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祈祷落幕时讲了什么(祈祷落幕时煽情这么好使)

祈祷落幕时讲了什么(祈祷落幕时煽情这么好使)坏处也显而易见,要顾及系列的整体设定,拉入主线,不可避免伤害电影的独立性与完整性。电影开篇花了10分钟讲“加贺”母亲的故事,以整部电影而言,像是被强行扭曲在“日本桥”凶杀事件里的情感辅线,是为强行补完加贺恭一郎身世之谜而写的故事。命运的无常与宿命的无力在两个被遗弃的孩子身上实现共振,放大了情感的冲击力,也增加了电影的催泪指数。这是东野圭吾“加贺恭一郎系列”的第十作,同时也是日剧“新参者”的系列衍生电影,“落幕时”不可避免扯上系列主人公刑警加贺恭一郎的个人剧情,延伸一条所谓主线脉络,夹杂在以浅居博美为中心的独立故事里。'新参者'系列主角,由阿部宽饰演的警探加贺恭一郎这样设置的好处是电影在类型拼贴的基础上避免了简单重复,也让一个似曾相识的故事,由于两人命运的叠加和交汇而变得更富层次。

祈祷落幕时讲了什么(祈祷落幕时煽情这么好使)(1)

《祈祷落幕时》电影海报

电影《祈祷落幕时》根据东野圭吾的同名推理小说改编,就像“白夜行”与“嫌疑人X的献身”的混合

作为一部典型的社会派推理电影,以电影开篇约1个小时为节点,前半部分以两起关联命案为线索,展开抽丝剥茧的侦破推理;后半段,社会派的主题昂然登场,关于奉献和牺牲的煽情扑面而来。

半部理性,半部感性,简直堪称侦探版的“理智与情感”。

这是东野圭吾“加贺恭一郎系列”的第十作,同时也是日剧“新参者”的系列衍生电影,“落幕时”不可避免扯上系列主人公刑警加贺恭一郎的个人剧情,延伸一条所谓主线脉络,夹杂在以浅居博美为中心的独立故事里。

祈祷落幕时讲了什么(祈祷落幕时煽情这么好使)(2)

'新参者'系列主角,由阿部宽饰演的警探加贺恭一郎

这样设置的好处是电影在类型拼贴的基础上避免了简单重复,也让一个似曾相识的故事,由于两人命运的叠加和交汇而变得更富层次。

命运的无常与宿命的无力在两个被遗弃的孩子身上实现共振,放大了情感的冲击力,也增加了电影的催泪指数。

坏处也显而易见,要顾及系列的整体设定,拉入主线,不可避免伤害电影的独立性与完整性。电影开篇花了10分钟讲“加贺”母亲的故事,以整部电影而言,像是被强行扭曲在“日本桥”凶杀事件里的情感辅线,是为强行补完加贺恭一郎身世之谜而写的故事。

这个故事本与电影毫无关系,于是一段被预先设定的黄昏恋突然冒了出来。它甚至成为加贺洞悉整个事件的关键切口,如此荒谬的设定不过是被貌似缜密的推理与极度澎湃的情感暂时遮掩。

祈祷落幕时讲了什么(祈祷落幕时煽情这么好使)(3)

整部电影长达两小时,以我看来,直接砍掉1/3可能刚好。“落幕时”在表达上做了一些非常古怪的尝试,比如通过大量字幕来介绍案情,以及中段加贺大段的内心独白,还有结尾突然切入的回忆杀……无用镜头极多,感觉导演完全掌握不了一部电影该有的叙事节奏,还是按电视剧的套路在拍。

电影其实拆分成一部3集电视剧可能更合适。按照前、中、后三个段落,通过警探松宫脩平、警探加贺恭一郎以及浅居博美的不同视角,勾勒出整个事件全貌。其中松宫负责制造悬疑,加贺负责破解谜题,浅居博美负责还原经过与煽情。

严格地说,“落幕时”还是“剧感”太浓,缺乏“电影感”。在叙事结构与节奏把握上明显趋于保守,镜头事无巨细把所有内容全部交待,所有的疑问都展平了给观众看,生怕观众不懂。

