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一只黑手将把会议拖向失败的方向(一只黑手将把会议拖向失败的方向)

一只黑手将把会议拖向失败的方向(一只黑手将把会议拖向失败的方向)这些共同点使他们能够坐在一起开会。参加会议的29个国家中的绝大多数国家的共同点是:都愿意在国际事务中有更多的发言权;都反对殖民主义;支持各民族自决和要求种族平等;都想要发展经济;都希望和平。在会谈中,尼赫鲁谈到亚非会议问题,说会议将由科伦坡会议五国:印度、缅甸、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和锡兰召集,旨在“促进友谊和合作”;“考虑社会、经济和文化方面的问题和关系”;讨论“特别感兴趣的问题”,诸如“影响国家主权”和“种族主义和殖民主义”;研究亚洲和非洲在世界上的地位,以及亚非国家能对“世界和平和合作”作出什么样的贡献。图│周总理周恩来表示:我们愿意参加这个会议,因为这个会议是为亚非和平世界和平努力的。

1955年4月18日至24日,在印度尼西亚风景秀丽的山城万隆举行的亚非会议,是一个有着重大历史意义的会议。

它是一个没有西方大国参加、没有被它们所左右的一次国际会议。

召开亚非会议的主张,首先由印度尼西亚总理沙斯特罗阿米佐约提出,后来得到印度、巴基斯坦、缅甸、锡兰(今斯里兰卡)四国总理的支持。

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时,曾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在会谈中,尼赫鲁谈到亚非会议问题,说会议将由科伦坡会议五国:印度、缅甸、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和锡兰召集,旨在“促进友谊和合作”;“考虑社会、经济和文化方面的问题和关系”;讨论“特别感兴趣的问题”,诸如“影响国家主权”和“种族主义和殖民主义”;研究亚洲和非洲在世界上的地位,以及亚非国家能对“世界和平和合作”作出什么样的贡献。

一只黑手将把会议拖向失败的方向(一只黑手将把会议拖向失败的方向)(1)

图│周总理

周恩来表示:我们愿意参加这个会议,因为这个会议是为亚非和平世界和平努力的。

参加会议的29个国家中的绝大多数国家的共同点是:都愿意在国际事务中有更多的发言权;都反对殖民主义;支持各民族自决和要求种族平等;都想要发展经济;都希望和平。

这些共同点使他们能够坐在一起开会。

但是他们之间也有明显的分歧,主要表现在如何解释“殖民主义”。

有的国家听信所谓“共产殖民主义”的说法并把它与西方殖民主义相提并论,一样加以谴责。参加会议的29个国家,同中国建交的只有7个,接受美国援助的有22个。

许多国家对中国很不了解,有些国家受帝国主义的影响,对中国怀有恐惧甚至敌意。尼赫鲁、吴努和沙斯特罗阿米佐约则是主张中立,他们主张同时与苏联集团和西方集团保持友好关系,来缓和紧张局势,避免军事结盟,尽量减少争议。

埃及总统纳赛尔与中立派合作。共产党领导的国家只有中国和越南民主共和国。这就决定会议上必然要出现尖锐、复杂的斗争。

这次会议中国派出了以周恩来为首席代表,陈毅、叶季壮、章汉夫、黄镇为代表的代表团。

1955年4月7日,周恩来率代表团离开北京,将去印尼的万隆参加亚非会议。这时他刚刚动过阑尾炎手术,但他认为这次会议非常重要,一定要亲自参加。

一只黑手将把会议拖向失败的方向(一只黑手将把会议拖向失败的方向)(2)

图│周总理与印度总统尼赫鲁交谈

台湾国民党方面不愿看到新中国在国际上影响日益增大,采取各种手段进行破坏,并针对这次会议,制定了谋害周恩来的计划,代号是“1号”。

周恩来到达昆明。原定11日和工作人员一起乘包租的印度客机“克什米尔公主号”出发。

忽然接到缅甸总理吴努的电报,邀请周恩来先去仰光,以便先同几个主要参加国缅甸、印度、埃及等国的政府首脑会晤,研究一下会议的有关问题。

这样,周恩来、陈毅等人改经昆明去仰光,然后由仰光飞雅加达。一些工作人员和新闻记者仍乘“克什米尔公主号”如期由香港起飞。

不料飞机在香港启德机场加油时,被国民党特务在飞机轮仓附近安放了定时炸弹,结果在飞越北婆罗洲沙捞越附近的海面上爆炸,中国和越南政府代表团工作人员和中外记者11人全部遇难。

