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驱使人心(利益驱使下的附庸)
利益驱使人心(利益驱使下的附庸)王权之下还有层层权力,贵族们希望自己能够获得最大的利益,他们就需要一个强大的后盾,那就是最高权力者,反过来,王权的获得也必须要得到这些贵族们的支持,所以他们是互为依存的关系。每一个上位者的手上都沾满了鲜血,王权的宝座可以说是浸染在血海里。而支撑他们角逐王权的是背后的各个贵族大家族,他们角力的是自身的利益。王权高贵,但也充满危险,它就像夏夜飞蛾眼中的那团火,炽热而致命。飞蛾本身需要逐光才能找到方向,但是人间的灯火辉煌令它们迷失了方向,所以总是不顾一切扑向致命火光。同样王权也是野心家们眼中的那团火,炽热而致命,他们面对王权就像飞蛾面对火一样,迷失了方向,不顾一切去追逐。我们常说,正义终会战胜邪恶,但是,在王权之争中,无关正义。他们所争的是掌握权力的快感,因为权力可以让他们为所欲为,有了权力后,他们能轻而易举地决定一个人的生死,决定一个国家的命运。
孙中山说,每一个中国人都有一个皇帝梦。是的,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每一个朝代的更迭都是一个皇帝梦的实现。
但其实皇帝梦并不是中国人的专利,全世界每一个国家每一个地方每一个人都有着同样的梦,可以说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
就像英国作家菲利普.格拉夫顿的《玫瑰战争》,这是一个英格兰王权游戏追逐场,追逐的两大主角兰开斯特家族和约克家族,彼此角力争夺。双方的核心人物轮番上阵,持续发力,但却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最后都铎家族接过了王权宝座。
权力场向来都是野心家们逐鹿的游戏场,为此他们可以不顾一切。
王权像飞蛾眼中的一团火。吸引着众多的野心家像飞蛾一样不顾一切飞扑而去。王权高贵,但也充满危险,它就像夏夜飞蛾眼中的那团火,炽热而致命。飞蛾本身需要逐光才能找到方向,但是人间的灯火辉煌令它们迷失了方向,所以总是不顾一切扑向致命火光。
同样王权也是野心家们眼中的那团火,炽热而致命,他们面对王权就像飞蛾面对火一样,迷失了方向,不顾一切去追逐。
我们常说,正义终会战胜邪恶,但是,在王权之争中,无关正义。他们所争的是掌握权力的快感,因为权力可以让他们为所欲为,有了权力后,他们能轻而易举地决定一个人的生死,决定一个国家的命运。
每一个上位者的手上都沾满了鲜血,王权的宝座可以说是浸染在血海里。而支撑他们角逐王权的是背后的各个贵族大家族,他们角力的是自身的利益。
王权之下还有层层权力,贵族们希望自己能够获得最大的利益,他们就需要一个强大的后盾,那就是最高权力者,反过来,王权的获得也必须要得到这些贵族们的支持,所以他们是互为依存的关系。
也正是因为这样,王权和贵族间如果不能保持平衡,一旦双方中有一方的利益没有获得预期,或者说有所下降,那么就会产生矛盾,这时候可能王权就会摇摇晃晃,战争风云就会再起。
就像爱德华四世和“王权制造者”沃里克之间一样。沃里克是帮助爱德华四世获得王权最有力的支持者,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爱德华四世逐渐转向他妻子的娘家,引得沃里克不满,联合爱德华四世的弟弟一起反叛他,并将他赶下台。
所以,王权争夺中没有永远的盟友,只有永久的利益,他们可以瞬间结盟,也可以瞬间瓦解。
玫瑰战争
王权宝座犹如足球场的一个足球,总有对立的两方去争抢,而且一方败后退场,还会有另一队人马来争夺,对王权的向往令争斗循环不止。王土虽广,但是王权却只有一个,所以它就像足球场里那个足球,所有的野心家总能自觉地组成两个队进行对抗,争夺中间那个球,双方你追我赶,只不过他们流的不是汗而是血。
支撑着王权追逐游戏的贵族们,就像球队里的队员一样,谁给的价格更高,后期谁能给的回报更多,他们就会效忠于谁。
和球队不同的是,王权追逐不仅没有正义,更没有公平可言,双方不会约好等人数相同了,力量相等了再打。他们会专门在对方力量最弱的时间和地方攻击。
王权争夺就像一场戏,你方唱罢我登场。争夺王权就像一个热闹的场戏,有人登场有人下场,有人笑有人哭。在英格兰整个玫瑰战争期间,兰开斯特家族和约克家族之间互相角力,一方倒下,另一方就会立马站起,直至兰开斯特无人站起,此时都铎家族立马加入这场危险的争夺戏剧。
兰凯斯特家族本是绝对的主角,亨利五世更是将剧情推向阶段性高潮,然而接替他的亨利六世却让主角光环不再闪亮,演对手戏的约克家族逐渐闪光,爱德华四世更是直接送了盒饭给亨利六世。
随后续集袭来,都铎家族上场。这场戏里理查三世运气最差,虽然坐上了王权宝座,却在低头抬头间已经跌落下去,而且背上了谋杀王子侄儿的恶名。都铎家族接过了王权宝座,亨利七世上场,都铎王朝开启。
历史总是迷雾重重,尤其当历史成为传说后,真相更是无法厘清。英格兰的三十年玫瑰战争中,涌现出了一批左右历史的国王、贵族。在这场无关正义的争夺战里,参与的每个人命运归宿都各自安歇,好的坏的,都自行承受。但是却有两个无辜的孩子在这场游戏里莫名失联,说他们无辜是因为他们还未参与任何战争便被理查三世关到了伦敦塔里,之后就无人再见过。而将他们关进伦敦塔的叔叔,也就是理查三世成为了最大的嫌疑人。
王子从母亲身边被带走
但是《玫瑰战争》里,作者通过各种分析,借助各时代的史学家对事件的回顾,对当时可能杀害这两个王子的嫌疑人进行了一一条缕分析,虽然历史上很多人认为理查三世是凶手,但是通过当时的社会背景以及战争情况,作者提出了质疑:虽然看起来杀了王子最大受益者是理查三世,但是正是因为太明显了,反而值得怀疑,因为一个高智商的人绝不会犯这样低级的错误。
然而理查三世却从没有过辩解,是因为他愧疚自己夺了他们的王位还是因为他们的死他负了间接的责任,因为是他将他们关进了伦敦塔。
但其实后世人认定理查三世是凶手,绝大部分原因来自于莎士比亚的戏剧。所以文字战争发挥的战斗力同样不容小觑。
说到底,王权之争就如烟花,费尽力气升上高空,乍看耀眼却转瞬即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