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野蛮人到底是什么(当不纯粹的文明遇见不彻底的野蛮)

野蛮人到底是什么(当不纯粹的文明遇见不彻底的野蛮)因此,电影中的文明当然也不纯粹,它有很多杂质,比如偏见、歧视 ……这些杂质也是导致主人公瑞奇和埃克托走向极端的因素。由于人类文明的进化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缓步发展过程,因此即使历史上有可以标记为文明发展的里程碑事件,但文明与野蛮之间并不存在明确的分割线,不是跨过这条线,你就一下子变得文明或者野蛮了。所以文明里总会掺杂一些野蛮,所谓发展,只是在不停地剔除掉这些野蛮成分,不过,这是永远也剔除不尽的过程。在电影里,它还是小胖子瑞奇的恶作剧与难驯服、是埃克托叔叔的过失杀人和目不识丁。在文明一方看来,它们应该被围剿,直至被消灭,以此才能获得全人类共同的进步,这就是那场旷日持久的丛林大追捕得以上演的缘由。《追捕野蛮人》除了逃亡与追捕,电影还有其他可爱的地方,比如新西兰迷人的森林风光、公路片般欢脱的冒险以及治愈的情感互动。更难能可贵的是,它浅层的可爱之下也有对一些深刻议题的思考,如文

文明与野蛮的对弈呈现了人类发展的基本姿态,在与野蛮的不断切磋中,文明成为全人类所共同追求的社会理想。但在二者的对峙中,我们收获的不仅是如期的胜利,还有对文明以及野蛮这二者更加深刻的认识。

什么是文明?它是有史以来沉淀下来的,有益增强人类对客观世界的适应和认知、符合人类精神追求、能被绝大多数人认可和接受的人文精神、发明创造以及公序良俗的总和。

在《追捕野蛮人》里,文明更好理解,它是以儿童福利院负责人为代表的一方,他们不仅遵守社会法则同时也在制定生存规范,为了阻止一个孩子流入野蛮,他们坚持不懈。

那么,什么又是野蛮?它自然站在文明的对立面,智识未经开化,行为粗鄙残暴,与一切人类所追求的进步背道而驰。

在电影里,它还是小胖子瑞奇的恶作剧与难驯服、是埃克托叔叔的过失杀人和目不识丁。在文明一方看来,它们应该被围剿,直至被消灭,以此才能获得全人类共同的进步,这就是那场旷日持久的丛林大追捕得以上演的缘由。

野蛮人到底是什么(当不纯粹的文明遇见不彻底的野蛮)(1)

《追捕野蛮人》

除了逃亡与追捕,电影还有其他可爱的地方,比如新西兰迷人的森林风光、公路片般欢脱的冒险以及治愈的情感互动。更难能可贵的是,它浅层的可爱之下也有对一些深刻议题的思考,如文明与野蛮的真正含义以及它们的关系:

  • 当下的文明是纯粹的文明吗?
  • 当下的野蛮也是彻底的野蛮吗?
  • 基于对上述两题的解读,这样的文明与野蛮相遇时,会发生什么?
01 不纯粹的文明

由于人类文明的进化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缓步发展过程,因此即使历史上有可以标记为文明发展的里程碑事件,但文明与野蛮之间并不存在明确的分割线,不是跨过这条线,你就一下子变得文明或者野蛮了。所以文明里总会掺杂一些野蛮,所谓发展,只是在不停地剔除掉这些野蛮成分,不过,这是永远也剔除不尽的过程。

因此,电影中的文明当然也不纯粹,它有很多杂质,比如偏见、歧视 ……这些杂质也是导致主人公瑞奇和埃克托走向极端的因素。

  • 根深蒂固的偏见

对瑞奇抱有十分固执的偏见的,恰恰是儿童福利院的负责人宝拉,在多年的与这位淘气小子打交道的过程里,她本应该是最应了解瑞奇需求的人,可她对他的认识片面、单薄,缺乏人情味儿。

宝拉的口头禅是“不放弃一个孩子”,听起来是一种极致的负责,实则是一种只能慰藉自己的形式主义。在将瑞奇送至最新的收养家庭——贝拉与埃克托家中时,她是这么跟贝拉阿姨介绍这个孩子的:

他是个无恶不作的小坏蛋,不听话、爱偷窃、吐口水、翘家、丢石头、踢东西……

劣迹斑斑,没有一点好处,这个孩子在她眼里从没发光过。

野蛮人到底是什么(当不纯粹的文明遇见不彻底的野蛮)(2)

当瑞奇的出逃成为举国关注的大新闻时,早间新闻女主持人询问宝拉瑞奇是个怎样的孩子,她仍然是那套消极的回答。但主持人作为一个初次认识瑞奇的旁观人,她带着正常的、客观的态度去好奇:

即使如此,宝拉,他依旧只是个孩子,他独自一人在丛林里,肯定很害怕。

她的好奇与疑问里流露出看待孩子的正确眼光,他即使淘气,可他仍有孩子的本性,他会害怕、会流泪,当然也有可能会爱。但宝拉不以为然,她笑了,她不认为瑞奇是那种胆小的小孩,他无恶不作,内心没有任何柔软的地方能够被恐惧刺穿。

文明就是长期带着这样的偏见,压抑着瑞奇想寻求认同和帮助的心。充满形式主义的执法手段和古板偏激的评价系统让瑞奇觉察到文明的虚伪之处,如果文明就是要把他锁在家里,文明就是要让他绝望,那么他该去哪里寻找自由与快乐呢?

去找文明的对立——野蛮,所以他尝试小打小闹的恶作剧、渴望成为饶舌歌手、仰慕黑帮社会,及至最后与埃克托叔叔的出逃。这不是由于性本恶而做出的本能举动,是投靠文明却不被真正接纳时的诉求。他以为转身走向野蛮是希望,这不过是文明中的失败之处对他的误导。

  • 先入为主的歧视

传播媒介要对一个陌生人做评价,不能离开背景调查,而普通人对这个陌生人的认识,又要依靠掌握舆论导向作用的传播媒介,这形成了信息传播链。

文明社会下的新闻媒体,需要在保持时效性的同时,力求客观、公正,不得以有主观误导性的措辞去影响读者群的判断。

但显然,登载瑞奇与埃克托叔叔逃亡消息的报纸,在一开始的背景调研那里,就先入为主了。埃克托叔叔年轻时酒后过失杀人,这造成了他对社会逃避的态度,他生活在密林边上,以打猎为生,目不识丁,加上面容凶恶,构成了社会对他野蛮的印象。

野蛮人到底是什么(当不纯粹的文明遇见不彻底的野蛮)(3)

因为有这样的前科以及这样的边缘化生活态度,媒体揣测他心理变态,举止危险。同时也因为这样态度潦草的新闻报道,人们信以为真,心里拉响了对这个危险人的防御警报。

在林中补给站中,三个猎手第一次遇见正在这里休息的瑞奇和埃克托,但是他们上来便问瑞奇:

他(埃克托叔叔)有伤害你吗?

瑞奇并没有认识到这是一句带有偏见色彩的提问,他如实回答:

没有,不过我掉进过陷阱里……

猎手来不及听清真正的含义:

是他把你推进陷阱里的吗?孩子?

野蛮人到底是什么(当不纯粹的文明遇见不彻底的野蛮)(4)

尽管媒体的报道有扰乱人们判断的可能,但他们既不相信眼前的现实,也没有去挖掘真相的欲望,对当下他们二者之间和平的气氛、瑞奇安然和周全视而不见。他们客观的评价系统在见到埃克托叔叔第一面时就关闭上了。即使瑞奇大嚷着他的叔叔没有绑架自己,端着枪威胁他们放开埃克托,他们依然坚信,这个孩子被洗脑、被控制了。

瑞奇和埃克托叔叔逃出来了,但是他们没有逃出人们先入为主的印象。瑞奇跟埃克托叔叔说:

我会告诉他们你在照顾我。

但是埃克托叔叔不相信世人:

你跟他们说什么不重要,他们不会相信你。

原本就生活在文明与野蛮间那块模糊地带的瑞奇和埃克托,因为联通他们与社会的桥梁——贝拉阿姨的离世而陷入孤岛,又因为文明中的成见而彻底走上了去追逐野蛮的道路。

这很讽刺也很戏剧,文明既想帮助不开化的人群,又一把将他们推了出去。

02 不彻底的野蛮

二人的逃亡之路是他们认识自己以及相互认识的过程,他们从互相看不顺眼,到相互依靠。瑞奇创造欢愉,埃克托传授技巧。你能看见瑞奇的生存技能在进步,也能发现埃克托的坚硬内心在软化,在走向野蛮的逃亡路上,他们却留下了文明的痕迹。

  • 多才的“小坏蛋”

福利院负责人宝拉口口声讨的小坏蛋,有着不为人知的一面,他有一点学识和充分利用这点学识的能力。

野蛮人到底是什么(当不纯粹的文明遇见不彻底的野蛮)(5)

野外经历中,他总是最需要两样东西:厕纸和书。文明在他身上留有一点印记,环境的完全变化促使他学习生存的本事。但处境使他的外在邋里邋遢,但没有彻底让他放弃已经拥有的良好品行与习惯。

他会读,会在夜晚的篝火下为不识字的埃克托叔叔朗读。他会唱,在蛮荒的森林里自顾自扭动身体,为野性带来旋律。他还会写,写押韵的小诗,并且注入了有点一厢情愿的希冀:

树、鸟、河流、天空

跟我的叔叔逃跑

然后永远在一起

野蛮人到底是什么(当不纯粹的文明遇见不彻底的野蛮)(6)

你能从小诗里发觉到,他心里有柔软的地方。这不光体现在他抱着热水袋缅怀贝拉阿姨上。追捕中,瑞奇与福利院负责人有过短暂的相遇,在一条将文明人与野蛮人分割开来的沟渠边上,宝拉拿出一袋坚果逗引瑞奇,承诺他只要供出自己的叔叔,交代是一切是他强迫的,便不送他去少年管教所。

贪吃的瑞奇渴望美食,恐惧的瑞奇也渴望安定,但他知道能给予自己温暖的家人最来之不易,他转身逃跑时是这么回复宝拉的:

家人是不能被交易的。

文明人在捕获野蛮人的时候,用的是低劣的威胁与无耻的诱惑,反而野蛮人还她以纯真和深情为力量的反抗。

  • 温暖的“变态狂”

埃克托叔叔身上的野蛮气息从头覆盖到脚底,他不修边幅、眼神凌厉、不苟言笑。但他不是彻底的反社会分子,他有能够接触文明的生活环境,这环境是贝拉为他创造的,如他自己所说:

贝拉没有家人,这就是为何她想要照顾你,然后同情我,在世界都抛弃我们时,她想要帮助我们。

野蛮人到底是什么(当不纯粹的文明遇见不彻底的野蛮)(7)

环境改变人,所以受贝拉影响,埃克托身上残存着温暖,他虽然不识字,不能辨别文明的学问,但是他了解荒野中的法则。他不但把瑞奇照顾地很好,还倾授自己所知的学问,告诉他,顺着河流向高处,就能看见方向;瘸着腿也能逮到鳗鱼……

野蛮人到底是什么(当不纯粹的文明遇见不彻底的野蛮)(8)

贝拉在他身上种植的文明种子没有干瘪,它在埃克托与瑞奇相伴的日子里重新获得养料。所以常常不苟言笑的埃克托会感谢瑞奇随身携带了贝拉的骨灰,以及在床榻上鼓励瑞奇朗读自己的俳句。甚至在故事的最后,他能够掰着手指头,一字一句地回敬瑞奇另一首小诗:

我和这小胖子

我们一起逃跑、吃饭、读书

而那是我人生最棒的时光

贝拉的去世意味着世界上唯一肯定他的文明的离开,世人戴着有色眼镜看他,以为他会不可避免地堕入危险。同样的,他也不能完全地信赖文明,但他只是犹疑和彷徨,处在一个深陷蛮荒可以自得其所,但是进入文明也不是没有可能的境地。

03 当文明遇见野蛮
  • 完全对立

尽管文明不够纯粹,野蛮也没有彻底,但当它们相互误解,错失了读取彼此身上共同点的机会时,剩下的就是剑拔弩张的对立。

文明有净化落后与愚昧的责任,但它也应该给予野蛮人申辩与证明的自由,允许他们并非否定的批判,赞同他们不是背叛的出逃。

瑞奇有获得一个文明家庭的愿望,这个家庭应不总是以管教者的眼光看他,会待他善良,对他宽容。他的诉求不多,贝拉阿姨的一个生日蛋糕、一首随性弹唱的生日曲、一个热水袋就满足了他,来到这个家之前,没人给他过过生日。

