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哈利波特的主要故事(波特中具体超自然物品的叙述)
关于哈利波特的主要故事(波特中具体超自然物品的叙述)在麻瓜的代表——德思礼先生眼中,巫师的服饰简直可以用“奇装异服”来形容,其中最常见的主要包括各色斗篷、长袍、尖顶帽、高顶大礼帽等,沿袭了人们认知中巫师一贯的穿着风格。在小说的开篇,罗琳便借由巫师与麻瓜服饰的不同,也即最直观、显著的外表差异,展现出二者之间身份的差异性。可以说,凡器散见于作品的各个角落,构成了巫师日常生活的底色,而依据不同器物的使用范围,又可将其分为以下几类:服饰类服饰作为人类日常生活的必需品,除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以外,还传达着特定时代的文化讯息,同时也是个体身份及内在精神气质的外在表征。
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为了回馈您的支持,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文|道尔顿笔记
编辑|道尔顿笔记
在有关民间故事的研究中,具有超自然力量的物品常被称为“神奇之物”“宝物”“魔宝”“魔术器物”等,与日常之物显然相去甚远。
但《哈利·波特》作为一部典型的幻想小说,其中的魔法世界却是一个由罗琳所构建的魔法无处不在的幻想空间。因而,即便从麻瓜世界(映射现实世界)的角度出发,任何带有魔力的器物都能被视为超越平凡器物的神奇“宝物”,但其中的大多数在魔法世界里却是巫师生活中极为稀松平常的存在,因而也被一并归入本研究中“凡器”的范畴。
可以说,凡器散见于作品的各个角落,构成了巫师日常生活的底色,而依据不同器物的使用范围,又可将其分为以下几类:
服饰类
服饰作为人类日常生活的必需品,除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以外,还传达着特定时代的文化讯息,同时也是个体身份及内在精神气质的外在表征。
在小说的开篇,罗琳便借由巫师与麻瓜服饰的不同,也即最直观、显著的外表差异,展现出二者之间身份的差异性。
在麻瓜的代表——德思礼先生眼中,巫师的服饰简直可以用“奇装异服”来形容,其中最常见的主要包括各色斗篷、长袍、尖顶帽、高顶大礼帽等,沿袭了人们认知中巫师一贯的穿着风格。
在霍格沃兹魔法学校,学生们还被要求穿上统一的制服,如黑色素面工作袍、素面尖顶帽、防护手套及黑色带银扣的冬用斗篷等,以上服饰在一年级新生的入学采购清单里被明确列出。
而小说中黑暗势力的代表——食死徒,在执行任务时则统一戴着兜帽,并以面罩遮面以隐藏身份,与普通巫师的服饰又有明显的区别,展现出其所处阵营的不同。
交通与通信类
在魔法世界中,巫师日常出行所使用的交通类器物大多与飞行相关,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主要有飞天扫帚、门钥匙等。作为传说中巫师最常用的交通工具之一,扫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认为是女巫的专属飞行器物,原因或许在于其本身就是传统妇女做家务时的常用器具。
10世纪时,日耳曼特里夫斯的勃鲁姆在其所著的《主教会规》中记载了几名受撒旦诱惑的妇女,她们公开承认会在夜间骑上某些动物,与罗马女神戴安娜(Diane)一同飞行。
至15世纪,欧洲的魔鬼学家引用上述言论试图为镇压女巫辩护,相应地引申并确定了女巫的形象——“她们在夜里骑着一把扫帚或一头动物,从窗子、墙壁或烟囱飞出去参加巫魔会。”
