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清华国学四大导师介绍(清华国学四大导师)

清华国学四大导师介绍(清华国学四大导师)才华高迈之人,从来不靠脸吃饭。鲁迅曾说王国维老实得像个火腿,胡适也曾直言,读王国维的诗,以为是风流倜傥的公子,实则人很丑。王国维出生寒门,三岁丧母,父亲王乃誉是位承传书香的儒雅君子,做过县衙里的师爷,对书画、金石颇有研究。王乃誉对长子王国维寄托了很高的期望,六岁送他进私塾,不惑之年辞职在家,亲自教儿子题诗对作。父亲的谆谆教诲,使王国维唯惜时光,苦读不辍,十六岁考中秀才,跻身海宁四才子之首。

清华老校长梅贻琦曾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而清华大学之所以堪当国内顶级学府,正是因为有顶级大师的加持,其中学问最大、名望最高的,无疑就是大名鼎鼎的清华国学“四大导师”。

清华国学四大导师介绍(清华国学四大导师)(1)

那么,他们‬都是谁?分别有何成就?

第一位,国学大师王国维

王国维出生寒门,三岁丧母,父亲王乃誉是位承传书香的儒雅君子,做过县衙里的师爷,对书画、金石颇有研究。

王乃誉对长子王国维寄托了很高的期望,六岁送他进私塾,不惑之年辞职在家,亲自教儿子题诗对作。

父亲的谆谆教诲,使王国维唯惜时光,苦读不辍,十六岁考中秀才,跻身海宁四才子之首。

鲁迅曾说王国维老实得像个火腿,胡适也曾直言,读王国维的诗,以为是风流倜傥的公子,实则人很丑。

才华高迈之人,从来不靠脸吃饭。

清华国学四大导师介绍(清华国学四大导师)(2)

貌似老实的王国维,骨子里自有他的桀骜不驯。清王朝的衰落,科举考试的腐败,使王国维向往新学,奈何家贫无钱供他留学。迫于父亲的压力 王国维五年两应乡试,皆名落孙山。

此时的王国维,年过弱冠,奉父命,未立业,先成家。

慈禧扑灭戊戌变政,王国维悲伤不已,他把全部精力都倾注到了学习英、日文上。在东文学社的两年半,他接触到了西方康德、叔本华的哲学,严译了《天演论》、《势力不灭论》等西方著作,并在罗振玉的资助下留学日本。

一心科学救国的王国维,选择进入东京物理学院。文科生选择理科专业,难免悲剧。四个月后,因为专业不对口,加之脚气病发作,王国维提前归国。

1903年4月,王国维经罗振玉引荐,到张謇创办的通江师范学校教授伦理学和国文,他自译洋教材,上课不时夹带英文,让听惯了之乎者也的贡举生们目瞪口呆。

可惜一直期盼他做官的父亲,已早几个月先逝。

父亲过世不久,1907年6月,王国维的妻子莫氐也相继离世。结婚十年,两人感情笃定,育有三子。在王国维到北京赴任前,莫氐再度怀孕,这一胎是双胞胎女婴,王国维十分高兴。

然而,时隔数月再见,妻子因“产褥热”奄奄一息,诞下的两个女婴也已经夭折。王国维聘请名医,守在妻子床前半月之久,也没能留住莫氏的生命。

“冉冉蘅皋春又暮。千里生还,一诀成终古。自是精魂先魄去,凄凉病榻无多语。往事悠悠容细数。见说来生,只恐来生误。纵使兹盟终不负,那时能记今生否?”

与爱妻相约来世,可谓字字断肠。

数月后,噩耗再次传来,继母亡故。接二连三的打击使王国维一度颓废。膝下三子无人照顾,王国维在岳母主持下,娶了莫氏表甥女潘氏为妻,举家迁往北京。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王国维和好友罗振玉为躲避战乱,迁居日本京都。次年,王国维仅用三个月就写成了堪称他三大著作之一的《宋元戏曲考》。

通过考据,他大胆揭示,关汉卿的《窦娥冤》与莎士比亚的悲剧相比,毫不逊色。《宋元戏曲考》的问世,把被世人冷落的中国戏曲,请进了文学的殿堂。

清华国学四大导师介绍(清华国学四大导师)(3)

鲁迅曾夸赞王国维的《流沙坠简》:“要谈国学,那才可以算一种研究国学的书。要谈国学,王国维先生才可以算一个研究国学的人物。”

