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的文明记忆(阿富汗的前世今生)
阿富汗的文明记忆(阿富汗的前世今生)(一)阿契美尼德王朝——波斯人的统治有考古证据表明,在公元前 3000 年至前 2000 年之间,阿富汗这片土地上就已经产生了较发达的城市文明。喀布尔西南的哈瓦克山口附近地区在古代曾是中东、中亚和印度交通的十字路口,在这里发现的霍什·塔帕遗址的年代可追溯到公元前 2300 年,其中出土的金银器上有中东、印度和中亚地区动物的图案。有文字记载历史从下开始历史上的阿富汗有着数千年的悠久历史,自古就是四方文化的汇集之地。2000多年前,汉代的张骞出使西域古国时即到此地;1300多年前,唐代高僧玄奘法师也曾驻足于此。联通欧亚大陆的丝绸之路横跨阿富汗,阿富汗也因之成为古代丝绸之路的中枢,是沟通东西方文化的重要一环。繁忙的古代丝绸之路上,“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到访古代阿富汗的玄奘法师在其闻名于世的著作《大唐西域记》中记载,“异方奇货,多聚此国”,真实地反映了古代阿富汗丝路贸易的繁荣景象。一、古
阿富汗的前世今生(上)
阿富汗,中国的20个邻国之一,狭长的瓦罕走廊连接了两个古老的文明国家。在大部分人的印象中,阿富汗战乱频繁、深处内陆、交通不便、文化落后、经济萧条。塔利班2021年卷土重来之后,一年多的时间,外界对它现代化的有所期待,被不断走向保守现实打脸。事实上塔利班政权没有走向现代化的迹象,近期塔里班政府提出禁止女性上学的政策,一时举世哗然,就连沙特政府也表示“震惊和遗憾”。
人类已经进入二十一世纪第三个十年,科技文化日新月异,信息网络异常发达,而当代中国人对阿富汗这个邻居,却了解甚浅,它的前世今生,它的文化历史,没有多少人关心。《追风筝的人》立志拂去蒙在阿富汗斯坦普通民众面孔的尘灰,然而阿富汗对当代大部分中国人来说仍然是熟悉的陌生人。
为什么阿富汗号称帝国坟场?阿富汗现独立百年以来为什么一直在传统与现代之路上来回摇摆?古代阿富汗与中华文明有过怎样的交流?古代佛陀罗艺术为什么消失在中古历史尘埃之中?这些需要深入阿富汗地区漫长的文明史,在这片土地上来来往往多个民族文明塑造了阿富汗地区特有的民族,独特的自然环境决定了它的文明底色,欧亚大陆十字路口的战略位置给了它独一无二的历史命运。
历史上的阿富汗有着数千年的悠久历史,自古就是四方文化的汇集之地。2000多年前,汉代的张骞出使西域古国时即到此地;1300多年前,唐代高僧玄奘法师也曾驻足于此。联通欧亚大陆的丝绸之路横跨阿富汗,阿富汗也因之成为古代丝绸之路的中枢,是沟通东西方文化的重要一环。繁忙的古代丝绸之路上,“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到访古代阿富汗的玄奘法师在其闻名于世的著作《大唐西域记》中记载,“异方奇货,多聚此国”,真实地反映了古代阿富汗丝路贸易的繁荣景象。
一、古代阿富汗地区——多种文明融合枢纽
阿富汗历史文化悠久,早在 10 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早期就有原始人类生活于此。1966 年,考古学家在阿富汗东北部巴达赫尚省巴巴·达尔维什地区的库尔山谷的一个山洞里,发现了大量人类的右颞骨碎片,表明至少 52000 年前在阿富汗已有早期人类生活。在兴都库什山北部丘陵地区发现的距今 35000—15000 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中晚期遗址中,上万件石器和骨器被发掘。阿富汗北部巴尔赫城南的阿克·库普卢克遗址显示出,可能早在 9000 年之前的新石器时代,当地的居民就已经开始耕种和放牧。
