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脾虚最快的恢复按哪个穴位图(一个穴位最养脾)

脾虚最快的恢复按哪个穴位图(一个穴位最养脾)太白是什么意思太白穴,是脾经的原穴,双穴,在大脚拇指的边缘,取穴位时,有一个好方法,就是伸出脚掌,把大脚趾,翘起来,就会发现有一个高骨,在这个高骨(第一跖骨)后面凹陷处,就是太白穴。大家方便的话,马上可以找一下。有经验的老中医都知道,看一个人能不能活得长寿,主要就看一点——脾胃。只要脾胃好,还有胃口,能吃下去东西,那么生命就还能继续维持下去,一旦这个人已经水米不进了,那肯定就拖不了多久了。所以,脾气虚就是命虚,脾气强,寿命长。今天分享的,就是克脾虚,最养脾的原穴,专补脾气,他就是著名的太白穴。一定要收藏起来,还要越早用起来。如何找位置

看上面这个舌苔,典型的胖大有齿痕,中医一看,就会可以诊断,这是典型的湿气重,根本问题在于脾虚了。

因为脾是主运化食物来产生身体需要的各种养分的,一旦脾气虚就会,水气津液都无法转化,补什么都补进去,所以就会造成“虚不受补“的情况。

随之而来的身体的湿气,还会不断变重,要知道,湿气可以说是百病之源,它还会和热,寒,风等勾结,就会变成湿热,寒湿,风湿,侵蚀身体的内脏,关节,变成了水湿,痰湿等垃圾,慢慢象“温水煮青蛙”一样,最后搞垮甚至摧毁我们的生命。

所以脾作为后天之本,比先天之本补肾更重要。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这两个脏腑是起了决定性因素,先天之本与生俱来,可以改变的不多,但脾就不同了,我们自己通过后天的努力就可以控制他,改善她,而且脾是给予其他脏腑营养的终极保证。

有经验的老中医都知道,看一个人能不能活得长寿,主要就看一点——脾胃。只要脾胃好,还有胃口,能吃下去东西,那么生命就还能继续维持下去,一旦这个人已经水米不进了,那肯定就拖不了多久了。所以,脾气虚就是命虚,脾气强,寿命长。

太白穴

今天分享的,就是克脾虚,最养脾的原穴,专补脾气,他就是著名的太白穴。一定要收藏起来,还要越早用起来。

如何找位置

太白穴,是脾经的原穴,双穴,在大脚拇指的边缘,取穴位时,有一个好方法,就是伸出脚掌,把大脚趾,翘起来,就会发现有一个高骨,在这个高骨(第一跖骨)后面凹陷处,就是太白穴。大家方便的话,马上可以找一下。

脾虚最快的恢复按哪个穴位图(一个穴位最养脾)(1)

太白是什么意思

太白穴,取名,很大气,太,同大,为广大、宽阔之意;白,意晨晓东方泛白,太白星即为启明星。太白为古代星宿之名,传说此星有平定战乱、立国安邦之能。古代神话故事里面,太白金星地位很高的,所以取太白作为穴位名称,也是表明此穴地位德高望重,有补益五脏六腑之意义。

脾的作用正好具备了生成和运输新鲜气血的功能。中医认为,“气血不正,五脏皆病;气血调和,百病不侵”,恰恰说了这个道理。

太白穴是足太阴脾经的原穴,专补脾气虚!

养护手法

1、按揉法:

每天可以行指柔法,用拇指指腹置于穴位上稍用力按揉,也顺便把脚上的涌泉,太白,脚底,拇指腹,脚根等根基全部按揉一遍,每天早上做一遍,最好晚上睡前也做一遍。

2、艾灸法:

用艾灸罐点燃艾柱后置于距离太白穴皮肤约3-5cm处回旋灸,每日1-2次,每次约20分钟,灸到泛红透热。

很多朋友都存在脾气虚的症状,出现症状有轻有重

1、夜里睡觉老流口水(这叫脾不摄津,就是脾不能收摄这些津液,它自己流出来了)。

2、舌头两边有齿痕;舌体胖大;舌苔上水液较多。

3、吃完东西不一会儿就腹胀,消化不良。

4、手脚冰凉,血液循环不到末梢。

5、女性崩漏,月经淋漓不尽,不能收摄;因为气血上不到头部而头晕等等。

6、手臂和腹部上肉很多,而且都是松松的,肥肥的且都是下垂的,而且脸色黄黄的,(脾主肌肉,病色为黄色,所以也是脾虚导致的)

如果一直任由发展下去,还会出现水肿,甚至内脏器官下坠的情况,比如胃下垂,子宫脱垂,直肠脱垂等等,还有的人会因为气虚而导致出血,比如女性的月经量超大等。

除了知道怎么养脾,还要知道脾最怕什么

第一怕生冷

生冷的食物和寒冷的环境,如各种冰冻冷饮、生的蔬菜水果等,会带着寒气进入身体,在空调环境,时间长,都是容易伤及脾胃。

第二怕撑

脾胃最怕撑,饥一顿,饱一顿对它伤害最大。胃生病大多和人饮食不节制有关,胃坏了,脾也就虚了。

第三:怕不动

黄帝内经说久坐伤肉,这里的肉指的就是脾。所以经常运动对养脾也是有帮助的。

第四:怕忧思

在情志方面,脾主思,所以思虑过重,或者忧伤过重,都会伤脾。

一个好汉3个帮

太白穴再厉害,也是要配穴,效果更好,补养脾胃是个大工程。

1、中脘穴

可以悬灸中脘穴,促进经气运行,提升胃功能,消眼袋,提升肤色。

2、足三里

是胃腑疾病和人体强壮要穴。具有培肾固本,行气活血,补虚益损的作用。

3、三阴交

具有:健脾补血、活血化瘀。

4、脾俞穴 章门穴

前者是脾的俞穴,后者是脾的募穴,具有:利湿升清、健脾和胃、益气壮阳。

5、公孙穴

具有健胃消食的作用。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