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冷战为什么以苏联解体而告终(冷战为什么拖垮了苏联)

冷战为什么以苏联解体而告终(冷战为什么拖垮了苏联)事实上美苏之间的差距从冷战的第一天起就已表现出来:1944年7月1日44个国家或政府的经济特使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举行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正是这次会议确定了二战后的国际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根据这一体系:美元直接与黄金挂钩,世界上其他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作为国际交易的结算货币,由此奠定了美元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霸权地位,也奠定了美国在国际贸易金融领域的垄断地位。布雷顿森林体系在上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中宣告结束。在这样的局面下苏联决定在全球主动出击,而刚在越南战场吃了亏的美国则转为守势。然而即使是这时在综合国力上美强苏弱的状态依然没改变。而苏联在这一时期的发展更多得益于当时世界油价的飙升使苏联这个产油大国赚得钵满盆溢。问题在于:这样积攒起来的财富更多的是一种虚假繁荣,对完善苏联的工业体系和体制创新改革并没任何作用,甚至不仅仅是没有作用而且还有负面作用——由油价飙升带来的虚假繁荣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作为战败国的德国和日本被战胜国占领,而即使是身为战胜国的英、法也早已被战争消耗得精疲力竭。随着英、法、德、日的普遍衰落战后的世界格局迅速转变为美、苏两极并立。然而到了1991年作为当时世界上两个超级大国之一的苏联却轰然解体,从此美国成为全球唯一的超级大国。世界格局开始由两极对立转变为一超多强。为什么作为超级大国的苏联会在与美国长达数十年的冷战中被拖垮呢?为什么另一个超级大国美国却能坚持下来呢?

冷战为什么以苏联解体而告终(冷战为什么拖垮了苏联)(1)

这里首先需要纠正一些人认识上的误区:美国的确是在冷战中坚持下来了,但要说美国一点没事其实也是假的。过去总结苏联解体的原因有一条就是片面重视军备竞赛,从而导致对国内经济民生的忽视,由此造成国内产业比例失调。事实上美国同样存在类似的问题:冷战时期美国的汽车制造业已完成向日、韩等国的转移,冷战之后中国异军突起开始大规模承接产业转移直接导致了美国国内目前剩下的只有附加值最高、技术最为密集的重工业。

冷战为什么以苏联解体而告终(冷战为什么拖垮了苏联)(2)

美国这样的做法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国内产业的空心化。由此造成的后遗症在今年的新冠疫情中充分暴露了出来:美国尽管是一个制造业强国,但长期以来美国在产业布局上始终侧重于将利润丰厚的高科技产业留在美国本土,而口罩、防护服等医疗物资的生产线则全部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这样做的结果是美国90%的口罩需要进口。直到疫情大爆发后美国人才发现:本国境内只有约1200万个医用N95口罩和3000万个外科口罩。这只能满足医护人员所需的1%。

冷战为什么以苏联解体而告终(冷战为什么拖垮了苏联)(3)

所以你看冷战时期的军备竞赛使苏联出现了产业结构问题不假,然而美国何尝没出现产业结构问题呢?事实上美国在冷战期间的军备竞赛过程中同样也是大搞军工产业,民用产业的份额也是出现过萎缩的。这种萎缩导致的结果就是美国在上世纪80年代不得不同时面对两个对手:苏联在政治军事领域对美国的全球霸权构成挑战,日本则在经济领域对美国的全球霸权构成挑战。事实上从上世纪60年代直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美日之间一直在进行着持续的贸易战。

冷战为什么以苏联解体而告终(冷战为什么拖垮了苏联)(4)

由此可见冷战期间的军备竞赛固然对苏联造成了不小的压力,然而美国何尝没受到冲击呢?只不过美国扛下了这种冲击。为什么美国能扛住这种冲击,而苏联却扛不住呢?这首先是由于双方的国力差距造成的:苏联尽管和美国同为超级大国,然而实际上苏联的综合国力与美国仍是有相当差距的。这点即使是在冷战时期所谓的苏攻美守期间也从未改变过。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冷战格局中美国是相对占优势的一方,所以赫鲁晓夫才会在古巴导弹事件中对肯尼迪做出重大让步。

冷战为什么以苏联解体而告终(冷战为什么拖垮了苏联)(5)

然而到了70年代苏联突然摇身一变在世界范围内主动发起攻势,一时间美苏争霸的国际格局呈现出苏攻美守的状态,那么这一变化是如何完成的呢?这一时期苏联的国民经济固定生产基金增长2.42倍,高于同期美国的发展速度,社会生产总值增长1.46倍。1965年苏联的国民收入仅相当于美国的62%,到1975年提高到相当于美国的67%,增长1.44倍。而同期的工业产值比则从65%提高到80%,增长1.77倍。农业平均产值“十五”计划期间比“七五”计划期间增长50%。

冷战为什么以苏联解体而告终(冷战为什么拖垮了苏联)(6)

与此同时苏联的军事实力也迅速膨胀:苏联海军由近海防御舰队扩建为一支具有远洋作战能力的武装力量;战略核武器方面苏联已拥有洲际弹道导弹1300枚,首次超过了美国1054枚洲际弹道导弹的数量。这一时期苏联在大西洋和印度洋沿岸、地中海、红海、南亚和东南亚等许多具有战略意义的地区获得了一批机场和港口的使用权,在越南、古巴、阿富汗更是建立了海外军事基地。尤其是在越南战场上苏联扶植北越政权给予美国狠狠的教训,战后的越南表现出明显的亲苏倾向。