有考古证据表明,在公元前 3000 年至前 2000 年之间,阿富汗这片土地上就已经产生了较发达的城市文明。喀布尔西南的哈瓦克山口附近地区在古代曾是中东、中亚和印度交通的十字路口,在这里发现的霍什·塔帕遗址的年代可追溯到公元前 2300 年,其中出土的金银器上有中东、印度和中亚地区动物的图案。有文字记载历史从下开始
(一)阿契美尼德王朝——波斯人的统治
有历史学家认为,最早征服阿富汗领土的是中东的亚述人(公元前 8 世纪),紧随其后的是伊朗北方的米底人,但他们对阿富汗的影响有限。公元前 550 年左右,波斯阿契美尼德族的居鲁士大帝打败米底人,占领了阿富汗这一军事、交通要地,并继续开疆拓土,建立了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试图统治整个东西方世界的帝国——阿契美尼德王朝,开始了长达 220 年的帝国统治。此时,阿富汗地区被分成数个总督辖地,包括巴克特里亚(阿富汗北部)、阿里亚(赫拉特)、阿拉霍西亚(坎大哈、拉什卡尔加和奎达)、大夏(巴尔赫)、萨塔吉迪亚(加兹尼)和犍陀罗(喀布尔、贾拉拉巴德和白沙瓦)。琐罗亚斯德教是这一时期人民信仰的主要宗教,传说是由出生在阿富汗的琐罗亚斯德于公元前 6世纪创建的。
(二)巴克特里亚时期——大夏国的前世
公元前 4 世纪上半叶,阿富汗地区进入了巴克特里亚时期,中国历史称大夏。公元前 2 世纪至前 1 世纪,巴克特里亚国家被从东部迁徙来的塞种人和大月氏人所灭。巴克特里亚在阿富汗统治的两个多世纪。
大夏,是张骞出使西域后我国知道的最早的西域古国之一,据《史记·大宛列传》中记载:“大夏在大宛西南二千馀里妫水南。其俗土著,有城屋,与大宛同俗。无大长,往往城邑置小长。其兵弱,畏战。善贾市。及大月氏西徙,攻败之,皆臣畜大夏。大夏民多,可百馀万。其都曰蓝市城,有市贩贾诸物。其东南有身毒国。”
大夏国都薄知(Bactria(薄知、巴克特里亚))。因其建城之早,波斯地区有“众城之母”的声誉。嗣后数世纪,该城落入各个游牧民族手中,在中文古典书籍中又作“薄提”、“缚喝”。
《魏书·西域传》:“薄知国,都薄知城,在伽色尼南……多五果”。“吐火罗国……国中有薄提城,周匝六十里,城南有西流大水,名汉楼河,土宜五谷,有好马、驼、骡。其王曾遣使朝贡”。北魏宣武帝永平二年,薄提国隶属于嚈哒,二国合贡白象一只。
(三)贵霜帝国——西迁大月氏建立的帝国
贵霜帝国,外文名Kushan Empire。贵霜帝国由大月氏(dàyuèzh)五翕侯之一贵霜翕侯部落建立。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前2世纪初,月氏人游牧于河西走廊西部张掖至敦煌一带,势力强大,为匈奴劲敌。公元前176年左右,月氏被匈奴击破并西迁,沿途击破敦煌附近另一个小游牧部落乌孙,杀其王难兜靡,夺其地,难兜靡的儿子猎骄靡初生,其部落逃奔匈奴,一起被匈奴收留。公元前160年左右,月氏再次被匈奴及匈奴支持的乌孙击败,西迁至中亚阿姆河流域。
