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又热闹的乡村婚礼(热闹而简朴的乡村婚礼)
文明又热闹的乡村婚礼(热闹而简朴的乡村婚礼)启媒这一天,亲戚一般不参加的,邻居家的男人,新郎的小朋友到是要来的,因为这一天的事特别多,前面杀猪宰羊,后院鸡鸭拔毛,还有鲜鱼鲜虾都要整得干干净净备用。婚礼的进行一般是三天,第一天是启媒,第二天是正日,第三天是请女方的女眷长辈。上世纪七十至八十年代,农村并不富裕,但婚礼还是照样要办的,村子里不管谁家结婚都要热闹一番的。主人家关于婚礼的准备是早早地进行了,结婚前双方的媒人要来来往往的,反复商定,结婚的时间,礼金的多少等等,那时礼金虽然少得可怜,但还是要有的,即使在最困难的岁月里,婚礼的基本规则还是在民间传递,这大概也算是一种根深蒂固的文化之传承吧。那个年代提倡易风移俗,旧时的那一套繁杂的礼节都改掉了,一切从简,所以我们所看到的结婚仪式已经是简化了的。但是婚姻大事,谁也不肯马虎,热闹三天还是必须的。
时下之年轻人,结婚讲究的是排场,不管自己是怎样的身份,也不管自家有钱没钱,一生一次的婚礼总是要风风光光的,气气派派的。于是公路上便时时看得见那一排排漂漂亮亮的迎亲彩车飞驰而过,让人羡慕,让人赞叹。
经常参加或看见年轻代的婚礼场面,现代派的隆重,热烈与喧嚣,却总觉得少了点文化的传承与历史的底蕴。假如把现代的物质条件与传统的文化联合,组合成一场水乡婚礼又将是怎样的场面呢?
我的脑海里总是浮现出少年时所铭记于心的乡村婚礼的场景,一缕柔柔的乡情便爬上我的心头,让我感觉到那种朴素和舒服,这是一种最实实在在的乡愁。
古人云,男人有两件大喜事,一曰金榜提名时,二曰洞房花烛夜。洞房花烛夜不惟男人也,女人也得以欢喜,人人如此,是故,结婚总是一件头等大事。所以婚礼总是要办得红红火火。但是,老底子的乡下人是实实在在的,尽管结婚是大事,但总得脚踏实地,有多少的能力就办多大的事,所以乡村的婚礼讲究的是热闹,喜气又不浪费,不铺张。
上世纪七十至八十年代,农村并不富裕,但婚礼还是照样要办的,村子里不管谁家结婚都要热闹一番的。
主人家关于婚礼的准备是早早地进行了,结婚前双方的媒人要来来往往的,反复商定,结婚的时间,礼金的多少等等,那时礼金虽然少得可怜,但还是要有的,即使在最困难的岁月里,婚礼的基本规则还是在民间传递,这大概也算是一种根深蒂固的文化之传承吧。
那个年代提倡易风移俗,旧时的那一套繁杂的礼节都改掉了,一切从简,所以我们所看到的结婚仪式已经是简化了的。但是婚姻大事,谁也不肯马虎,热闹三天还是必须的。
婚礼的进行一般是三天,第一天是启媒,第二天是正日,第三天是请女方的女眷长辈。
启媒这一天,亲戚一般不参加的,邻居家的男人,新郎的小朋友到是要来的,因为这一天的事特别多,前面杀猪宰羊,后院鸡鸭拔毛,还有鲜鱼鲜虾都要整得干干净净备用。
这一天的主要任务是谢媒,何叫谢媒我是不懂的,反正这天晚上也有几桌酒席,主客就是媒人(一般都是女的)。大概这一天媒人是会有一个红包的。吃过晚饭,邻家的女人都不请自来,因为晚上要做圆子。圆子是糯米粉做的,选一个力气大的有经验的来和粉,这和粉可不是特别容易的事,先要用开水搅和头,快速地和起一个团子,然后不断地和揉,直到把所有的生粉都揉进一个大团子里,这团子要揉和得非常有韧性,然后才可以做圆子。这是一个流水线,许多女人围在一起,一个人先捏成一个个实心的团团,下一个开始挖空,做成一个可以装馅的面碗,然后装馅,收宫,最后放在一张张大竹篇上。有肉馅的也有红豆沙的。这圆子是第二天早上的上头圆子,新郎的圆子是专门做的,做成汤圆的式样,里面有许多讲究,反正我是不知道的,按书本上去照抄没意思,我也没有这个心思去详细介绍了。
这天晚上新郎的新床上要叫上三个未婚男人与新郎一起睡,叫做压床。
第二天一大早,主人家就开始放炮杖,还有百子炮,整个村子的人都像过年一样喜气洋洋,最开心的是那些孩子们了,抢炮杖头,捡未燃放的百子炮,然后晚上折断了,用火点燃,火花四溅,煞是好看。他们一个个四处奔跑,乐得屁颠屁颠的。
太阳东升时,新郎要拜佛拜祖宗,开始上头,上头者必须是亲戚中有儿子的原配夫妻担承,吃上头圆子。然后一身新装准备出发。
村里的男男女女都来吃圆子,近一点的亲戚也陆续到来,圆子是一直在烧着,随时都可以吃到。
新郎是早上就要到新娘家里去的,在女方家里吃中饭,一般女方把正酒放在中午,因为新郎要向女方的长辈们敬酒,酒席上女方的长辈们也要给新郎红包。女方虽然是嫁女,但女大当嫁,喜庆与欢乐照旧,七、八桌甚至十几桌酒席,慢慢地吃,不喝酒的早早离席了,而喝酒的要集在一起摆酒摊,造声势,做市面,红白喜事,喜事要有喜事的样子,酒是一定要喝好的。