这时的王国维名满天下,生活依旧清贫。

家中九口人,主要靠他的稿费、和帮罗振玉整理书目的工资度日。有一次,妻子和他商量柴米之事,王国维仍手不释卷,妻子一气之下,差点把他的书烧了。

1923年清明之际,王国维突然接到溥仪小朝廷的“上谕”封他为南书房行走,官至五品,相当于现在副厅级干部,具体工作就是侍奉皇上读书。

这件事的幕后推手,是已经和王国维结成儿女亲家的罗振玉,他的三女儿嫁给了王国维的长子,正是这一层关系成了两人日后决裂的导火索。

王国维被罗振玉推进了南书房,可笑的是,溥仪当面下旨让他每日侍奉其读书,可实际王国维很少见到溥仪,根本无事可做,更谈不上师生情谊。

1925年2月,清华大学一纸聘书给王国维带来了转机。

胡适牵线,清华大学校长曹云祥亲自登门,恳请国学泰斗王国维出任清华研究院导师。

清华给了王国维很优厚的待遇,不但提供住房,每月放发四百元薪水,这在当时绝对称得上金领了。

这一年,王国维48岁,身居幽静的水木清华,没有了生活的压力,他的六子二女,有三子已经学业有成,拥有高薪职业。奔波半生的他,终于可以喘口气专心治学了。

清华国学四大导师介绍(清华国学四大导师)(4)

安稳的生活只维持了一年,1926年9月26日,王国维最爱的长子因病早逝,年仅27岁。

犹如五雷轰顶,使王国维陷入了巨大的悲痛之中,人变得呆郁郁的,精神几近崩溃。就在他最需要朋友安慰时,亲家公罗振玉不但没有给王国维安慰,反而因为一点误会,就把女儿带了回家,也就是王国维的长媳。

可怜王国维一片苦心,他把长子的抚恤金三千元全数寄了过去。罗振玉不但不收,还以富人不受贫,侮辱王国维的人格。随后又寄来了绝交信。

相交三十年的挚友就此决裂。

1927年6月2日上午8时,王国维一如往常上班打卡,和同事交待完学生考试成绩,又商量了下学期招生事宜。上午九时,他和同事借了五块钱,雇黄包车至颐和园。信步入园,在鱼藻轩前点燃了卷烟,世间纷杂,如乱云飞度在脑海中渐行渐远。

清华国学四大导师介绍(清华国学四大导师)(5)

11时,留下一地烟蒂的他,纵身一跃,坠入昆明湖。

一代国学大师,就此陨落。

其实湖水并不深,王国维是以必死之心,把头扎入淤泥中,窒息而亡。他在遗书中写道:“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

他是继苏轼之后,中国又一位旷世全才,在教育、哲学、文学、戏曲、美学、史学、古文学等领域均有极深造诣。

然,“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时代亦是如此,那个拖着一条长辫子,一辈子没穿过皮鞋,喜欢吃红烧肉的王国维,也只属于他的时代......

第二位,文坛领袖梁启超

1873年,梁启超出生于中国广州。年幼时便在父亲祖辈的耳濡目染下,四岁就开始读四字书和诗经。五岁已经可以熟读中国略史和五经,八岁就能够写出流畅优美的文章,九岁时已经可以写下千字的文章。

在当年的情形下,为了出人头地只有科举这一条"正途"。为了登上仕途,梁启超在年仅12岁的时候就中秀才,在16岁的时候考取了举人,被称之为岭南奇才。

清华国学四大导师介绍(清华国学四大导师)(6)

“昔人常说,会做诗词的人,无论打开什么书,看见的都是文学句子。”可见梁启超读书能力早已超群。

他的三步读书法:

先‬要把每日阅读的书籍分为两类,一类是精熟的,一类是涉览的。

然后‬在‬阅读的部分,他‬提出要有三个步骤,即鸟瞰、解剖、会通。

通过这三个步骤由表及里,对作者的思路还有要点有整体的把握,并且输出自己的想法。

梁启超各种著作达到1400多万字,且风格涉及十分广泛,让其他文学者都甘拜下风。

谈到为什么进学校,学习知识。他谈道:"成为不惑、不忧、不惧的人"。知识文化就像是指引,带领困惑的世人找到正确光明的方向。

在将近36年的政治生活中大多数时间被占据,梁启超坚持每日读书和创作。经计算,每年都有39万字的作品产出。

梁启超共有九个子女。他将自己学习的内容以及阅读得来的知识传授给自己的孩子。在言传身教之中,这九个子女也在各个领域有不小的成绩,成为时代杰出的人物。继续传承者梁启超的才华和精神。

清华国学四大导师介绍(清华国学四大导师)(7)