公元前130年左右统治整个阿姆河、锡尔河流域,并羁縻康居。后来,大月氏部族一分为五,迁往东部山区,设五部翕侯统治,贵霜是其中一部。约在汉武帝元朔元年(公元前128年)汉使张骞至其国,以后往来渐密。国内分为休密、双靡、贵霜、肸顿、高附五翕侯。在公元1世纪前后,大月氏所设的五个翕侯之一的贵霜翕侯逐渐强大起来,大约在公元24至25年,贵霜翕侯丘就却灭掉了其他四个翕侯,自立为王,国号贵霜,这标志着大月氏统一国家的形成。公元45年,丘就却不再称翕侯,而改称"大王、王中之王",或"最高王中之王",贵霜王朝建立起来。
贵霜帝国
贵霜王朝建立之后,丘就却于公元50年左右开始了一系列的对外扩张战争。向东,他把领土扩展到兴都库什山以南,占领了犍陀罗和呾叉始罗(Taxila,也译塔克西拉)。向南,从安息手中夺回了原属于大月氏高附翕侯的领地高附;他还攻取了濮达(Puskalvat,可能是指兴都库什山以南的帕罗帕米萨德)和罽宾。
到公元65年左右扩张战争基本结束时,丘就却建立的贵霜王朝已经是中亚的一个大帝国了,史称贵霜帝国。丘就却去世的75至76年的两年间,贵霜处于无王状态,陷入了内乱之中。在刻于公元76年的迦拉万铭文中没有提到任何一位贵霜王。
76年以后,准确地说在公元78年,统治贵霜王朝的是索特·麦加斯。因为,在呾叉始罗公元78年的银册铭文中,他的称号是"大王、王中之王、贵霜天子",并且他已经以最高统治者的身份在发号施令了。由于他从来不在王号后具名,所以他被称为"无名王"。他发行的钱币在今坎大哈、喀布尔河谷和旁遮普等地出土,钱币上有用讹误的希腊文书写的铭文,铭文称呼他为"王中之王、伟大的救世主"。他发行的钱币上铸骑士图像,这表明索特·麦加斯可能是月氏游牧统治家族中的一员。在他统治期间,他与康居联姻结盟,也与中国交好,曾协助东汉班超平定疏勒、击败莎车。
公元90年,他恃功向中国东汉王朝提出娶汉公主的要求,在遭班超拒绝之后,他派一位名叫谢的副王领兵7万前往西域攻打班超的军队,班超见敌众我寡,于是采取坚壁清野、闭门不战的策略,谢攻班超不下,四处搜掠又无收获,粮草出现问题。班超推断谢会向龟兹求援,就派兵埋伏在前往龟兹的要道上,果然不出所料,谢的求援士兵全被杀掉,并将首级悬示给谢,谢大恐,自知已无出路,便派使者向班超请罪,请求生还,班超同意。从此,贵霜与中国东汉王朝保持友好关系,"岁奉贡献"。班超以“月氏王”呼之。
索特·麦加斯的统治大约结束于公元104年。在他之后,阎膏珍继位为王。阎膏珍在位时对外积极扩张,使贵霜王朝发展为中亚的大帝国。在他执政期间,印度境内的罽宾等国反叛,他趁机进攻印度河流域,占领了今印度的旁遮普、信德、卡提阿瓦和马尔瓦,甚至马土拉等地,整个印度河流域(今巴基斯坦)处于贵霜的控制之下。阎膏珍可能还到了恒河上游的北方邦。贵霜势力所到之处,原塞种人等建立的小国悉数被吞并。在巴克特里亚、喀布尔、旁遮普以及中印度的阿拉哈巴德和贾巴耳普尔都发现了阎膏珍的钱币,说明当时阎膏珍的统治确实到达了上述范围。其后,无名王阎高珍(索特·麦格斯)时期,贵霜向西扩展至赫拉特,控制了整个河中地区,并在羁縻的康居基础上更进一步羁縻大宛。
2世纪初威玛·卡德菲兹即位,再次征服印度次大陆西北部,在中亚将势力范围扩展至花剌子模,吞并锡斯坦,国势大张,形成中亚的一个庞大帝国。贵霜王朝版图东起巴特那,西达赫拉特,南至纳巴达河,北尽咸海。都城迁至白沙瓦。183到199年,胡毗色伽二世在位期间,对中亚的控制减弱,康居、大宛摆脱羁縻,呼罗珊、花剌子模也脱离贵霜统治。衰败迹象已经显露。
约213年,波调即位,贵霜势力在中亚有所扩展,一度重新控制花剌子模,并同亚美尼亚库斯诺依斯结盟共抗萨珊王朝。波调死后,贵霜仍保持着印度河以东地区的统治。贵霜帝国政权在婆苏提婆死后,日益衰落。至公元3世纪已分裂为若干小的公国,其年代和历史是非常模糊的。
