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种体质辨识与调理方法(体质还有讲究赶紧进来看看)
九种体质辨识与调理方法(体质还有讲究赶紧进来看看)中医认为,体质是由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形成身形、生理、心理方面综合、稳定的固有特质。那什么是体质呢?有些老人家常常会讲:“我们家孙女哦,就是过敏性体质,这也吃不得那也吃不得。”
体质还有讲究?
赶紧进来看看!
大家有没有听说过
“过敏性体质”
有些老人家常常会讲:
“我们家孙女哦,就是过敏性体质,
这也吃不得那也吃不得。”
那什么是体质呢?
中医认为,体质是由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形成身形、生理、心理方面综合、稳定的固有特质。
中医体质分为九大类: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气郁质、痰湿质、血淤质、湿热质、特禀质。
除平和质外,其他皆可划分为平时我们常听到的亚健康状态,虽然不能定义为现代医学中的“生病”,但相比于平和质者,其他体质者不仅较易发病,且对于发病倾向、病情走向皆有一定影响与规律!
体质具有稳定性,但是其实还是可以借由调理来改变的!例如:食疗、药膳、中药、膏方、针灸、穴位按摩、功法锻炼等。
SUI患者以产后女性、绝经后女性居多,由于生产过程导致气血亏虚,且绝经后女性具有“天癸竭,肾气衰”的特点,所以皆易为气虚质,并且容易进一步发展成阳虚质。
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气虚质,
以及气虚质该如何调理。
气虚质
气虚质缺少的气是“元气”,元气的作用是推动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功能,以及推动各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简单来说,我们的生长发育、生殖功能和身体各个器官都需要它才能正常运作。
而气虚质的形成原因有很多,有先天不足、后天营养不良、肺脾肾功能失调、过劳、久病、年纪渐长等因素。元气不足会导致脏腑功能衰退,抗病能力和免疫力下降,进而出现以下表现。
总体特征:元气不足,以疲累、乏力、气短、自汗等气虚表现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肌肉松软不实。
常见表现:平素语音低弱,气短懒言,容易疲乏,精神不振,易出汗,易感冒,经常打喷嚏,冬天怕冷,易受寒,夏天怕热,易伤暑,舌淡红,舌边有齿痕。
如何改善?
人体的气源于先天与后天,与肺、脾、肾三脏密切相关,因此面对气虚质者以调理后天之气为主,临床上要培补元气、补气健脾,常用党参、白术、枸杞、甘草、黄芪、大枣等药物。
药膳
黄芪枸杞鸡汤
功效:健脾益气,
适用于气虚自汗,神疲乏力者。
具体原材料和做法,
请看[链接]推文!
运动养生
运动不宜过度,不宜做大负荷和出汗多的运动,避免用力猛和需要长时间憋气的动作,以免耗损元气。可做一些柔缓的传统健身功法,如太极拳、八段锦等进行锻炼。
气虚质的脏腑功能状态低下也体现在心肺功能不足,慢跑、散步等也可有效加强心肺功能。
SUI患者也多为阳虚质,
阳虚质是怎么形成的?
日常要怎么调理呢?
让我们赶紧来看看!
阳虚质
阳虚质常由气虚质进一步发展而成,在人体内气相比于血是相对属阳的物质,因此气虚到一定程度,“阳”的特点与功能会下降,出现怕冷、喜热饮食的表现,成为“阳虚质”。
中医认为“肾为一身阴阳之本”,肾阴虚或是肾阳虚容易累及其他脏腑,同理,各脏腑阴阳失调也容易影响到肾。所以临床上面对阳虚患者时,首选温补肾阳。
形成原因:遗传;长期用抗生素、激素类、清热解毒中药等;或预防性地喝凉茶;饮食习惯寒凉;性生活过度;老年阳气渐衰;工作环境有关(在寒湿的环境里)等。
总体特征:阳气不足,以畏寒怕冷、手足不温等虚寒表现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肌肉松软不实。
常见表现:平素畏冷,手足不温,喜欢热的饮食,精神不振,舌淡胖嫩 。简而言之就是容易怕冷。
如何改善?
药膳
韭菜炒河虾
功效:健胃补虚,益精壮阳,
腰膝无力、肾虚者可常吃。
具体原材料和做法,
请看[链接]推文!
运动养生
阳虚质运动要力所能及,且持之以恒。可以选择暖和的天气进行户外运动 不宜在阴冷天气或潮湿之处锻炼身体 如阴雨天游泳易受寒湿 一般不宜。
根据中医理论“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的观点 阳虚质的锻炼时间最好选择春夏季 一天中以阳光充足的上午为最好时机 其他时间锻炼可在室内进行。
注意运动量不能过大 尤其不可大量出汗 以防汗出过多而伤阳。
这两种体质,大家都学会了吗?赶紧做起来吧!想知道其他七种体质的不同特征,大家可以去【我是什么体质】(链接)进一步了解哦!最后还要提醒大家,身体若有上述症状还请及时就医,让医生评估用药哦。
参考文献:
[1]傅杰英著.中医体质养生[M]. 厦门:鹭江出版社 2009.04.
[2]宋红普,倪红梅主编;施洪飞,王颖晓,杨学等副主编;何裕民,叶进主审. 体质的中医学解读个体化养生与疾病治疗[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5.01.
[3]高思华.王键.中医基础理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起止页码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不能直接作为任何健康干预的依据。部分文案、封面及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字| 王佳妮
排版| 万家琳
审核| 林可妮 施嘉旎
指导老师| 陈跃来 汤康敏
单位: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
陈跃来上海领军人才工作室
陈跃来上海市名中医工作室
往期回顾
关注我们!
本科普由上海市科委科普项目资助
(项目编号:21DZ2315500)
允许市科委免费公益使用和推广传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