争取和平的坚强信念,使周恩来不顾个人的安危,仍决定前往万隆。

他知道邓颖超对他此行很担心,行前他给邓写信说:“有这一次教训,我当更加谨慎,更加努力。文仗如武仗,不能无危险,也不能打无准备的仗,一切当从多方考虑,经过集体商决而后行。望你放心。”

1955年4月14日,周恩来等到达仰光。

1955年4月15日晚同尼赫鲁、吴努、纳赛尔、范文同等举行非正式会议,交换意见。周恩来提出在亚非会议上不提共产主义问题,以免引起不必要的争议,致使会议无结果。这个建议得到一致赞同。

一只黑手将把会议拖向失败的方向(一只黑手将把会议拖向失败的方向)(3)

图│周总理与埃及总统纳赛尔亲切交谈

17日周恩来到达万隆,在机场发表书面谈话:“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抱着对于和平和友好的热烈愿望,前来参加即将在万隆举行的亚非会议。”“我相信,我们的会议一定能够克服多种破坏和阻挠,并对于促进亚非国家之间的友好和合作,对于维护亚非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作出有价值的贡献。”

这也就是中国代表团参加亚非会议的目的。

18日,亚非会议开幕。周恩来成为会场内外最受瞩目的风云人物。有的外国记者报道说:“他出现在哪里,哪里就有欢呼声和掌声。”

当周恩来坐着飘扬着五星红旗的汽车驶向大会会场时,街头群众踏着积水,冒雨向中国代表团车队发出雷鸣般的欢呼,人们不顾警察的阻拦,从四周围上来。

动人的情景使美国记者也感叹说:“人们都为他发疯了!”

一只黑手将把会议拖向失败的方向(一只黑手将把会议拖向失败的方向)(4)

图│人民热情的欢迎周总理

参加这次会议的29个代表团团长,有13个总理或相当级别的人物,另有3个副总理和4个外交部长,规格是相当高的,他们都将在没有西方大国领导人在场的情况下,显示自己的外交手腕和政治家的才能。

会议由东道主印尼总理沙斯特罗阿米佐约主持并致欢迎词。印尼总统苏加诺讲话。接着各国代表团团长按英文字母顺序发表演说。

会议开始时,各国代表团团长在发言中只是一般地谴责殖民主义、种族主义,主张独立、自由,发展各国之间经济和文化合作,语调缓和,没涉及到争议的问题。尼赫鲁、吴努都没有发言。轮到中国,周恩来也没有讲话。

伊拉克的贾马利在发言中,说什么世界上有三股扰乱和平和谐的国际势力。

第一股势力是“旧时代的殖民主义”,第二股是“犹太帝国主义”,“第三股就是共产主义”,“地球上没有哪个国家不被他们的活动和颠覆行为所触动”。“非共产党世界每个国家的领导人都要认真对待共产主义危险的严重性。”他断言,共产党已经创造了一种“新形式的殖民主义”。

巴基斯坦总理阿里在谈到殖民主义这个主题时,断言过去那种形式的殖民主义是一种时代错误,已在消失之中。我们必须加以小心,不要上当——打开大门把一种新的、更加阴险的帝国主义以解放为名放进来。

虽然他回避对共产主义进行直接的攻击,却为参加军事同盟进行辩护。

菲律宾外长罗慕洛发表长篇讲话,赞扬美国基本上是“好心肠”,宣布“帝国主义已经日薄西山”。话锋一转,谈到“另外一种屈服于别国的行为”。“这些国家……在我们看来是屈服于其他列强”。很明显,他指的就是共产党国家。他说,“在那里只有一个政党可以有统治权”,自由只是幻影,而“某些殖民制度最恶劣的特征”继续存在。

一只黑手将把会议拖向失败的方向(一只黑手将把会议拖向失败的方向)(5)

图│万隆会议现场

这些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攻击的发言,周恩来只是沉着、耐心地谛听着,没有立即站起来予以驳斥。