(四)嚈哒汗国和萨珊王朝的统治
贵霜王国衰落后,公元 3 世纪中期,阿富汗的西部和北部被纳入波斯萨珊王朝(224—651 年)的控制之下,兴都库什山以南地区则由基达拉家族(贵霜人的后代)统治。
5 世纪初,沿锡尔河南下的嚈哒人(白匈奴)南渡阿姆河占领了基达拉家族统治下的吐火罗和巴克特里亚,于 425 年建立了嚈哒汗国(425—566 年)。建国后,嚈哒人又征服了喀布尔、巴达赫尚、克什米尔、旁遮普等地,把国家的政治疆土从中亚延伸到了印度的北部。他们所到之处,城市被夷为平地,居民惨遭屠杀。由于国家是靠武力扩张建立起来的,各地区之间没有共同的经济基础,也得不到各地民众的支持,到 6 世纪下半叶嚈哒汗国迅速衰落。嚈哒汗国统治时期,战争不断,经济不景气,文化萧条,大城市中心开始衰落,取而代之的是土地贵族的城堡,阿富汗逐步向封建社会过渡。嚈哒人信奉琐罗亚斯德教,反对佛教,在其统治时期阿富汗各地的佛教文化都或多或少受到了破坏。
公元 563—566 年,中国西北部另一大民族——突厥人,联合萨珊波斯击败嚈哒人,结束了嚈哒汗国的统治,并以阿姆河为界分别统治了嚈哒汗国的疆土,阿姆河以北属突厥人,阿姆河以南归萨珊王朝统辖,现代阿富汗全境被划入萨珊王朝的版图。从此时起,到 7 世纪阿拉伯人入侵之前的一百年间,阿富汗境内存在着由基达拉人和嚈哒人建立的许多互相冲突的地方小国。7世纪初,萨珊王朝实际控制了阿富汗大部分地区,并把这里分成若干省份,分别由出身于基达拉和嚈哒的总督管理。嚈哒和突厥对阿富汗的统治是伴随着中央游牧民族的大迁徙而来的,这个大迁徙改变了阿富汗及其周围地区的民族面貌,而且给民族的起源与形成带来了重大影响。公元 651 年,阿拉伯人征服波斯,萨珊王朝灭亡,阿富汗陷入混乱状态。
(五)玄奘西行记载的阿富汗区域
据唐玄奘《大唐西域记》的西行记录,唐僧西行求法赴古印度之路线,自葱岭经阿富汗进入古印度地区之路径如下:
玄奘西行取经路线图
1、西南行两百余里入山,登葱岭。
——即今帕米尔高原西端,唐僧翻越葱岭走高原东北边缘进入西突厥,然后要翻越西部边缘才能进入北印度地区。
2、沿山行三百里,至古代中亚向南的重要交通孔道、葱岭的险要隘口铁门。
——铁门,在今乌兹别克斯坦南部达尔本特之西山口。
3、出铁门,沿河岸而行至坦蜜国。
——今乌兹别克斯坦南界铁尔梅兹市。自此以下,唐僧即进入今日阿富汗地区。
4、东南行数百里至缚喝国。
——今阿富汗马扎里沙夫以西之博贺即巴尔赫,西行数百里,至缚喝国。此地即《史记》、《汉书》所记之大月氏都城蓝市城,位于阿姆河南岸,张骞曾经到此。缚喝即巴尔黑、巴尔赫,在今阿富汗马扎里沙夫西十余里,有巴尔赫废墟。
5、西行数百里,至活国。
——至此,出睹货逻国,至梵衍那国。活国,地在阿富汗东北部昆都士。《旧唐书·地理志》作遏换城 《新唐书·地理志》作阿缓城。曾经为吐火罗国之都城,后为嚈噠之地。居民多信仰拜火教。杜甫《赠崔十三评事公辅》诗:“活国名公在,拜坛羣寇疑。”
6、南行入揭植国。
——地在今阿富汗德哈斯城。
7、东南入大雪山,山行六百里,入梵衍那国。
“梵衍那国,在雪山之中也。人依山谷,逐势邑居。国大都,城据崖跨谷,长六七里,北背高岩。有宿麦,少花果,宜畜牧,多羊马。气序寒烈。风俗刚犷,多衣皮褐,亦其所宜。文字风教,货币之用,同睹货逻国,语言少异,仪貌大同。淳信之心,特甚邻国。上自三宝,下至百神,莫不输诚,竭心宗敬。商估往来者,天神现征祥,示祟变,求福德。伽蓝数十所,僧徒数千人,宗学小乘说出世部。王城东北山阿有石佛立像,高百四五十尺,金色晃曜,宝饰焕烂。东有伽蓝,此国先王之所建也。伽蓝东有鍮石释迦佛立像,高百余尺,分身别铸,总合成立。 城东二三里伽蓝中有佛入涅槃卧像,长千余尺。”