根据传说,女巫还会用一种自制的魔法药膏擦拭扫帚,使扫帚能够飞起来。此后,这种骑着
扫帚在空中飞行的女巫形象不仅出现在16世纪的木版画中,直至20世纪后期也依然符合人们对女巫的典型想象。
在儿童文学中,飞天扫帚也时常与女巫相伴出现,如在日本作家角野荣子所著的《魔女宅急便》中,将扫帚用于飞行恰是主人公魔女琪琪所掌握的为数不多的魔法之一,她也正是借此开始了自己的空中“快递”事业,骑着扫帚将一份份物件送至居民手中。
而到了《哈利·波特》中,飞天扫帚不仅不再是女巫的专属,成为男女巫师通用的飞行器物,而且区别于上述传说、历史及文学中的普通扫帚,是魔法世界中专为飞行而设计、制造并日常销售的交通工具。
在使用之前,巫师无需对扫帚施展任何法术,只需掌握驾驶其飞行的技巧即可(在小说中,骑着扫帚飞行是主人公哈利最擅长的本领之一)。
同时,依据扫帚品牌及工艺水平的不同,各种扫帚在飞行的平衡度、精确度及速度上也会存在明显的差异。在此基础上,罗琳还对飞天扫帚的功能加以拓展,创造了一种由巫师骑着扫帚参加的空中团体球类比赛——“魁地奇”,大大增加了小说的趣味性。
而相较于出行自由的飞天扫帚,门钥匙在多数情况下则可被视为由魔法部严管控的公共交通类器物。
这种器物能在规定时刻将巫师从一处转移到另一处,并且一次可以运送多人,可一旦错过出发时间,巫师将失去相应的搭乘机会。
在小说中,门钥匙没有特定的形态,一般选用麻瓜眼中不起眼的器物制成,如梳子、旧靴子、空易拉罐、破足球等,目的在于不被麻瓜误用。使用时,巫师只需将一根手指搭在门钥匙上,随即便能感受到似乎有一个钩子从其肚脐眼后猛地向前一钩,此后便会在门钥匙的带领下疾飞并降落至目的地,且过程用时极短。
哈利第一次搭乘门钥匙是在四年级时去观看魁地奇世界杯的途中,也是在这一年,三强争霸赛的“三强杯”被小巴蒂·克劳奇非法偷换成门钥匙,将哈利与一同参赛的塞德里克运送至伏地魔的面前。
而就通信而言,依托于现代科技在魔法世界中的缺席,罗琳将巫师之间最日常的通信方式简化为由猫头鹰邮递的信件。
在使用信件传递消息时,巫师无需像麻瓜那样在信封上贴上相应的邮票,只需将其交给猫头鹰即可。
在《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中,当尚未涉足魔法世界的哈利第一次目睹海格另类的回信方式,他惊讶地感到“这一切像打了一个电话一样平常”。有趣的是,在巫师的信件中还包含一种特别的吼叫信(Howler),能将寄信人的愤怒以怒吼的形式直接传达给收信人。
吼叫信的信封呈现为鲜红色,打开信封时,寄信人的声音会被放大数倍传出,而后信件本身将迅速自燃,直至变为灰烬。
在《哈利·波特与密室》中,当韦斯莱夫人得知哈利与罗恩驾驶着经过改装而能飞行的汽车返校后,便给罗恩寄了一封吼叫信以示惩戒。
此外,罗琳在小说中还设计了一种较为特殊的通信类器物,即双面镜。这种镜子一般成对出现,持镜双方只需对着镜子呼唤对方的名字,便能在镜中看见彼此并展开交流。
曾经,每当小天狼星与哈利的父亲不在一处时,都会借助双面镜联系彼此,后来他又将其中一面镜子赠予哈利,以确保哈利能在非常时刻与他取得联系。
可惜直至小天狼星死后,哈利才记起这面镜子的存在,万念俱灰的他一气之下将镜子砸成了碎片。
然而这并不影响镜子的功效,在小说的最后一部,小天狼星的镜子辗转至邓布利多的弟弟阿不福思处,这对双面镜又在哈利遭遇危难、发出求救呐喊的紧要关头发挥重要的作用,挽救了哈利一行人的性命。同时,哈利从镜中偶尔能瞥见的阿不福思的蓝色眼睛(哈利以为是邓布利多的眼睛),也在某种程度上唤起了他对邓布利多的信仰。
学习与文体类
在魔法世界中,魔法不仅仅源自天赋,更是一种需要习得并控制的能力。
因此,所有拥有巫术天赋的儿童都必须在魔法学校里完成正统、规范的学习,才能在毕业后自由地使用魔法。这也使得魔法学习类器物在校园中随处可见,并伴随学生们的整个学习生涯。
