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风景散文(散文月色霜天影无痕)
荷塘风景散文(散文月色霜天影无痕)月儿,你是否记得我仰望星空时稚嫩的脸庞; 鱼儿,你是否记得被我追逐的水浪声; 时光荏苒。不管河水与汗水究竟是谁多,也不管欢快与痛苦究竟是何缘,那条小河看着我从童年走过少年,走向了那条求学之路。父亲因舍己救人牺牲后,母亲一直随我在外,多少年也未去踏访那条家乡的小河。但沿河的乡亲们常来告诉我,沿河的村都很贫困,通路、通水、通电、小孩入学等存在很大困难。通路有肠梗阻,路窄,破烂不堪,无法通车;水源困难,大多喝不上干净的水;通电不稳定,时停时供;小孩就近入学需要改造学校,改善条件---集中到一点,首先要解决投入的问题。是啊,从肩挑手提的“原生态”耕作方式中走来,能不需要投入吗,出路只有一个“筹”字。“千滴之水当泉涌,万微之和也成海”。乡亲们通过几年的奋斗,也在我力所能及的帮助下,加上政策的作用,上述困难大多得到较好的解决。乡亲们对我的帮助,悄悄相传要用名命路,我得知后,我即送了他们一个大“礼包”-
文丨李云才
记忆,于情怀,于乡愁,那是一条河。它,自诉自说,川流不息,不舍昼夜。对故乡那条小河更是别有一番记忆。那方山水,童年的记忆是“江南望,渺渺似云中”。那河道“改造”以后,一遇洪水“渺渺沧洲,烟波无际”。参加工作后,应乡亲们之托,应对扶贫攻坚,“但南无北,费尽丁宁舌”。到了今天,已是“春溪水满,月面桃花香处暖”。几百年前,明清思想家、哲学家王夫之笔下描述的景象在这里尽显无遗。
故乡的这条小河,蜿蜒曲折,水缓清幽,绵延归大,它的源头山雾缭绕,晨茫夜晰,星辰泛眼,彩虹妖娆。去河边放牛,割草,捕鱼,是童年常有的事。到了夏天,父亲会领着我去河里捞腮草放塘里喂鱼。最激动的时刻,是突然在河草中、树荫下、深水处窜出一条亦或是几条鱼来,或大或小,或现或影,因水太清,往往捞不着。但对那条小河“夏有清凉冬有雪,后有千山前有江”的流敞无法忘怀,它流入了我的心灵,流进了我的成长。更为深刻的是父亲不爱说话,但他那忙碌的身影像一座山,深深镌刻在我幼小的心灵和灵魂深处,对父亲那挥洒如雨的汗水就像“甘露”一般浇灌着我的日日夜夜,勤劳与拚搏在他的行动中彰显着感染与教育的深刻内涵。
在“农业学大寨”的浪涛中,这里也有一个浪涛,就是把河道裁湾取直,直处是一座小山,凭当年人工的能力,也终于开凿出来了,但不够宽,水少时,上游的水一泻而下,但遇上洪水季,因河窄水急,大水漫涨,瞬间一片汪洋,“山间出大海,此处沧洲盛”, 已无河道改造之前那种“缓涨缓降路幽幽,亲山亲水我亦留”的河床空间。在那个“亦学亦农”的岁月中,整治河道,我挑了多少土,搬了多少石头,推了多少次土车,披星戴月了多少个夜晚,除了汗水,已无数据可证,但河之润泽星星可忆。当时只有几岁的我就下地干活了,河两岸耕种的水田,往往不能自流灌溉,要靠人力水车提水,遇到严旱季节,有时是几级提水,人守不够,男女老少一齐上,轮流执手一推一拉,亦或用脚,因实在年纪太小,脚力不够,就大多用手力;特大干旱年份,无水可抽,就用水桶肩挑泼洒,再等着老天眷顾下雨,以期渡过难关。大多时候,河水很清,每当看到清波辉映,水中繁星闪烁,仰望天空,浩月如洗,心中不时腾升起阵阵涟漪。星星若能说话,内心就不会寂寞。但不管如何苦和累,如果没有那小河之水,更是“农夫心内如烫煮,沙滩明月两全无”。那时,乡亲们忘我劳动的精神不仅融入了我的生活,更深深震撼了我的灵魂。
时光荏苒。不管河水与汗水究竟是谁多,也不管欢快与痛苦究竟是何缘,那条小河看着我从童年走过少年,走向了那条求学之路。父亲因舍己救人牺牲后,母亲一直随我在外,多少年也未去踏访那条家乡的小河。但沿河的乡亲们常来告诉我,沿河的村都很贫困,通路、通水、通电、小孩入学等存在很大困难。通路有肠梗阻,路窄,破烂不堪,无法通车;水源困难,大多喝不上干净的水;通电不稳定,时停时供;小孩就近入学需要改造学校,改善条件---集中到一点,首先要解决投入的问题。是啊,从肩挑手提的“原生态”耕作方式中走来,能不需要投入吗,出路只有一个“筹”字。“千滴之水当泉涌,万微之和也成海”。乡亲们通过几年的奋斗,也在我力所能及的帮助下,加上政策的作用,上述困难大多得到较好的解决。乡亲们对我的帮助,悄悄相传要用名命路,我得知后,我即送了他们一个大“礼包”---“实干”二字,对已做好的事不宣传,不报道,不留名。
村上改造基础条件后,还要谋求小康之路。几年后,老乡告诉我,那小河边的村是精准扶贫村。扶贫的春风吹进了小山村,合力扶贫攻坚使故乡发生了巨变。特别是在国家大建设的推动下,那条小河上已有跨县市的“融通大道”,跨地市的高速公路,据说跨省际的高铁也在规划中。当年潺潺的流水声已被滚滚车轮声所代替。
鸟儿,你是否记得我幼小惊扰过你的脚步声;
鱼儿,你是否记得被我追逐的水浪声;
月儿,你是否记得我仰望星空时稚嫩的脸庞;
----
唯有那条小河,依然不舍昼夜,流经湄水,合涟水,达湘江,奔长江,通向它向往的波澜壮阔、具有浩瀚胸襟的汪洋大海。不,它眷恋着湘楚大地,它从湄水到达洋潭水库后,平常之水流入韶山灌渠,为娄底、湘潭、长沙的所经之处灌溉百万亩良田,滋润着千万人口,养育着富厚的底蕴和希望的大地,映射着东方的曙光。
一个偶然的机会,当我读到王夫之当年隐居此片山水时曾写下“未有尘飞走马街”,颇感震惊,当时他是何想,他恋何物,我们不得而知。但他当年曾隐居于此却是不争的事实。当然,迷恋这方山水的“粉丝”远不止王老先生。相传,当年乾隆帝私下江南,或忽然“千山杜鹃入眼帘”,又悠然“万眼泉涌见清澈”,忘情于此,竞然圣驾骏马走失,使走马街名符其实。
知否,知否,今日小河上的巨变,震古耀今,仅用骄傲是不够的,更是乡愁,它将走向远方,走向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