——大雪山,即葱岭帕米尔高原。有瓦罕走廊连接阿富汗兴都库什山山脉,乃东西交通必经地。 梵衍那国,又名帆延国,都城罗烂城,今阿富汗喀布尔市西之巴米扬。《新唐书·西域传》:“帆延者,或曰望衍,曰梵衍那。”此国位于兴都库什山中。
梵衍那,梵名Bamiyan,又作范阳、望衍、帆衍,今多称巴米安(Bamian)、巴米央、巴米扬。此国位于吐火罗(睹货逻,今乌兹别克斯坦)通向阿富汗健驮逻、巴基斯坦臾那之要道上。隋炀帝、唐太宗时巴米扬国使曾来朝贡。前3世纪,阿育王传布佛教,佛教经此地进入吐火罗而传入中国。其后,阿富汗地区大月氏之一代名王迦腻色迦王建立伽蓝,佛教兴盛。此时此地雕造甚多之大石佛、洞窟,称为巴米扬石窟(约三至七世纪开凿),最大两尊即巴米扬大佛,东侧佛高五十三米及西侧佛高三十五米。以两佛像为中心,凿以数以千之石窟,为刻石雕佛像,并残存有部分壁画、佛龛、天井飞天像,为佛教美术重要遗迹之一。西元13世纪初,梵衍那国受成吉思汗征服。继为阿拉伯人入侵,佛教遂告衰亡。
8、东南行两百余里度今希巴尔山口,至迦毕试国。
——今阿富汗喀布尔河流域,喀布尔城。
9、从此东行入雪山,逾越黑岭,至迦毕试国。
“迦毕试国周四千余里,北背雪山,三陲黑岭。 国大都城,周十余里。宜谷麦,多果木,出善马、郁金香。异方奇货,多聚此国。 气序风寒,人性暴犷,言辞鄙亵,婚姻杂乱。 文字大同睹货逻国,习俗、语言、风教颇异。服用毛氎,衣兼皮褐。货用金钱、银钱及小铜钱,规矩模样异于诸国。 王,刹利种也,有智略,性勇烈,威慑邻境,统十余国。 爱育百姓,敬崇三宝,岁造丈八尺银佛像,兼设无遮大会,周给贫窭,惠施鳏寡。伽蓝百余所,僧徒六千余人,并多习学大乘法教。”
——迦毕试国,即今之阿富汗喀布尔。
10、东行六百里,至滥波国。
——今阿富汗北境。 阿富汗东北拉格曼省。
11、南行渡河,至那揭罗喝国。
——河即印度河。那揭罗喝地在今阿富汗贾拉拉巴德市。公元628年秋,唐僧进入北印度境——今阿富汗境。从那揭罗喝(阿富汗贾拉拉巴德市东南),山行五百里,即至健陀罗国都城布路沙布罗(今巴基斯坦白沙瓦地区)。
从玄奘西行记载看出,古阿富汗地区是多个城邦小国,在初唐,阿富汗是一片佛国。实际上,直到公元七世纪中叶,阿富汗地区才开始伊斯兰化进程,并逐步演化成如今我们印象中的面貌。1996年至2001年间,塔利班政权以宗教名义执掌阿富汗。期间塔利班炸毁巴米扬大佛。因为“宗教”,阿塔组织搞出了一个大新闻:为了“销毁一切异教崇拜”,塔利班政府炸毁了世界最高的石雕立式佛像——巴米扬大佛通过这则新闻,许多人才觉醒:漫漫历史长河之中,阿富汗地区并非只有“伊斯兰文明”这一种形态。
中国团队采用光影技术重现巴米扬大佛
(六)大唐的后院——条支都督府
唐初设立西域条支都督府,地在今日阿富汗,即当时的诃达罗支国伏宝瑟颠城置。亦作鹤悉那城。即伏宝瑟颠城。条支,即诃达罗支(漕矩吒,曹)国,协音。《大唐西域记》漕矩吒国:“国大都城号鹤悉那,周三十余里。”唐高宗龙朔元年(661),于此地设立条支都督府治。
二、中古之后——伊斯兰化的阿富汗地区
(一)阿拉伯帝国统治
公元 7 世纪初,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半岛兴起,阿拉伯人打着伊斯兰教的旗帜,在先知穆罕默德从圣地麦加迁到麦地那之后的近百年里,征服了东西方的很多地区,其中包括波斯和中亚大部。约公元 650 年左右,阿拉伯军队吞并了阿富汗西南的锡斯坦地区。661 年,倭马亚王朝在巴格达建立,统治者对外继续进行大规模的征伐。公元 700 年左右,锡斯坦的一支阿拉伯军队吞并了赫拉特和巴尔赫,同时,另一支阿拉伯军队夺取了坎大哈,并最终占领了喀布尔。
