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不妨出去走走去见你想见的人(在最美的庙会里)
周末不妨出去走走去见你想见的人(在最美的庙会里)老字号小吃 舌尖上的美味还有不少游客纷纷别上小狗造型的卡子,戴上小狗形状的帽子,去年庙会热卖的小萌鸡,摇身变成“黄旺犬”,被人们夹在发间,顶在头上,抱在怀里,求个来年旺旺。盘鼓鼓点激昂,狮舞威武霸气,高跷热情豪放,花脸社火激烈惊险,平湖伞舞轻曼玲巧……观看游客场场爆满,演出让庙会年味更纯更浓。雕漆技艺、扎燕风筝、金光洞兔爷、押花葫芦、北京绒花、北京鸽哨、京剧脸谱、北京剪纸等国家级、市级、区级35项非遗手工艺齐聚两大庙会。从传承人身上我们看到更多的是一种情怀,一种精神。今年是戊戌狗年,各种小狗造型的物件无疑最受游客喜爱。核雕、天字号首饰套件和鼻烟壶等非遗技艺展位的小狗造型物件吸引了不少游客。
瑞犬迎春
火红的灯笼高高挂起、多彩的风车迎风旋转,激越的鼓点、奔放的狮舞欢迎着四海宾朋……
京城最具影响力、最受市民喜爱的地坛、龙潭春节文化庙会,从正月初一开门迎客到大年初五,经历了五天的精彩纷呈后圆满落下帷幕,共接待中外游客170.1万人次,其中地坛庙会接待游客97.6万人次,龙潭庙会接待游客72.5万人次。
熙熙攘攘的人流、丰富多彩的文化演出、琳琅满目的手工艺品、特色迥异的风味小吃……两大庙会为游客朋友们奉献了一场既蕴含传统民俗又充满新春喜庆气氛的文化盛宴。
盘鼓鼓点激昂,狮舞威武霸气,高跷热情豪放,花脸社火激烈惊险,平湖伞舞轻曼玲巧……观看游客场场爆满,演出让庙会年味更纯更浓。
雕漆技艺、扎燕风筝、金光洞兔爷、押花葫芦、北京绒花、北京鸽哨、京剧脸谱、北京剪纸等国家级、市级、区级35项非遗手工艺齐聚两大庙会。从传承人身上我们看到更多的是一种情怀,一种精神。
今年是戊戌狗年,各种小狗造型的物件无疑最受游客喜爱。核雕、天字号首饰套件和鼻烟壶等非遗技艺展位的小狗造型物件吸引了不少游客。
还有不少游客纷纷别上小狗造型的卡子,戴上小狗形状的帽子,去年庙会热卖的小萌鸡,摇身变成“黄旺犬”,被人们夹在发间,顶在头上,抱在怀里,求个来年旺旺。
老字号小吃 舌尖上的美味
老字号一直是庙会舌尖美味的主力军。便宜坊、东来顺、东兴楼、功德林、天兴居、都一处、护国寺小吃等38家老字号餐饮企业齐聚地坛、龙潭庙会,摊位前热气腾腾,香气四溢,人气爆棚。
东来顺的羊肉串一天就卖出4000串左右;天兴居近百斤炒肝没等庙会结束就已售罄;功德林的素食也推陈出新,用纸袋包装配上竹签子,游客可以边走边吃;都一处的烧麦、锦芳的面茶、力力豆花店的酸辣粉也依旧火爆。为了应景,便宜坊还特别推出了小狗形状的面点。
此外,两个庙会在所有小吃展位全部安装了油烟净化设备85套,通过高压静电吸附和活性炭过滤原理净化油烟,尽最大力量办成环保庙会。庙会组委会从商品进货渠道、食品加工制作、售卖价格公示等各个环节统一管理、全程监督,两大庙会均配备了专业检测车辆及快速检测箱,两大庙会所有饮食摊位全部接受检查,抽检合格率达100%。
同心共享尽现多元参与
今年两大庙会突出了协同发展、同心共享、多元参与的特点。
在地坛庙会台湾风情展区,舞台上一群身着鲜红色阿美族服饰的演员们载歌载舞;在龙潭庙会“一带一路”展位中,具有土耳其、泰国和尼泊尔等国家特色的工艺品和风味小吃非常火爆。
在平昌冬奥会正如火如荼进行之际,龙潭庙会同样为游客带来一场冰雪盛宴。占地3万平方米的冰雪嘉年华十三个创意娱乐区,让游客感受了冰雪运动的激情。
龙潭庙会游客与棋类国手互动已成为传统项目。今年龙潭庙会邀请到了国际象棋特级大师谢军、象棋特级大师唐丹、围棋国手刘小光、张文东等5名9段高手,在庙会期间为棋迷朋友普及棋牌运动、对弈切磋。很多小选手一大早从通州、门头沟等郊区赶过来,在这一呆就是一天。
