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国庆骑行318攻略(骑行日记反318)

国庆骑行318攻略(骑行日记反318)拉乌山海拔4300多米,与如美镇海拔相差1700多米,但距离只有30多公里,坡度与怒江72拐差不多。从成都方向过来,拉乌山到如美镇的这段行程,对骑友来说绝对是痛快的大下坡,但大多数骑友都会被提醒注意“醉氧”现象的发生。“醉氧”是一种与“高反”原理相反的症状。“高反”是从低海拔急速进入到高海拔,由于不适应高海拔的低压低氧环境而出现的身体不适。“醉氧”恰恰相反,是人体在适应了高海拔环境后,急速进入到氧气含量相对较高的低海拔地区产生的一些身体不适现象。开始下山。坡很长,弯道也多。真正的“速度与激情”,感觉很爽。但看到一些正在奋力爬坡的骑友,又有点“于心不忍”。不过转念一想,每一次痛苦的上坡,不都是为了下一段痛快的下坡吗?于是继续痛快下坡。下坡结束,山下有一个村庄,没有停留,继续起伏缓下的道路,12点左右到如美镇,一个海拔很低的镇子,只有2600多米,当然这是相对于如美镇之后的拉乌山而言。走进厨房

Day94(7.4)荣许兵站——觉巴山——拉乌山——芒康县 100.9公里

【“一波三折”的行程,冷清的早晨,“醉氧”现象,无法引人注意的澜沧江,闷热的爬坡对饮料的渴求猛增,6小时的持续上坡,虐到死的连续三天长爬坡。。。】

今天一天的行程绝对是“一波三折”,起起落落、再起起落落。连续翻过两座山口,不是在上坡就是在下坡。

早上很早就听到外面有声响,应该是骑友们在收拾整理,准备出发。醒来后感觉还是有些疲惫,躺在床上不想起,半睡半醒的状态。8点多起来,这对我来说已经相当早了,但起来后发现,整个客栈除了老板外就只剩我一个人了,没有了昨晚的喧闹,很是冷清。昨天还堆满车子的大厅,现在就只剩下孤零零的一辆。而这辆孤独的车子就是一路与我相伴的“老伙计”,所有骑友都早已出发。

走进厨房,只有老板一人。老板问我吃什么,炒饭还是面条。桌上正好放着大半盆面条,我指着面条说,这个就可以。盆里的面条是其他骑友剩下的,虽是剩下的,但并没有动过,都是用碗盛着吃。老板怕我嫌弃,要再给我做炒饭。果断拒绝,面条可是我的最爱。虽放了一早上,但还温热,正适合吃。足足吃了四碗,盆里的面条去了大半,很饱。

收拾好东西,9点20分出发。天气还算不错,有云,但没有要下雨的迹象。十多公里起伏缓下的道路,经过一处村庄后,开始上坡。今天的第一个山口觉巴山,坡度不是太陡,不过道路的一侧都是陡峭的崖壁。两个小时左右到达山口,山口上有一个平台,平台上有一个长亭。长亭旁停了很多山地车,一大群骑友正在长亭休息、观景。在长亭处短暂停留,没有与任何骑友搭话,也没有引起任何骑友的注意。

国庆骑行318攻略(骑行日记反318)(1)

觉巴山

开始下山。坡很长,弯道也多。真正的“速度与激情”,感觉很爽。但看到一些正在奋力爬坡的骑友,又有点“于心不忍”。不过转念一想,每一次痛苦的上坡,不都是为了下一段痛快的下坡吗?于是继续痛快下坡。下坡结束,山下有一个村庄,没有停留,继续起伏缓下的道路,12点左右到如美镇,一个海拔很低的镇子,只有2600多米,当然这是相对于如美镇之后的拉乌山而言。

拉乌山海拔4300多米,与如美镇海拔相差1700多米,但距离只有30多公里,坡度与怒江72拐差不多。从成都方向过来,拉乌山到如美镇的这段行程,对骑友来说绝对是痛快的大下坡,但大多数骑友都会被提醒注意“醉氧”现象的发生。“醉氧”是一种与“高反”原理相反的症状。“高反”是从低海拔急速进入到高海拔,由于不适应高海拔的低压低氧环境而出现的身体不适。“醉氧”恰恰相反,是人体在适应了高海拔环境后,急速进入到氧气含量相对较高的低海拔地区产生的一些身体不适现象。

在高原地区,很多人只听过“高反”,却不知道“醉氧”。“高反”会致命,这基本已是人所共知,自然得到很多进入高原地区的游人的注意。但其实“醉氧”同样是一种很危险的症状,有时甚至比“高反”更严重,尤其是对骑行者和驾驶人员。发生“醉氧”一般会出现疲倦、无力、想睡觉的症状,就像喝醉了酒,但却不自知。这对于骑行者和驾驶人员来说相当危险,很多骑友就因为出现“醉氧”而发生摔车。预防“醉氧”与预防高反差不多,主要就是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尤其海拔落差大的地方,下坡时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不要一味猛下。

进入如美镇,有一条河流纵穿整个镇子,经过河流上一座不算大的桥梁,到达如美镇的另一边,然后找饭馆吃饭。所经过的这条河流完全没有引起自己的注意,河面不宽,水流也很平缓,认为只不过是一条很普通的小河流,就像之前多次遇到过的一样。但后来才发现,我错了,错得很彻底,这可是一条享有盛誉的大江。“澜兮沧沧”,连名字都是如此优美。澜沧江,只不过她的美更多是在云南,而没有留在西藏。