阿拉伯人的入侵遭到了阿富汗各民族激烈的反抗,为征服阿富汗强悍的部落人民,阿拉伯军队至少耗费了近两个世纪的时间。武力征服虽然不顺利,但是阿拉伯人传播伊斯兰教的活动却深深地影响着阿富汗的文化和社会,伊斯兰教真主唯一、真主万能、人类平等和兄弟情谊等观念很快便深入人心,伊斯兰教逐渐取代了阿富汗的佛教和祆教等宗教信仰。伊斯兰教被证明是阿富汗各个民族间最强有力的,有时也是唯一的统一因素。
阿拉伯帝国在阿富汗实行统治的一百多年时间里,尤其是倭马亚王朝时,对人民横征暴敛、掠夺财物,激起了人民的不满,全国各种形式的反抗斗争一直持续不断。虽然这种状况在阿巴斯王朝建立初期有所改观,但随着后来阿拉伯人恢复对呼罗珊地区的直接统治,局势变得更加紧张。公元 9 世纪和 10 世纪,在阿富汗不同的地区分别建立起了新的政权,他们仅在名义上承认巴格达哈里发的地位,阿拉伯帝国的统治已经名存实亡。
(二)早期的伊斯兰本土王朝
阿富汗先后出现了几个半独立的小王国。
塔希尔王朝(821—873 年)的建立者是波斯人塔希尔·伊本·侯赛因,他称王之前是哈里发马蒙指定的呼罗珊总督,管辖东方各省。821 年,塔希尔宣布脱离阿巴斯王朝,名义上仍代表哈里发统治东方各省,实际上已经半独立。塔希尔王朝的统治区域包括河间地区、呼罗珊、巴尔赫、喀布尔和锡斯坦。塔希尔王朝是伊斯兰时期阿富汗人在自己的土地上建立的最早的王朝。
萨法尔王朝(873—903 年)的建立者是雅库布·伊本·莱斯,861—871 年,他率领军队赶走了塔希尔王朝在锡斯坦的地方长官,并以锡斯坦的扎兰季城为中心陆续占领了哈里发统治的东方各省,然后攻克喀布尔,占领赫拉特、巴尔赫、加兹尼、克尔曼和设拉子等地。873 年,雅库布占领呼罗珊,推翻了塔希尔王朝的统治,建立了萨法尔王朝。
萨曼王朝(874—999年)的建立者是埃米尔·纳斯尔,他的爷爷萨曼·胡达曾是巴尔赫的一个地方长官。903年,纳斯尔的弟弟伊斯玛仪尔率军打败了萨法尔王朝的军队,赢得了萨法尔王朝所有辖地的统治权,萨法尔王朝覆灭。伊斯玛仪尔乘胜征服了大片领土,将阿富汗统一在一个稳定、宽容的穆斯林政权之下。
(三)加兹尼王朝
萨曼王朝统治后期,突厥族宫廷近侍阿尔普特金受到君主宠信,被擢升为禁军司令,961 年被任命为呼罗珊总督。962 年,阿尔普特金夺取今阿富汗境内的加兹尼地区自立,创建了加兹尼王朝。苏布克特金(阿尔普特金的女婿)于 976 年开始统治加兹尼地区,并且吞并了喀布尔河流域的土地,又联合突厥人倾覆了萨曼王朝。到 997 年,加兹尼王朝的疆土已北达阿姆河以北,东至白沙瓦,西抵呼罗珊。
998 年,苏布克特金的长子苏丹·马赫穆德(998—1030 年)继位。在其统治期间,印度教被清除出阿富汗,阿富汗成为纯粹的伊斯兰国家。1002—1026 年,马赫穆德 17 次远征印度,最远到达恒河的卡瑙吉,吞并以拉合尔为中心的旁遮普,使旁遮普从此成为穆斯林地区;他还北上联合喀剌汗朝共同消灭花剌子模;去世前他向西占领莱伊(今德黑兰南部)及哈马丹,从而建立起一个阿巴斯王朝以来版图最大的帝国。
马赫穆德用战争所得把都城加兹尼建成了一个庞大而辉煌的城市,这里一度成为各类学者荟萃的伊斯兰教文化中心。马赫穆德是加兹尼王朝最伟大的统治者,在其统治的 32 年中加兹尼王朝达到极盛,成为在阿富汗本土统治的第一个穆斯林大国。马赫穆德去世后加兹尼王朝趋于瓦解,12 世纪中叶兴起的古尔王朝把加兹尼王朝排挤到旁遮普。1186 年,古尔王朝摧毁了加兹尼王朝在拉合尔的残余统治。