冷战为什么以苏联解体而告终(冷战为什么拖垮了苏联)(7)

在这样的局面下苏联决定在全球主动出击,而刚在越南战场吃了亏的美国则转为守势。然而即使是这时在综合国力上美强苏弱的状态依然没改变。而苏联在这一时期的发展更多得益于当时世界油价的飙升使苏联这个产油大国赚得钵满盆溢。问题在于:这样积攒起来的财富更多的是一种虚假繁荣,对完善苏联的工业体系和体制创新改革并没任何作用,甚至不仅仅是没有作用而且还有负面作用——由油价飙升带来的虚假繁荣暂时掩盖了苏联政治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生活中各种矛盾。

冷战为什么以苏联解体而告终(冷战为什么拖垮了苏联)(8)

事实上美苏之间的差距从冷战的第一天起就已表现出来:1944年7月1日44个国家或政府的经济特使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举行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正是这次会议确定了二战后的国际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根据这一体系:美元直接与黄金挂钩,世界上其他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作为国际交易的结算货币,由此奠定了美元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霸权地位,也奠定了美国在国际贸易金融领域的垄断地位。布雷顿森林体系在上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中宣告结束。

冷战为什么以苏联解体而告终(冷战为什么拖垮了苏联)(9)

随后美国又适时建立美元石油交易体系作为替代,美元在国际贸易中的霸权地位由此一直延续至今。美元霸权使美国可以通过对其他国家薅羊毛这种方式发展壮大自己,所以美国的发展其实是利用全世界的资源实现的。当然我这里所说的资源不仅指自然资源,同样也包括无形的劳动力、智力等资源。苏联尽管是一个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都相对丰富的国家,然而苏联所能利用的就只有本国以及社会主义阵营国家的资源。冷战一开始美国就控制了日本和西欧这两大重化工业中心。

冷战为什么以苏联解体而告终(冷战为什么拖垮了苏联)(10)

被美国抢占先机的苏联不得不另起炉灶拉着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成立了经互会,然而经互会成员国的国力同美国控制下的西欧、日本有明显的差距,所以苏联所能利用的资源总量从一开始就比美国少得多。只能利用本国和本阵营成员国资源的苏联本身还存在着政治经济体制僵化的问题。过去的说法一般认为:二战后的苏联在军事方面处于世界顶尖水平,但苏联的经济水平就不敢恭维了,这被视为是导致苏联的解体的重要原因之一。然而这其实是一个伪命题。

冷战为什么以苏联解体而告终(冷战为什么拖垮了苏联)(11)

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使苏联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经济发展趋势并最终成为阻碍苏联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桎梏,但这并不意味着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在历史上就从未取得过任何成效,否则苏联的百万大军不吃饭吗?苏联的钢铁洪流不喝油吗?事实上苏联的计划经济模式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也曾发挥过巨大的作用:由于对经济进行预测和规划,制定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在宏观上优化资源配置,从而对国民经济重大结构进行调整和生产力合理布局。

冷战为什么以苏联解体而告终(冷战为什么拖垮了苏联)(12)

这样做的好处是利于实现国民经济重大比例关系的合理化,避免了资本主义国家历史上出现过的生产过剩现象。事实上美国的罗斯福新政以及战后西方国家一度盛行的凯恩斯主义经济理念就是在维持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经济的基本前提之下借鉴吸收苏联计划经济的可取之处——强化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作用。这种经济模式忽视市场需求,不利于推动技术进步和革新,这也是导致这种经济发展模式被市场经济模式取代的原因,然而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这种经济发展模式的确是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

冷战为什么以苏联解体而告终(冷战为什么拖垮了苏联)(13)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就使苏联这种计划经济模式的弊端暴露无遗:计划经济是基于既有现实条件所做的一种规划布置。由于整套经济发展模式都以现实中的客观存在为基础提前规划完成,所以对新经济模式的前瞻性布局受到了严重的遏制。这实际上就是我们的历史教科书在总结苏联解体原因时所总结出来的体制僵化保守的一直具体表现形式。然而上世纪70年代的油价飙升使苏联这个产油国得以大赚一笔,也就使苏联当时国家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客观问题被掩盖起来。

冷战为什么以苏联解体而告终(冷战为什么拖垮了苏联)(14)

当时的苏联决策层错误地以为改革并不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事实上苏联发展过程中客观存在的矛盾问题并未得到解决,只是被暂时掩盖了,在油价飙升带来的虚假繁荣下苏联决策层对这些隐藏的矛盾问题视而不见。与此同时在越战中严重受挫的美国进行了全面的战略收缩,但这并不意味着美国放弃同苏联争夺全球霸权——恰恰相反的是:美国敏锐意识到苏联全球出击的争霸模式其实是一种透支后期资源的模式,也就是说苏联的整体综合国力根本不足以支撑起那么大的摊子。

冷战为什么以苏联解体而告终(冷战为什么拖垮了苏联)(15)

可苏联通过油价飙升带来的虚假繁荣和无限透支后期发展的各种政治经济军事资源强行撑起了那么大的摊子,这就注定了苏联的后期发展将是乏力的。这时美国适时推出星球大战计划:凭借自己更为强大的经济实力,通过太空武器竞争把苏联的经济彻底拖垮。苏联人自己并没意识到这点:1979年12月27日苏军入侵阿富汗,由此揭开了长达10年的阿富汗战争的序幕。苏联在阿富汗战争中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却几乎一无所获。这就进一步加剧了苏联的国内矛盾,成为苏联解体的重要导火索。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