其实川藏北线时,就曾沿着澜沧江骑行很长一段路程,只不过还不能叫澜沧江,而是澜沧江的两条主要支流。昌都市区就被这两条支流三面包围,两条支流交汇后的河段才称之为澜沧江。所以如美镇经过的河段,是自己唯一见到的澜沧江。这里的澜沧江,没有怒江的汹涌,也没有之后会经过的金沙江的宽广,但这三条大江会在进入云南后“紧紧相依”,而不交汇,形成举世罕见的“三江并流”的自然景观。

如美镇的午饭后,1点20分左右出发,开始爬拉乌山。30多公里的上坡,预计时间在5个小时。从如美镇出来后,更多的阳光照射下来,天气突然变得很热,还有点闷,瞬间回到夏天的感觉。坡度确实比较陡,再加上天气的闷热,骑行速度比平时爬坡慢很多,而且不知怎么搞的总是找不到合适的骑行节奏。所以疲惫来得很快,之后就一直伴随着自己。充足的阳光和较高的气温,带来的后果就是饮水消耗过快。在骑行两个小时后,对饮料的强烈欲望产生了。可能是因为水分散失过快,带走了体内太多的电解质,失衡的内在身体环境再次“呼唤”饮料的注入。

想尽快摆脱掉对饮料的“思念”,找回正常状态,但那种渴望却越来越强烈。终于,心理上选择“投降”。在挣扎一个多小时后,停在一处商店前,走进商店,打开冷柜,直接拿起一瓶冰果汁,一饮而尽。那种贯穿全身的舒爽,冲破云霄。商店老板四川人,和老板聊会,也是休息。临走前问老板距离山口还有多远。老板说还有7公里。听到这个数字时有点惊讶,不知道老板是如何算出来的。根据自己的骑行速度和时间推算,17公里还差不多。当然,如果真像老板说的只有7公里,那简直不能太好了。

带着“7公里”的疑惑,继续爬坡。再次蹬车的双腿已感到极度劳累,不过并没有出现酸痛的情况,可能是早已完全适应了这种高强度的持续爬坡。但整个身体的疲惫完全没有减轻,想要停下休息,但又害怕停下,因为知道只要停下,那么再次骑上车就将会变得异常艰难,甚至害怕会失去骑行的勇气。

不停看码表,7公里的距离即将告罄,但根本不见上坡的结束,前面的路程依旧看不到尽头。大约七八公里后,转过一个弯,终于出现最后一段爬坡路。连续的“之”字形弯道上坡,大约六七公里的盘山路。已6点多,而最后的这段盘山路至少还需要一个小时。看来预计的5个小时是结束不了的,至少要再增加一个小时。

最后一段上坡开始前,整个人确实需要休息了。停在路边,如美镇买的香蕉有了“用武之地”,吃一根补充体能,又灌上几大口水。休息好一会,开始最后的爬坡冲刺。相当痛苦的一段行程,体能严重透支,身体已接近极限。数着每一个转过的弯道,期待快点结束。每经过一个弯,就在心里鼓励自己一番,努力不让自己选择停下,奋力向前。又一个多小时,将近7点半时,终于到达挂着经幡的山顶。山口上停着几辆越野车,有人在拍照,有人在草地上玩耍。

国庆骑行318攻略(骑行日记反318)(2)

挂着经幡的山顶

其实这里并不是最高处,只是这里有一大片开阔地,道路两边有大片经幡。相比之下,最高点就略显“寒酸”。继续2公里左右的平缓路,就会发现路边有一个牌子,牌子上写着“拉乌山”,并标注着海拔高度。不注意的话,还以为只是一个普通的道路指示牌。

国庆骑行318攻略(骑行日记反318)(3)

寒酸的山口标识牌

在经幡处休息了很长时间。这次长距离爬坡比前两次感觉更累、体能消耗更快,中间休息的次数也更多,而且几乎每次休息都必须要补充一点食物,才能稍微维持住体力。中途补充食物的情况之前确实很少。连续三天每天都有一段五六个小时、30多公里的持续爬坡,简直虐到死的节奏。

将近晚上8点,才经过最高点。之后一路下坡,速度保持很快。此刻,想要把那些过往的痛苦都转变成当下的痛快,哪怕这种痛快与痛苦相比是如此短暂。不到半小时就进入芒康县城。停在县城中心的三岔路口,查看道路方向。往东是要走的318国道,往南是214国道。

其实从前天经过的邦达镇一直到芒康县这一段路,既是318国道,又是214国道,两条国道共用一段道路。214国道从邦达镇往北,经过昌都市后还会和317国道有一段共用道路,共用道路一直持续到类乌齐县结束,然后214国道继续向北最后到达西宁。从芒康县往南,214国道进入云南省,一直到西双版纳的景洪市结束。这条214国道也是一条很著名的旅游线路。看上几眼,也算来过。

芒康县的主体部分在南下的214国道上,但318国道上所有问题都可以解决,没必要往南。找到一家宾馆,独立房间,自己一人住。洗澡,又洗了几件衣服,随后吃饭、维护车子,收拾到很晚才睡。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