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如何说明自由组合遗传定律(遗传学第二定律)

如何说明自由组合遗传定律(遗传学第二定律)(一)孟德尔选择豌豆的原因我们说做生物实验选材很重要,那么孟德尔为什么选择豌豆而没有选择玉米、小麦或其它别的生物呢?在这里再说一下,什么是遗传?我们常说某某人长的像他的父亲或母亲,比如鼻子,眼睛等,这就是一种遗传现象。再比如,我们常说的一句谚语“房前屋后,种瓜种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也是遗传的最好见证。一、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是怎么做的

一提到遗传学定律,我们首先想到的一位伟大的科学家。格雷戈尔▪孟德尔(1822-1884)(Gregor Johann Mendel),奥地利生物学家,在修道院担任神父,是遗传学的奠基人,被人们称为“现代遗传学之父”。他通过豌豆实验,于1865年发现了震惊世界的遗传学三大基本规律中的两个,分别为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


如何说明自由组合遗传定律(遗传学第二定律)(1)

格雷戈尔▪孟德尔(1822-1884)


在这里再说一下,什么是遗传?

我们常说某某人长的像他的父亲或母亲,比如鼻子,眼睛等,这就是一种遗传现象。再比如,我们常说的一句谚语“房前屋后,种瓜种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也是遗传的最好见证。

一、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是怎么做的

我们说做生物实验选材很重要,那么孟德尔为什么选择豌豆而没有选择玉米、小麦或其它别的生物呢?

(一)孟德尔选择豌豆的原因

1、自花传粉、闭花授粉:

豌豆是蝶形花瓣,雌雄同株同花,花瓣是封闭的,不受外界花粉的干扰,而且是闭花授粉。

2、花大,易于杂交:


如何说明自由组合遗传定律(遗传学第二定律)(2)

豌豆的花


如何说明自由组合遗传定律(遗传学第二定律)(3)

豌豆花的内部结构

3、有易于区分的七对相对性状(如下图所示)

种子形状、子叶颜色、种皮颜色、豆荚形状、豆荚颜色、花的位置及颜色和茎的高度


如何说明自由组合遗传定律(遗传学第二定律)(4)

豌豆的七对相对性状


这里解释一个概念,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例如,豌豆的高茎和矮茎,狗的黄毛和黑毛,人的黄皮肤和黑皮肤等等。

4、种子多,统计学分析准确,易于得出结果。

(二)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

孟德尔是以自然界中存在的黄色圆粒豌豆和绿色皱粒豌豆为亲本进行杂交(如下图所示),纯合的黄色圆粒与纯合的绿色皱粒杂交,得到F1代,F1代自交得到表现型比例是 9: 3: 3:1


如何说明自由组合遗传定律(遗传学第二定律)(5)

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

1、孟德尔实验完毕对结果进行分析:

黄色用 Y表示,绿色用 y表示;圆粒用 R表示,皱粒用 r表示。

(1)首先对单一性状分析

粒色:黄色(Y) 315 101=416 绿色(y) 108 32=140 黄色:绿色≈3:1

粒型:圆粒(R) 315 108=423 皱粒(r) 101 32=133 圆粒:皱粒≈3:1

经过以上分析每一对性状的遗传规律是符合分离定律的。

(2)如果把两对性状联系在一起分析

(黄色:绿色)×(圆粒:皱粒)=(3:1)×(3:1)

也就是黄圆:黄皱:绿圆:绿皱=9:3:3:1

2、依据以上结果,孟德尔提出假说:

F1代在产生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可以自由组合。这种情况下,产生的雌配子和雄配子各有4种,分别是YR、Yr、yR、yr之间自由组合。(如下图所示)


如何说明自由组合遗传定律(遗传学第二定律)(6)

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图谱

3、通过实验验证孟德尔假说的核心:

F1代在产生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可以自由组合。

孟德尔设计了F1与隐形纯合子的杂交实验

演绎推理:用假说预测测交实验的结果


如何说明自由组合遗传定律(遗传学第二定律)(7)

测交实验

表现型——黄圆:黄皱:绿圆:绿皱=1:1:1:1/

4、实际做了测交实验验证预测结果


如何说明自由组合遗传定律(遗传学第二定律)(8)

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与预测的结果相符,因此可以证明,上述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的解释是完全正确的。

二、自由组合定律:

有两对(或更多对)相对性状的亲本进行杂交,在F1产生配子时,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这就是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也就是说,一对等位基因与另一对等位基因的分离与组合互不干扰,各自独立地分配到配子中。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