(四)古尔王朝和花剌子模
古尔原是阿富汗希尔曼德山谷与赫拉特之间的一座山的名字,这里地旷人稀,气候寒冷。居住在当地的向萨卜家族系从中亚地区迁徙来的突厥人,他们在加兹尼王朝鼎盛时期逐渐壮大,建立了古尔王朝,起初臣服于加兹尼王朝,到 12 世纪中叶独立,统治了 67 年。
12 世纪初开始,由于加兹尼王朝统治者的猜忌,两国交恶,纷争不断。1155 年,阿拉乌丁·侯赛因·古里领兵在加兹尼城外打败了加兹尼的守军,占领并焚毁了加兹尼城,据说大火烧了七天七夜,城内王宫、图书馆、花园、学校和一些尖塔式建筑几乎无一幸存,阿拉乌丁因此被贬称为“世界焚烧者”。自1160 年起,古尔王朝势力日强,国王贾亚苏丁·穆罕穆德·古里主要治理古尔王国本土,其弟穆伊祖丁·穆罕默德·古里则致力于开拓疆界。这时,古尔王朝的版图已包括阿富汗斯坦、伊朗的呼罗珊、吐火罗斯坦和印度大部分地区,伊斯兰教的影响从此也更加深入印度。古尔王朝遵奉伊斯兰教逊尼派教义,承认巴格达阿巴斯王朝的宗主权。
1202 年,贾亚苏丁死后,其弟穆伊祖丁继位。1206 年穆伊祖丁在出征印度的归途中被杀,此后古尔王朝处于分裂状态。1217 年,突厥人花剌子模·沙赫的军队占领了包括巴尔赫、巴米扬、喀布尔和加兹尼等大城市在内的阿富汗大部分领土。但其统治还未稳固,就被蒙古人的入侵所打断。
(五)蒙古入侵
1216 年,成吉思汗开始挥师进犯中亚,击溃了花剌子模的40 万大军,占领布拉哈和撒马尔罕,然后南渡阿姆河进入阿富汗境内。1221 年,蒙古人进军加兹尼时,在巴米扬受到了花剌子模·沙赫之子贾拉鲁丁领导的抵抗部队的顽强抵抗,蒙军伤亡惨重,成吉思汗盛怒之下摧毁了巴米扬城。之后,为防止加兹尼再成为贾拉鲁丁的抵抗基地,成吉思汗又下令毁灭了加兹尼城,刚从 70 年前古尔王朝的破坏中恢复过来的加兹尼,再次被夷为平地。1226 年,蒙古军队占领赫拉特,在赫拉特前后屠城七日,接着又进攻和抢掠阿富汗的其他城市。蒙古人野蛮的侵略战争给阿富汗带来了空前的浩劫,城市几乎全被毁灭殆尽,无数居民惨遭杀戮,文明遭到严重破坏。从北方的赫拉特、巴尔赫到南部的加兹尼、坎大哈、锡斯坦和喀布尔,曾经繁华的大城市全部变得荒无人烟。
13 世纪到 14 世纪初,蒙古统治者为巩固对已占领土地的统治,向这些地区移居了许多突厥化的蒙古人和蒙古游牧民,这个移民过程对阿富汗中部哈扎拉贾特地区民族的演变产生了很大影响。他们的后裔即是哈拉扎人。
(六)帖木儿王朝统治
蒙古人的统治结束之后,14 世纪末至 15 世纪,阿富汗又遭到了信仰伊斯兰教的突厥化的蒙古征服者帖木儿的侵袭。1370年,帖木儿自立为王,建立帖木儿王朝(1370—1507 年),定都撒马尔罕。1381 年,帖木儿开始远征伊朗和阿富汗。在阿富汗首先夺取了赫拉特,然后是法拉和锡斯坦,最后占领坎大哈,所到之处劫掠一空。
帖木儿死后,他的儿子沙哈鲁在赫拉特继位,都城随即迁到赫拉特。沙哈鲁致力于在国内建立秩序、实现和平,抚平战争对国家造成的创伤,因此他和他的继位者们以赫拉特为中心,在阿富汗和中亚进行了一场近百年的文艺复兴运动,阿富汗的文学艺术在此时再次取得了辉煌的成就。1506 年,帖木儿王朝最后一位国王苏丹·侯赛因·米尔扎死后,国家开始四分五裂。1507 年,乌兹别克人穆罕默德·昔班尼(1451—1510 年)率军攻击并占领了赫拉特,帖木儿王朝的统治结束了。
(七)莫卧儿王朝和萨法维王朝的争夺