电影的情感表达也大开大合,好处是观众很容易理解剧中的人物,不足自然是角色分外刻板,每个面孔都似曾相识。

祈祷落幕时讲了什么(祈祷落幕时煽情这么好使)(4)

被害者的悲惨经历成为煽情的出口,已完全压倒了推理部分,电影有限的悬疑只停留在对死者身份的追索上,一再反转也不过是为施害者的动机提供更加合理的理由。

电影从大的逻辑上貌似自洽,但完全经不起推敲与细抠。

比如一个初中同学,时隔20年,在人潮涌动的大剧场里,隔得老远,居然一眼认出了同学的爸爸。这是什么样的镭射眼与超强大脑,何至要去小公司干销售?

父亲为保护女儿隐姓埋名跑路,罪案并未揭发,既没被通缉也没报失踪,女儿也不算镁光灯下的公众人物,两人大可以在女儿成年后开始新生活,何必故作神秘去搞什么“鹊桥会”;

又如父亲前两次都很完美地处理了尸体,第三次却大剌剌地把尸体留在公寓,理由不过是“累了”;

如此还不止,还要一本正经跟女儿告别,一副我“要去死”的表情,再附上诀别书,且有心情给情人的儿子也写上一封;

写完又不马上死,非引得女儿来撕扯,原本在法律层面完全清白的女儿,为了尽孝,背负人命,重新成为罪人。

结果是自己死了,女儿也没逃脱法网,这份“作”也得亏是老戏骨小日向文世来演,才镇住场面,没让人觉得可疑和出戏,这要换了倪大红,活脱脱一个日本“苏大强”

祈祷落幕时讲了什么(祈祷落幕时煽情这么好使)(5)

电影中饰演“父亲”的小日向文世演技了得

逻辑上的瑕疵当然可以强行附会解释,也可以以情感为名辩解。

电影也正是这样处理的,在行进到三分之二处时,真相已呼之欲出。全部重心于是马上向煽情转移,自浅居博美独白开始,悠扬澎湃的弦乐毫无节制地插入,一刻不歇地往耳朵里灌。一波又一波助推情绪走向高潮,冲击观众濒临决堤的泪腺。

看着角色们满脸痛苦、泪眼滂沱,我满眼都是“哭了哭了快哭吧”的幻视弹幕。心里却还纠结老父亲如此折腾,两个人孤苦伶仃几十年最后居然就换来这么个“一地鸡毛”全输结局。

祈祷落幕时讲了什么(祈祷落幕时煽情这么好使)(6)

这似曾相识的乌龙大爱总觉得在哪儿见过,心里扒拉了好久,哦,想起来了,非行的《全民目击》里也有这么号自作聪明的戏精父亲。

以东野圭吾之高产,现阶段能写出《祈祷落幕时》,已经被读者山呼找回“东野之魂”,但与他那些真正的经典相比,这本小说不过是部将将堪读的中庸之作。

电影的水准基本也与小说持平,它当然不坏,故事完整,情绪饱满,表演在线,叙事通顺,条理也还清晰。

祈祷落幕时讲了什么(祈祷落幕时煽情这么好使)(7)

电影的一些画面非常美

人是容易被感动的,何况演员表现还那么好。“落幕时”用煽情讨好了大多数,但终究高级不起来。

有趣的是同样与横跨数十年的悬疑案件为母本,影射社会现实,做一个不恰当对比,娄烨“风雨云”的故事,就像某期《法治文摘》上剪下的花边新闻,而“落幕时”的故事显然在结构和设计上要高级得多。

但两部电影呈现的效果却截然相反,“风雨云”力量十足,“落幕时”却陷入了电视剧般的平庸。所以一部好电影,文本固然重要,但制作者天赋、眼界、技术、情感与思想,才是真正决定电影水准的关键。

在决心做一部合格的系列完结电影的那刻,《祈祷落幕时》便注定只能停留在这不高不低的层次。

祈祷落幕时讲了什么(祈祷落幕时煽情这么好使)(8)

既不社会,也不推理。

豆瓣8.0,真的给高了。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