19日下午,是最后一次公开讲话的会议。

到下午3点钟,各国代表和记者们都带着极大的期望来到会场。因为事情十分清楚,有一只黑手正在把会议拖向失败的方向。今后会议的进程要由周恩来讲话的调子来决定了。

如果周恩来猛烈回击伊拉克、巴基斯坦和菲律宾代表发言中对共产主义的直接攻击,整个会议就很容易变成一场不可收拾的大混战。这正是西方帝国主义所求之不得的。

周恩来继续倾听代表的发言。

泰国的旺·威塔雅康亲王直接对准中国进行攻击。

他说,有三件事引起泰国人担心:一是中国在泰国附近的云南省组织傣族人;二是泰国境内300万华侨拥有双重国籍;三是泰国东北部有50万越南人,越盟部队在1953年和1954年两次侵入老挝,逼近泰国边境。然后,为他们参加马尼拉条约辩护。

土耳其副总理法丁·罗斯图·佐尔鲁为缔结军事条约抵御共产主义进行辩护。

会议的这股逆流看来不小。

周恩来不能再沉默了。他施用巧妙绝伦的外交手腕,明确地表达了中国对万隆会议的和解态度。

一上讲台,周恩来就说: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我们共产党人从不讳言我们相信共产主义和认为

社会主义制度是好的。但是,在这个会议上用不着来宣传个人的思想意识和各国的政治制度

,虽然这种不同在我们中间显然是存在的。”

他是下午4点钟走上讲台的。他把原来的发言稿作为书面稿印发给与会者,利用午间短暂的休会时间起草了一份补充发言稿。

他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在我们中间有无求同的基础呢?有的。那就是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这是我们大家都承认的。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

周恩来还说:“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而存异。”会议应该把这些“共同愿望和要求肯定下来”,“我们还应在共同的基础上来互相了解和重视彼此的不同见解”。

在谈到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问题时,他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两洲兴起许多独立国家,一类是共产党领导的国家,一类是民族主义者领导的国家。”“我们这两类国家都是从殖民主义的统治下独立起来的,并且还在继续为完全独立而奋斗。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可以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呢?”

会上许多人提出宗教信仰自由问题,周恩来说:“我们共产党人是无神论者,但是我们尊重有宗教信仰的人。我们希望有宗教信仰的人也应该尊重无宗教信仰的人。中国是有宗教信仰自由的国家,它不仅有七百万共产党员,并且还有以千万计的回教徒和佛教徒,以百万计的基督教徒和天主教徒。中国代表团中就有虔诚的伊斯兰教的阿訇。这些情况并不妨碍中国内部的团结,为什么在亚非国家的大家庭中不能将有宗教信仰的和没有宗教信仰的人团结在一起呢?”

谈到所谓颠覆问题,他说:“有人说,中国在国外有一千多万华侨,可能利用他们的双重国籍来进行颠覆活动。但是,华侨的双重国籍问题是旧中国遗留下来的”,“新中国的人民政府却准备与有关各国政府解决华侨的双重国籍问题。

又有人说,在中国境内有傣族自治区威胁了别人。中国境内有几十种少数民族共四千多万人,其中傣族和相同系统的壮族将近千万人。他们既然存在,我们就必须给他们自治权利”,“如何能说威胁邻邦呢?”“中国俗语说:‘百闻不如一见’。我们欢迎所有到会的各国代表到中国去参观,你们什么时候去都可以。我们没有烟幕,倒是别人要在我们之间施放烟幕。

”最后他说:“让我们亚非国家团结起来,为亚非会议的成功努力吧!”(引自《周恩来传》)

周恩来的发言明了中国的外交政策,回击了别有用心者的造谣污蔑,使一些国家对中国的认识更清楚了。

短短18分钟的发言,驱散了会场上空的阴霾,引导会议绕过暗礁,回到了正确的航道上来,也使与会各国和整个世界进一步认识了新中国,认识了它的谦逊、诚恳、善意和对和平的真诚愿望。“求同存异”这个周恩来提出的方针,成为万隆会议的原则。

一只黑手将把会议拖向失败的方向(一只黑手将把会议拖向失败的方向)(6)