这边在喝酒,那边的迎亲船已经启动了,迎亲船是用机帆船改装的,大红灯笼,大红绸缎,还有各色彩旗,装点得鲜艳夺目,船头上两筐米糕,堆成宝塔式,上面放上红桔子,一派喜庆。
新郎的那些年轻朋友们这一天可是风头出足,个个穿得簇新的衣服,头发梳得精光,他们开始走上迎船,找好位置,他们有二个重要的任务,一个是敲锣打鼓,还有一个就是抬嫁妆。
迎船在炮杖与锣鼓声中离开村子,后面还有一条专门用来装嫁妆的船,一路欢声笑语,向着新娘家中而来。
那边,新娘家也已经在准备招待迎亲客人了。
河道面岸,村里的人早早地在等待了,虽然新娘子是熟悉的,但还是要看的,一个是欢喜,凑热闹,一个还要看看新娘的风彩与娘家的嫁妆。
迎船在欢天喜地中慢慢地靠近新娘家的石硚口,船停稳了,迎亲的人上了岸,但新娘的家人却是不露面的,而且还要把大门关得紧紧的。
那些小伙子卖力的时候来到了,锣鼓喧天,敲得震天响。
此时的大门里外正在进行一场较量呢,男方的迎亲代表往门缝中塞红包,这是开门包,开门包要几进几出,多少没有整数,但一般只是一种形式,一般女方不会在这一天过分为难男家。终于门开了,里面早已准备了两排座位,桌子上摆放了糖果、糕饼。女方邀请男方亲戚坐茶。
朋友们是轮不到坐茶的,但他们却会有意外的礼物,香烟糖。
茶要上二道,第一道是甜茶,里面有细圆子加白糖,第二道是熏豆茶。
不一会,锣鼓开始敲起来,一敲越响,楼上的新娘开始与家人告别,母亲舍不得女儿,含泪向女儿交代,女儿点着头,说着安慰的话,眼泪也夺眶而出,最后母女俩哭,兄弟姐妹们也哭,这个叫哭发,哭发。
与此同时,双方的媒人在积极地沟通,在尽量地满足了女方的附加条件后进入了发亲的程序。
先是发嫁妆,一件一件地发,第一件是一个用红袱包着的红漆马桶,这个很有戏剧性,我不明白为什么非要先发这个,而且拎马桶的还必须是一个童子。晚上还得由这个孩子先去撒一把尿,当然那里面有红鸡蛋,甘蔗,还有一个红包。被子,毯子,还有许许多多的生活用品都装在条箱中,两个人抬着,整齐地往船上走。每个新娘都会有几个大大小小的樟木箱子,这箱子里去新娘最私密的东西,也是娘家嫁妆中的压箱物品,箱子都用一把铜锁锁上,钥匙当然在新娘的身上。
嫁妆上了船,锣鼓还是敲得震天咱,嘹亮的喇叭也吹得响彻云霄,整个村子里都充满着欢天喜地的气氛。
新娘开始动身了,依依不舍地告别爷娘,在伴娘与姐妹们的拥护下走下楼梯,在楼梯的最后一步站着,等待着亲人把她抱着送上迎船。
鞭炮齐鸣,锣鼓喧天,在亲人们的目送中新娘离开了自己的家,告别了乡亲父老,她将开始一个女人的全新的一段生活。
河岸边,新娘的母亲泪眼婆娑,目送着花船渐行渐远……
弯弯的小河,清清的流水,两岸的绿树都在迎送着这一对新人,在为他们祝福。
几十分钟后,船儿兜了一个大大的弯又回来了,迎来了新娘。
那时候新娘不穿婚纱,大红棉袄,红裤子,红盖头,新娘子妆扮得齐齐正正,漂漂亮亮。引得村里的婆娘们的赞喜。
这里也已早早地在等待,当听到迎船的机器声,家里马上开始准备,一切就绪,只等新娘了。船到了,靠了岸,男家的娘舅把新娘抱进了家,举行拜堂仪式,而新亲们便也享受坐茶的礼待,一切如前,不再重复。
:接下来是接长辈,迎亲船再次开动,朋友们继续出力,敲锣打鼓去迎接女方的男性长辈,女客一律不请,女方的平辈们已经陪新娘到了男方。
迎来长辈又是一番礼待,此时,天色渐晚,暮色朦胧,又一个大高潮来临了——大摆宴席。
那年代没有婚庆主持之类的东西,但也不缺热闹,十几桌大席就此展开,自家摆不下可以摆在邻居家里。新郎新娘一席,朋友小姐妹各一席,女方长辈一席,礼数不乱,酒肉飘香,笙歌绕梁,欢声笑语,乐在农家。
那年代没有山珍海味,但猪羊是自家养的,鸡鸭是放养的,鱼虾是新鲜的,一切都是原生态的。
当然酒也是自己酿的。好酒好菜,好客。
下一幕是新郎新娘向各位敬酒,发烟。新娘在婆婆的陪同下与各位男方亲戚行见面礼,当然是红包多多,喜颜于色。那些孩子们还可以得到新娘的红包呢,一个个乐得像小神仙了。
直到天完全黑下来,宴会才慢慢地散了,远亲们回家了,娘家的新亲也用船送走了,一天的热闹才渐渐归于平静。而此时的新房里正春意浓浓,喜气盈室。
那些年轻的朋友姐妹们正在闹洞房呢。
夜深了,人静了,新郎与新娘才进入到最消魂的时刻了。笔无可触及矣,就此停笔吧。
哦,还得交待一下,第二天是请女方的长辈女眷,又是一天排场。第三天新郎带着新娘带着礼物回娘家。人生最隆重的婚礼落幕了,然后就是实实在在的油盐柴米夫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