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李寻欢悲伤的故事(李寻欢故事的上游和下游)

李寻欢悲伤的故事(李寻欢故事的上游和下游)李寻欢、林诗音、龙啸云三人的关系,就是李慕白、俞秀莲、孟思昭三人关系的翻版。我看过这样一种说法:古龙写李寻欢的故事,就是对王度庐的致敬和吐槽。王度庐的小说里,写的最失败的一个人,也是李慕白。王度庐绝不想把李慕白写成一个失败的男人,更绝不想把李慕白写成失意的男人。可惜王度庐已经不由自主了。

看过李安导演的《卧虎藏龙》的诸位或许知道,《卧虎藏龙》的原著者是王度庐(1909—1977);而王度庐是武侠小说“北派五大家”之一,是古龙的前辈。

古龙有一篇文章叫《写当年武坛人物于酒后:其一王度庐》,里面是这样说的:

……到了我生命中某一个阶段中,我忽然发现我最喜爱的武侠小说作家竟然是王度庐。可是我最不能原谅的,也是王度庐。

每一部成功的小说里,一定都有一个成功的男主角,王度庐的小说里,写的最成功的一个男人,就是李慕白。

王度庐的小说里,写的最失败的一个人,也是李慕白。

王度庐绝不想把李慕白写成一个失败的男人,更绝不想把李慕白写成失意的男人。

可惜王度庐已经不由自主了。

李寻欢悲伤的故事(李寻欢故事的上游和下游)(1)

我看过这样一种说法:古龙写李寻欢的故事,就是对王度庐的致敬和吐槽。

李寻欢、林诗音、龙啸云三人的关系,就是李慕白、俞秀莲、孟思昭三人关系的翻版。

李寻欢和龙啸云是好兄弟,李慕白和孟思昭也是好兄弟;

和李慕白一样,李寻欢也选择了逃避爱情,做出对得起“义气”的选择:就是把未婚妻林诗音“让”给好兄弟龙啸云。

那么李寻欢获得了什么呢?

挚友龙啸云堕落为败类,数次加害于他;挚友之子龙小云性格叛逆,阴险毒辣,被李寻欢废去武功;表妹林诗音一生悲剧;自己黯然隐居关外,回来时已人至中年。

古龙让李寻欢作出这样的选择,是因为他认为,李寻欢这样的人会作出这样的选择,并不是因为古龙认可这种做法。

古龙认可的,是李寻欢这样的大侠;但大侠不是干什么事都是对的。

毕竟,古龙要是真认可李寻欢的选择,就不会让他这个选择的后果是所有人的悲剧了。

在铁传甲的义气和李寻欢的让情 无法承受的“成全”中我说到,李寻欢的这种出于义气的“成全”,可以追溯到《史记·刺客列传》中聂荣、聂政姐弟的故事。

王度庐是古龙的上游,而《刺客列传》则参与构成了中国武侠小说的源头活水。

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成功的艺术创作,不仅意味着作者把属于他个人的性情光彩塑造进了作品,而且意味着这作品汇入了“传统”的长河——在这个意义上,分享了“永恒”。

正如T·S·艾略特在《传统与个人才能》中所说:

假如我们研究一个诗人,撇开了偏见,我们却常常会看出:他的作品中,不仅最好的部分,就是最个人的部分,也是他的前辈诗人最有力地表明他们的不朽的地方。我并非指易接受影响的青年时期,乃指完全成熟的时期。


温瑞安(1954— )在《说英雄谁是英雄·惊艳一枪》中,用四大名捕的老师诸葛先生与他的师兄弟们的情感纠葛和生死大战,致敬了古龙笔下的李寻欢。

诸葛先生要把自己喜欢的小镜姑娘“让”给四师弟元十三限。不过诸葛先生的出发点和李寻欢不同:

自己立意既在人世间跑这一遭,就打算为国为民尽点心力,但人逢乱世,光只是全力要完成这一小愿,只怕就随时得付出全部生命的代价;他虽然深爱小镜,但仍不可能为她而弃绝江湖、隐身山中。

她跟他在一起,只有涉险的份儿,不安定的遭际,说不准还有悲怆的下场。

元十三限则不会。只要有了小镜为妻,他相信师弟是个可以放弃一切的人。

小镜需要的是这样的男人。元十三限是。诸葛先生却知道自己不是。……

他再聪明绝顶,但在感情上仍有看不破、看不透之处。或许因为他那时候还太年轻之故吧!

接下来的展开当然是悲剧。这是因为他们都还年轻不懂爱吗?其实把眼光放大些,倒也不妨说,这是个各取所需,各遂所愿的故事,正如一位豆瓣网友所说:

诸葛有了自己的风云人生。元十三限一辈子的真爱可能是诸葛,一辈子较着劲,真正的对手都是真爱。小镜即便嫁了人也还在享受三角关系,没有三角和无法说出口的恋爱,她的爱恨、她的自我也就不存在了。

诸葛显然一直在打压和培养元十三限,既然他想要的是风云人生,就不能没有对手。天衣居士没有野心,不可能当他的对手,剩下只有四师弟。他像对待小狗一样对待四师弟,他也没有叫他失望。诸葛是真正的天才,天才寂寞,没有对手比没有朋友还要折磨。元十三限不幸遇到他,也有幸遇到他。只是在这段关系开始的时候,他们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诸葛以为自己悲天悯人,元十三限以为自己不得志。傻孩子呀,人生这才刚刚开始呢,自在门不分崩离析,不各奔前路,你们一辈子会有出息么?相亲相爱除魔卫道?别开玩笑了。

“让情”的悲剧,在诸葛先生那“自在门”一众师兄弟的身上,被演绎成了互相成就的风云际会。其实李寻欢这样一个精彩形象,又何尝不是被他自己酿成的悲剧造就的?

李寻欢悲伤的故事(李寻欢故事的上游和下游)(2)

李寻欢悲伤的故事(李寻欢故事的上游和下游)(3)

近十年前,有两部比较火的青春爱情电影。一部是《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另一部是《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我当时曾经评论说,前者是“好”的悲剧,而后者是“坏”的悲剧。

在《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中,男主为了显示男子气概,打架给女孩看;却被女孩认为是幼稚。正是由于男女在成长节奏方面的各种不一致,导致两人没有走到一起。在这个悲剧中,导致两人错过的,是各自的善意。

而在《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中,男主这个凤凰男,有了出国留学的机会,却一直对女友瞒着这件事,搞得女友最后一个才知道。这是没法洗白的坏心思,是坏心思导致的悲剧。

“好”的悲剧,能提高人的认知:它令我们重新审视“善意”,并在生活中完善自己的善意。

而坏心思会导致悲剧,这事人本来就知道。所以,从“坏”的悲剧中,我们能得到什么呢?

在这个意义上,李寻欢那一类型的悲剧,都是“好”的悲剧。

- END -

个人公众号【小李飞刀读古龙】,欢迎关注。作者:李探花,哲学博士。专业读书,爱好围棋。古龙是我的哲学启蒙老师。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