梁启超被称为“史上最成功的父亲”,九个儿女个个成才,且文理工兼备,成就 “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的佳话。

其家庭教育是传统与现代结合的典范,德育、智育、情感教育融为一体。他首先是一个对子女充满“爱情”的爸爸,留下了400多封给儿女的家书。

从情真意切的书信往来中,一个活泼、慈祥,循循善诱和言传身教的父亲跃然纸上。

重读梁启超400多封家信,明白了以下5个教育的真相:

最好的教育不是怕,是爱;

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真正的强大是,乐观;

好的父母,教孩子尽责尽力;

留给孩子最好的财富是,良好的家教。

据说,梁启超是死于一场医疗事故。

第三位,民国鬼才赵元任

赵元任,一个靠语言玩弄整个世界的男人。

他博学多才,玩转音乐、数学、物理、哲学、心理学等众多领域,最后却作为“中国现代语言学之父”被铭记。

清华国学四大导师介绍(清华国学四大导师)(8)

如果你没听过这个名字,那你一定见过他写的绕口令《施氏食狮史》,或者听过由他谱曲的歌《教我如何不想她》。

赵元任的祖父经常有工作调动,全家也跟着隔一年就搬一次家,每次都到不同的城市。

所以,赵元任从小就学了多种方言,如官话、保定话、山东话、常州话、常熟话、苏州话、福州话等等。

有一次,赵元任和同学们在同一桌吃饭。一顿饭下来,他可以随机切换8种方言,和这群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挨个交流。

一般人小时候学语言比较快,长大之后就很困难。但赵元任是个异类。

1910年,17岁的赵元任去北京参加留美考试。考试内容有十几门功课,包括英文、德文、拉丁文。

但他之前没有学过拉丁文。于是在考试前20天,三叔就借给他一本《第一年拉丁文》,让他临时抱一下佛脚。

成绩出来后,在70人的留学名单中,赵元任排第2名。而同一批的胡适同学,只排到第55名。

清华国学四大导师介绍(清华国学四大导师)(9)

胡适与赵元任

有如此实力,赵元任就开始皮了。他想让全世界都误以为他是老乡。

他在清华教书时,正好罗素来到中国,赵元任就被请去给罗素当翻译。在上海接到罗素后,一行人前往北京。

路过杭州时,赵元任就用杭州方言翻译罗素的讲话。

路过长沙时,他又用现学的一点湖南方言给罗素做翻译。讲完之后,有个学生特意过去问他是哪个县的。

清华国学四大导师介绍(清华国学四大导师)(10)

后排左二是赵元任

二战后他去法国开会,在巴黎车站他对行李员讲巴黎方言,对方一听,感慨道:“你回来了啊,现在可不如从前了,巴黎穷了。”

后来他去德国柏林,又故意用柏林口音讲话,当地一个老大爷感慨道:“上帝保佑,你躲过了这场灾难,平平安安地回来了。”

每“旅行”到一处,他就用当地方言介绍名胜古迹和土特产,一口气说了近一个小时,在场的朋友们都惊呆了。

赵元任还喜欢利用自己的语文天赋搞创作。30年代,他在美国写下了一篇奇文《施氏食狮史》。

正在看这篇文章的朋友,请大声将下文读出来:

“石室诗士施氏,嗜狮,誓食十狮。施氏时时适市视狮。十时,适十狮适市。是时,适施氏适市。施氏视是十狮,恃矢势,使是十狮逝世。氏拾是十狮尸,适石室。石室湿,氏使侍拭石室。石室拭,氏始试食是十狮尸。食时,始识是十狮尸,实十石狮尸。试释是事。”

加上标题,总共110字。每个字的发音都是shi。1960年,这篇文章被《大英百科全书》收录。

这种文章叫做“同音文”,由赵元任首创。

他还有篇短文《熙戏犀》,字更少,全程就一个音“xi”。

就连对联也没被放过,《弃妻遗姨》就是。

赵元任以第二名考到美国后,首先是进入康奈尔大学学习。开始他主修数学,选修物理,并创造了当时康奈尔平均成绩的最高记录。

后来他又对语言、哲学、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把相关的选修课都安排上了。

1914年,赵元任拿到理学学士学位,转身就跑到哈佛大学读起了哲学。

在哈佛期间,他因为不知道该选心理学还是科学史作为副修课程,就把这两种课程都选了。此外,他还继续学习音乐和语言学。

再后来,康奈尔大学请他回校任职,他就去康奈尔大学做了物理老师。

后来到‬‬清华大学,原本是准备让他教代数和英文,但教务长给换成了中国史和哲学,最后又改成了心理学和物理。

对此,赵元任什么都没说。反正不管要求教什么,都能教。

由此可见,有些人是真的想低调,只是实力不允许……

1982年,赵元任逝世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坎布里奇,享年90岁,是“四大导师”中唯一长寿善终的。