其中最为常见的器物主要包括咒语书、羽毛笔、羊皮纸、墨水瓶、坩埚、小药瓶、黄铜天平、望远镜、水晶球等。
由于魔法代替了现代科技,巫师们并不使用钢笔、现代纸张、手机、计算机等完成写作,而是沿用中世纪至19世纪在欧洲最流行的书写工具——羽毛笔,以及公元3世纪起就在欧洲各国普遍使用的羊皮纸、墨水等,以满足写信、完成家庭作业、考试等书写的需求。
与此同时,在魔法的加持下,许多学生还会使用自动答题羽毛笔、自动纠错墨水等有趣的物件,以逃避来自家庭作业及考试的压力。
此外,坩埚、小药瓶及黄铜天平等一般被用于魔药学的学习,而望远镜和水晶球则分别为天文学、占卜学的课堂而服务。其中,坩埚又是巫术文化中的代表性器物之一。
在原文中,坩埚的英文表达为“cauldron”,意为大锅,一般由黄铜、锡镴、银、石头等材料制成。
人们普遍认为,女巫们会采集各种草药投入大锅,用以熬制魔药。在希腊神话中,精通巫术的美狄亚便是用一口铜锅熬制出令埃宋返老还童的魔药,并借此将珀利阿斯杀害。
这种大锅也曾在莎士比亚的悲剧《麦克白》中出现,故事中,当麦克白前来山洞寻访女巫,她们正绕着一口大锅起舞,锅中沸腾着青蛙趾、蝙蝠毛、蜥蜴足等奇异的配料。而在凯尔特神话中,有的大锅甚至具有能令士兵起死回生的功效。
据此,罗琳将坩埚引入课堂,使之成为学生们熬制魔药时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与此同时,借由一口巨大的石头坩埚,罗琳又在小说的第四部末尾完成了伏地魔重获肉身的仪式,并就此开启了系列小说新的篇章。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之余,罗琳还为巫师的生活装点了丰富多彩的文娱、体育活动,如魁地奇赛事、棋牌活动、恶作剧游戏等。其中所涉器物主要有魁地奇球、巫师棋以及恶作剧用品等。
作为巫师界最重要的体育赛事“魁地奇”的必备器物,魁地奇球在小说中有着较为频繁的出场。不同于麻瓜世界中通常只围绕某一种球而展开的球类运动。
至于散见于小说各处的恶作剧用品,它们大多出自佐科笑话店与韦斯莱魔法把戏坊,品类繁多,功能各异。有肉色细绳状、专门用于窃听的“伸缩耳”,一戴上头就随帽子一同隐形的“无头帽”,会咬住喝茶者鼻子的“咬鼻子茶杯”,一挥就能变成橡皮鸡的“戏法魔杖”,使用时会被拳头打出黑眼圈的“打拳望远镜”,能够反弹恶咒的“防咒帽”“防咒斗篷”,可帮助使用者快速脱身的“秘鲁隐身烟雾弹”,以及用以转移目标注意力的“诱饵炸弹”等。
在平凡的岁月里,这类“奇怪”的器物为学生们的校园生活增添了许多趣味;在霍格沃兹被魔法部接管的日子里,它们则是学生反抗强权的“武器”;
而在伏地魔卷土重来、人人自危的至暗时刻,它们又成为魔法世界中宝贵的一抹亮色。与此同时,部分恶作剧用品还因其独有的破坏性,能在哈利等人执行秘密任务之时,提供有效的助益。
其他类
在小说中,还有部分凡器不易被归至上述类别中,因而将其统一归为其他类。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主要有袖珍窥镜、诚实探测器、魔杖识别仪、肖像画以及韦斯莱家的老爷钟、穿衣镜等。
由以上分类可知,罗琳细心勾勒的众多凡器已基本满足巫师日常生活的多重需求,展现了魔法世界中细致、丰富且庞大的巫师生活图景。
而除上述较有代表性的器物之外,还有许多凡器散落于作品的各个角落,成为故事各场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限于篇幅,笔者暂不在此作更为详尽的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