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蒋介石为什么不投降(抗战时蒋介石为什么不投降)
抗战时蒋介石为什么不投降(抗战时蒋介石为什么不投降)在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之前,蒋介石率领的国民党军队进行了多次的“剿共”,对共产党很了解。蒋委员长一定知道共产党是从来不投降的,而且善于团结农村人口,要知道,当时中国的农村人口是占总人口的80%以上的,即使日军灭亡了中国,共产党的力量也会在全国各地的农村进行反日活动。外加日本残暴的统治,共产党会一直反抗,直到掀起农民起义,彻底推翻日本在华伪政权。蒋介石很清楚,投降是对国民党没有任何好处,不投降还可以做一个民族英雄,简直是一举两得。所以,不管日本如何威逼利诱,蒋介石就是不投降。说得生动一些,当时的蒋介石就像是已经被日本打掉牙满脸是血、已经站不起来的一个拳击选手,但是他就是不认输,即使打死我也不下台。这就是当时的中国。
1931年,日本关东军制造了九一八事变,炸毁南满铁路并推责于中国,之后便武力侵占东北。可是,当时中国的蒋委员长竟然下令不抵抗,命令张学良带领20万东北军撤入关内。广袤的东三省就这样轻松地被日军占领了。那么,蒋介石为什么在抗战中坚持到底,却不选择投降呢?
1936年12月12日,发生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这次事变竟然软禁了国家领导人蒋介石,在中外历史上实属罕见。当时全国上下都想抗日,可是看不出蒋委员长有什么计划和行动。为了逼蒋抗日,张学良决定抓住蒋介石,软禁他。这其实是一次十分仓促的决定。属下问道:抓了以后再怎么办?张学良答:抓了以后再说。这件事情震惊中外,全国一片哗然,周恩来等人急忙问道:接下来该怎么办?张学良心想,肯定不能不放,便答道:先放了再说。由此可见,这次软禁没有任何计划可言,全是一些冲动的决定,我们现在也不知道就是这样一次莽撞简单的行为,如何让蒋介石从“坚决不战”到“决战到底”的。是蒋介石突然醒悟?还是他害怕了?
西安事变只能说是蒋介石不投降坚持抗日的一个原因,更大的原因是当时的国民政府有一个大致的作战计划:以空间换取时间。从抗战整体的战局走向来看,不难看出中国军队是一路溃退,日军用了短短的几个月就占领了华北地区。而且国民政府主导了以空间换取时间的大战略:1937年的淞沪会战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37年的淞沪会战就是国军主动出击,为了将日军的进军路线从南北向改成东西向。说白了,这就是国军在使用以空间换取时间的战略。
蒋介石认为这样的战略可以一拖再拖,外加国际援助和欧洲战事的胜利,等到抗战胜利。
担心共产党在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之前,蒋介石率领的国民党军队进行了多次的“剿共”,对共产党很了解。蒋委员长一定知道共产党是从来不投降的,而且善于团结农村人口,要知道,当时中国的农村人口是占总人口的80%以上的,即使日军灭亡了中国,共产党的力量也会在全国各地的农村进行反日活动。外加日本残暴的统治,共产党会一直反抗,直到掀起农民起义,彻底推翻日本在华伪政权。
蒋介石很清楚,投降是对国民党没有任何好处,不投降还可以做一个民族英雄,简直是一举两得。所以,不管日本如何威逼利诱,蒋介石就是不投降。说得生动一些,当时的蒋介石就像是已经被日本打掉牙满脸是血、已经站不起来的一个拳击选手,但是他就是不认输,即使打死我也不下台。这就是当时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