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重阳节尊老敬老情意浓(银发网红的别样晚年)
又是一年重阳节尊老敬老情意浓(银发网红的别样晚年)在网上唱歌改变了王金香的晚年生活,她感觉自己生活的比年轻人更年轻:“我不觉得自己老。其实年轻的时候还有顾虑,总考虑别人的目光。现在我想穿什么就去穿,去展示自己,自己享受了,别人也赏心悦目。我感觉老年人不要总把自己看的那么老,其实只是年轮在你的脸上画上了一个记号而已。要活得自在,不留遗憾,这就是我们老年人向往的东西。”王金香的不少粉丝叫她“干妈”,因为她不仅唱歌,也和粉丝分享自己的人生经验。“有个三十多岁的姑娘,生了三个女儿,婆家还想让他生儿子,她想不开就来找我。我说我们北京人就不兴强调男女,你把你的孩子都培养好了,上哪儿都说得出去。当时有几个粉丝一起过来的,都是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问题,我给她们讲完以后说回去看行动,看谁日子过得好,向我汇报成绩。结果回去以后姑娘真的像变了一个人,越过越好。他们给我寄各种东西,在直播间给我送礼的,我过年的时候都要给他们发红包,我不能欠这份人情。”唱歌是王金香从
老年生活怎么过?带孙辈、广场舞、老年大学是一种传统答案,K歌、做主播、剪短视频、成为UP主是另一种作答方式。据统计,目前中国移动互联网上活跃着超过1亿银发族。一批“银发网红”随之产生,重阳节之际,新闻广播记者采访了这些“银发网红”,听他们聊聊自己别样的晚年生活。
“银发网红”王金香:活得比年轻人还年轻
“媛媛你好,欢迎你来直播间,好久不见……”66岁的王金香戴上耳机,举起话筒,进入直播间,就变身为拥有36万粉丝的“网红”。 “我是签约主播,每天有任务,每天至少要播两小时。“浏阳河”、“呼伦贝尔大草原”……王金香一首接一首的唱着歌,有时还接受网友的点歌。“别人给你点评、刷礼物,互动越多,给你的流量就越多。不过我不是这个心态,每天要有多少收入,我就是玩,在这个平台上交朋友,没有利益关系的朋友才走得远。”王金香笑着说。
唱歌是王金香从小的爱好:“我7、8岁的时候就喜欢唱歌,我们那个年代没有音乐老师,一到音乐课都是由我来教大家识谱、唱歌,然后我带着学校宣传队去文化馆演出去。可能有天赋吧,歌一听就会了。” 2015年王金香参加同学聚会,唱完歌,她老师的侄子问她为什么不去网络平台上唱歌?这是王金香第一次知道网上还能唱歌:“回来我就问我闺女,闺女说早就有啊,我说那你不跟我说,我天天用微信在群里一条一条按着给他们唱。然后我就下载了全民K歌,唱了一年就火了。”
因为身体原因不能染发,王金香将满头的银发做了造型,然后购买了许多精美的中式服装:“我每天直播衣服都不重样的,为了给大家新鲜感。”她的衣柜里挂满了搭配好的套装、连衣裙、旗袍等,各种配饰、鞋子将屋子堆得满满当当。“花花绿绿的,上镜好看,年轻时也喜欢,没这个条件呀。”退休前,王金香是住总的一名会计,退休后也一直做兼职,很多收入都投入到买衣服、饰品中。“唱歌是我的爱好,服饰是我的风格。还有一点,我唱歌特别投入感情,能给他们感动的唱哭了那种。”
“歌声悠扬,如果不是看到视频里的您,一定会以为是年轻女孩的声音。”“歌唱的好听,人更漂亮,赞!”王金香一进入直播间开口唱歌,粉丝们的留言就开始刷屏。“一开始叫我白发魔女,后来是白发女神、阳光女神、金香奶奶,都是粉丝给我起的名。反正走到哪儿都有人能认出来,后来媒体来宣传报道,我又上了《星光大道》、《开门大吉》,办了个人演唱会。还有国外媒体来采访我,视频在法国也播出了。特别感谢全国各地的粉丝们,没有他们的支持,我也不可能走上这些舞台。”王金香说。
王金香的不少粉丝叫她“干妈”,因为她不仅唱歌,也和粉丝分享自己的人生经验。“有个三十多岁的姑娘,生了三个女儿,婆家还想让他生儿子,她想不开就来找我。我说我们北京人就不兴强调男女,你把你的孩子都培养好了,上哪儿都说得出去。当时有几个粉丝一起过来的,都是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问题,我给她们讲完以后说回去看行动,看谁日子过得好,向我汇报成绩。结果回去以后姑娘真的像变了一个人,越过越好。他们给我寄各种东西,在直播间给我送礼的,我过年的时候都要给他们发红包,我不能欠这份人情。”
