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泸沽湖布依族(云南这个边境村寨)
云南泸沽湖布依族(云南这个边境村寨)凭借着对音乐的热爱,村民们自发自觉组成歌舞演出团,自编自演了300余首拉祜民歌,自创的吉他弹唱《快乐拉祜》也唱响大江南北。后来,拉祜歌舞表演声名鹊起,受到了大家的喜爱,老达保村寨也在唱唱跳跳中实现了快乐脱贫。要知道,老达保村以前非常贫困,贫困指数甚至达到国家级,村子里很多人甚至一辈子都没出过大山,是音乐改变了这里。相传他们的祖先是从葫芦里走出来的,扎笛和娜笛,所以葫芦是他们民族的图腾,村庄到处都能看见葫芦的影子。而且在后世子孙取名字时,男孩的名字中都带一个“扎”字,女孩的名字中都带一个“娜”字。那么这个古老的民族,又是如何与西洋乐器吉他结下不解之缘的呢?原来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基督教传入云南澜沧地区,传教士带来了吉他等西洋乐器及西方音乐理论。村民们没有接受过专业学习,甚至连简谱都看不懂,却擅长芦笙舞、摆舞、无伴奏合声演唱,其中最突出的还属吉他弹唱。因为那时候,在简陋的教堂里,唱赞美诗
在云南的西南部与缅甸接壤的地方,有一个因澜沧江而得名的县城叫澜沧拉祜族自治县,这是全国唯一的拉祜族自治县,也是拉祜文化的发源地。
在澜沧县酒井哈尼族乡勐根村,有一个地方叫老达保,是拉祜族传统文化保存最完好的地方,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牡帕密帕》的保护传承基地之一。
老达保自然风光秀丽,拉祜文化底蕴深厚,生活在这里的一百多户人家全都是拉祜族人,其中有八成的村民会弹吉他。当地人说,拉祜族的孩子刚会说话就会唱歌,刚会走路就会跳舞。
拉祜族是一个原始又古老的民族,“拉”意为老虎,“祜”是将肉烤香、煮熟的意思,因此在历史上拉祜族被称为“猎虎的民族”,族人至今依然供奉她们的创世女神“厄莎”。
相传他们的祖先是从葫芦里走出来的,扎笛和娜笛,所以葫芦是他们民族的图腾,村庄到处都能看见葫芦的影子。而且在后世子孙取名字时,男孩的名字中都带一个“扎”字,女孩的名字中都带一个“娜”字。
那么这个古老的民族,又是如何与西洋乐器吉他结下不解之缘的呢?
原来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基督教传入云南澜沧地区,传教士带来了吉他等西洋乐器及西方音乐理论。村民们没有接受过专业学习,甚至连简谱都看不懂,却擅长芦笙舞、摆舞、无伴奏合声演唱,其中最突出的还属吉他弹唱。
因为那时候,在简陋的教堂里,唱赞美诗的主要伴奏乐器就是吉他,吉他陪伴着很多拉祜族人长大,因此村子里80%的村民都会吉他弹唱。
要知道,老达保村以前非常贫困,贫困指数甚至达到国家级,村子里很多人甚至一辈子都没出过大山,是音乐改变了这里。
凭借着对音乐的热爱,村民们自发自觉组成歌舞演出团,自编自演了300余首拉祜民歌,自创的吉他弹唱《快乐拉祜》也唱响大江南北。后来,拉祜歌舞表演声名鹊起,受到了大家的喜爱,老达保村寨也在唱唱跳跳中实现了快乐脱贫。
如今,村寨每年都会举行“快乐拉祜”音乐会,即使地处大山深处,依然有远方的游客慕名而来,欣赏美好欢乐的音乐和原生态的拉祜族舞蹈。
现在的老达保就像是一个大花园,孩子们在寨子里无忧无虑地戏耍,老人在树下纳凉,缝制他们的传统服饰,还有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生活是悠闲幸福的。
每天清晨,唤醒人们的除了动物的闹腾声,还有吉他和芦笙等乐器演奏的声音。村民们早早地就拿着吉他、背起手鼓,开始调试乐器,为新一天的表演做准备。
从早到晚,曼妙的音乐声从村寨的各个角落倾泻而出,这是一个名副其实的音乐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