第四位,“教授的教授”陈寅恪

陈寅恪,中国最有文化的人之一。

清华国学四大导师介绍(清华国学四大导师)(11)

陈寅恪的学问到底有多大?在中国百年学术史上,无人能出其右。

他与梁启超、王国维、赵元任并称为清华大学“四大导师”。在史学界,陈寅恪被公认为中古史的权威,其学术贡献,非专家而难喻。

民国后期的学术领袖傅斯年素以狂傲著称,惟奉陈寅恪为“三百年来仅一人”。时联大名教授刘文典扬言:“陈寅恪(月薪)值400大洋,我值40大洋,沈从文只值4块大洋。”

陈先生的侄子陈封雄曾问他:“您在国外留学十几年,为什么没有得个博士学位?”

陈先生回答:“考博士并不难,但两三年内被一个专题束缚住,就没有时间学其他知识了。只要能学到知识,有无学位并不重要。”

他‬先后任职任教于清华大学、西南联大、广西大学、燕京大学、中山大学等。因其身出名门,而又学识过人,在清华任教时被称作“公子的公子,教授之教授”。

文学大师陈寅恪在国外留学18年,是罕见的语言天才。

他曾在美国哈佛大学随兰曼教授学习梵文、巴利文两年,后来又回到柏林大学研究院研究梵文及其他东方古文字学四年。回国之后,他又在北京和汉学家钢和泰教授继续研究梵文四五年。

陈寅恪一生中通晓的语言有二三十种之多。英文、法文、德文、俄文、日文自不必说,他还精通梵文、巴利文、满文、蒙文、突厥文、西夏文、中古波斯文,还有拉丁文、马扎尔文等等。

清华国学四大导师介绍(清华国学四大导师)(12)

这些语言能帮助他解决别人所不能解决的问题,发现别人所未能发现的历史真相。

陈寅恪在清华国学研究院给研究生讲佛学典籍校勘时,曾说唐人译佛经采用音译,出了很多错误。他举例说,“唐代诗人王维字摩诘,在梵文中‘维’是降伏之意,‘摩诘’则是指恶魔,如此说来,王维便是名降伏,字恶魔了。”陈寅恪的话引得同学一阵大笑。

俄国学者曾在蒙古境内发掘到3个突厥碑文。各国学者纷纷研究,但莫衷一是,不懂不通。后来有人请来陈寅恪翻译解释,使得各国学者同声叹服。

唐德宗与吐蕃会盟碑,法国的沙畹、伯希和等众多学者均未能作出令人满意的解释。陈寅恪翻译完毕,国际上的学者们很是满意。

每次上课前,他对学生说:“前人讲过的,我不讲;近人讲过的,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我自己过去讲过的,也不讲。现在只讲未曾有人讲过的。”足可见其知识的渊博。

陈寅恪读书时,习惯将自己的考证、注释、心得写在书籍的书眉上。他的文章有独特的风格,他总是习惯于先引上若干条史料,然后再加上一段按语的做法。给人的感觉,他的文章更像是没有经过加工的读书札记。

陈寅恪曾谈到他学习多种外语的经验,只强调一个“诚”字。在清华执教时,他已名满天下,但他仍然坚持自学西夏文和蒙古文,并且每个星期进城两天,向德国教授钢和泰学习梵文。

陈寅恪说过:“国可以亡,史不可断,只要还有人在书写她的历史,这个民族的文化就绵延不绝。”苏联学者在蒙古发掘出三件突厥碑文,但都看不懂。后来,陈寅恪以突厥文对碑文解释,各国学者都毫无异词,同声叹服。

清华国学四大导师介绍(清华国学四大导师)(13)

清华国学四大导师介绍(清华国学四大导师)(14)

他一门心思把所有心血都扑在心中的理想上,有自己的天地,乐在其中。

这就是人生最好的状态。

愿大家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为了理想去搞学问,并一生乐在其中。

但‬文革期间陈寅恪‬遭到残酷折磨 ,手稿书籍全部被毁,晚年双目失明,1969年,惨死于广州,终年79岁。

最后,讨论一下陈寅恪怎么念?念 kè 还是 què?这个还真是个问题。

一般官方来说,这个字念kè,当然也有说他家人喊他què的,不争论了,自己搜索去吧。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