埃克托叔叔也一样,他有前科,文明放他出了有形的监狱,但他一直活在偏见的牢房里。他在几乎人迹罕至的密林边上过生活,在文明世界的接纳与不接纳的犹豫中徘徊。

野蛮人到底是什么(当不纯粹的文明遇见不彻底的野蛮)(9)

野蛮中的偏执也是可怕的。瑞奇宁可一把火烧了仓库,伪装自己假死的惨象,也不相信自己有获得新生活的希望,他坚信自己的归宿是少年管教所, 而那里充斥着不幸与残忍。当他和埃克托叔叔已经被警察围堵到无路可逃的地步时,他仍然鼓励埃克托叔叔要用燃尽最后一颗子弹的勇气顽抗到底。

文明与野蛮的对立,本质上是强权和偏执的对垒,尽管注定有一方战败的残酷性,但它们不可避免。

  • 绝对围剿

你也已经知道了,文明是多数人的文明,野蛮是少数人的野蛮,它们的对立,注定表面上是文明围剿野蛮的结果,这在影片中也是可以预见的。

野蛮人到底是什么(当不纯粹的文明遇见不彻底的野蛮)(10)

瑞奇和埃克托在逃亡路上遇见一个怪人,他叫山姆,住在森林里,一半疯癫一半理智。

他在自己的后背上扎满草杆,这样一来,他可以正面是人,反面是草,既有在野蛮中的身份,也有可以蒙蔽文明的伪装。

他还热情地帮瑞奇和埃克托在头上扣上碗盆,告诉二人这样政府的人就看不见他们了。具有同样讽刺意味的还有他们逃跑时的尝试,想从地道逃跑,却发现地道根本还没开始挖……

你会发现山姆走向野蛮的过程中充满了自欺欺人的意味,他自诩自己完全不想回到社会,像一个完全脱离了社会与政府的人物。这样一个角色的存在,既是为了暗示瑞奇与埃克托逃亡的结局,也在证明没有人能彻底地断绝与人类文明的关系,即使你身在荒林中。

野蛮人到底是什么(当不纯粹的文明遇见不彻底的野蛮)(11)

野蛮败给文明,这也是不再挣扎的埃克托料想到的结局。

  • 相互让步

影片的前半段是轻松诙谐的,但结尾走向疗愈,它在展现个人命运与性格的转变时,也揭示了文明与野蛮的另一种关系——相互让步。

野蛮人到底是什么(当不纯粹的文明遇见不彻底的野蛮)(12)

瑞奇的任意妄为没有受到太严厉的惩戒,他没有如料想的那样被送去少管所,而是被一家氛围和谐,拥有着包容与善意的家庭收养。这是文明对这个拥有着一些美好品质的野蛮人做的让步。

埃克托叔叔结束短暂的监狱生活,被送去了老人之家,尽管那里的生活无聊与孤寂,但他学会了识字和作诗,褪去了他对文明的反感与排斥。这是野蛮对文明做的妥协。


影片的最后,他们重新走向密林,这次不再是逃跑,他们是为了寻找传说中已经灭绝的鸟类。战斗之后,野蛮的土地上并非寸草不生,那里还有新的生活和希望。

如果他们在一开始就预见文明与野蛮相遇的结果,他们还会逃跑吗?

当然会,不仅会,而且必然要逃跑。这不是出于对命运的恐惧,而是带着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

有了反抗,才能在一开始就不成为听之任之的被驯服者。才能在漫长的过程里,刻意或无意泄露出对命运的诉求。才能让狭隘的文明认识到野蛮中包含着的力量,并予以这种力量尊重和接纳。

正是逃跑,让人们认识了真正的文明与真正的野蛮各是什么样子,以及它们之间除了冲突,还有其他可能。

​所以,逃跑有用且光荣。

野蛮人到底是什么(当不纯粹的文明遇见不彻底的野蛮)(13)

猜您喜欢: