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历史上朱元璋没让刘伯温当丞相(一代奇人刘伯温)

历史上朱元璋没让刘伯温当丞相(一代奇人刘伯温)刘基认为宋朝、元朝之所以失去天下,就是因为他们的吏治不严,所以便下令御史监督文武百官,检举弹劾,不论官职大小,一经发现做错事的,一律禀告皇太子,统统按律法处罚。当时有个叫李彬的人,是李善长的亲信,一次他贪图私利,纵容下属做了一些违法的事,可手脚不干净,被人发现了。刘基曾上奏制定军卫法,在全国各地建立卫所,控制要害;他还主张制定各州的税收制度,按照刘基的想法是在仿照宋朝制度的基础上每亩再增加五合,朱元璋同意了,却命令青田县不加。朱元璋说:“要让刘伯温的家乡世世代代把此事传为美谈。”此时刘基还有些意气风发的感觉,不过之后他的仕途就没那么一帆风顺了。一次,朱元璋临幸汴京,刘基和李善长一起留守京城。早在拿下金华的时候,朱元璋就已经听闻刘基大名,当时他曾表示愿意以高薪聘请刘基出山,可刘基没有答应。后来,朱元璋又命孙炎写信邀请,刘基这才答应出山辅助他。刘基果然没有让朱元璋失望,赶到南京之后,他立即呈上

上篇我们谈论到刘基因为曾经讨伐过农民起义军,而且在元朝做官时也作过一些应景的诗文羞辱过朱元璋,现在又碍于面子想去投奔朱元璋又不知道如何下台,现在我们就来谈谈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吧。

历史上朱元璋没让刘伯温当丞相(一代奇人刘伯温)(1)

于是,投奔朱元璋的事情就这样被搁置了,刘基还是只能隐居在家。不过,他也不是毫无作为。隐居期间,刘基将平生所学著成《郁离子》一书。《郁离子》学习并继承了《庄子》等先秦著作的特点,将政治、哲理融于寓言,刘基借助生动精练的寓言故事描写了元末社会的各种弊端,并针对这些错综复杂的矛盾,提出自身的见解,设想了种种方案以应对这些问题。

历史上朱元璋没让刘伯温当丞相(一代奇人刘伯温)(2)

此时,农民起义的星星之火已经形成燎原之势,元朝统治陷入分崩离析的状态。刘福通率领的红巾军主力已挥军北上,直逼元大都;徐寿辉、张士诚等势力在长江流域不断发展;朱元璋的队伍也在不断发展壮大。

历史上朱元璋没让刘伯温当丞相(一代奇人刘伯温)(3)

随着朱元璋的势力范围一步步扩大,叶琛、章溢等浙东豪强相继归顺。对于地方豪强来说,大树下面好乘凉;对于朱元璋来说,则意味着浙东地区的元朝抵抗势力逐渐削弱,对于地方稳定有很大帮助,而且这些豪强们大多是知识分子,有了他们帮忙出谋划策,朱元璋如虎添翼。而刘基身为浙江名人,文韬武略样样拿手,朱元璋岂能没注意到?

历史上朱元璋没让刘伯温当丞相(一代奇人刘伯温)(4)

早在拿下金华的时候,朱元璋就已经听闻刘基大名,当时他曾表示愿意以高薪聘请刘基出山,可刘基没有答应。后来,朱元璋又命孙炎写信邀请,刘基这才答应出山辅助他。刘基果然没有让朱元璋失望,赶到南京之后,他立即呈上“时务十八策”。朱元璋看后大喜过望,立即奉刘基为上宾,礼遇有加。

历史上朱元璋没让刘伯温当丞相(一代奇人刘伯温)(5)

1360年刘基来到南京,终于可以一展抱负。他到朱元璋身边后开始参与军机,为朱元璋定下了统一天下的整体策略。而朱元璋也基本按照刘基的谋划,先平定了陈友谅,而后灭了张士诚,其后挥师北上,北伐残元,终于成就帝业。

历史上朱元璋没让刘伯温当丞相(一代奇人刘伯温)(6)

别忘了,刘基除了文韬武略,运筹帷幄,也同样精通奇门遁甲。相传在朱元璋还是吴王的时候,他就夜观天象,发现荧惑星出现在心宿宫的位置,他告诉朱元璋这是大凶之兆,请求朱元璋下罪己诏。又有一次发生大旱,刘基要求审理积压的案件,朱元璋命其审理,果然随后就大雨倾盆。大明王朝建立之后,刘基殚精竭虑为大明筹划,而朱元璋也的确没有亏待他。

历史上朱元璋没让刘伯温当丞相(一代奇人刘伯温)(7)

刘基曾上奏制定军卫法,在全国各地建立卫所,控制要害;他还主张制定各州的税收制度,按照刘基的想法是在仿照宋朝制度的基础上每亩再增加五合,朱元璋同意了,却命令青田县不加。朱元璋说:“要让刘伯温的家乡世世代代把此事传为美谈。”此时刘基还有些意气风发的感觉,不过之后他的仕途就没那么一帆风顺了。一次,朱元璋临幸汴京,刘基和李善长一起留守京城。

