有个父子庄叫石家庄,庄里有个青年,名叫石敢当,他身材高大,虎背熊腰,魁悟粗壮,从小学得一身武艺,力大无比,非常勇猛,顿吃斗米。他同情乡民,主持正义,好路见不平,惩恶扬善。据传,泰安城南的一个村子里,每到夜幕降临之后,就出现一个人躯兽面的怪物恐吓百姓,它吃鸡咬狗,鱼肉百姓。百姓们惧怕,但奈何不了它,只有

泰安石敢当神话传说(泰山石敢当的民间传说)(1)

文/宋成泰/陈金鹏

在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中楼镇各村村头犯冲的墙根都立有“太山石敢当”小石碑,或者镶在墙上,意为辟邪、挡煞,图个吉利。

关于“石敢当”的传说,由来已久,且各地说法不一。

有关“石敢当”的文献记载,最早见于西汉时史游的《急就章》:“师猛虎,石敢当,所不俊,龙未央。”元代陶宗仪在《南村辍耕录》中记载:“今人家正门适当陌桥道之冲,则立一小将军,或置一石碑,镌其上曰'石敢当’,以厌镶之。”

一说,相传在黄帝时代,蚩尤登泰山而渺(瞰)天下,女娲娘娘要制其暴。于是便投下炼石,上面刻“泰山石敢当”五个大字。蚩尤看了甚怒,要毁坏此石块,无论怎样处置,却不能损任何一角,只好怅然遁逃。黄帝见状,便四处设置刻有“石敢当”的石碑。

二说,山东泰山脚下有个父子庄叫石家庄,庄里有个青年,名叫石敢当,他身材高大,虎背熊腰,魁悟粗壮,从小学得一身武艺,力大无比,非常勇猛,顿吃斗米。他同情乡民,主持正义,好路见不平,惩恶扬善。据传,泰安城南的一个村子里,每到夜幕降临之后,就出现一个人躯兽面的怪物恐吓百姓,它吃鸡咬狗,鱼肉百姓。百姓们惧怕,但奈何不了它,只有担惊受怕。后有人指点说:“何不派人去请石敢当来整治那厮。”于是,他们请来了石敢当。石敢当手持碗口粗的桃木扛子在隐蔽处等候。当怪物出现的时候,石敢当立即冲出大吼:“那里跑!”抡起棍子就打,只听得那杠子“嗖嗖”地响,那怪物闻风丧胆,脚不沾地,一溜烟似地跑了。从此,这个村安顿了。可没过几天,另一个村子又出现了怪物。于是他们又来请石敢当,驱赶一回,这村又平安无事了。后来,石敢当被浙江大户请去治妖回不来了,又加之年纪大了,腿脚不方便,其他村为防怪物来骚扰,就在石头上刻上“石敢当”三个大字,立在村口要道。果然神效,那怪物一见“石敢当”三个字,就再也不敢来为非作歹了。

又说,神仙吕洞宾与白牡丹有染,生了一个男孩,吕洞宾抛弃母子不管。母子相依为命,不以父姓,而改姓石,取名敢当。故名石敢当。石敢当长大后专为乡民驱邪除妖,以此留得清名。

“石敢当”除最早见于汉代文献记载外,也有唐宋时期石碑出土的文物上,刻有“石敢当”的字样。明代以后,随着泰山信仰的发展,各地“石敢当”的石刻中加上了“泰山”二字。清代、民国年间至当代,则以“泰山石敢当”、或“泰山镇宅石敢当”为主,此俗在中楼诸村也很流行。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