在网上唱歌改变了王金香的晚年生活,她感觉自己生活的比年轻人更年轻:“我不觉得自己老。其实年轻的时候还有顾虑,总考虑别人的目光。现在我想穿什么就去穿,去展示自己,自己享受了,别人也赏心悦目。我感觉老年人不要总把自己看的那么老,其实只是年轮在你的脸上画上了一个记号而已。要活得自在,不留遗憾,这就是我们老年人向往的东西。”
“老漂族”苏联宽:60岁刚开头 一天一天争上游
早上9点,75岁的苏联宽送完小孙子上学后回到家中,打开手机开始剪辑视频:“这是我们合唱队的演出,我把大家拍的照片、视频剪辑好发到快手上,大家看了都特别高兴,我也就开心。”20年前,苏联宽办理了提前退休,从天津来到北京帮子女带孩子。随着孩子逐渐长大,他的生活也丰富起来。“社区里有老年大学,还有舞蹈队、合唱队、太极队、乐团等等,孩子上学时我就参加各种团体活动,就这样慢慢的融入了社区、融入了北京。”
从给社团拍照、录像开始,苏联宽早早接触到互联网:“以前是用相机拍,用电脑剪辑,现在更方便了,用手机拍摄、剪辑就行了。”利用网络搜索功能,苏联宽一步步掌握了各种软件的操作方法。“搜索以后,一个答案不准,我再看第二个、第三个,自己慢慢琢磨。10年前我就会用网约车,现在什么地图导航、手机转账、网上挂号我都会,不用老是麻烦子女。”
“特别是打印机,我用手机、电脑都能“指挥””,苏联宽的网络技能在辅导孙子时也派上了用场,“有时候老师让打印个通知、课程表,父母都上班来不及弄,我也能做。做个手抄报,我上网给他找一些格式,让他看看哪个合适?喜欢哪个?打印出来让他参考。有时候儿子儿媳说,爸您比我们都强,因为他们没时间琢磨这些嘛。”
如今,苏联宽每天都日程满满,除了接送孩子,他早上或晚上会打一次太极拳,上午参加书法班、摄影班,下午写“作业”,抽时间剪视频、发快手,晚上还会给家人做一顿美味大餐。“我感觉老年生活首先要培养自己的爱好,干一些自己想干、能干的事;融入家庭,学会做几个菜,增加生活的乐趣;再一个就是学会放手,年轻人的事能少管就少管,要有自己的朋友、自己的圈子、自己的乐趣。”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重阳节当天,苏联宽写的书法是《采桑子·重阳》。“我的想法是60岁刚开头,一天一天争上游,退休了还要做事情。我今年75岁了,感觉自己才刚刚进入老年阶段。因为现在生活条件、医疗条件好,90岁才算高龄高寿呢!老年人别老琢磨这疼那疼,以后失能失智了怎么办?心态年轻就不老,我还行,我还能做这个,我就是这种感觉。”
互联网开启老年人的第二人生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活跃在网络世界中,2022年8月31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5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为10.51亿,其中“60岁及以上”网民占比11.3%。这意味着,中国移动互联网上活跃着超过1亿银发族。老年生活不再是“广场舞”和“带孩子”的代名词,也不再是家里和菜市场两点一线,而是变得更多样、更自由。
很多老年人在网络上开启了第二人生,他们中有人在退休后买了一辆房车,开启“说走就走”的自驾游;有人在网上教年轻人运动健身,收获了一批忠实“催更”的“00后”粉丝;有人大胆秀出舞姿,用不断挑战新事物的勇气鼓舞他人;也有人专攻穿搭,不再将自己的退休生活局限于黑白灰,大胆玩起“潮流”……他们探索着属于自己的全新生活,而外界听到、看到的是他们由衷的快乐和充实的日常生活,并深受鼓舞和感动。
“以前的领导看到我的视频后说,以前怎么不知道你这么活跃?我说上班时只想着做好事情,别把工作丢了,这些业余爱好都靠边站,我感觉退休以后反而活得更精彩了。”“银发网红”王金香说。当传统定义的社会责任和家庭职责履行完毕,老年人终于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关注自身,互联网也给予了他们更多信息,让他们接触到了不一样的世界,同时也看见了实现自我价值的可能。某种意义上,老年或许是人生最自由、最开阔的阶段之一,有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准备好了。
北京新闻广播记者:吴思 唐思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