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相拥跳河死去的人(我们相拥跳河死去)
我们相拥跳河死去的人(我们相拥跳河死去)张强就像一个牛皮糖一样在陈翠玲身旁,最终陈翠玲被感动答应了和他交往,而张强说爱上陈翠玲呵护她一辈子是他最大的愿望。张强为她写情书,甚至割破手指写血书。他每天赶在起床铃声前就去陈翠玲的寝室外等她,为她打饭,为她打开水。年轻的时候,我们总是认为,人的一生找到一个生死相依的伴侣就是一生最大的幸事。那时候我们把爱情看得比吃饭睡觉还重要;为爱生为爱死,为爱搞得自己神魂颠倒,于是我们以为爱情是人生最大的意义和追求。记得读书时,有个叫张强的同学,他喜欢上了隔壁班的一个叫陈翠玲的女生。
一个发生在江苏南通的悲剧:
9月5日,有人在南通的一河里发现了两具年轻男女的尸体,两人被发现时尸体呈紧紧相拥的姿势,似乎在说“生要在一起,死也要在一起”。
尸体被打捞起来后,经过民警初步发现,他们身体没有明显伤痕,两人疑似殉情自尽。
01
年轻的时候,我们总是认为,人的一生找到一个生死相依的伴侣就是一生最大的幸事。
那时候我们把爱情看得比吃饭睡觉还重要;为爱生为爱死,为爱搞得自己神魂颠倒,于是我们以为爱情是人生最大的意义和追求。
记得读书时,有个叫张强的同学,他喜欢上了隔壁班的一个叫陈翠玲的女生。
张强为她写情书,甚至割破手指写血书。他每天赶在起床铃声前就去陈翠玲的寝室外等她,为她打饭,为她打开水。
张强就像一个牛皮糖一样在陈翠玲身旁,最终陈翠玲被感动答应了和他交往,而张强说爱上陈翠玲呵护她一辈子是他最大的愿望。
这样的校园爱情,幼稚中带着些许偏执,却是无数男女青年拼命去争取的东西。
可是当我们经历了一些人事后才发现,生命里远远比爱情重要的人和事还有太多太多。
刘义海中专毕业,因为家里穷所以早早地就离家南下广东打工,当年读书时其实他也有个女朋友,两人约定等挣了钱就结婚。
可是后来因为女方家要的彩礼太重,刘义海还要留钱养家供还在上高中的妹妹,他就放弃了。
女方在刘义海放弃她三个月后,就和隔壁县城一个大她10岁的相亲对象闪婚。
刘义海在得知消息后,没有责怪对方也没后悔自己,因为他们都知道,和生活比起来爱情太廉价。
是的,这样的故事很心酸很惆怅,因为不管是书本还是电视里,都在告诉我们:爱情是生命里最伟大的追求。
比如汉乐府《上邪》里写着: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比如唐朝的白居易在《长恨歌》里写下: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又比如现代诗人席慕蓉在《一棵开花的树》里写着: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佛让我们结一段尘缘,佛于是把我化做一棵树,长在你必经的路旁。
又比如琼瑶在电视剧里写着:你是风儿我是沙,风儿飘飘,沙儿飘飘,风儿吹吹,沙儿飞飞,风儿飞过天山去,沙儿跟过天山去。
可是,轰轰烈烈地爱情毕竟太浪漫不够真实,我们终究还是要活在这个世上,没有什么比“活着”更重要了。
02
余华在《活着》里写着:
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叫喊,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余华笔下的”活着“与其说是福贵一生的写照,还不如说是最普遍中国人对活着的定义写照。
我们活着不止是为了追求爱情,幸福,也包含责任和忍受。
生命没有绝对的光明和黑暗,幸福与苦难都是生命的一部分,你不能分开两者,只选择其中好的一面。
比如爱情,求之不得时,我就要死要活的,那不是爱是自私和懦弱。
张玉环被冤入狱26载,宋小女因为对张玉环的爱所以坚持为他上诉20多年;宋小女为了活下去选择与张玉环离婚再嫁他人,你又能说她是背叛爱情?
当张玉环沉冤昭雪出来后,宋小女将儿子儿媳还有孙儿交给张玉环,然后两袖清风什么也不要地回到现任丈夫身边,你能说她是对现任丈夫不忠?
爱情不是要死要活才是爱,爱情有时候是为了爱,能够去忍受所带的不幸与苦难,才是爱。
03
南通的这对男女,现在我不知道是否真是殉情才跳的河,如果后来被警方证实他们真是殉情,他们固然可怜,却不值得赞扬。
因为,他们俩都是一走了之,可是剩下的两个家庭怎么办?他们都还没来得及对父母尽孝就自私地一走了之,可悲可叹!
作为年轻人要明白,死很容易,活很难,但死都不怕,还怕活;死了就什么都没了,但是活着至少还有希望。
爱是希望,你不能把它活成毁灭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