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雨后出现的大蜗牛为什么不能碰(雨季路面出现大蜗牛)

雨后出现的大蜗牛为什么不能碰(雨季路面出现大蜗牛)东风螺福寿螺广州管圆线虫主要寄生在鼠身上,中间宿主包括非洲大蜗牛、福寿螺、东风螺等。下面是这几种害虫的图片,大家可千万留意,尤其提醒小朋友不要随意触摸这类动物。非洲大蜗牛

夏季雨天多,暴雨过后路面上出现了很多小动物。近期有不少广东的小伙伴留意过雨后出现的大个头蜗牛,有的有手掌那么大,有人会感觉很新奇,去摸一摸,甚至拿回家里养着。过分的还有人要带回家炒着吃。这里可得提醒一下,一定不要触碰,更不可食用。

雨后出现的大蜗牛为什么不能碰(雨季路面出现大蜗牛)(1)

深圳疾控专家提醒市民,这种蜗牛叫非洲大蜗牛,学名叫褐云玛瑙螺。

上世纪30年代,这种大蜗牛曾被当做食物引进,在我国台湾和福建养殖,但因繁殖过快并在自然界中迅速扩散,成为我国首批16种外来入侵物种之一,并被列为进出境二类检疫性有害生物。

实验发现,非洲大蜗牛的黏液或粪便里,携带大量寄生虫和病原菌,尤其是广州管圆线虫。

广州管圆线虫主要寄生在鼠身上,中间宿主包括非洲大蜗牛、福寿螺、东风螺等。

下面是这几种害虫的图片,大家可千万留意,尤其提醒小朋友不要随意触摸这类动物。

雨后出现的大蜗牛为什么不能碰(雨季路面出现大蜗牛)(2)

非洲大蜗牛

雨后出现的大蜗牛为什么不能碰(雨季路面出现大蜗牛)(3)

福寿螺

雨后出现的大蜗牛为什么不能碰(雨季路面出现大蜗牛)(4)

东风螺

2017年,有位网友发表微博,讲述了在云南旅行期间误食福寿螺导致寄生虫感染的恐怖经历。

雨后出现的大蜗牛为什么不能碰(雨季路面出现大蜗牛)(5)

据描述,这位网友在饭店吃了 4 到 5 只“酱爆田螺 ”,觉得味道怪怪的。

大概一星期之后开始腿疼,疼到不能走路,去了好几家医院,抽血化验都显示细菌感染。最后在医院确诊被颅内感寄生虫,就是我们上面提到的广州管圆线虫。

半年的治疗期内,怀孕的她做了六次腰部穿刺,扎了近 300 瓶水, 因为药物和激素作用身体变形,被迫放弃了肚中的宝宝。

据实验研究,广州管管圆线虫如经皮肤、口进入人体后,会寄生在人体中枢神经或脑脊液中,引发脑膜和脑炎、脊髓膜炎和脊髓炎,病情严重可致死或致残。

那么,如果在路上看到这些害虫该怎么办呢?

消灭它们的方法有很多,但不建议直接踩死或打碎,因为汁液飞溅,一旦沾到衣物或者皮肤上,同样有致病感染风险。

相比来说,撒盐或者喷杀虫剂或者浇开水是更卫生更安全的消灭方法。

近年来也出现过不少黑心商贩,用非洲大蜗牛、福寿螺等伪装成田螺,或者作为爬宠贩卖,欺骗消费者。缺乏相关知识的消费者很难辨认其中的门道。

只能说,这种有害生物,见一个消灭一个,也算为保护我们的生活环境出一份力吧。

参考资料:

雨后出现的这种东西千万别碰!广东一地紧急提醒。光明网

误食福寿螺感染广州管圆线虫,当心食物中的寄生虫!搜狐网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