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海阳毛衫产业现状(老集群如何焕新枝)

海阳毛衫产业现状(老集群如何焕新枝)那是20世纪80年代,他曾在张槎镇一家镇办针织工厂里工作。在庞润沃的印象中,那是张槎针织行业的起点。佛山祥纬润纺织公司(下称“祥纬润纺织”)董事长庞润沃偶尔还会想起早年创业时的情景。但新的转机正在出现。随着佛山制造进入交接班的密集时期,在“父”与“子”的传承接力中,张槎这一草根集群有望再焕新枝。以光大为代表,一群“纺二代”的登场,正在为老集群带来了新的可能性。抢布“时代”一个集群撑起全国1/3面料产能

谭明矿也不得不接受这样的改变。

在谭明矿的服饰工厂中,当年让他成为佛山服饰“一哥”的传统外贸订单早已日渐式微。但由其和女儿一起创立的瑜伽服新公司啟盛——同样定位专做外贸的新品类却日趋向上,光今年前七月销售就增长了15%。

这是发生在“中国针织第一镇”张槎里的产业新故事。张槎,拥有超过4000多家针织服饰企业,早年凭借靠近中大布匹市场、快速反应能力等优势崛起为中国针织产业中的重要产区。就像国内大多劳动密集型产业一样,如今这个企业部落里满是产能过剩、招工难等问题。

海阳毛衫产业现状(老集群如何焕新枝)(1)

滞销的布匹堆满工厂。林东云 摄

但新的转机正在出现。随着佛山制造进入交接班的密集时期,在“父”与“子”的传承接力中,张槎这一草根集群有望再焕新枝。以光大为代表,一群“纺二代”的登场,正在为老集群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抢布“时代”

一个集群撑起全国1/3面料产能

佛山祥纬润纺织公司(下称“祥纬润纺织”)董事长庞润沃偶尔还会想起早年创业时的情景。

那是20世纪80年代,他曾在张槎镇一家镇办针织工厂里工作。在庞润沃的印象中,那是张槎针织行业的起点。

这家镇办针织工厂的技术来自一位香港企业家,像庞润沃等人,早年正是通过在这家镇办企业工作后,掌握技术与信息,再下海创业,成为张槎针织行业最早一批草根创业者。

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针织行业的起步门槛并不高,只需要购入几台“大圆机”即可。“大圆机”是针织企业的核心设备,其数量被看作评判企业规模的主要指标。在张槎,存在大量小微型的针织企业,其拥有的大圆机就在十几台乃至三十多台之间。

这些大圆机,在当年就像“印钞机”。

与大多传统制造业一样,起步于改革开放初期的张槎针织行业,同样经历过“稀缺时代”。广东东成立亿集团有限公司审计监察中心副总经理欧书卫至今还记得,20世纪八九十年代时,行业供不应求,一片繁华景象。

海阳毛衫产业现状(老集群如何焕新枝)(2)

东成立亿产业园一角。林东云 摄

那是一个“抢布”的时代。“当时在广州中大布匹市场,搬运工只要抢到一条布,首先就能拿到10元。”欧书卫回忆道。彼时,中大布匹市场是张槎针织最主要的销路。

即使到了今天,拥有10多个针织产业园的张槎,仍然供应了广州中大布匹市场近八成的面料。

中大布匹市场,全国最大的布匹市场集散地。从张槎镇到广州中大布匹市场只需要40分钟的车程。毗邻广州中大布匹市场,是张槎针织行业能吸引大批草根创业者的重要原因。

已经在张槎从事针织行业20多年的广西人张龙(化名),早年正是因为看中张槎的区位优势,来到当地创业。他所创立的企业拥有十多台大圆机,企业每年有过半产品卖往中大布匹市场。

海阳毛衫产业现状(老集群如何焕新枝)(3)

位于张槎东成立亿产业园内的现代化针织车间。戴嘉信 摄

大量创业者的出现,让张槎针织行业初具雏形。20世纪90年代初,在张槎的大街小巷都能听到“沙沙”的纺线机声或织布机声,大大小小的针织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这批企业大多还是三五人的小作坊,且分散在当时张槎管辖的23.6平方公里的各个角落上。

看到这一现象的杨海基突然意识到,商机来了。1990年,杨海基利用张槎大江130亩地,打造了张槎的一座针织城——大江针织城。此后,他在“造城”的路上一路狂奔,还打造了“玉带针织城”等日后成为张槎针织产业主要集聚地的产业园。

张槎各类针织产业园的涌现,进一步吸引更多从业者的到来。

刘必胜就是其中一位。2004年,因仰慕张槎针织产业,刘必胜来到当地创业,他至今还记得那时张槎镇街的银行存款曾斩获佛山全市第一,超越南海、顺德的镇街。而他所创立的安东尼服饰,后来也成为张槎针织产业下游链条中一家知名企业。

大批人员的到来,让张槎一跃成为全国最主要的针织产业地之一。数据显示,早年张槎的面料产能一度占据了全国三分之一。作为从针尖上打拼出来的草根集群,张槎针织曾经贡献了当地三分之一的工业增加值,当地针织企业高达4000多家,曾是当地的重要主导产业。

以至于在业内,人们一谈到张槎时,首先就会说上一句:“世界针织看中国,中国针织看张槎。”

产能过剩

上万台“待业”的大圆机

但是,“抢布”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从去年开始,侯建平每次经过塱沙路与玉带路附近时,都会注意到,在一些临时仓库前,站满了大批“卖机佬”——大量拥有闲置大圆机的纺织企业老总,不约而同聚集在那里,等待买家的出现。

“初步估计,截至6月初,整个张槎的开机率大概只有六成。”庞润沃观察道,目前光在张槎,仍有上万台大圆机处于“待业”状态。

在张槎针织行业中,产能过剩的问题已相当突出。

海阳毛衫产业现状(老集群如何焕新枝)(4)

大圆机,纺织行业的主要设备。林东云 摄

以行业主要设备大圆机为例,近几十年来,该设备几乎没有新的技术升级。与此同时,张槎当地的针织企业同质化严重,产品缺乏独到性优势。很多工人在从业不久后,就会选择自己采购几台大圆机,摇身一变成为针织厂小老板。

在张槎经营了30多年针织厂的老何,就曾遇到几位旧员工放着1万元的月薪不要,自己跑去买了4台大圆机创业,结果小工厂不到一年就倒闭了。

这类现象,也反映出张槎针织行业面临的另一个挑战:人力成本不断上涨,但仍然留不住员工。

在张槎当地,一名织布工的月工资普遍都在7000多元,有的甚至去到1万元。据多位张槎针织企业负责人介绍,目前人力成本占据企业整体成本比重达70%—80%,相比早年50%的占比,已经大幅上升。

即便如此,侯建平工厂的员工流失率每年仍然高达七成,而且招聘年轻人就更难了。一些工作了没几天就选择离开的年轻人曾告诉他,这种两班倒,整天对着一台满是针线的大圆机的工作环境,让他们感到很枯燥。

“很多人宁愿当月薪4000元的小白领,都不愿意待在月薪过万的针织工厂内当工人。”庞润沃感慨道。

庞润沃所创立的祥纬润纺织是张槎当地的龙头企业之一,近年来祥纬润纺织一直在积极推进自动化改造。但因为织布行业普遍是小批量多批次的特点,在推进数字化进程上,庞润沃一直没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

这也是张槎针织企业的普遍问题。时至今日,在张槎针织行业,中小企业的自动化程度几乎没有太大差别。这导致针织工厂只能通过提高待遇来招工,但即使如此,在张槎当地,不少针织工厂员工的平均年龄都逼近40岁。

张槎的针织工厂仿佛正在变“老”。

江湖“不老”

一群“纺二代”的登场

对谭明矿来说,如果不是女儿的建议,他也很难想象,现在光大会是怎样的处境。

毕竟在这之前,光大已经深陷困境。谭明矿所创立的光大服饰工厂,一直是张槎针织服饰行业的一张名片。在最鼎盛时,光大的工厂一度扩张到了广西、湖南等地,员工最多时高达3000多人。

此后受国内产能过剩、人力成本上涨以及外贸订单“东南飞”等影响,光大员工数一度萎缩到仅剩几百人。直到今年以来,谭明矿表示,光大传统出口的外贸订单仍然在下滑。

但同样在光大服饰的厂房内,工厂在去年却逆势扩招了100多人,员工都忙于赶赴另一个品类-瑜伽服。

这得益于6年前的一次转型。2015年,跟随女儿前往澳大利亚过年的谭明矿在澳大利亚的商场内,听到女儿对他说,传统产品竞争到今天利润非常薄,但是近年来瑜伽服在各地走俏。

作为老纺织人的谭明矿看着眼前这些价格从一千多元到一百多元的瑜伽服。他意识到,这将是一个机遇。

回国后,谭明矿与他的女儿决定打造一个瑜伽服品牌。为了让品牌能够脱颖而出,谭明矿定位于用高端材料生产,但定价中下价位。在他看来,这种方式能够把开展品牌营销的投入让利给客户,用好的产品,一定能吸引到客户。

策略果真奏效。这个名为“icyzone”的瑜伽服,最初在亚马逊只能几天卖到一件,随着时间的推移,如今已经能够做到在亚马逊平台上日均销售过千件。今年受疫情影响,跨境电商走俏,产品销量大增。

海阳毛衫产业现状(老集群如何焕新枝)(5)

光大纺织瑜伽服销量大增。林东云 摄

不仅如此,由于光大的瑜伽服品牌先从出口做起,如今在进入国内市场时,反而被看作是“洋品牌”,因而更受追捧。据谭明矿介绍,去年全年,光瑜伽服的订单同比就增长了30%,这成为了工厂重要的新增长动力。

光大的这场接力转型,是张槎针织的转型缩影。大批“纺二代”的出现,汇集成了一股突围的新力量。

徐志泳正是其中一位张槎“纺二代”。5年前,他已接过佛山亿达织造厂经营的重担。5年下来,亿达保持稳步发展,一年营收达到数千万元。

但徐志泳有着不同的想法。尽管工厂开机率并不低,但他认为纺织服装行业的投入产出比太低,且行业供过于求,需要把更多精力投入到销售上。

这位喜欢穿着T恤牛仔裤的“纺二代”,手机壳上印着四个大字“只想搞钱”。

相比父辈大多会选择把经营积累的利润直接投入到采购大圆机上,徐志泳如今组织了一个团队,从去年底开始,他谋划在抖音上开号。他希望通过打造一个有粉丝、有号召力的抖音号,在做好内容后,再为企业带货。

徐志泳并不确定能否成功,但他想,这对于企业来说,至少是一次全新的尝试。

其仁观点

谁靠近最终消费者,谁为王

服务企业最大成本是信息成本。因为人类是一定要穿衣服的,但是穿哪一款衣服的学问就很大。

所谓服装行业单品爆款的经验,就是比如说你做了1万款衣服,最后只有1款衣服成了销售爆款,实际上另外9999款衣服都成为了你的成本。那么,要如何节约这个成本?就是要往上游走,往最终消费者的方向靠,这是节约行业成本的最重要渠道。

问题是现在消费者的心思是很难猜的,从行业的角度来看,就是信息成本太高了,消费者要什么,和你生产什么之间不匹配,这是服装行业最大的问题。

海阳毛衫产业现状(老集群如何焕新枝)(6)

张槎一家服装厂展示的T恤衫。林东云 摄

我曾经到上海纺织厂做过调查。当时上海纺织工业带动了55万人就业,到我去调研的时候,已经有20多万人下岗,包括工厂里的厂长、书记、工会主席都下岗了,一大半的单位日渐趋下。

我们就去调查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结果在调查时发现,很多国营工厂里的人都在忙着开会,频率很高。因为老忙着开会,他根本不知道市场里的消费者要什么。

我在安徽调研过一家养鸡的企业,叫做“老乡鸡”。这家企业鸡都要养足180天后才吃,创始人觉得这样的鸡的品种非常好,熬汤也很好喝。但是当他卖给客户的时候,客户都嫌贵,宁愿要便宜的。这家企业的老总一怒之下,选择自己去开连锁门店,现在门店开到了合肥、武汉、湖北等很多地方。

对消费者来说,即使老乡鸡的鸡养了180天,但是消费者也吃不出来它有180天。所以他最后把企业的门店上写上“180天老母鸡熬的鸡汤”。在开店的过程中,他意识到,如果企业不与最终消费者打通,你无法获得养什么鸡品种,怎样才能把鸡养好的信息。

广州中大布匹市场当初的崛起也是如此。因为当年通过中大市场,企业能够很靠近消费者。但是随着分工的演化,中大市场距离消费者越来越远了。对针织企业来说,一定要往行业链条的前端走。

企业不仅要盯着现在的客户,还要盯着客户的客户。因为如果你现在的客户并不是最终客户,那么你能获取到的最终客户的很多信息,在传递的过程中会有损失。如果一旦等你发现里面有信息误差,这个损失可能已经造成了。所以对针织行业来说,非常重要的就是要往产业链的前端走。

谁靠近最终消费者,谁为王。企业的生产不是为自己生产,是为别人生产。所以你在生产的时候,你要知道它需要什么,它的要求是怎样的变化的,企业要对这样的变化保持灵敏。

记者手记

让“后浪”成为“搅局者”

佛山制造业传承的大幕早已拉开。数据显示,近几年,佛山制造业步入二代交接班的密集期,一场涉及万亿的产业更迭正在佛山上演。

从张槎针织集群的故事看来,“后浪“的登场,对于一个企业乃至一个产业来说,有可能会是一场逆天改命的机会。

毕竟,相比大多是洗脚上田的创一代企业家,如今许多制造业的二代企业家普遍都拥有海外留学经历,且大多都有专业学习工商管理、商业等专业。相比父辈,他们拥有更专业的知识背景以及开阔的眼界。

在他们眼里,红海的市场中也许就深藏着蓝海市场。方太茅忠群的接班就是这样一个故事。

1996年,遭遇了多次创业危机、陷入瓶颈期的茅理翔,决定将儿子茅忠群叫回来接班。彼时茅理翔正经营着一家点火枪工厂,产品一度占据世界点火枪市场50%的份额,被誉为“世界点火枪之王”。但回来后的茅忠群发现,点火枪行业已处于一片红海,且行业技术含量低。

这时,茅忠群盯上了厨电产品,吸油烟机。因为油烟是中国厨房的特殊产物,当时市场上都是国外油烟机品牌,却并没有真正解决中国家庭的痛点。从进入油烟机行业起,茅忠群就杜绝价格战,产品定位高端市场。早期,经销商都在打价格战,甚至打电话逼方太降价,茅忠群硬是顶住压力、咬住价格不放。

不仅如此,相比父辈创业往往容易忽略工业设计,但茅忠群却高度重视产品设计。方太早年就找苹果公司的设计师来为产品进行外观、色彩等设计。如今和国际一流设计公司合作也是家常便饭。其产品设计甚至让一向注重产品审美的日本企业惊叹。除了设计优势,研发出身的茅忠群也特意打造方太的技术优势。方太推出任何一个产品、引进任何一个技术,都比竞争对手快半年。

如今的方太作为国产高端厨电产品的领军者,已是广为人知。回头看,对于茅氏父子来说,“交班”本身也是企业转型升级的一次契机。

毕竟老一辈创业者固然会有披荆斩棘的实践经验,但二代的登场,往往也给企业打开新思路,开辟新赛道引入新的活力。

特别是对于正深陷发展瓶颈的企业,或是产业集群。做好传承的篇章,让更多“后浪”登场,或许从中就会走出不少在搅动一池春水的过程中,为企业打开一个新天地。

【撰文】叶洁纯 林东云

【摄影】林东云 戴嘉信

更多阅读:

专题|品质革命再攀登

观点交锋:城市发展要学习“杯满则溢”|品质革命 集群战法⑮

【作者】 叶洁纯;林东云;戴嘉信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

来源:南方 - 创造更多价值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