16 世纪初,帖木儿帝国分裂后,帖木儿的后裔、人称“巴卑儿”(老虎)的查希尔丁·穆罕默德被乌兹别克人逐出中亚后,率军南下占领阿富汗的喀布尔,1526 年攻入印度北部击败国王苏丹·易卜拉欣·卢迪,占领德里,随后建立了莫卧儿王朝(1526—1858 年)。因为阿富汗的许多部落拒绝向其屈服,查希尔丁·穆罕默德对他们进行了残酷的镇压。到 1530 年查希尔丁·穆罕默德去世时,莫卧儿王朝的领土几乎囊括整个印度次大陆和包括楠格哈尔、锡斯坦、喀布尔、坎大哈等大部分地区在内的阿富汗。
萨法维王朝(1502—1736 年)是由突厥人伊斯玛仪尔建立的统治伊朗的王朝,以伊斯兰教什叶派为国教。1501 年伊斯玛仪尔一世定大不里士为其首都,此后他继续扩张,1510 年占领了呼罗珊和赫拉特,1511 年乌兹别克人被逐到阿姆河以北。16世纪末,阿巴斯一世统治时期,萨法维王朝在坎大哈与莫卧儿王朝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并从乌兹别克人手中夺取了赫拉特、坎大哈和巴尔赫。从 16 世纪到 18世纪初,阿富汗一直处于莫卧儿和萨法维这两个王朝的占领与争夺之中,其结果是阿富汗西部为萨法维王朝所占领,东部各省则并入莫卧儿王朝的版图。
(八)霍塔克王朝,阿富汗近代国家前奏
1709 年,普什图族吉尔查依部族首领米尔·瓦伊斯·汗趁萨法维和莫卧儿两个王朝衰微之际,联合坎大哈地区各部族首领同波斯人展开了英勇而机智的斗争,杀死波斯总督,打败了波斯讨伐军,宣布民族独立,在坎大哈建立了霍塔克王朝。其疆域西起法拉和锡斯坦,东到苏莱曼山区,北至加兹尼,基本上都是普什图族人聚居的地区。
霍塔克王朝是阿富汗历史上第一个由阿富汗人自己当家做主的地区性政权,它的出现奏响了阿富汗民族独立运动的序曲。1738 年,伊朗国王纳第尔·沙赫攻占了坎大哈,霍塔克王朝结束。霍塔克王朝虽然短命,但却奠定了民族国家的基础,它的建立连同 18 世纪前期在阿富汗爆发的人民起义一起,加速了阿富汗民族独立国家的形成。
三、阿富汗境内主要遗址
阿富汗地区一直是多民族、多文化争奇斗艳的“文明十字路口”。也正是这一时期,构成了阿富汗的“古典文明时代”,古典文明留下了灿烂的文物。
阿富汗主要遗址分布
牡牛纹金碗,公元前2200—前1900年,法罗尔丘地出土
几何纹金杯,公元前2200—前1900年,法罗尔丘地出土
1、阿伊·哈努姆城址 阿富汗健陀罗艺术时代见证
神像图案鎏金银饰盘,公元前3世纪,阿伊·哈努姆神庙出土
2、蒂拉丘地是大月氏贵族的埋骨之地
嵌宝石金项链,公元25—50年蒂拉丘地墓5号墓出土
勇士图案金钩扣,公元25—50年,蒂拉丘地三号墓出土
蒂拉丘地出土中国汉代铜镜
3、贝格拉姆古城是贵霜王朝的夏都
阿富汗贝格拉姆玻璃器
四、小结
往事越千年,在阿富汗这座广阔的舞台上,波斯、贵霜、大夏、嚈哒、突厥、阿拉伯、蒙古先后登场,共同演绎出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各个民族在这里进进出出,
阿富汗的数千年历史,周边的民族文明交替占领阿富汗这片土地,主体民族普什图人也这个过程中形成,它的本源主体是伊朗东部游牧民族,在形成过程中融合了波斯、古印度、突厥、塞种人、匈奴人、阿拉伯人,最后形成了普什图民族。阿富汉地区在古代形成的主体民族普什图人一直没有当家做主,做阿富汗的统治者,而是被各种外来民族和周边文明统治着,进入近代,他们在等待建立自己国家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