历史上朱元璋没让刘伯温当丞相(一代奇人刘伯温)(8)

刘基认为宋朝、元朝之所以失去天下,就是因为他们的吏治不严,所以便下令御史监督文武百官,检举弹劾,不论官职大小,一经发现做错事的,一律禀告皇太子,统统按律法处罚。当时有个叫李彬的人,是李善长的亲信,一次他贪图私利,纵容下属做了一些违法的事,可手脚不干净,被人发现了。

历史上朱元璋没让刘伯温当丞相(一代奇人刘伯温)(9)

刘基要惩罚李彬,李善长请求他从轻发落,可刘基不听,依然派人快马加鞭禀报朱元璋。得到批准后,正在祈雨的刘基立即将李彬斩首在祭坛下。这样一来,刘基就和李善长结怨。朱元璋回来之后,李善长开始反击,他说刘基在祭坛下杀人,是大不敬,而那些一直畏惧刘基的人,此时也趁机发难,纷纷弹劾刘基。赶巧的是,刘基的奇门法术也在这个时候失去作用了。

历史上朱元璋没让刘伯温当丞相(一代奇人刘伯温)(10)

此时正值天下大旱,朱元璋请刘基祈雨。刘基掐指一算,告诉朱元璋说:“阵亡士兵的妻室太多了,而且聚集在一起,阴气郁结;工匠死后,尸骨没能及时安葬;张士诚的降卒们都编入了军户,这三点足以冲犯国家初定的和气,所以发生旱灾。”于是朱元璋按照刘基的建议一一处理了这些问题,可是十天过去了,还是点滴雨水未见,天下依旧大旱。经此种种,朱元璋对刘基越发不信任了,又赶上刘基妻子去世,所以刘基就请假回家奔丧。

历史上朱元璋没让刘伯温当丞相(一代奇人刘伯温)(11)

临走前,刘基告诫朱元璋,凤阳县虽然是皇上的故乡,但并不适合做建都的地方,还提出不要轻视王保保。可朱元璋不听,依旧兴建中都,并积极准备消灭王保保(扩廓帖木儿,元末将领)残部。不久后,朱元璋所制订的定西计划失利,王保保远逃沙漠地带,成为边患。这个时候朱元璋后悔了,他亲自下诏书,叙述刘基的功劳,召他回京城,并追封刘基的父亲、祖父为永嘉郡公,还多次要给刘基升官,刘基都坚持不受。

历史上朱元璋没让刘伯温当丞相(一代奇人刘伯温)(12)

刘基虽然疾恶如仇,但是非分明。有次李善长犯了错误,朱元璋要惩罚他,刘基就劝阻说:“李善长虽然有些过失,但是功劳很大,并且他资历威望都很高,善于调和诸将。”朱元璋好奇地问刘基:“李善长曾几次说你的坏话,想要加害你,你怎么还为他说好话呢?我改任你做宰相怎么样?”刘基诚惶诚恐地跪下,说:“这样不行!换宰相就像换房梁,必须用粗壮结实的木料才行,如果用细的,是会断掉的!”

历史上朱元璋没让刘伯温当丞相(一代奇人刘伯温)(13)

后来,李善长辞官归隐,朱元璋又向刘基请教宰相的人选,其实他心中想任命杨宪做宰相。杨宪与刘基关系很好,可刘基仍然反对,说:“杨宪有做宰相的才能,却没有做宰相的气量。”朱元璋又问汪广洋怎么样,刘基说:“他还不如杨宪呢!”朱元璋又问胡惟庸如何,刘基说:“宰相就像是驾车的马,胡惟庸会把马车搞翻的!”朱元璋又提出让刘基做,刘基认为自己不合适,坚决不做。好嘛,事情传到了三人耳中,刘基一下得罪了三位大臣,而且他们都做到了宰相,虽然后来他们都因事获罪,证明了刘基说的是对的,但三位宰相的敌意也足够刘基受的。

历史上朱元璋没让刘伯温当丞相(一代奇人刘伯温)(14)

1375年,刘基生病,朱元璋派胡惟庸带御医前去慰问。御医开了方子,刘基按照药方抓药,可服用后,肚子里像是有块大石头。大半个月后,刘基带病觐见朱元璋。谈话中,刘基婉转地向朱元璋表达了服用过胡惟庸所带御医开的药方,病情反而加重的疑虑。朱元璋仅表示让他好好休息,再没说什么,这让刘基相当心寒。三月下旬,刘基在儿子刘琏的陪伴下返回家乡。

历史上朱元璋没让刘伯温当丞相(一代奇人刘伯温)(15)

回到青田后,刘基拒绝服用任何药物,只维持日常正常饮食。没几天,刘基感到大限将至,他叫来两个儿子,交代了一下后事,不久之后,便与世长辞了。刘基生前最高封号诚意伯,他去世一百多年后,老朱家才终于醒悟过来,认识到刘基为大明江山做出的巨大贡献。明武宗正德八年,追赠刘基为太师,谥号文成;明世宗嘉靖十年,朝廷决议刘基配享太庙。

历史上朱元璋没让刘伯温当丞相(一代奇人刘伯温)(16)

对此你有什么想说的,快到评论区留言吧。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