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的孩子不想上学(如果孩子说不想上学)
如果你的孩子不想上学(如果孩子说不想上学)1.家长不要把“厌学”看得很严重其实,作为过来人,我们都知道,每个学生都会经历大大小小“厌学期”,只是有的孩子可能来得早,有的孩子经历得晚,有的孩子经常“厌学”,有的孩子偶尔一次,那么我们作家长的该如正确处理孩子的“厌学”情绪呢?之后,母子俩就开始了拾荒的一天。阮女士9点就带着孩子去了阅马场的首义广场,孩子发现地上可以拾捡的瓶子不多,阮女士就让孩子到垃圾箱去翻。垃圾箱里被高温发酵的恶臭一下就把小朋友熏得倒退一步,小志说什么也不愿意来垃圾箱里找瓶子。阮女士却很强硬,跟儿子说了只有捡够100个才能回家。就这样,阮女士带着孩子从阅马场沿解放路一直走到武昌火车站,然后在武昌火车站旁边又兜了不少圈子,最后从武昌火车站再走到湖北大学,共计9公里。其间小志口干舌燥,阮女士硬是在他捡够了20个瓶子之后,才给他买水。并且阮女士按一个瓶子卖一毛钱跟他结算。给孩子买了一元钱一瓶的水,这年头娃哈哈和农夫山泉都要两
观众朋友们,早上好,现在是早上七点,欢迎收看我们的早间育儿新闻。
说起今天的热点新闻啊,就不得不谈到新河街小学一(1)班的小志同学以及他的妈妈。那么这对母子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呢?让我们一起连线前线的记者又又君。
据记者又又君了解到,这个小志同学是个典型的“上学困难户”,不是说家里穷,上不了学,而是孩子每天都不愿意上学,用他妈妈的阮女士的原话说就是:“每天早上送儿子上学都特别艰难,在校门口拉着我的手或者衣服不愿意放开。”所以每天早上,都能看见激烈的“拉锯战”,一边是孩子一边是妈妈、老师和保安。据说,这种拉锯战耗时最长的一次竟达两小时。孩子不说话,也不哭,低着头就是不愿进学校。
要不怎么说人的潜能都是被逼出来的,通过各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方式都未能改变孩子后,阮女士想到了一个方法:带孩子徒步拾荒,以此希望能让孩子体会到钱难挣,活不易的道理。
之后,母子俩就开始了拾荒的一天。阮女士9点就带着孩子去了阅马场的首义广场,孩子发现地上可以拾捡的瓶子不多,阮女士就让孩子到垃圾箱去翻。垃圾箱里被高温发酵的恶臭一下就把小朋友熏得倒退一步,小志说什么也不愿意来垃圾箱里找瓶子。阮女士却很强硬,跟儿子说了只有捡够100个才能回家。就这样,阮女士带着孩子从阅马场沿解放路一直走到武昌火车站,然后在武昌火车站旁边又兜了不少圈子,最后从武昌火车站再走到湖北大学,共计9公里。
其间小志口干舌燥,阮女士硬是在他捡够了20个瓶子之后,才给他买水。并且阮女士按一个瓶子卖一毛钱跟他结算。给孩子买了一元钱一瓶的水,这年头娃哈哈和农夫山泉都要两块钱的呀!这下小朋友是真真实实感觉到赚钱太难了。
当然最后结果还是令人满意的,虽然只出去一天,但是孩子的变化还是很明显的,孩子上学不再挣扎了,课上表现也好多了,嗯,大团圆结局局!
其实,作为过来人,我们都知道,每个学生都会经历大大小小“厌学期”,只是有的孩子可能来得早,有的孩子经历得晚,有的孩子经常“厌学”,有的孩子偶尔一次,那么我们作家长的该如正确处理孩子的“厌学”情绪呢?
1.家长不要把“厌学”看得很严重
有些家长提到厌学,真的是视之为“洪水猛兽”,觉得特别可怕,其实冷静想想就会发现,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这就好像我们的“青春期”“更年期”一样,再正常不过了。所以我们要做到的就是平常心对待,千万不要小题大做,更不要反应过激甚至粗暴对待。
2.根据情绪严重程度选择冷热处理
如果孩子的“厌学”情绪比较轻的话,类似于发发牢骚的话,不妨采取冷处理的方式,可以选择倾听,鼓励的方式,如果家长太重视,容易适得其反。
当然如果情绪较严重,想新闻里的小志一样,那么就要采取“热处理”的方式,积极地采取适合孩子性格的措施,比如阮女士的做法我就很赞同,很多人称之为虎妈,我觉得太过苛刻,既没有让孩子受到任何伤害,还能让他真正体验生活,这不比那什么“变形记”来得真实有效多了吗?当然不管是冷处理还是热处理,与孩子沟通都是必不可少的。
3.和学校、老师共同努力
引发孩子厌学情绪的原因是多发的,可能是家庭、学校、班级、师生、同学之间中的任何一个环节,这就需要我们家长主动了解老师,配合学校,共同努力找出根源所在,才好“对症下药”。
今天的早间育儿新闻就到这里啦,明天同一时间我们不见不散!
今日份广告~
V❤搜索关注:“又又国学堂”即可5折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