图│周总理在大会上现场发言

周恩来的外交才能和斗争艺术,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

周恩来走出会议大厅时,群众再次聚拢过来。他站在沸腾的群众中间,举起右手,微笑着。

很久,汽车才从人丛中开出去。

21日,锡兰代表科特拉瓦拉又在会上大谈所谓除西方殖民主义外,还有另一种殖民主义,共产党统治下的中欧、东欧卫星国,难道就不像亚洲和非洲的殖民地一样吗?又一次企图把会议引向歧途。会议又展开了争论。

尼赫鲁非常着急,主张推开这个议题。吴努起来呼吁大家保持和谐。

周恩来支持尼赫鲁的观点,22日周恩来在会上说:他曾与科特拉瓦拉私下谈过这个问题,没有必要在会议上讨论意识形态问题,这不是会议的目的。

会议仍然存在着严重分歧,一派支持尼赫鲁的中立主义和同共产主义和平共处观点;一派支持集体防御,主张同西方国家结盟反对共产主义。双方难解难分。

周恩来先是按兵不动,但在关键时刻他又说话了。

4月23日,他在发言中说:“我们应该以要求和平合作为共同基础,来解决现在正在讨论的问题。”“有些代表说,和平共处是共产党用的名词。那么,我们可以换一个名词……联合国宪章的前言中有‘和平相处’的名词,这是我们应该能够同意的。”

他批判了要以实力政策来代表和平共处的论调,阐述了对战争与和平的看法。

并提出了中国代表团拟定的《和平宣言(草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都包括了,都是普遍可以接受的。尼赫鲁随即发言说:中国总理的发言应受到最大的重视,他的讲话是权威的。

一个美国记者评论说:“周恩来选择了这个时候来发表他在亚非会议上最重要的讲话,他善于等待时机的外交才能简直是登峰造极。他长期静观之后在这个辨认几乎已经陷入僵局的时刻脱颖而出,成为会议的明星,成为排难解纷,平息争端,带来和平的人物。”

在会议快结束时,有人在会上提出台湾问题。

一只黑手将把会议拖向失败的方向(一只黑手将把会议拖向失败的方向)(7)

图│周总理在大会现场

周恩来不得不在八国代表团团长会议上说,解放台湾是我国的内政,美国侵占台湾则是中美之间的国际问题。中国政府愿意坐下来同美国谈判,讨论缓和台湾地区的紧张局势问题。

这个声明影响很大,导致当年8月1日开始的中美大使级会谈。

4月24日,经过与会各方7天的努力,《亚非会议最后公报》通过。

周恩来肯定会议所取得的成就,表示中国坚决支持亚非人民为摆脱殖民主义而进行的正义斗争。

会议期间,周恩来几乎是夜以继日地工作,每天只有两小时睡眠。

据卫士长成元功统计:开了7天的会,周恩来总共才睡了13个小时。实在累得不行,就和衣躺一会儿,然后继续工作。有时连饭也顾不上吃。就以4月24日会议闭幕这一天来说,上午8时开代表团团长会,会上一直争论到下午6时,还是在周恩来的努力下才打破僵局,达成协议。6时35分开全体会议,到晚上9时半闭幕。然后,周恩来、陈毅出席老挝代表团的酒会和五个发起国的宴会,回到代表团住地已经晚上11点。11点半,周恩来又会见印度情报局副局长高氏,谈克什米尔公主号被炸事件的问题。25时零30分,他会见范文同,直到5时才上床休息两小时。起床后,他又会见日本的高碕达之助,10时半会见印度代表梅农,11时半出席华侨在广肇会馆举行的招待会,并讲话。他忘我工作的精神,使代表团全体人员深受感动。

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国代表团,在万隆受到华侨的关怀和保护。

印尼华侨支援委员会万隆分会成立了秘书组、食品采购组、住房组、家具组、洗衣组、翻译组和记者组等。华侨自愿报名征用的汽车有160多辆。

车主们说:这是千载难逢的,让我们向祖国表示一点心意。

周恩来和陈毅的住处是郭贵盛先生的别墅,鲜艳的五星红旗在空中飘扬,周围是绿树红花青草地,住地经常围着一个二三百米长的圆形人圈,从早到晚,雨天也不散,为的是要看周恩来。他们说:“仔细看看新中国的总理,这一生也值得了。”

百多年来中国贫穷落后受欺压,华侨在国外也被人瞧不起,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扬眉吐气。


参考资料:

《周恩来传》

(声明:图片源来网络,如有侵权,立即删除。)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