展览展示体现时代主题
今年两大庙会展出了“大时代里的小日子——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京城掠影”“印象我的北京”“中国新二十四孝”“画说老北京”和“老北京春节民俗”等11组展览展示,颇受游客青睐。
其中,地坛庙会“大时代里的小日子”“印象我的北京”收录了百余张由北京晚报记者拍摄于1978年-2018年期间百姓生活变迁的图片,用反映百姓小日子的照片将游客拉回波澜壮阔的大时代。
两个庙会长达2050余米的主题展示图文并茂,传统典故历久弥新,新时期成就精彩绝伦,体现的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敬仰,讲述的是今天中国的故事,彰显的是对民族文化的自信。
全天候值守确保安全
今年庙会安防力度为历届最大,技防水平最高,投入力量最多,物防措施最为完备。
两大庙会制定完善了49项安全方案,对表对标检查安全隐患,整改措施全部落地。公安、消防、食药、工商、城管和园林等20多个部门5400余名同志值守庙会参与安全服务保障,为广大游客营造了欢乐祥和、安全有序的游园环境。
两个庙会每日驻守武警战士、公安干警、消防官兵,坚守安全底线。庙会门区增设了防撞墩、安检设备,把好了入园第一道关口;园区内布设了寻人桩、瞭望塔、医疗救护点、救护车等服务设施;利用数据围栏技术、客流分析增加人流监控频次,利用广播、监控系统和人工引导加强人流疏导;庙会还首次对周边共享单车实施监管,在庙会门区、周边区域设置共享单车监控区及禁停区;首次设置机动车停车场LED信息提示牌,保障了庙会外围秩序。
庙会工作得到了市、区领导的高度重视。庙会筹备阶段,市领导蔡奇、陈吉宁、张延昆、王小洪等带队检查庙会安全保障准备工作;区领导张家明、李先忠等多次就庙会方案专题研究,并现场检查各项工作落实情况。庙会举办期间,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吉宁到地坛庙会检查工作,区领导张家明、李先忠到庙会慰问坚守岗位的干部职工。
庙会情结尽在相随相伴
在陪伴庙会三十余载的老庙会人身后,70后、80后又相继走来,他们将饱满的工作热情投注于庙会,牢记使命,尽职尽责,成为庙会筹办活动的中流砥柱……
地坛庙会,80后小伙田非平均每天接待游人咨询电话150多个,接待老弱病残孕游客50多人次,帮游人打热水、为游客指路更是数不过来。从第26届庙会开始,到今年他已经参加过8届庙会服务了。作为经营活动部部长,田非大半年的时间都用在庙会工作上。每年6月份开始,就要筹备下一年的庙会,制定商展工作方案,与有关部门反复协调沟通。庙会结束后,他还要负责各种数据整理上报统计和资料归档工作。
龙潭庙会,张鹏和王娜同一年上班,今年分别负责安保和宣传。两人同在重要的岗位,却常常在庙会上擦肩而过。从单身小青年到新婚小夫妻再到为人父母,每一年春节阖家欢乐的时光都献给了龙潭庙会。“今年继续坚守岗位,可能又没有时间陪着奶奶和姥姥逛庙会了。”但夫妻俩无怨无悔,“因为干一行就要爱一行,牺牲小家才能幸福万家嘛!”
庙会上,像田非、张鹏、王娜这样默默坚守在岗位上的工作人员还有很多很多……
地坛、龙潭庙会圆满、平安落幕了。作为京城最重要、最受市民欢迎的两大庙会,为戊戌狗年的春节送上了一道回味无穷的文化饕餮盛宴……
太多欢笑,太多回忆
都定格在这最美的庙会时光里
年过了,春已至
庙会,我们相约,明年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