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雅谈大s小时候给她的阴影(姜思达反驳陈咏开)
阿雅谈大s小时候给她的阴影(姜思达反驳陈咏开)跟一个说话没有分寸感的人打交道,实在是太累了。就因为这几句话,我决定以后只跟他做“普通同学”。之后大家边聊边吃,气氛还挺融洽的时候,那个同学又说话了:我和几个不吃辣的同学面面相觑,实在不知道怎么回答,只能“嗯嗯嗯”着敷衍过去。而我的内心早已翻了几万个白眼。
01前几天刚开学,辅导员带着我们班上二十多个人一起聚餐,打算熟悉熟悉彼此。
想着人多热闹,我们定了一家火锅店。
为了照顾一些不吃辣的同学,我们就点了一个鸳鸯锅,结果有位同学突然说了句:“吃火锅不吃辣是没有灵魂的。”
当时我没有多想,只是笑了笑说:“我不能吃辣,太可惜了。”
之后大家边聊边吃,气氛还挺融洽的时候,那个同学又说话了:
- “你们那个清汤锅,看起来就没有食欲。”
- “要不要尝尝辣锅?真的很好吃的!”
- “吃一口没事,真的不辣,你们尝尝就知道了!”
我和几个不吃辣的同学面面相觑,实在不知道怎么回答,只能“嗯嗯嗯”着敷衍过去。
而我的内心早已翻了几万个白眼。
就因为这几句话,我决定以后只跟他做“普通同学”。
跟一个说话没有分寸感的人打交道,实在是太累了。
我们在生活中总会遇到这样的人:
- 明明还不熟,说话却句句戳心,仿佛自己是知心姐姐/哥哥;
- 普通朋友的关系,却强行和我们行为亲密,搂搂抱抱;
- 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却来关心我们是否结婚生子,顺势介绍自己家的“优质青年”。
我们对那样的对话不厌其烦,却总会拉不下面子来拒绝。
那都是因为,我们的关系介于亲与疏之间。这种时候,“分寸感”就显得尤为重要。
有一次和闺蜜去玩桌游,我带着对象一起去了。
闺蜜也带了几个朋友,其中一个朋友琪琪,看到我们俩一起进门,居然凑过来向我八卦我们的恋爱细节。
“你们什么时候谈恋爱的,你闺蜜知道不?”
“你们进展到哪一步了?”
我并不想多说,就淡淡回了一句:“刚开始谈,没啥进展。”
琪琪却还是不依不饶地:“说一说嘛,你们是谁追的谁?”甚至还问起我对象的家里条件,让我烦不胜烦,对象也是一脸懵逼。
为了不影响气氛,我只能敷衍着说“刚开始嘛我也不清楚”,赶紧越过她去找我闺蜜了。
这样没有分寸的“热情”,我真是招架不住,她对我的“关心”,反而会让我厌恶。
交浅言深,实在是人际交往的一大忌。
我们根本没有那么熟,你为什么要干涉的生活呢?多说多错,只会让我们的关系变尴尬。
不冷漠如冰,也不热情似火,才是与人交往的正确态度。
更多的话,不如留在我们关系密切后再说。
三毛曾说:“朋友再亲密,分寸不可失;自以为熟,结果反易生隔离。”
即使关系再亲密,说话也不能太过火。
有时候,你以为的玩笑话,其实早就超出了交往的“界限”。朋友之间感情深厚,并不是口不择言的理由。
之前,综艺节目《我们是真正的朋友》大火,小S和阿雅之间相爱相杀的友情,引起了网友热议。
有一次,四个人约定一起参加缅甸当地的音乐节,共同登台演唱。在挑选衣服的时候,小S故意问阿雅:“你麦克风要不要关?”
阿雅当时就有点不开心,委屈地回应:“不要这样好不好,我要哭了。”
明明是四个人的表演,凭什么认真排练的阿雅不能拥有姓名?
本就是为了享受姐妹一起唱歌的快乐,他们才决定参加这个音乐节,又何必对好朋友冷嘲热讽呢。
有人说,朋友之间开个玩笑,完全没有必要“玻璃心”。
但我觉得,“朋友”这个词,代表的是相互尊重,而不是随心所欲。
《奇葩说》节目中说过一个话题:要求“时保联”到底是不是一种暴政。
反方咏开认为,你联系我却没有收到回复,就是“热脸贴冷屁股”,是我压根不在乎你。
正方姜思达却有不同看法:
- “朋友不会要求你随时保持联系,他非常有分寸,你们才能成为朋友。”
- “所以我们和朋友在一起,才会感到舒服。”
如果你的玩笑让我感到不舒服,你还觉得那“只是玩笑”,那恕我直言,我不需要这样不在意我感受的“朋友”。
让朋友痛苦还不自知,就是一种暴政。
《菜根谭》中说:“使人有乍交之欢,不若使其无久处之厌。”
与人交流时,我们要把握一定的分寸,才能做到初见让人喜欢,长久不使人讨厌。
再深厚的友谊,也不能失去分寸感,不能失去尊重。
不要等朋友渐行渐远才来后悔,对朋友越是了解,就越是应该知道什么不能说。
有些玩笑,真的不好笑。
郭德纲曾在节目《纲到你身边》中说:“什么时候说什么话,一定要有一条心中的线,这就是分寸。”
说话的分寸,就是做人的尺度。
- 关系一般,就不要太过直爽。说好听点是大大咧咧,说难听点是口无遮拦。
- 关系很好,也不要把刻薄当幽默。别总是冷嘲热讽,开玩笑也别太毒舌。
语言的力量是巨大的——它可以是温暖人心的阳光,也可能是痛彻心扉的毒药。
作家贾平凹讲过一个故事:
他的一个朋友有口吃的毛病,说话很慢。
有一次一起出行,他们遇到有人问路,恰巧问路者也是口吃,朋友便一语不发。
后来贾平凹问朋友为什么不说话,朋友回答说:“人家也是口吃,我要回答了,那人会以为我是故意模仿,伤了他的心。”
适时的沉默,就是他的分寸。
说话没有分寸,结局往往是伤人伤己。吐字如兰,才更会让人感到亲近。
良好的感情,都是日积月累的。关系能否再进一步,往往从说话就能看出来。
下次再有人说他吃火锅不吃辣,你可以说:
“真羡慕,你可以尝出不同的味道!”
90后写手子夜,想成为每一位读者的知己,写进你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